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中化学中考全程复习系列X1(2) - 余二哥的日志- 网易博客

2010年初中化学中考全程复习系列X1(2)

 专题一  实验探究

第二学时

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

根据物质的性质检验区分常见物。

一、知识要点:

一)、物质的检验题解题步骤:

1、取少许溶液(固体取少量配制成溶液)于试管中。

2、加入少量的试剂。

(指示剂、PH试纸、稀盐酸或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等)

3、观察实验现象。

4、判断检验结论。

二)、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1、白色:

无水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钡、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氢氧化锌、碳酸镁、氧化钙、氧化镁、氢氧化钙。

2、红色:

红磷、氢氧化铁、氧化铁、铜、高锰酸钾。

3、蓝色:

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铜、含铜离子的溶液。

4、黄色:

硫、含铁离子的溶液。

6、其他:

黑色:氧化铜、碳、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遇水变蓝:含淀粉

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氯气、二氧化硫。

三)、常见离子的检验或鉴别方法:

1、氢离子:加入石蕊试液或锌粒。

2、氢氧根离子:加入酚酞。

3、氯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氯离子。

4、硫酸根离子:加入硝酸钡溶液和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含硫酸根离子。

5、碳酸根离子: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通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则含碳酸根离子。

6、铵根离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7、铁离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8、铜离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二、本部分知识的中考热点:

1、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选合适试剂,判断试剂、方法是否正确,判断现象与结论是否吻合,设计方案,评价或操作的科学性。(以选择、填空、简答、探究题为主)

2、物质的推断:

根据物质的特性,物质之间转化或反应关系,推断未知物或组成成份等。

要求写出反应方程式。

三、习题练习:

见专辑。

例:

1、A-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如下图: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份,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回答:                          

A                                                             氢氧化钠溶液                 C---+E---③-   F-------              H↓

B     点燃―①―      ――――               D       --②------                                                     ④  

                                                                                                                                                        NaOH

                                                                                                                        G-------------------

 

1)、A的化学式: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C+E

3)、反应②的方程式:D+氢氧化钠

4)、反应④的方程式:F+G

2、探究:

在化学学习中,同学们知道,聚乙烯塑料只含碳、氢,如果用燃烧方法处理会造成污染。化学小组对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产的碳的氧化物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A、只有二氧化碳。

B、只有一氧化碳。

C、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查资料]:

微量一氧化碳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PdCl2 黄色试纸立即变蓝,而二氧化碳遇到该试纸不变色。

[设计方案]:按下要求,观察现象 ,验证猜想。

     

            

                              试管中放塑料                                            

                                     A              C                      B(放氯化钯的试纸)

[实验探究]:完成报告

步骤                                       现象                                                     结论或方程式

加热,通入干空气            

                                            B中(      )                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碳的氧化物 中既有二氧化碳,

                                                                          也有一氧化碳 。

    观察B、C现象                                                装置C中反应方程式为:

                                             C中(    )

[讨论]:

1)、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应对空气进行处理,方法(   )。

2)、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外,还应有的物质是(   )。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初中化学中考全程复习系列X1(2) - 余二哥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