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国家周刊》特稿:日本新海洋计划挖中国海角--reuters - 止-跃的 ...

《财经国家周刊》特稿:日本新海洋计划挖中国海角--reuters

2010-06-18 07:07:48 阅读7 评论0 字号:

驻东京记者 刘华

 

此前的4月下旬,日本政府制订了新的《海底资源能源确保战略》(下简称《海底战略》),日本将在2020年前对其主张的所谓专属经济区进行大规模海底资源勘探,其中涉及大片与中国有争议的区域。该计划还将海底资源开发重心从油气拓展到有色金属等其他资源,试图尽快实现海底金属矿产的实用化开采。

计划涉及大片争议区域

《海底战略》由隶属于日本首相官邸的“综合海洋政策本部”制订。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担任“本部长”,内阁官房长官和海洋政策担当大臣担任“副本部长”,本部成员则为所有内阁大臣。该机构专门负责制订海洋事务相关政策,并在各省厅间协调“涉海”工作。该《战略》将于6月通过内阁审议并公布实施。日本“内阁审议”极少否决首相官邸下属机构提出的文件,因此应能顺利通过并成为正式政策。

目前,日本《海底战略》全文尚未正式公布。据日媒报导,该计划要求,自本年度起在其主张的所谓专属经济区进行大规模海底资源勘探,范围西起其单方面主张与中国划界的东海“中间线”,东至小笠原群岛,南至冲之鸟礁,总勘探面积为34万平方公里。勘探重点是“海底热液矿”和海底锰结核矿。其中,2015年前完成对钓鱼岛东北海域“海底热液矿”勘探;2020年前完成对其他海域的此类勘探,其中包括日方单方面主张的“中间线”至冲绳海槽之间的双方争议区域。

该计划还要求落实以下工作:首先,协调有关省厅,进一步推进海底资源勘探,具体包括加快勘探技术研发,开展海底地形调查,掌握海底资源分布情况等;其次,力争在2020年以前实现“海底热液矿”和海底锰结核矿的实用化开采,并为此进行充分的前期勘探。最後,培养和扶持一批相关企业,对其提供金融、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加强开发勘探技术,并研究建造液化天然气海上生产基地。

 

有色金属成计划新xx点

值得注意的是,有色金属矿产已成为日本海洋计划的新xx点,而且,日本并非单纯基于商业利益看待海底有色金属矿产,而是从战略高度看待这一问题,充分考虑到海底资源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计划中提到的“海底热液矿”是海底因地壳裂隙岩浆活动加热海水形成的矿藏,富含金、铜、锌和稀土类金属。海底锰结核矿则是因海底各种地质活动共同形成的矿物资源,富含锰、铜、钴和镍等金属。据认为,由于地质活动特点,在东海的冲绳海槽一带及太平洋(12.00,0.01,0.08%)的很多地方,都大量存在上述两种矿藏。

日本多家媒体均提到,在未来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新技术发展过程中,锰、镍和稀土类金属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日本作为缺乏xx资源的岛国,如果在关键原料上受制于人,很可能在未来产业发展时遭遇限制。因此,加快海底资源开发步伐,有利于确保日本下一代战略产业发展的原料安全。

实际上,日本近年来已持续增加海底资源开发事业的投入,特别是重点研究海底资源开采技术,力图早日实现海底资源开采的“实用化”。以刚刚开始的2010财年为例,其用于“海底热液矿”采矿技术开发的预算比上年度增加了20%,达到12亿日元(约合近1亿元人民币);用于锰结核矿实用生产技术研发的预算达到约3.36亿元人民币,同比亦有所增加。

同时,日方还抓紧海底资源勘探活动,为未来“实用化”开采提前摸清矿产分布情况。2010财年,其仅用于油气田勘探的“三维物探船”使用费就达约10亿元人民币,用于研究各类矿产勘探技术的费用则高达27亿元人民币。

根据日本政府“综合海洋政策本部”的统计,日本政府2010财年海洋事业相关预算总额达到850亿元人民币,从中可看出其对海洋的重视程度。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财经国家周刊》特稿:日本新海洋计划挖中国海角--reuters - 止-跃的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