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粉厂设计_钛冶炼技术及资讯

以钛铁矿或富钛料(包括钛渣,酸溶性钛渣、xx和人造金红石)为原料,用硫酸法或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稀有金属冶炼厂设计。
简史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工厂设计,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到1950年只设计了3家钛白粉厂。1950~1960年,新设计的硫酸法钛白粉厂有20余家,总产量达到120.4万t/a。用氯化法生产钛白粉厂的建设始于1958年,其后,类似工厂相继出现。到1985年,钛白粉厂总生产能力约达300万t/a,其中硫酸法约占60%,氯化法占40%。
中国从60年xx始,先后设计建成了30多个钛自粉厂,1989年开始设计年产15000t的钛白粉厂。
设计规模   国外钛白粉厂的设计规模多在年产30000t以上。20世纪80年代末,{zd0}的达到年产288000t,只有日本等少数国家钛白粉厂的设计规模为年产15000~20000t。中国硫酸法钛白粉厂的设计规模达6000t。新建氯化法钛白粉厂,一般年产15000t以上,并留有发展的余地。
产品方案   设计产品品种随应用领域的扩大逐步增多,国外钛白粉产品有700多个牌号,其中应用于涂料工业的约占一半。钛白粉产品品种一般以通用型为主,销量小的特殊品种为辅。为考虑多品种方案,设计应留有余地。20世纪80年代末,欧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钛白粉的消费分配率为:涂料工业占55%~67%;塑料工业占14%~16%;造纸工业占6%~20%;橡胶工业占1%~5%;油墨、纺织、陶瓷和其他工业占8%~15%。
产品按晶型分类,有金红石型和锐钛型两种。金红石型产品的产量约占70%。中国钛白粉产品的牌号,按颜料的晶型划分:锐钛型二氧化钛有BA01–01和BA01–02;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为RA01–03。1989年新设计的钛白粉厂产品牌号又增加了CR500、CR501、CR502、CR530和CR520等(C代表中国,R代表金红石型)。
生产方法与工艺流程选择   设计中普遍采用的生产方法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1)硫酸法。设备简单、单位产品成本低,但“三废”量大。选用的原料是含TiO2在50%~60%的钛铁矿或含TiO2在75%左右的酸溶性钛渣,用硫酸分解,冷冻结晶除去硫酸亚铁。酸解工艺取决于原料的化学成分和性能,一般原料中的三氧化二铁含量低、采用高温酸解工艺;原料中的三氧化二铁含量高,采用低温酸解工艺。净化后的酸解液进行水解,水解工艺有三种:自身晶种常压水解、稀释水解和加压水解。水解净化后的偏钛酸产品,在800~1000℃下煅烧,制得粗质钛白。产品的后处理,采用脱盐水打浆分散、硅铝复合包膜和超微粉碎工艺。(2)氯化法。主要选择气相氧化工艺流程,其中富钛料及氯化、精制车间设计见富钛料车间设计、富钛料氯化车间设计和四氯化钛精制车间设计。当用金红石或含TiO290%以上的钛渣为原料时,氯化工艺选用流态化氯化(沸腾氯化)法;当用含TiO2低于80%的钛渣为原料,钙镁氧化物含量又在2%以上时,可选用熔融盐氯化工艺。粗四氯化钛除钒工艺,取决于除钒原料和技术条件。工业上多采用矿物油、硫化氢、铜粉和铝粉及铜丝除钒工艺。
氧化工艺选择,在天然气和燃料油供应充足的地方,原料预热采用外加热法;在有煤或煤气供应的地方,多采用一氧化碳法;在电力供应充足的地区采用电或等离子加热法。预热温度要与设备的材料相适应,在金属制造的设备中,在600℃以下;在非金属制造的设备中,为1000℃左右。晶型转化剂和四氯化钛的混合,有气相混合法和溶解法,气相混合法比溶解法混合均匀,有利于提高钛白粉的质量。
粗质钛白的后处理工艺比硫酸法多一道脱氯工序,其他xx相同。见钛白粉厂工艺流程图。

设备选择   硫酸法钛白粉厂的主要设备有酸解槽、煅烧窑和表面处理槽。氯化法钛白粉厂的主要设备有氯化炉(见富铁料氯化车间设计)、氧化炉和表面处理槽。
(1)酸解槽。选用钢质圆桶形容器,内衬耐酸材料,顶部选用椭圆形封头,为便于卸料和气体搅拌均匀,下部锥形底的锥角为60°。体积由下式计算:

式中V为酸解槽体积,m3;Va为每昼夜加入的物料体积,m3;τ为酸分解物料需要的时间,h;δ为设备利用系数,一般为10%~15%;η为酸分解率,%;m为酸解槽的台数;φ为酸解槽的装满系数,为0.4~0.6。
(2)煅烧窑。煅烧使偏钛酸脱水、脱硫和使二氧化钛转变成要求的晶型。选用回转窑煅烧偏钛酸。生产能力通过下式计算:

式中Q为窑的生产能力,t/h;φ为窑的填充系数(通常φ=0.1~0.2);ω为物料在窑内沿轴向移动的距离,m/min;D为窑的直径,m;γ为物料的密度,t/m3。
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按下式计算:

式中τ为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h;L为窑的长度,m;Q为物料的自然倾角,可取Q=30°;D为窑的直径,m;n为窑的转速,r/min,一般n=1/6~1/8;i为圆筒对水平的倾斜度,%,一般倾角为1°~6°。
(3)表面处理槽。为一间歇操作设备,普遍选择钢壳木质或胶衬里,带有搅拌装置,设备体积按下式计算:

式中V为设备体积,m3;G为每小时需要生产的TiO2量,kg;c为钛白浆液的浓度,kg/m3;τ为表面处理周期需要的时间,h;η为表面处理槽的填充系数,一般η=0.7;φ为表面处理槽的利用系数,%;m为表面处理槽台数。
(4)氧化炉。是在高温下将四氯化钛氧化为二氧化钛的专用设备,有外热法、一氧化碳法和等离子法等用多种炉型。外热法和一氧化碳法的氧化炉头部带燃烧室,四氯化钛分配环在炉子中部,下部是四氯化钛和氧的反应室。等离子法氧化炉不带燃烧室,炉子的中部和下部都设计有防疤和除疤设施。炉子的生产能力按下式确定:

式中Q为炉子生产能力,t/d;G为四氯化钛每昼夜加入量,t/d;η1为四氯化钛的转化率,%;η2为氧化炉计划作业率,%;η3为氧化炉事故系数,%;0.42为四氯化钛的理论转化系数。
车间组成与配置   硫酸法钛白粉厂的主要车间有酸解车间、水解车间、焙烧车间、后处理车间和综合回收车间。氯化法钛白粉厂有富钛料车间(多数厂家不设)、富钛料氯化车间、四氯化钛精制车间、氧化车间和后处理车间。
氯气和硫酸贮库要单独布置,与生产厂房保持一定的距离,满足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氧化车间的尾部与氯化炉要靠近,防止氯气循环过程堵塞。粗四氯化钛除钒设施要靠近氯化厂房,便于钒渣返回处理。天然气、燃料油和制氧站都要单独布置在一个区域。后处理车间布置在厂区的上风向,防止废气污染产品。副产品回收和“三废”处理可以集中布置。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每吨钛白粉消耗指标见表。



郑重声明:资讯 【钛白粉厂设计_钛冶炼技术及资讯】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