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心血甚至吐血之作,任何人不可盗用_我叫静_新浪博客

    (一不小心写多了,文章有点长,但是里面包含我根据切身感受总结出的很多东西。各位如果想看的话请耐心地看下去,因为内容有点多,不好意思。希望我的这点经验之谈能够多多少少给您带来一点启发或者帮助,也敬请各位赐教。)

 

    四年的教学和三年的班主任工作带给我很多体会,虽然工作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感触却很深。尤其是做班主任工作这三年来,跟学生相处的每{yt}都有新的体会。三年班主任工作做下来,不敢说自己做得成功,但是可以说,这三年下来,自己是有长进的。

    做班主任工作有什么技巧吗?没有,但是可以讲求艺术。

 

    (一)对学生家长的工作艺术

    我为什么首先强调对学生家长的工作艺术呢?

    我们经常说,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对问题家长,只要家长通情达理,那么孩子的教育一定好做。教育孩子是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工作,家庭教育是教育{zx0}开始的地方,家长是孩子的{dy}任老师,是孩子的榜样。我们的每个孩子是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走进学校的,老师在非常努力地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学校教育的时间非常短暂,只有短短两年时间,再加上走读学生在校时间短,因此我们就更加需要各位家长教育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工作。以我们经验来看,我们的教育在走读学生和住校学生身上起的效果的确不太一样,住校学生由于是全封闭管理,平时接触社会或者接触网络的时间比较少,无论是白天晚上都和老师在一起,他们普遍上更加听从老师的教育,而走读同学平时在校时间最多只有八小时,他们的表现往往比较自私和冷漠一些,同样的话语往往说不到他们心里面去,因此在对他们的教育上我们更加需要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是一方面原因。

    另一方面,做班主任工作这三年,跟家长打过很多交道,特别是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班主任老师与家长做沟通打交道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就在这个沟通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问题,引发家长的不理解还有学生的抱怨,最终导致事与愿违。我自己曾经在这个问题上栽过不少跟头,现在发现身边的不少同事仍然经常会因为与学生家长打交道出现问题而烦恼。因此,要想做好学生的工作,首先得做好家长的工作。

   那么对学生家长的工作艺术是什么呢?

   首先,态度上要以诚相待

   其实与学生家长打交道首先是一个沟通问题,诚恳和信任是人与人沟通交往的基础,我相信每位班主任老师之所以与家长做沟通都是为了孩子,老师的出发点都是好的,目的跟家长也都是一致的,那么为什么不在一开始的沟通中就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你的出发点和好意呢?无论是做电话沟通,还是与家长面谈,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真诚地与家长做好沟通,要避免因为忽视细节或者沟通不善而造成各种不必要的误会。

   举个例子,怎么给家长打电话。

   一听到给家长打电话学生就害怕,怕老师告状。不过如果打多了,害怕的不光是学生,家长也怕。他们的孩子之所以能到职校来念书,多半是因为以前没好好念书,相信孩子在来我们学校之前,家长肯定也接了不少这样的告状电话。如果我们再这么打下去,也许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自从去年有一次看到一位学生的家长把孩子班主任的手机号码给屏蔽了之后,就再也不打“告状电话”了。问题学生之所以有问题,原因肯定先出在家长身上。家长其实跟学生一样,负面的消息听多了他们也打怵,还有甚者,索性就将孩子好赖推给学校不管了。所以,应该给家长打电话,但是同样的话要换一种表述方法。

   一次当几个学生旷课之后,我给他们的家长打去了电话。电话一接通,我说“有件想跟您说一下”,想必此刻家长心里一定特别忐忑。我说“孩子连续两天下午旷课”,听闻此言,我想有的家长会生气,有的家长也无奈。我又说,“希望您先别生气,等孩子回家后,您先别冲孩子发火,一定坐下来心平气和跟孩子好好谈一谈。”当然了,我还跟家长说了说孩子最近表现好和进步的地方。至于晚上家长跟孩子到底是怎么谈的,我不知道,不过挂电话之前,家长一直悬着的心好像都放下了,连连跟我道谢。我总共打了6个这样的电话,结果今天中午这6个学生在主动打扫完餐厅卫生之后各个面带愧色来找我认错来了。

   再举一个例子。

   本学期因为班里一个学生的问题,我约见了一位家长。此前我和这位家长曾经做过几次电话沟通,但是效果都不好。一进门,我就注意到这位妈妈的目光很坚定,坚定中透露着些许的怀疑。果然,还没等我说完孩子的问题,家长的眼神中已经满是不解,她很是疑惑地问我:“老师,刚才你说的是真的吗?我的孩子在家很听话,很老实。”看得出来,这位母亲很是袒护自己的儿子,不相信儿子会在学校惹什么祸,更不相信儿子在学校的表现真的会像老师说的一样。

    我表明了我请家长来学校的用意,让她明白我的初衷只是真心为了这个孩子好。交谈间,家长逐渐放下了防卫,眼神中终于流露出理解。当然了,和以往每次处理学生问题的最终结果一样,磨了很多嘴皮子,孩子的态度{zh1}软了下来,认认真真写下保证,接受处分,保证以后好好表现。把孩子打发回教室上课以后,我们把家长留了下来,坐下来聊了一会儿。也许是这次受邀来学校太突然,也许是太久没有xx孩子的在校表现,惊讶感叹之余,这位妈妈终于敞开心扉向我们倒了一肚子苦水。

    临近中午放学时间,我主动提出送送这位母亲。我一直陪她走到校门口,这一路上,她拉了一下我的手,眼泪几乎都要出来了。我想起此前在我与她做电话沟通时候她的强硬态度,非常不配合我们的工作。但是通过这次真诚的面谈,我想我已经用我的真诚打动了她,至少我让她看到了我的良苦用心。从那以后,我和这位家长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顺畅,有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教育工作也变得比以前顺利多了。

   其次,认真对待家长会。

    以上谈的是与个别家长的单独沟通。班级里都那么多的学生,我们不可能做到与每个家长都能如此细致的沟通,因此要充分利用好每个学期末开家长会的机会,开好家长会非常重要。

    我在去年的家长会上给学生家长们提了这样几点建议:

    {dy},请正确对待班主任和您的电话沟通或者面谈。

    第二,请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第三,请不要在孩子面前表达对老师的抱怨,这样不利于老师做教育。

    我希望家长可以理解老师,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包庇,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的教育理念是xx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先教会学生做人再学技术做学问。因此家长要配合老师转变孩子对老师的这种观念。家长和老师应该站在一条战壕里,我们的心情一样,目的一样,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孩子,十六七岁的孩子考虑问题不成熟不全面,有时候他们会抱怨老师抱怨学校,但是家长不要在孩子流露出抱怨和不满的情绪,有问题找老师了解解决,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孩子疏导心理难题。

 

    (二)对学生的工作艺术

    {dy},心平气和的工作态度。

    心平气和的工作态度很重要,尤其对于一名每天都要面对五六十个调皮男生的职专班主任来讲,心平气和的工作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永远不要随随便随发脾气,永远不要把脾气发在学生身上,永远不要在气头上处理问题。这三个“永远”是我在这几年工作中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总结出的最重要的经验之一。

    以前经常会为学生的事情生气上火,现在也经常看到身边同事因为班里学生的事情而苦恼万分。

    上火伤神、伤身。烦恼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在过去的两年工作里,我经历了很多很多次的烦恼。今年从新一轮工作开始我告诉自己要时常气和心平,遇事冷静解决就好,不必着急,更不必生气。生气何用?更何况生气伤身又伤心。

    不是说老师的情绪可以感染整个班级吗?心平气和的老师带出来的也一定是心平气和的班级。我每天安静地走进我的教室,用笑容和恰当的语言去讲每一件事情。我发现在我的这群学生当中做教育其实一点都不难,十分顺利,学生们乐于接受。做教育之前先给予学生尊重、信心,基本上我的学生都没有让我失望。哪怕期间偶尔出现小问题,我会提醒自己,先别着急,等冷静下来再处理。基本上冷静下来之后问题都会得以较为顺利地处理,师生关系也不会僵化。

    在此需要特别强调,当师生关系出现裂痕的时候,请及时地补救,不要眼睁睁看着它僵化下去,那样对谁都不利。

    第二,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信任。

    讲件我亲眼目睹的事情。{yt}下午临班有个学生被叫到办公室,因为他违反了校规校纪把手机带到学校来,被老师发现后还坚持拒交手机。班主任老师为此很生气。这个孩子倒是也很倔强,宁可一直跟老师僵持下去也坚决不交手机。我们都很纳闷,问他把手机交给老师就那么难吗?他说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同学将手机交给了老师保管,但是xx外出时当他想和老师商量临时要回手机的时候老师却犹豫了,并拒绝了他。看来他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了“经验”,于是不再信任老师。

   我突然想起以前我带过的一个学生,也是屡次带手机到学校,而且每次被发现都坚持拒交。当时我也很生气,于是跟他硬碰硬。我丢给他一句话:“要是连手机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你就不用来上学了!”本来只是想拿话语刺激他一下,没想到他真的不来上学了!我以前处理手机问题的方式一直很简单也很生硬,先是强调不许带手机进校,一但发现没收直至放寒暑假;如再次拿来,便一直由班主任保管直至毕业。如此一来,带手机的学生一旦被发现都十分抵触上交手机,态度十分顽强,还有的想出各种办法来欺骗老师,比如推说手机是自己借用别人的,再比如说拿假手机模型或者已经坏了的手机来敷衍老师。因为他们知道要想把手机从班主任这里重新要回去是件很难很难的事情,任凭死缠烂打,任凭说破嘴皮,就连写保证书都不管用。我通常会告诉他们:“老师已经不相信你了”,而事实上他们也不再相信老师了。一旦失去了信任,一般的问题自然也就变成让人xx的难题。

   我经常跟学生讲,要言而有信,因为信任这个东西很宝贵,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会有第二次了。后来我慢慢发现,我不能光要求学生对我讲信用,我需要先取得我学生的信任,因为往往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比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学生对老师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那么我们的教育还会有效果吗?

   今年我试着转变了一下工作方式。一开学的时候尽管我已经强调过手机的问题,但是在通讯设备如此铺天盖地的今天想要杜绝手机是不可能的。所以随后我用了比较柔和的办法,将所有住校生召集起来,开诚布公协商手机的使用问题。孩子们大都十分诚实,纷纷承认带手机来了,偶尔有想撒谎的学生也被我迅速攻克了。我们一起协商了解决办法,第二天学生们主动将手机交给了我,平时手机由班主任代为保管,如有急用可以随时来办公室打电话,放假回家时老师将手机还给学生以便于路上与家长联系,返校时学生再主动将手机交予班主任保管。从正式上课至今我们班还没有出现过一次手机的问题。即使出现,我也再不用简单生硬的方式解决了。

    作为班主任,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为什么要给学生留一个蛮横不讲道理的坏印象呢?其实这是跟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师生之间需要相互信任。

    第三,坚持跟学生讲道理。

    接管09级学生以来,我一直认为我的学生很懂事,尽管有些孩子在家里表现可能不好,但在学校里表现好极了。在家从不叠被的学生在学校整内务可能说高手;在家不知道体恤父母的学生却知道体恤同学、帮助同学;在家不听父母话的孩子在学校却很听老师的话,所以,我们的学生都是可以讲道理的,而且我们也是一定要和他们讲道理的。

    我和学生说,你们做错事情,我很不高兴。我不高兴的原因不是因为你们扣了分,而是因为入学都三个月了你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们不要认为老师不批评你们就是纵容你们,不批评你们是因为尊重你们,如果在受到尊重的前提下还接连犯同样的错误,就说明你的自制力实在太差了。一年半以后你们都将走上职场,职场上有多少人因为缺乏好的习惯而与成功擦肩而过?因为在背后议论老板的几句坏话而被降级;因为接连请假而被公司炒了鱿鱼。这些说起来遗憾吗?一点儿都不遗憾,习惯是人品的{zh0}体现。当我说这些话的时候,学生是若有所思的而不是毫不在乎的。我告诉学生我要做个和气的老师,希望也能带出一帮和气的学生。这次我要让学生明白,我是个讲道理的老师,也希望带出一帮能够辨是非、明道理的学生。

    作为班主任老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只有十六七岁的学生,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与十六七岁的孩子讲太多道理是没什么作用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家里连父母的话都不听的学生来讲,似乎跟他们是讲不通道理的。但实际上,正好相反,学生们是xx讲得通道理的,而且他们也是希望老师去跟他们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不只是一味的批评指责。当然了,跟学生讲道理就需要老师的耐心和沟通技巧了,只要不是生硬的批评,也不是迂腐的说教,如果你通过各种方式,透过各种不同的角度,这种孜孜不倦的教育一定会在学生身上见效的。

     第四,做一名微笑的教育者,用你的人格力量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我在我们的教室墙上贴了十八个字:

     做事不急躁,遇事不计较,对事认真,对人和气。

     我告诉我的学生说,要做认真、和气的人。

     从教三年多以来,我越来越融入我的工作,也越来越喜欢我的工作。我的工作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学生塑造成我想要的样子——善良、正直、诚实、文明、纯粹。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让学生喜欢你并听你的话,前提是要让他们相信你、认可你,而要想取得学生的认可和相信,没有什么技巧,用你的德行去感染他们,xx而已。

    教育是一个慢慢渗透滋润的过程,着急不得。一个能最终看得见成效的教育一定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这其中离不开为人师表者的日积月累的感染、熏陶和影响。

 

    俗话说,教学相长。我得感谢我的职业,同时也得感谢我的学生,因为在给他们做教育的同时,我自己也得到了很多的感悟,我也在不断完善和成长。我经常会在帮助某位家长解决完学生的问题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人得经常自我反思反思,自我成长。

    {zh1}再提两点很重要的经验:

    {dy},一个人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外表,更重要的是人格和内心。

    第二,为人师者,你的作用就是不断用你的德行和人格力量去感染别人。

    天呐,这是多少字啊?怎么感觉想说的话这么多?其实还有呢,还能再写。但是今晚上就写到这里吧,我自己看着都嫌太长。正好等到学期末可以把它简单修改一下当做学期工作总结交上去。既然是自己辛辛苦苦地心血之笔(写完差点吐血了),所以敬请各位不要私自“复制--黏贴”,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如果随便盗用的话可是要追究版权问题的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心血甚至吐血之作,任何人不可盗用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心血甚至吐血之作,任何人不可盗用
    见谅。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心血甚至吐血之作,任何人不可盗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心血甚至吐血之作,任何人不可盗用_我叫静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