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人》:月圆之夜的尴尬– 《狼人》影评

《狼人》:月圆之夜的尴尬

 

      从影像质量上去看,这部新版的《狼人》属上佳,阴冷灰暗的背景营造出一百多年前的历史质感,哥特式的叙事风格也符合此类电影应有的基调。这些都尚算是有野心的安排,让这个原属恐怖题材的电影带了上一些文艺的味道。而也许正是这点文艺味儿谋杀了这部极具商业潜质的电影,只是又一次重复了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故事,{wy}的作用恐怕就是再一次提醒人们,狼人和吸血鬼一样也可以和人上演生死之恋。
      除了狼人这一恐怖元素之外,影片的另外一个支点就是情(亲情和爱情)。原本以情动人是打破恐怖电影形式单一内容浅薄的重要利器之一,这件武器使用好了,能使影片跨上一个大大台阶。这也是很多恐怖惊悚片都在专研的一个课题。但是在《狼人》中,劳伦斯.塔尔博特和父亲之间的关系交代太过简单。其实父亲和儿子,狼与人,生存和信仰交织在一起应该能演绎出更深刻的东西,即便{zh1}的决裂也应该让影片更具有侵略性和颠覆性,而不是如影片所呈现出来的故作深沉状。此外,劳伦斯和弟妹格温.康利弗之间感情纠葛也太过生硬和突兀,缺乏说服力。既然爱情是影片无可回避的噱头之一,而且我们假定这种三角恋是必须的,那至少也得让其变得流畅和自然。其实这样的尴尬原本在《吸血惊情四百年》中也有,只不过在那部影片中科波拉很聪明地将这一切都归为宿命,并且用相当文艺的手法含蓄地告诉观众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而在《狼人》中,这种尴尬不幸成为现实,让这所谓的爱情沦为{zh1}刻意制造悲情简单工具,更为不幸的是这一目的又太过直白地让即使不专心观看电影的人也能一眼看出。匠作和神作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能看到很多人工雕琢的痕迹,后者则是浑然天成一气呵成,尽管《吸血惊情四百年》未必算神作,但是无疑要高明了很多。
      本尼西奥.德尔.托罗是一个很有特质的演员,但是显然本片中的这个角色不属于他。作为一部以人们xx熟悉的恐怖元素为卖点的电影,原本也不必卖弄文艺,既然要走这样的路数,就要做到形式与风格的有机统一。可惜在剧本不过硬的前提下,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的忧郁和沉闷成了故作姿态的器械反应,尤其是在前半部分拖沓的情节使得本尼西奥的努力反而成了影片的累赘,臃肿的双眼阴郁的神情让人看着有些不耐烦。另外一位美女艾米莉.布朗特似乎也化身为花瓶,变得可有可无。只有安东尼奥.霍普金斯出场后,他犀利的眼神和优雅的做派让影片的风格变得硬朗和通透起来,当然还不能忘记“特工”雨果.维文,他出场不多,但这样的演员总是很抢戏。以动作、惊悚和{tx}为基础的类型电影,{dy}要务就是要很功利地去吸引眼球,开场三板斧必须耍好,先商业后文艺,先确保流畅的剧情后辅以一定的思辨才是这类电影的取胜之道,《刀锋》、《活死人之地》甚至《暮色》都是走的这样的路子。
      吸血鬼只有出现在罗马尼亚,而且{zh0}有德库拉伯爵才算血统xx;僵尸只有出现在美国,而且是{zh0}末世来临才更有观赏性;而狼人只有出现在伦敦,并且{zh0}是二十世纪以前才具有历史厚重感。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传说的沉淀,经历了人们思想和心灵的自戕自慰之后,已经变成了某种思维定势甚至是文化形式。所以,吸血鬼的头上有蝙蝠飞舞对面有十字架抗衡才更有神秘色彩,僵尸一定要和现代文明过度发展的负产品病毒联系起来才更具思辨性,而狼人除了由银器射杀之外,必须伴随圆月的出现才显得妖娆而诡异。所以《狼人》虽然硬伤处处,导致这月圆之夜的传说显得有些尴尬,但是相信只为了那一刻的变异,也依然有人追随观看。

郑重声明:资讯 【《狼人》:月圆之夜的尴尬– 《狼人》影评】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