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见搜狐汽车发起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的讨论,个人感觉这确实是个值得大家讨论明白的课题。同时也觉得,搜狐现在发起这样一个讨论也正好恰在其时。做事情前,总要把自己的方向和路径大体考虑清楚。面对现今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热潮,中国确实应该先冷静地把自己做事的套路考虑清楚,所谓“谋定而后动”。 六月以来,我连续参加了两个汽车与交通领域{zg}规格的会议。一个是在布达佩斯举行的“世界汽车工程大会”,另一个是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洲交通研究大会”。这两个会议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前者是世界汽车工程领域的技术盛宴,后者是欧盟委员会组织的泛欧洲各国政策制定者与学术界和工业界意见交流与磋商的平台。前者的参会者大多是世界各国的技术研发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后者的参加者则复杂得多,包括相关领域的政府人士、工业界还有学术界人士。 在这两个会议上,我和不少参会者也都交换了对当今世界汽车界和交通界新能源热潮的看法和观点。他们当中很多是世界各国在相关领域的{dj1}人士,其中也包括了我国的几位{dj1}人士,如汽车工程学会的付于武和葛松林先生,还有一汽的李骏博士。他们的观点和意见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其实我一直觉得中国现今新能源车辆的发展有些过于浮躁和杂乱无章。自从我在会议上跟很多人交换过意见之后,我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观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我国已经认定电动车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xxxx,大家好像认为:世界汽车工业的未来已经确定下来是电动车了。所以村村争先、不顾一切的朝着电动车的方向杀去,人人言必称电动车,好像不“电动”就跟不上世界潮流了。 首先声明,我这么说不是因为我不看好电动车。实事求是地说,电动车确实有较大希望占据未来新能源车辆的主流,现今它也确实领导着世界新能源汽车的潮流。但是,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这个世界的发展何曾为人的意志所左右?技术流派也是一样,最终谁能广泛为世界所接受,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并不取决于谁领一时之风骚。这是在漫长的竞争中由众多确定和不确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不是某个企业和某个国家可以左右得了的。 决大多数国际大企业中都有一个部门叫作技术策略部门(或者大体相似的名称)。其部门的核心工作就是评估各种技术流派,为企业设计{zj0}的技术策略。如果大家都很清楚:哪种技术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那就跟本不需要这样的部门或者技术策略了。只需要不顾一切的突破这种技术就可以了。然而现实恰恰是残酷的,技术之间的竞争其实也和自然界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一样,漫长而充满不确定因素。没人能确切预知未来。 因此对新技术的选择和取舍就成一项风险性极高的工作。其中有一部分是xx的成分,纯粹看运气。面对赌局,这就需要人们给自己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规避风险的策略,套用金融上的说法就是“对冲风险”。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宝也不能只押在一家身上。 当今新能源汽车的变局,恰恰是各个汽车企业和国家需要面对的前所未有的技术赌局。没人能知道未来哪种技术可以成为主流。在这个漫长的竞争过程中,出现几个阶段性xx潮流的技术并不为奇。其实早先,领新能源风骚者并不是电动车而是燃料电池。美国、德国和中国都曾下大力气重点研究燃料电池技术。现阶段风向变了,电动车开始xx潮流了。但是,这绝不等于电动车就一定能笑到{zh1}。其他的新能源技术照样有着{zh1}胜出的希望。 所以,为了有效的规避风险,我国的新能源策略决不能如同现在这样一门心思的只盯住电动车。只xx在一家身上,赢了则万事都好,皆大欢喜。但一旦输了,那可就是全盘皆输。所以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套有效的技术策略是十分必需的,各种不同的技术应该根据评估,按重要性组成一个矩阵。根据这个策略矩阵来分配自己的研发力度和研发投资。绝不可以不记其他,只攻一项。 此次,在欧洲交通研究大会上读到了大众集团的《2009可持续发展报告》。其中就提到,电动车在大众的新能源策略中占有优先地位。其实这表明,很多国际大企业看好电动车技术在未来的前景,但一刻也没放松对其他新能源技术的投入。 我写了这么些,并不是想抹杀电动车未来的前景。电动车确实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但面对一个拥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变局,有效的风险对冲策略{jd1}是至关重要的,至少可以确保中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我更倾向于中国在确定主次的大框架下,在微观层面上让企业放手在各个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地投入和研发。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dj2}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