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民族简史:蒙古族(四)_春之赞_新浪博客
蒙古象棋

蒙古语叫“沙特拉”,来源于阿拉伯语的“沙特拉兹”。是蒙古族传统的娱乐和比赛项目之一,与国际象棋十分相似。双方各有16个棋子,每个棋子造型不同,如刻成骆驼、马、狮子、诺颜、车马等形状。蒙古象棋具有鲜明草原特色、民族特点的同时,其每个棋子都是独立的雕刻工艺品。蒙古象棋是约公元13世纪从古代波斯传入蒙古草原的。其走法仍保持着旧制,即帅和卒不能对换;相走三格,帅走两格,卒只能一格格走,王位在左等。

1、概述
  
蒙医学是蒙古民族以传统医疗实践经验为基础,吸收藏医及古代印度医的部分基础理论和汉医知识所形成的独特而完整的民族医学体系。
  
13世纪初,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全蒙古民族以后,同国内各兄弟民族,特别是同汉族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与印度、阿拉伯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通商及文化交流也随之开始。于是蒙古民族的经济文化也得以发展,有了手工业,创造了蒙古文字。西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里,也有"蒙古灸"的记载,并在《宇妥·元丹贡布传略》一书中提到"蒙古放血疗法"。常年驰骋在广阔草原上的古代蒙古人,经常发生战伤、摔伤、骨折等疾病,客观要求他们不断摸索克服这些病症的方法。因此,正骨、正脑疗法也是早期蒙医的重要内容之一。还有对伤口的"烧灼疗法"、重伤者的"腹罨疗法"(即把牛或骆驼的腹腔剖开,将伤者放入,利用其温施疗)。
  
在元代,饮食疗法得到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发展。xx的元代宫廷饮膳太医、蒙古族营养学家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中,记载大量的蒙古族饮食卫生及饮食疗法的内容。如常用的马奶、牛骨髓、乳酪及营养卫生的内容在该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此书在祖国医学营养学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蒙汉两族医药很早就有交流。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就载有很多北方民族的医疗卫生知识。许多北方少数民族医家则致力于研究汉医,并介绍到蒙古地区。如宋《圣济总录》在南宋时即已散失,后由"夷狄"所存的抄本得以保存。辽代的耶律庶成则把一些汉医学的方面的书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广泛传播。还有直鲁古写出《脉诀针灸书》一卷受到中原人民的重视,在明人陈弟编的《世善堂藏书目录》中仍有著录。元代蒙医学家沙图穆苏用汉文撰成《瑞竹堂经验方》十五卷,书中反映出蒙医学的某些特点,如xx风寒湿痹的方剂较多,该书所载方剂达数百首,其中有些方剂实用而有效,至今仍为医家所乐用,如《八珍散》、《四味香附丸》等方剂,均出自该书。用沙漠中生长的地锦草乳汁xx创伤的方法,至今仍在应用。森林地带的蒙古人对草药的知识尤为丰富。如14世纪拉西德丁所著的《史集》中记载:"兀刺速惕、帖良古惕和客思的迷等这些蒙古部落的人,不但熟悉蒙古药剂,并以蒙古疗法医病之事,颇有盛名。"随着与国内各兄弟民族和阿拉伯、印度以及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发展,蒙古肉苁蓉和动物性xx传到内地和国外;同时,内地和外国的xx也传入蒙古地区,促进了蒙药的发展。
  
14世纪,蒙古族翻译家沙拉布僧格,将古代印度巨著《金光明最胜王经》从维文、藏文译成蒙文。在该书第24章里摘述《圣心八部医法秘书》中的"平息由赫依、希拉、巴达干引起的疾病和聚合性病症的理论"。随而古代印度医学的部分基本理论初次传播于蒙古地区。16世纪,明代中、末叶随着西藏喇嘛黄教输入蒙古,藏医也随之而来到蒙古地区。1576年,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传到蒙古。印度佛教巨著《丹珠尔经》于17世纪末被译成蒙文其中包括古代印度医学巨著《寿命吠陀(八支心要集)》。对蒙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蒙医吸收了藏医学及古代印度医学的以阴阳、五元学说为基础的赫依、希拉、巴达干理论和七要素理论以及汉医知识,结合蒙古地区特点及民间疗法,创造性地加以改造和发展。在18世纪时,已经形成了以寒热理论为主导的理论体系。涌现出许多蒙古族医学家,编写注解和补充《四部医典》的书以及其它医著,对蒙医学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如1、在《四部医典》里,对寒热症,虽有"所有疾病归纳起来有寒热两类"的观点,但没有专述"寒症"的篇章。18世纪蒙古族医学家伊希巴拉吉尔,将《四部医典》的理论同多发寒症之蒙古地区的特点和蒙古传统医学的《寒症》理论加以结合,在他所著的《甘露四部》中,把"寒症"、"热症"两章列于"十要症"之xx,并写了"寒热相搏"、"寒热互相转化"等数章,丰富发展了"寒热症理论"。
  
2、关于六基证,在《四部医典》里只归纳为寒热两类,而末提为基证。伊氏在《甘露之泉》中,对生理、病理、诊断、xx原则和方法等,从理论上作了精辟阐述。并提出:"在赫依病、希拉病、巴达干病三病之上,加血病、黄水病和虫病三者则为六基证"。又在《甘露点摘》一书中,伊氏重点论述临证各科疾病的xx外,还附加了腹泄剂等7种疗法和温泉浴等5种术疗,并对他提出的"六基证"理论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外科学方面的理论和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如清代蒙医、杰出的手术家绰尔济墨尔根对于纠正四肢不能屈仲的关节脱臼、骨折等,常能手到病除,整复如旧。同代蒙医觉罗·伊桑阿,采用冰冻xx法,切开整复粉碎骨折,使其联缀,然后用桑白线缝合,效果很好。他还招收了许多徒弟,在传授医术方面进行严格训练,作出很大贡献。雍正六年(1728年),俄罗斯还派遣了徒弟,向他学习蒙古正骨术。伊希巴拉吉尔把蒙古正骨术、创伤医治术等传统医疗经验结合理论编写了很多文章;如在《甘露四部》中,他详尽地论述了"创伤医治术"、"骨伤疗法"、"脱臼复位术"和"脑震荡疗法"等之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内容。
     
对疾病的诊断方面,有奠基于《四部医典》理论的、以问、望、切三诊为主的诊断学。18世纪,罗布僧苏勒和木写的《脉诊概要》和伊希巴拉吉尔的《甘露之泉》的"诊病之法"章里所述的"切脉、检尿、问诊、凭经验诊察、舍取诊察"等五种诊察法;伊之《白露医法从新》中的外伤和脱臼的诊察法,《甘露点滴》中的"蒙古正脑术"等,都是把传统诊病方法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又如罗布桑却因泊勒的《蒙医药选编》、吉格木德丹金扎木苏的《观者之喜》、伊喜丹增旺吉拉的《珊瑚验方》等书,对疾病的诊断,均有专章论述。随着医疗技术的更加提高和理论体系的更加完善,按人体结构和疾病种类,逐渐有了分科。如伊氏的《白露医法从新》,是一部以临证各科为主的著作,分成内科、热病科、传染病科、五官科、脏腑病科、妇科、儿科、杂病、胎疮、外伤、突发病以及各种中毒症等十三个大科。并附入脉诊、尿诊、腹泻剂、脉泻剂、涌吐剂、配药须知事项、xx炮制法,灸针放血穴位等内容。蒙古人在几百年前首先发现鼠疫的传染源之一旱獭,伊氏写入了本书。
  
医学教育方面,古时,医学教育主要由祖、父辈传授于子孙,或者拜师学医。后来到明末清初,象绰尔济墨尔根、伊桑阿等名医,以带徒方式培养继承人。17世纪以后,随着喇嘛黄教的传布,蒙古各地修建很多寺庙,较大的寺庙里成立了叫"满巴拉仓"的蒙医学校,开始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医学教育。这种学校虽属寺庙,且有佛学教育的形式,徒弟皆为喇嘛,但在当时历史阶段,成为医学教育的基地而为蒙医学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如近代xx蒙医学家多数出自这种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蒙医得到新生。对蒙医学的继承和发扬,党和人民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建国初期,政府把分散行医的蒙医组织起来,为他们建立门诊部、联合诊所等民间医疗机构,并把部分人员安排在自治区和盟、市级医院工作。从此,蒙医学成为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贯彻党的发掘、继承和发扬民族医学遗产的方针,在自治区首府,分别在1956年和1958年相继成立了中蒙医研究所和中蒙医院,部分盟市、旗和蒙古族聚居的其它省的旗县,亦先后成立了蒙医研究所和蒙医医院,调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有名望的老蒙医,大力开展了医疗和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以举办蒙医学习班、进修班、研究班或带徒弟等形式培养和深造大批蒙医药人员。同时,搜集收藏分散在各地的蒙医古籍550余部,还组织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的老蒙医及编辑人员,对藏文古籍进行翻译和整理,已翻译出版的有《四部医典》、《蒙医药选编》、《蒙医金匮》、《珊瑚宝鉴》、《观者之喜》、《金光注释集》、《月王药诊》等多种经典著作。三十多年来,蒙医们编写出版了《蒙药学》、《蒙汉藏文药名对照》、《肝病xx经验》、《蒙药理研究》、《蒙医验方集》、《蒙医学基础知识》、《蒙医医疗手册》、《蒙医内科学》、《蒙西医结合心脏病学》、《蒙成药标准》等多种书。

蒙医同中西医并肩奋斗,亲密合作,对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和疑难病症以及保护各族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现在,蒙医广泛利用自然科学成果和现代诊断法,不断地丰富和革新自己的传统诊断法。如在自治区,蒙中西医合作,对蒙医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进行系统地研究和整理,已获30余项重要成果。
     
蒙医学教育方面,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内蒙古医学院设立蒙医系,开始培养蒙医高级人才,1979年成立了以蒙医为主的民族医学院,有的盟成立了中级蒙医学校,有的盟、市卫生学校也开办了蒙医班。蒙医队伍也在不断扩大,现在全自治区有四千余名蒙医,32%在旗县以上医疗、科研、教学和卫生防疫机构工作,大部分则在农村牧区医疗机构工作。近年来,对蒙医药人员也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
     
当前,蒙医学在兼收并蓄兄弟民族医药学精华的基础上,临床xx不断丰富,将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成为崭新的民族医学,为祖国医学的更加丰富和发展,为增进人类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2、蒙医理论体系

蒙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为主导。在蒙医学理论中阴阳,五元、三根、七素、三秽是生理、病理、诊断xx原则的辨证理论基础。

蒙医学自古以来以阴阳变化的相互关系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xx以及确定xx原则。
  
五元学说成为蒙医学理论体系的纲要,分别归属于土、水、火、气、空。蒙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各个部分之间都有密切联系,这种相互联系和构成,均和五大元素密切相关。

三根是人体赖以进行生命活动的三种能量和基本物质——赫依、希拉、巴达干的简称。三根的功能不仅表现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同样也表现在异常的病理变化中。

七素为构成人体的基础物质——饮食精华、血、肉、脂肪、骨、骨髓及精液。七素在有机整体的内部运动中属阴性范畴,有显示人体第二特性的作用。七素内部也存在着引起矛盾运动的因素。

所谓的三秽指人体吸收食物的养分后,污物、残渣以大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存在于人体内的糟粕以尿的形式排出;汗液能使皮肤润洁,起固表的作用。
   
病理学是以阴阳学说为主导,以人体基本组成部分之五元、三根七素的相对抗关系为基础,研究发病原因、因素、病变过程,同时分析研究病因、发病部位及疾病本质的学科。

诊断学是蒙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蒙医学基础理论为依据,指导临床实践的一门科学。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以问、望、切三诊方法从整体观念出发,重视疾病的客观反映与内在病变的联系,对疾病进行行之有效的诊断。

蒙医学中以重治病因为前提的原则是xx疾病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就是xx原则。其一,针对病因施治,其二,结合病情,辨证施治。
  
蒙医学根据自己的理论体系,研究人体形成,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生命活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防病治病和使人xxxx的工作。任何医学理论体系都来源于临床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的。蒙医学也不例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与疾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医疗实践经验,在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高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医学理论体系。

3、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哲学的一对范畴。古代思想家用以解释自然界一切事物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民族社会时期的北方诸民族把上天看作获生的根源-——阳,把世界看作上天的征兆——阴。据蒙古古代史及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记载,古代蒙古人称苍穹为"父天",称世界为"母地"。这是在蒙古民族中形成阴阳概念的根源。蒙医学理论就是在对自然界有了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元xx始蒙古人能够应用阴阳概念来解释医学的某些内容,到16世纪末,阴阳学说成为蒙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所以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白昼和黑夜,晴天与阴天,热与冷、动与静等。一般地说,凡是活动、上升的、明显的、进行的、无形的、轻清的、功能亢进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都属于阳;而凡是静止的、下降的、隐晦的、退行性的、有形的、重浊的、功能衰退的或属于物质方面的都属于阴。例如,天和地,则天为阳,地为阴。因为天在上,故属阳,地在下,故属阴。火与水,则火为阳,水为阴。因为火性热而上炎故属阳,水性寒而下走故属阴。从事物的运动变化来看,当事物处于沉静状态时便属阴,处于躁动状态时便属阳。由此可见,阴阳即可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事物的阴阳属性还具有无穷的可分性,即阴阳之中还可以再分阴阳。昼与夜,昼为阳,夜为阴。但白昼之中又可以有上午与下午之分,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又有前半夜和后半夜之分,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由此可见,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的内部又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中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以至无穷。

阴与阳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独立地存在。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无所谓阴,犹如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下就没有上一样。所谓寒,是相对热而言,若没有寒,热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阴阳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的,每一方都以另一方为存在条件。如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五元与七素致病因素——三弊与七素,由偏盛偏衰及紊乱所引起的疾病与四施;构成人体之父母精血,热症与寒症等都无不以另一方为其存在的条件。但是,事物阴阳属性并不是{jd1}不变的,而是相对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互相转化。当阴阳两者不断的变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如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五元与七素,致病因素之三弊与七素;病因方面,由于偏盛偏衰以及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和四施;构成人体之父母精血;疾病本质方面热症与寒症等,都无不以另一方为其存在的条件。

阴阳学之原理反映物质与热能、结构与功能之对立统一的关系。如人体所有器官的功能,得到饮食营养才能发挥作用,相对而言,饮食营养物质则赖以胃、肠、肝等脏腑的消化功能才能变成对人体有用的滋养精华。从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来解释,一年四季的往来,是阴阳盛衰和进退的一种形式。随着气候的变化,人体内的阴阳亦相应地发生变化。如春季为阳气初升,草木萌生季节,在体内则火元素所藏,血、希拉所舍之肝木脉旺盛而运行之时,故脉搏细而跳动。冬季为阴气上升,气候寒冷,水土冰冻季节,在脏腑为水元素所藏,巴达干所舍之肾水脉旺盛而运行之时,故脉搏柔和而迟缓。以上所述,就是随着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导致人体内阴阳之亢盛与衰弱的现象。阳阴的相互对立、依存、消长、转化几方面的关系,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而这些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

蒙医学运用阴阳变化的相互关系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探求xx性能,并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xx以及确定xx原则等方面。

工艺

雕刻艺术

蒙古族雕刻艺术历史悠久。包括石雕、木调、骨雕等。石雕多见于城市建筑物上,如明代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的五塔寺上;马头琴及蒙古象棋之棋子是木雕艺术品。作品生动、质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织绣工艺

包括绣花、贴花等几中,多用在服饰和生活用品的装潢上。如衣领、袖边、靴帽、毡袜、枕顶、荷包、门帘、鞍垫等,均可见刺绣的花卉、盘肠图案。工艺精湛,色泽艳丽。

蒙古包铺毡

毛绣工艺品。蒙古包内铺垫物。在羊毛毡上用本色羊毛线绣上花纹,纹样用云朵纹、卷草纹、回纹等。一般中心为圆形适合纹样,四角配角花,周围饰数条边缘纹样。色彩素净,纹样有立体感。多为女子精心设计和刺绣。

蒙古毡毯

织毯工艺品。早在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前,蒙古族擀毡制毯工艺就有很大发展,清代已达到一定水平。毛毡装饰手法有两种:一是毛毡擀成后,刺绣各种纹样,做暗纹装饰;二是擀毡前,用毛色的对比夹擀出纹样。装饰、色彩都有明显的民族特色。今藏故宫博物院的清康熙年间黄地五绳捧寿栽绒毯、黄地狮子滚球栽绒毯是当时制毯工艺的代表制品。

金银器

金属工艺品。工艺、题材大体与藏族金银器相仿。流行于华北、东北蒙古族牧区。历史悠久。主要器具有包银镶嵌木碗、银壶、包银镶嵌木盅及包银xx等。花纹繁密,多呈凸凹形压花纹。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年间蒙古族錾花银匣、垒银丝包镶木箱、金银包镶刀筷堪称精品,其中錾花银匣正面錾满 佛像及卷草纹,尤为精致。

铜器

金属工艺品。有铜火锅、铜壶、鞍花、马镫、铜铃、奶桶及铜饰件等。由民间艺人板打、錾刻制成。其中凤嘴龙把铜壶用卷草纹、莲花瓣纹与几何纹装饰。蒙医用钢勺錾刻有花鸟、盘肠、卷草等繁密纹饰。篆刻艺术有力而多变,刀法娴熟。其中铜奶茶壶最为流行。用紫铜或黄铜制作。有圆形、椭圆形、扁圆形等类。壶盖、壶嘴上用金、银或合金焊上雕制有花纹图案的装饰,兼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

蒙古刀

蒙古族农牧民特需用品。一般长约20—30厘米。制作工艺精湛,历史悠久,刀刃锋利,刀柄刀鞘上镶有银质、铜质或铝质图案,有的还配备一双象牙或檀木筷子,十分精致美观。在牧区,牧民随身携带,多用于宰羊、割皮、吃“手把肉”等。也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颇受各族人民喜爱。

马鞍

马鞍对蒙古族来说不仅是骑马的必备之物,而且是骑手和马的重要装饰物,已形成独特的装饰艺术。马鞍的制作和装饰有久远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很多有关蒙古族的史书中都有记载。马鞍的前后鞍鞒都有各种装饰,或绘图案,或镶嵌贝雕、骨雕,还有软垫、鞍鞒、鞍韂、鞍花等处均饰以边缘纹样或角隅纹样。鞍花多用银或铜制作,软垫鞍韂多用刺绣。

图案艺术

木器彩画

蒙古族装饰彩绘艺术。随着蒙古草原藏传佛教的盛行,藏传佛教建筑彩画广泛应用于蒙古族木器装饰,形成较有特色的民族木器装饰形式。一般用于蒙古包门、箱、柜、桌面及蒙古包内支柱。纹样多以盘肠、八结、D字纹为骨架。在骨架纹样上缠绕变化繁密的云卷纹、卷草纹等,间绘藏传佛教装饰艺术中常见的龙凤、法螺、佛手、宝莲等。色彩多用对比色,对同比色之间又多用多层次的退晕方法,使画面显得层次繁多而又谐调,色彩富丽。有的蒙古包支柱从柱础到天顶,通体彩绘描金,十分精美。

蒙古纹样

蒙古族图案艺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为自然纹样,其中花草纹有丹、梅、杏花、牡丹、海棠、芍药等,动物纹有蝴蝶、蝙蝠、鹿、马、羊、牛、骆驼、狮子、老虎、大象等,另有山、水、火、云之类。二为吉祥纹样,如福、禄、寿、喜、盘肠、八结、方胜、龙、凤、法螺、佛手、宝莲、宝相花等。其中不少纹样同其他民族,特别是同汉族和藏族纹样关系密切,但在运用纹样时却显蒙古族特色。蒙古族喜欢组合运用纹样,如盘肠纹延伸再加卷草的云头纹,缠绕不断,变化丰富多采。技法多以几何形卷草纹为主,利用曲直线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感情,将直曲矛盾的不同形式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

蒙古文书法

蒙古文书法是蒙古族书法艺术。蒙古文有近千年历史,历代蒙古族书法艺术家颇多。书法有楷、隶、篆、草、行草、狂草等形式。隶书曲直有力,篆书多变,草书豪放,行草、狂草疏密有致、奔放自如,章法得体。

蒙古族艺术文化生活非常丰富。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之称。其民歌体裁有长、短调之分。长调腔长词少,悠扬嘹亮,流传于牧区;短调则节奏规则,节拍固定,多流传于半农半牧区。蒙古族的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马步{zj1}特色,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热情、粗犷的气质。传统的舞蹈有"xx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传统乐器主要有雅托噶("蒙古筝")、蒙古琵琶、蒙古四弦琴、恒格勒格("蒙古鼓")和蒙古战鼓等。。蒙古族曲艺有"好来宝"(说唱艺术)、"乌利格尔"(一称"蒙古说书")和蒙古剧等多种。

民歌

蒙古族

素有“音乐民族”之称。其民歌体裁有长、短调之分。长调腔长词少,悠扬嘹亮,流传于牧区;短调则节奏规则,节拍固定,多流传于半农半牧区。蒙古舞节奏欢快,舞步轻捷,传统舞蹈有盅碗舞、鄂尔多斯舞等。说唱艺术“好来宝”、传统乐器马头琴都级具特色。

长调民歌

蒙古族在长期游牧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几种民歌的总称。也是蒙古音乐草原风格的标志。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歌种。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曲式结构以上、下句构成的乐段较为常见,也有复乐段乃至多乐段构成的联句体,以非方整性结构居多。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词曲结合则“腔多字少”,常用甩腔和华彩性拖腔,以各种装饰音(诺古拉)点缀旋律。除独唱外,还有齐唱、对唱、伴唱,乃至“潮尔”合唱等演唱形式。优秀的长调民歌有《走马》、《辽阔的草原》等。

短调民歌

蒙古语称之为“宝古尼·道”。大凡曲调短小、节奏较快,不同于长调民歌的歌曲,统称为短调民歌。其音乐特点为曲调简洁,装饰音较少,旋律线起伏不大,带有鲜明的宣叙性特征。节奏规范多采用单一节拍,曲式多为对称的方整性结构。除大量上、下句乐段结构之外,也有三句、四句、五句乃至更多乐句所构成的复杂曲式。歌词多为四句一段,形成分节歌形式,在不同音韵步上反复叠唱。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题材十分广泛,几乎涉及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情歌、酒歌、婚礼歌、祝寿歌、叙事歌、摇篮曲等歌种。优秀的短调民歌有《嘎达梅林》、《森吉德玛》、《诺文吉娜》、《乌云珊丹》、《龙梅》等。

长篇叙事歌

产生和发展于内蒙古东部农业地区。是一种具有复杂故事情节和众多人物的大型民歌体裁。一般由职业民间艺人编唱和表演,用四胡或马头琴伴奏,自拉自唱。刻画不同人物、表达不同情感均用同一支曲调,由演唱者灵活处理。在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夹以评述道白,形式灵活,语言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音乐特点为曲调简短,结构方整,节奏规范,音域适中,同语言紧密结合,带有鲜明的说唱性。长篇叙事歌适宜反映重大社会题材、叙述史诗性xx故事。优秀的长篇叙事歌有《嘎达梅林》、《诺丽格尔玛》、《达那巴拉》、《巴拉吉尼玛与扎那》等。

乐器

马头琴

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琴用白松木料制作,通身长约1米余。琴杆呈半圆柱形,平面为指板。琴杆上端以雕刻的马头为装饰,故名。由音箱、琴杆、琴弦、弦轴和拉弓组成。音箱木制,呈梯形或长方形,用马皮或羊皮蒙面。琴弦系精选两缕马尾为之。琴弓用拇指粗细柳条制作,呈半月形。其演奏方法颇为独特,用指甲或手指关节由内侧向外顶弦,高把位时则用指尖触弦左侧,难度较大。

雅托噶

蒙古族弦鸣乐器。弹拨类。又称 “筝”、“蒙古筝”。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云南等地。宋、元时代,宫廷、民间、军中已广泛使用。《元史 ·礼乐志》载:“宴乐之器,筝,如瑟,两头微垂,有柱,十三弦。”南宋孟珙《蒙达备录》云:“国王(指木华黎)出师,亦以女乐随行……多以十四弦筝弹《大官乐》等曲。”当时通行的有十三弦和十四弦筝。明、清以来,蒙古族民间、王府、寺庙中流行者弦数不一。现代流行者有十六弦,伊克昭盟十弦、十三弦,乌兰察布盟十三弦、十四弦,锡林郭勒盟十二弦,云南丽江十四弦等。琴体多用整块木料挖制,盖拱形木板为面,长130—160厘米。底之左、中、右各开“一”字形音窗,四周及琴面两端镶嵌云卷图案或全龙图像为饰。张丝弦或羊肠弦,一弦一柱,移动弦柱可以调音。按五声音阶定弦。音色粗犷、洪亮。奏者席地盘腿,琴体平置腿前,或将琴首端置于右腿上,尾端搁地,亦可设琴脚、支架、平台,置琴其上。右手拇指、中指、食指戴骨制指甲拨子,以托、劈、挑、剔、勾、弹等手法拨弦发音;左手指辅以按弦、颤弦、抹弦,食指亦可配合与右手交替弹拨。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20世纪80年代,制成高音十二弦、中音十六弦、低音二十一弦三种改良雅托噶。高音者清脆明亮,中音者圆润柔和,低音者浑厚粗犷。三者配合使用,总音域将近四个八度,音量增大,表现力更丰富。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是蒙古族民族乐队的主要乐器。

蒙古琵琶

蒙古族弦鸣乐器。弹拨类。音箱呈瓢形,薄木板盖面。板面左 右各开一月牙形音窗,边沿绘民族图案,下部两侧绘云卷图案,头部较长并向后弯,左右各设弦轴两个。颈部设四相、十 三品,张丝弦四根。常用以独奏或歌舞伴奏。古代宫廷乐队亦曾用。

蒙古四弦琴

蒙古族弦鸣乐器。弹拨类。《清代宫廷音乐》称之“月琴”。流行于内蒙古东部地区。形制多样。见于《蒙古族古乐器》一书者,音箱有方形、枣核形、圆形、桃形、六角形或八瓣梅花形等。薄木板盖面,有的面板两侧设月牙形或圆形音窗。杆长无品,琴头以鱼尾形、菱形、云卷形等为饰。音色清脆明亮。可合奏、独奏。

恒格勒格

蒙古族膜鸣乐器。又称“恒格里”,通称 “蒙古鼓”。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区。元代盛行于宫廷和民间。清代用于宫廷卤簿大乐中,多达二十四面。民间用于喜庆节日和歌舞伴奏。今用于藏传佛教活动。鼓框木制,高15—20厘米,两侧各设一金属小环。鼓身涂朱红、蓝或绿色,绘金色双龙或花纹图案。双面蒙牛皮或羊皮、马皮,面径40—80厘米。有的鼓面绘制龙像。鼓相上粗下细,敲击处突出,尾部向下弯曲。演奏时,将鼓系带挂在奏者身上,或将鼓置于鼓架,双手各握一槌敲击。可行奏、立奏或坐奏。赤峰市民族歌舞团改良的低音、中音、高音恒格勒格已用于合奏和伴奏。

蒙古族大鼓

蒙古族膜鸣乐器。又称“罐鼓”。鼓身木制,形如倒置的高筒罐。其身涂色,并绘花纹、云卷图案。弧形木板面,中间开直径约5厘米的圆孔,上蒙皮革。是古代蒙古族xx的战鼓。

曲艺

好来宝

蒙古族曲艺曲种。亦称“好力宝”。意为“连起来唱”。是胡尔奇的一种。最初流行于内蒙古科尔沁、喀喇沁一带,后遍及内蒙古和邻省蒙古族居住地。相传已有七百余年历史。演唱形式有自拉自唱、对唱、合唱等。伴奏乐器以马头琴、四胡为主。常以问答式、论战式比赛知识、智慧。唱词多以四行为一小节。押韵形式有四行一韵、两行一韵、数十行一韵到底等。内容多为即兴自由诗,包括各种赞美和讽刺诗词,并杂以有节奏的韵白。曲调丰富,多达数十种。今天的好来宝可用多种乐器伴奏,有戏剧情节及舞蹈动作,有重唱、合唱等多种形式。

乌利格尔

蒙古族曲艺曲种。亦称“蒙古说书”、“蒙古书”。流行于内蒙古。相传已有七 百余年历史。最早是讲述故事,后出现专业艺人流动演唱。形式以讲述为主,乐器(马头琴、四胡 等)烘托气氛,一般为一人自拉 自唱,常根据情节变换相应曲调。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叙事诗、故事传说,或改编汉族历史小说、戏 曲等。唱词长短不一,以蒙古语三至五词为一句,四句为一节。每句押韵。说白也有一定音调和节奏。据称曲调有二千余种。传统曲目有《格斯尔的故事》、《江格尔》、《蟒格斯的故事》、《三国》、《水浒》、《西游记》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了固定演出场所,并创作出一批新曲目。

舞蹈

蒙古族舞蹈也久负盛名。蒙古族的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马步{zj1}特色,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热情、粗犷的气质。传统的舞蹈有“xx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当代创作舞有《鹰》、《xx舞》、《驯马舞》、《奔腾》、《挤奶员舞》、《鄂尔多斯婚礼舞》、《牧民的喜悦》等。蒙古族舞蹈以节奏鲜明、热情奔放为主要特点。女性舞蹈多节奏欢快,舞步轻盈,以抖肩、翻手碗等动作最为xx,表现了蒙古族姑娘热情开朗的性格。男性舞蹈则造型挺拔豪迈,步伐洒脱轻捷,于一挥手、一扬鞭、一腾跳间,给人以剽悍勇敢、雄健有力的阳刚之美。

安代舞

安代舞是源自科尔沁草原南端库伦旗的一种集体舞蹈。"安代"为"欠身起来"、"抬起头来之意"。最初是一种用来求神治病的宗教性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佑,祛病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变为娱乐性的活动。关于其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一个说:很久以前,科尔沁草原上有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女。女儿突患怪病,饮食无序,喜怒无常,久治不愈,父亲心急如焚,便用勒勒车拉着女儿到外地(阜新)去看病。哪知天灾xx,途中车轴断裂,而恰在此时姑娘的病情又进一步加重,生命垂危。老人急的不知所措,只顾绕车奔走哭歌。奇怪的哭歌声引来了周围的许多人,人们纷纷跟在其后绕行哭歌。不知是被这不寻常的场面所感动而忘了病痛,还是病魔真的被吓走,此时姑娘也悄然起身下车,尾随众人甩臂顿足,待众人发现,她已跳得大汗淋漓,病愈如初。奇闻不胫而走,很快便传遍了科尔沁草原。后来,患类似病症的青年妇女皆依此法治病,并取?quot;安代"。形成初期以唱为主,故曾称"唱安代"。后来演变为以歌伴舞,娱乐功能也随之增加,并逐渐成为喜庆佳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具体形式是:参加者不分男女老幼,自然围圈站立,在xx领唱(或乐曲伴奏)下,手握绸布或提衣襟下摆,边随声附和边按逆时针方向踏动起舞。动作以原地踏步摆绸、移动踢步绕绸、绕圈跑跳步挥绸、双腿跳落甩绸为主。舞姿奔放,爽朗明快。解放以后,经过专业文艺工作者整理加工,已被搬上了舞台。

盅碗舞、筷子舞
盅碗舞、筷子舞源于鄂尔多斯高原的鄂托克旗和乌审旗一带。"盅碗舞"亦称碗     舞",一般由女子在节庆欢宴场合即兴表演。表演时,舞者头顶碗或盘,双手各拿一对酒盅,在围坐者的歌声伴奏下轻磕酒盅,翩翩起舞。动作多为上身姿态变化,头与颈摆动轻微、平稳,手臂的动作比较丰富,以柔韧的摆、提、压、挑为主。动作除原地坐、跪、立的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和扭动外,也有以轻盈飘逸的舞步圆形疾走或旋转的。舞姿舒展,造型优美。"筷子舞"因用筷子伴舞而得名,多在喜庆宴会上由男子单人表演。表演时,舞者双手各持筷一束,和着众人的歌声和各种敲击声,在跪、坐、立等姿态中,随着腿部的屈伸、身体的扭动,用筷子击xx、臂、肩、背、腰、腿、脚等部位,间以击打地面动作,边打边舞。动作敏捷,干净利落,节奏感强。解放后改编为男女群舞形式,气氛更加热烈。双肩的揉动和腰部扭动更加突出。

蒙古剧

蒙古族戏曲剧种。①新蒙古剧。流行于辽宁阜新。成型于20世纪50年代初。剧目取材广泛,有据短调民歌、民间故事、古典名著、现代文学作品改编者及新创作剧目等,计二十余个。代表剧目有《桃绕》、《花儿》、《嘎达梅林》、《乌云其其格》、《王子争亲》、《牧丹仙子》、《闹分家》、《教训懒汉》、《教师颁》等。音乐由蒙古族民歌的单一曲调向联体发展。表演综合歌、舞、诗、骑、射等手段,别具一格。伴奏乐器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以低音四胡、高音四胡及马头琴为主,配以捧笙、木管、横笛、二胡等,有时加用牛号(宗教乐器,即长筒号);武场有立鼓(带柄双面鼓,鼓槌杆呈北斗七星勺状)、大钹、大锣、九音锣等。②科尔沁蒙古剧。流行于内蒙古科尔沁一带。音乐、表演尤具特色。代表剧目有《安代xx》等。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民族简史:蒙古族(四)_春之赞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