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怪事:浙江某县竟然要为安徽宣纸申遗_东方云雾_新浪博客

 

                        咄咄怪事:浙江某县竟然要为安徽宣纸申遗   

    中午休息浏览晨报,一则消息吓了我不轻:浙江龙游竟然要为安徽宣纸申遗了!

    恐怖呀,这简直没有王法呀!谁不知道宣纸是产于皖南泾县的哇!看来,咱不珍视这古老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迟早要被人家挖走哦!

 

消息如下:

  宣纸因原产于宣州府(今安徽宣城)而得名,现主要产于安徽泾县。而近日国家文化部一则《第三批{gjj}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却引起了争执。原因是名录收录了浙江龙游县“宣纸制作技艺”。对此,宣城市质监局紧急提出异议。龙游方面解释称,宣纸只是一个名称而已,龙游宣纸是被客户叫出来的,自己并无意争名和仿效。

  宣城市:质监部门紧急提出异议

  6月9日,宣城市质监局网站发布一则声明,对浙江龙游县申报“宣纸制作技艺”作为第三批{gjj}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推荐项目提出异议。声明中提出,所谓的浙江龙游宣纸仅是高级书画用纸,与宣纸不能相提并论。并请省质监局予以xx,联系总局致函文化部,建议取消浙江省龙游县的申报。

  随后记者找出了宣城市质监局提出异议的这份名录。该名录由国家文化部于5月17日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将进入评审阶段。

  “2006年国家就将宣纸制作技艺列入了{gjj}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遴选了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位列其中。”宣城市质监局的张毅告诉记者,宣纸制作工艺复杂,原料都是产于我们这边的。由于原料和技术分不开,浙江龙游县根本不具备生产条件。另外,宣纸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只有在泾县地域范围内,按照宣纸标准生产的宣纸才能称为“宣纸”。因此,浙江龙游根本不能生产宣纸,更不能称为“宣纸制作技艺。”

  张毅告诉记者,龙游县生产的纸叫“皮纸”,是一种高级画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经贸委举办的一次活动中,我们就发现了他们依傍宣纸名号的情况。”

  在张毅提供的宣城市质监局的一份请示文件中,记者看到有这样的介绍:宣纸自古就产于安徽省泾县,《新唐书》、《旧唐书》、《唐六典》、《历代名画记》等诸多的史料均可证明。由于产地均属于宣州府管辖,因此被称作宣纸。由于广受喜爱,市场假冒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但学术界一直坚持宣纸就是产于安徽省泾县。

  宣城市质监局认为,浙江龙游没有取得安徽省泾县宣纸制作技艺社群的同意,就将宣纸制作技艺申报为{gjj}非物质文化遗产,除违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外,还违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多项规定。

  龙游县:申报不是故意争名效仿

  记者随后联系到了龙游县文化局。该局副局长徐兆云就此解释:“在我们这边,画画的纸都被称作是宣纸,这与安徽的宣纸意义不同,是两个概念。”他认为,由于龙游县产纸的技术工艺和原料都与安徽不同,因此他们的纸与安徽的纸是不同的。

  “我们的纸是用雁皮和山桠皮为原料制成的,原来叫做皮纸。客户喜欢用皮纸书写和画画,因此也就把这种纸叫成了宣纸。”徐兆云告诉记者,由于这项技术是龙游县{dy}个入围{gjj}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他们没有任何的操作经验。“我们理解安徽方面提出的异议。为此我们在向上提交时改了好几次名字,{zh1}定下为‘宣纸制作技艺’时,还在后面加了注释,标明了不是安徽的宣纸,但《项目名单》公布出来时去掉了注释。”

  “在龙游县这项技艺也已经有1400多年历史了,制作工艺和原料都与安徽的宣纸不同。这次申报不是故意争名和效仿。”徐兆云一再向记者解释两地宣纸的不同。

  文化部:正就“安徽异议”进行研究

  针对两地存在的争议,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接到关于浙江龙游县提报项目的异议。“现在正在针对争议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还没出来,结果一旦出来,文化部会予以及时公布。”

  见习记者 孟庆超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孟庆超)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咄咄怪事:浙江某县竟然要为安徽宣纸申遗_东方云雾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