我们应当非常清楚,规范不是科学规范,是技术规范.技术和科学不是一回事,严格讲科学是没有规范的,科学是发现自然界规律,如果自然界规律被你给规范了,那反而不符合规律了.
而技术是有规范的,是统一人们的行为,这也是今年提出的新观点.我们业界有一个错误的认识,科学技术上要统一思想.实际上,科学技术上不可能统一思想,不然没有发明创造了.所以我们一直提解放思想,
你用统一思想和解放思想互相矛盾. 技术规范在实验里面说是可以的,
但在具体工程不存在,具体工程中是很多内力组合,不存在xx解.由于找不到内力不需要的 点,于是全国无法实行.
全国各地设计院不约而同的采用 1/3 净跨,已实行了 40
年,各个设 计院,非贯通筋就在 1/3 处断,而这么多年没有哪根梁断,这个是真凭真据,于是国家同意了 我们这个
1/3.为保险取大的,当时我提出,保险应保险在小跨,不是保险在大跨.为照顾大家观点,两边都取较大跨的
1/3.而两跨平均值的
1/3,这个规定,是对框架梁的规定.连续梁来说,还是左右两跨较大跨的
1/3,因为连续梁中间没有柱子来隔开它,它们是一般大的.
有位同志提问题,框架梁和框架柱抗震,基础梁或者楼板楼梯不抗震,这个对不对呢.他 感觉不对,他说地震一来,整个楼都在晃.
这里说一下,楼房晃,它有个毛病,它会把地震加速度放大,风引起的晃动,是地面不动,
仅仅上部动,不存在加速度的放大问题.地震时,房屋摆动,它的根也在动.地震加速度至少放大
2.5 倍,甚至更多.所以我们限制房屋高度. 提一个隔震问题, (图说,上部不跟着底下地震晃动)
,我们将编金属隔震(垫)规范.国家提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成都中震为 7 度,小震是 6 度以上,大震 8
度.隔震好处,就在于大震变成小震,不要认为没有办法对付地震,不能老持有抗的思路,抗是必要措施,但不是将来的发展方向,无数事实证明,跟老天爷抗没有好下场,不是想抗就能抗过它
的.我们的隔震思想,就是适合自然,而不是抗.
回到刚才问题,怎么基础,楼板等不抗震呢.这里说明,地震一来,主体结构晃动{zd0},
地震来时剪力墙是{dy}道防线,柱是第二道防线,框架梁不是防线,是协助框架柱耗能,因为它跟框架梁钢结在一起.它跨着框架柱拧来拧去的,但是楼板不拧来拧去的,另外非框架梁或楼板是支在梁上,
不是支在柱上的,
不跟着拧着耗能. 或者它虽然跟着, 但是它起的作用很小,
所以即使整个房屋抗震设防,非框架梁也是不抗震的,板也是不吸收地震能量的.地震能量耗掉之后,地震就不会把房屋催垮.所以地震的时候房屋要摆起来,如果不摆起来就会把地震全吸收了.
基础为什么不抗震,基础受横向作用力,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地震来时,力的方向是水平在动,基础只是一个点,这个点需要抗什么震呢?
大家还要注意一种特殊情况,上面说楼板不抗震,而转换层的楼板是有抗震的,转换层 的板厚我们要求不小于
200mm,转换层的这个板是抗震的.而这个时候楼梯也不抗震,它起不到抗震作用,因为它不跟框架连在一起,它不直接接受地震力的冲击,它不跟着整个结构移动,不需要抗震.即使是全抗震的结构,有些构件也不抗震.
继 续 讲 课框架梁的节点问题,在端支座,有两种锚固方式,一种是弯锚,一种是直锚.101-5
中 提出一个非止锚区概念,这个概念对直锚是没有影响,问题在弯锚上,-1 上讲一句"伸至柱 对边,柱纵筋内侧,然后要≥0.4laE.
如果伸到柱对边,已经有了 0.9laE 了,还弯 15d,是 " 不是有些浪费.很多人对这个有意见,可不可以过柱中线 5d
就加弯钩.于是-5 上提出,只 要过了非止锚区,并且过 0.4la,就可以弯钩了. "柱外边"是一个模糊概念,
,从两个角度分析,如果是过了柱中线 5d,够了 0.4 倍锚长,
但是我可能要说你这大半个柱子不可靠,必须伸到头去弯.这个前提不存在.第二点,既然过 柱中 5d,过一锚长就可以截断,为什么过 5d,够
0.4 laE 不可以弯钩,专家回答,过中线加 5d 够锚长,说明柱子很大.但是刚过 0.4laE
锚长,说明这个柱子不大,所以应使劲往那边伸到端部弯钩.我说如果你这个说法成立,必须有另外一个前提,就是大柱子必须比小柱子可靠,可是哪里有这个前提,小柱子可靠度跟大柱子可靠度是一样的.
{zh1}达成一个会议纪要,标准设计院和建设院,毕竟他们是负责规范,我们负责标准设计.两方要协调,于是照会过去了.因为中国语言是很有趣的,他们都是分析性语言.
我们国家每做一点小的改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量的专家得过且过,它管你那些啊,那些与我没关系.大量的人知识创新喊得很响,但是都是叶公好龙,很多人都这样.
地下非框架梁,在地下室里面,叫做地下楼层次梁,还有基础梁,基础次梁.如果要采用 开口箍,是有几个条件,一个条件板的厚度要大于等于
120mm,这是{dy}个条件,我们会在 制图规则里面,有规定.采用全部的开口箍,还是若干开口箍,或者几比几比例.将来如果遇到这样的设计,咱们的软件也会识别.
抗震框架梁都用开口的箍筋,当时我问他们,欧洲英国规范我们知道,都用开口箍,而现浇板的负弯矩筋,
就把这个箍筋完成了一个封闭,
英国不一样, 英国底下那个地板块, 老在动. 寿命最长的建筑是砌体结构,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用不到太多时候,因为混凝土碳化,混凝土本身是一个弱碱性,浇好之后.有一个好处,它们会产生一个钝化膜,可以制止钢筋的氧化,但是撑不了几百年更长时间.个别楼有
60~70 年的,重要的有 100 年的.为什么大部分说 50 年
的使用时间呢, 这个
50 年并不是说 50 年以后就会破坏. 针对碳化有一个最小保护层厚度原因.
加构造柱,加圈梁,圈梁也不是梁.只是和构造柱一起横向竖向把砌体一个五花大绑起来,把砌体紧紧咬住.
由于我们国家在五几年的时候用开口箍,现在都没有了,都打成套子了.只要是非框架梁,xx可以采用非开口箍.有些情况下,当梁受扭的时候,有的梁有承受扭矩,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地震来了怎么办,人家的观点,跟咱们不一样.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与我们)的区别,台湾和日本,最薄的板(厚度≥120mm)
,无论跨度多大,不是为了满 足受力要求,中国主要是满足受力要求,他们是满足耐火时间要求,必须达到 2h 以上.
我们曾推出了下部钢筋不xx伸入支座构造,非抗震的非框架梁,也就是地下都是次梁,
没必要把下部钢筋全部伸入支座.地下室埋得很深,都 达到 2m 或 3m 这么厚,地下室的顶板非常大.然后次梁也非常大,底下配筋相当多,没有必要全伸入支座,可以提议具体设计者,
标出哪些不伸入支座. 我们还推出梁侧面筋构造, 规范里面规定, 当梁的腹板高度大于 450mm
的时候,要设侧面筋,不大于 200mm.
当两个构件互为关联构件时,保持一个连接就可以了,但是,它有规定,互为关联节点.
问:一些住宅小区,塔楼筏板与地下室防水配筋地坪之间的钢筋或连接或锚固,可不可以 用板厚之比
1:2.5 为界限? 当防水配筋地坪厚度:塔楼受力筏板厚度≥2.5 时,考虑较薄的防水配筋地坪钢筋锚入塔楼受力筏板;当防水配筋地坪厚度:塔楼受力筏板厚度<2.5
时,考虑较薄的防水配筋地坪钢筋伸入塔楼受力筏板,与塔楼受力钢筋连接.
答:这个同志很有施工经验.两个刚度(高度)相差很大的时候,
(筏板)作为一个刚度很大的支座,筏板是本体构件,防水配筋地坪是关联构件,筏板钢筋到筏板边缘收头,防水配筋地坪钢筋锚入筏这个筏基里面,锚进去就可以了.但是假如,这个筏基底板不厚时,这时候就不是一个锚固关系,考虑百分之百搭接,什么时候考虑百分之百搭接,什么时候锚固,就是考虑高差,如果高差是厚度
1.5 倍以上要考虑锚固,如果小于 1.5 倍,就按连接考虑.
问:深梁和吊筋按照以往经验,吊筋高度按次梁高度加 50mm? 答:这种做法是对的.
次梁支到深梁上,和支到(与次梁尺度)差不太多的主梁上(是)不一样.
刚度较小的次梁搁置高度比其大出许多的深梁相比,刚度相差悬殊,不要再沿用一般构造加吊筋的做法.
问:板的上部筋锚固 la,抗震中是否把 la
变为 laE? 答:不是.非框架梁,楼板,楼梯都不抗震,包括筏形基础梁板,都不抗震.但锚入基础 的柱插筋要按抗震考虑.
问:在计算屋面框架梁中,图集中两种节点做法,请问计算中按哪一种?101-1
里面柱顶,框架顶部端节点构造中,两种构造方式,一种梁钢筋到梁底,柱跟梁弯折 1.5laE 锚长.另 一种梁筋下来 1.7laE
与柱竖向搭接. 答: 我个人认为两个都有问题. 现在的问题, 是在预算中肯定不一样,
按哪一种预算钢筋, 看哪一种多就按哪种.
听友建议: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 《 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4G101-3)(筏形基础)在基础梁端部无 外伸时的 3
个构造,图集将两侧钢筋上下匚接,没有把柱外侧纵向钢筋匚住套 牢,建议在图集升版改上下匚接为水平 匚接,将柱外侧纵向钢筋匚住套牢.
答:这个同志很有工程经验,这个 同志的建议是对的.
问:框架梁跟剪力墙连接时,这时剪力墙端部肯定要有一个端柱,此时把 梁跟端柱连接起来,完成框梁连接.
答:这个问题很可能是梁支到剪力墙侧面,而墙不是太厚,-1 和规范里面都没有说要一 个 laE,101-5
中,把这种梁叫做支到剪力墙上的地下楼层次梁.
跟框架柱连起来的梁才叫框架梁,跟剪力墙连接起来的是次梁,不是框架梁.
问:XL 在屋面层和中间层的锚固是否一样?
答:xx不一样.到屋面上,主筋有一个保护层,必须到屋面框架梁的主筋下部锚进去一个锚长还要加弯钩,这个特殊构造没有推出来,以后我们会推出.
问:还有
03G101-1 和 06G101-6,不同时,按哪个做.箍筋要求不一样,06G101-6
中间可以全部采用开口箍.
答:这个同样不存在哪个对错,宜遵循设计要求,用哪个都没有错.
问:怎么区分是基础梁还是非基础梁?
答:基础梁受力方向是向上的,当然有往下的力,然后往上的力更大,除了基础梁,承担
的力是向下的,到了基础,是基础底面的颈缓力(方向往上) .
问:屋面梁,直锚如果满足,是否还做弯钩? 答:直锚的前提时,锚到横向钢筋对它有约束的支座里面,这时直锚可以,如果上面没有横向钢筋对它约束,这时一定要设弯钩.
问: 101-1
中规定搭接长度不少于 300mm, 为什么有设计院规定分布筋搭接为 200mm 的? 答: 这里提一个等级问题,
分为受力钢筋 (受拉, 受压) 构造钢筋, , 分布钢筋. 这个 300mm 只是用于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而且你看架立筋搭接长度我们才规定
150mm.{zd1}等级的分布钢筋,严格来讲,没有搭接长度的要求.把受力钢筋绑扎成网.你再问他为什么写
200mm 呢,我说人家愿意写 200mm,实际上这个地方定为 100mm
就可以,因为它只是分布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