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地理xx分类汇编05人文地理(下)_启迪慧想_新浪博客

2010年高考地理xx分类汇编05人文地理(下)

(四)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0年上海卷地理)
 (十二)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5分)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同理,某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赖于该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优化与升级.这种产业或行业的优化与升级有一定的规律,“雁行模式”是揭示这种规律的一种模型。它是指作为“雁头”的{lx1}地区,在发展新型行业的同时.将本地区的传统行业逐步转移到“两翼”相对落后地区,实现“雁头”和“两翼”各自行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我国东部基地区是图内综合宾力较强.制造业较发达的区域。十多年来,甲市作为“雁头”,带动了作为“两翼”的乙、丙两市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30.下表显示,在三市的主导行业中,产值比重均持续上升的行业是____业,持续下降的行业是___业。这一现象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地区的____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上升,而___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下降。   
我国东部某地区制造业主导行业(比重高于6%)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变化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地理试

31.表格显示的甲市某一主导行业比重下降,而乙、丙两市相同行业比重上升,反映了该行业由甲市向另两市进行的转移。以钢铁工业为例,甲市由l998年的第四层次,下降到2002年、2006年的第五层次;而接受转移的乙市1998年、2002年未进入主导行业.2006年上升到第四层次。读表,再找出一个由甲市转移到乙市或丙市的主导行业,并说明依据。
转移的行业是_______ 。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雁行模式”认为,当“雁头”率先进行行业结构升级时,“雁头”与“两翼”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扩大;当“两翼”跟随“雁头”进行行业升级后,它们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则随之缩小。下图显示。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过程呈现_____特点。其中,1998年至2004年期闻的制造业结构相似度变化趋势表明,这一时期,甲市率先进行_____,甲市与乙,丙两市行业结构差异______。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地理试

33.图中2004年到2006年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趋势,既体现了该地区行业结构调整的台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雷同的现象.如果这一现象加剧,会产生哪些问题?结台所学知识.对此提出改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地理试(10年海南卷地理)
23.图8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201O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地理

(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2分)
(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8分)

解析:考查产业转移及影响分析.(1)提取资料图有效地理信息即可.(2)对N地区"影响"应该利弊两方面分析.

答案要点及评分:
  (1)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N地区,在N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2分)
  (2)对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3分)对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3分)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景观)。(2分)
(10年海南卷地理)
xx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l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6~8题。
6.从世界范围看,影响xx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距离      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种植技术

解析:考查圣诞树产业主导因素:接近消费人群的市场距离.中国圣诞树产业应靠近沿海:面临西方出口.答案:A   
7.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解析:考查产业转移对出口产品的影响.低档圣诞树最终转移到我国内陆赣州,是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答案:D   
8.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A.运输成本    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劳动力成本

解析:会增加出口圣诞树产品的运输距离而增加运输成本.答案:A  (10年江苏卷地理第25-26题)
图l3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wbr><wbr>有参考答案)"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HEIGHT="214"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10.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6f45b9&690" WIDTH="280" NAME="image_operate_30471276091996265" />

25.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A.①为资金    B.②为技术   C.③为劳动力    D.④为原料
26.关于两区域同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答案:25.AC  26.CD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产业转移。
第25题: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金雄厚,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而资源丰富,有着众多的廉价劳动力。
第26题: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骄傲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两类企业,其仍然垄断着高技术行业或某些高技术产品,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亦是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过程,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好处。

(10年天津卷文综第7题)
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区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7~8题。

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天津卷)详解

7.图5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
 A.原料   B.基础设施   C.燃料   D.消费市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图中工业部门众多,类型各不相同,不可能都为了利用该地区的原料或燃料,况且工业产品也不可能用于当地消费,故A、C、D错,这里是天津滨海地区,{zd0}的优势是港口,属于交通运输,所以属于基础设施。

 (10年全国卷2文综第39题)
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止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1942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
                                                 —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材料二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zd0}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2007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5)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

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全国Ⅱ卷)详解

材料三
   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就边界地区相互信任和边界地区及互相裁减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谈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五国”机制。
   2001年6月,上述五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为加强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规模级数转移的特点和意义。(16分)
 (2)根据材料一,二 分析哈萨克斯坦工业分布的主要特点及成因。(16分)
 解析:(从资源分布格局和材料1和2总结)
      分布主要特点:机械、冶金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分布要西部(里海附近);
      成        因:(由材料一归纳总结):苏联工业转移以机械工业为主,同时也促进了冶金工业的发展,以国防需要及(由地图上资源分布总结):相关资源分布,上述工业分布在东部。(由材料二“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和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归纳总结):21世纪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加工业,对资源有极大依赖性,故主要颁布在西部(里海附近)

  (3)图5中所示天然气管道长度约为(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4 分)(提示: sin45°≌ 0.71)
    A. 1 300 km    B. 1 800 km    C. 1 000km    D. 2 100km
 解析:观察图中天然气管道长度约比45°N纬线上所跨20°经度的长度稍长一点,即
             20°×111×cos45°Km=1576.2 Km,故选B。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6-8题)
表1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l,完成6~8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文综

6.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
7.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8.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解析:该组xx考查产业转移相关知识,难度不大。审题利用表格中的信息,分析整理即能得到答案。第6题,①、②阶段都是产品销往国外,所以是A。第7题,我国在国外建厂的例子有很多,原因不外乎就是加强本土化,接近市场,降低产品运费。第8题,在发达国家设置了研发中心,资料中还特意强调米兰是时尚之都,所以看重的是{lx1}的技术。

(10年安徽卷文综第33题)
33.(28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安徽卷)详解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15分)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13分)
【答案】
(1)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
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
(2)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
(1) 考查工业区位的变化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服装加工基地,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安徽与广东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具有这些优势;加之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服装加工基地向安徽迁移。
(2) 考查产业转移的意义。产业转移有利于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地区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10年福建卷文综第1—2题)
图1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1—2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综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  B.桉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答案】
1.B  2.D
【解析】
1.考查石化基地的区位。本题抓住石化基地的两个区位条件一个是市场,相对来讲东南沿海两个和京津唐地区的市场相对广阔,再有从资源角度考虑,京津唐和东北地区的相对资源比东南沿海丰富,综合考虑,京津唐地区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
2.本题抓住境外石化产业转移这个要点,在此基础上很容易想到首先促进区域内港口的建设和发展。

(10年山东卷文综第26题)
26.(25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综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综

(1) 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8分)
(2) 2010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去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2分)

(3)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6分)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综

(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3分)
(5)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额,据图8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
     夏季气温较低(   分);日照较少(   分)。

(2)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综

(3)①煤炭资源、谁资源丰富(  分);②海洋运输(  分);③劳动力素质较高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答对一个要点即可得   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  分。)
(5)工业发展迅速(  分);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分);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  分)。

(五)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10年全国卷(大纲版)地理第3-5题)
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下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3~5题。

3.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D.送货上门
4.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A大型服装超市  B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
5.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衣厂  D仓储中心
【答案】3.A   4.D   5.A
【解析】
3.本题主要考查商业贸易的流程。由题图,可知M公司内部员工完成的环节是“网站呼叫”,“设计、采购、市场销售、库存管理……”等,所以很容易判断出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其中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设计”这一环节,选项A正确。
4.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系统。由图例可知:M公司内部,M公司与供应商、物流公司、消费者之间的信息联系是通过“实时信息流”完成的,那么公司的产品销售必须依靠“信息交流平台”,选项D正确。
 5.本题主要考查商业网点的选择及布局。由题图,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面料厂、制衣厂、仓储中心之间的物流都要求有时间限制,而配送仓库与仓储中心、消费者之间的物流运输限制较小,所以配送仓库区位选择最灵活,选A。

(六)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0年江苏卷地理第17-18题)
图l0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圈。读图回答l7一l8题。 

<wbr><wbr>有参考答案)"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TexT-ALiGn: center" HEIGHT="272" ALT="2010高考江苏卷地理xx(WORDxx <wbr><wbr>有参考答案)"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tatic16.photo.sina.com.cn/middle/5a18c50fx740f5160017f&690" WIDTH="528" NAME="image_operate_87271276091942750" />

 17.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18.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答案:17D  18C 
解析:循环经济是工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说,工业的可持续方向是清洁生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生态农业。
第17题,只要弄清楚该地区农业科技园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即可。
第1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科技园属于乳畜业,而决定乳畜业的因素主要是市场和饲料,农业科技园自身的种植业提供饲料,而与外界联系的只有销售环节。

(10年天津卷文综第13题)
13.(24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天津卷)详解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6分)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2)参考图13,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9分)
(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14)。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9分)
答案:(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3)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答出任意三项即可。

(10年广东卷文综第36题)
36(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0.(26分)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图9)。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


    材料二: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图10)。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

(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     洲和      洲。(4分)
解析:考查提取地图信息能力 
答案:北美   欧洲
(2)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为      ,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     。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     日    时。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10分)
解析:考查洋流流向和性质,区时换算,3S技术应用等.区时换算公式:所求纽约区时=北京时间-13(北京时间与纽约时间差:8+5)+720(航线时间)
答案:自西向东;暖流;7  8;GPS
(3)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分之一(填整数),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02排放量总体呈     趋势。(4分)
解析:考查提取曲线资料信息能力及量化估算能力
答案:三   (波动)上升
(4)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02排放?(8分)
解析:注意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和减排,清洁能源.找准回答的理论依据即可持续发展下企业清洁生产,根据分值回答二三个要点,只有合理即可
答案:调整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发展清洁能源和清洁生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更新生产设备与传统工艺,节能降耗;提升科技含量,提高能源利用率.

(10年广东卷文综第41题)
4l.(30分)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l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圈11)。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12)。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


(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1990—2005年变化幅度{zd0}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      。(6分)
解析:考查提取和估算统计图表资料信息能力和相关区域自然带自然地理知识
答案:草地   林地       温带草原
(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       。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5分)
解析:考查提取曲线统计图表信息并分析原因.考查城市化和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关系等地理知识的调动能力
答案:增加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3)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       。(4分)
解析:考查草原畜牧业区位布局主导因素和城市支柱工业
答案:接近原料地   煤炭开采业
(4)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12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9分)
解析:考查工业部门和工业集聚联系和产业链
答案:煤炭开采  电力生产和供应(燃料生产供应)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考虑工业集聚效益,增加产品附加值;共享基础设施和技术信息,降低成本.
(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人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
解析:考查城市化和城市规划影响因素相关地理知识.可开放性组织答案
答案:城市规划属于 "超前城市化"现象;配套设施不足;交通不便;居民住房购买了不足.
  • (2010-06-16 15:36:44)
  • (2010-06-17 08:37:29)
  • (2010-06-16 18:55:44)
  • (2010-06-17 08:46:02)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高考地理xx分类汇编05人文地理(下)_启迪慧想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