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昆明人过端阳节_蚂蚁_新浪博客
今天是端午节。以为这个节不会收到多少祝福的短信了。想不到,该来的祝福短信还是嘟嘟地照旧发来,俺也借花献佛地转发给了一些好朋友们。然而,要送去祝福的朋友还是太多,只好再借此文转达我对各位博友们的真诚祝福:端午节快乐!

昆明人过端阳节

 

昆明有民谣唱道:

菰叶青青角黍香,彩丝续命是端阳;

连明忙采相思子,好趁佳晨赠与郎。

昆明人习惯吧端午节叫做端阳节,在节日的前几天,人们就开始忙着买粽叶、泡糯米、包粽子了。到了过节这天,居民们买回来“钟馗捉鬼”、“猫捉老鼠”等门神画像,有的人还会请画家用雄黄画钟馗像,据说端阳节画的钟馗像特别灵光。

山里来的大嫫也来到城里,她头顶阴丹蓝方帕,身穿长到膝盖的蓝色粗布衫,下着大裤腿黑布裤子,腰间系条绣花青色围腰,背上背个长形大竹箩。背这种背箩是用头顶来使力,一条棕带将竹箩挂在脑门上。

背箩里装着一捆一把的草药,山里女人特有的尖声高调在街头叫开:“卖……洗澡草啦!卖……洗澡草啦!”所谓“洗澡草”,是好几种山茅草药组合而成,其中有叶、有花、有茎,散发着一股山野的芳香。城里人问及这些草药时,她会很内行地介绍:“这种么叫‘千针万线草’,那个么叫‘地豇豆,五叶草’”。娃娃们似乎也感兴趣,在一旁围观,不时地有调皮娃娃还会跟着叫唤:“千针万线草,老倌跟着老奶(昆明方言:老太太)跑……!”

她们挖来的草药中还有马蹄香、伸筋草、透骨草等。端阳节这天居民家户会用来熬水洗浴,以防即将到来的雨季会感染风湿。昆明人都说:“这种草药有止痒、除毒、xx湿、xx、松筋骨的作用。”再加上必须是端午时节洗用,这便具有了某种神秘性,更何况花钱不多,又是“送药上门”,买的人很多。有些老奶也在一旁叨叨:“这种洗澡草么太好啦!身上痒么,拿点儿煮煮水,用来洗澡,麦麦散(昆明方言:表示惊异或赞叹)!太舒服啦!洗过后么,全身么扎实轻松啦!”

在这段时间里,中药店还会配制出售一种“衣香”。居家买来放在衣柜里可以防虫蛀,也有的缝制成一个个小香包,把它装在衣服里,带在身上有防汗除邪作用。街头还有卖五色线的,大人们买来拴在娃娃的手腕上,以求幸福吉祥,长命百岁。另外,还有卖雄黄、平胃散、菖蒲,艾蒿、马蹄香、透骨草等xxx,它们都具xxxx的作用。

有人说端阳节是“卫生节”,这是昆明人的一个习俗。在这{yt},城镇乡村的居民都会洗帐洗被、打扫屋内和庭院卫生。从气候来讲,端阳节后昆明的季节就要进入雨季,气候炎湿,xx滋生,人多发病,打扫卫生的目的是为了防病驱毒、健身辟邪

早在七八十年前,昆明某报曾登过一首端午歌谣:

五月初五节临门,喜闻蒲艾叫卖声。

端午开宴祭屈公,龙舟竞赛点河灯。

菖蒲买来齐裹棕,点燃蒿枝驱虫蚊。

大蒜黄鳝咸鸭蛋,芽豆雄黄可强身。

卖菖蒲和蒿枝是端阳节前最热门的买卖,所谓“蒿枝”就是艾叶。节日清晨,昆明人几乎家家都在门两边悬挂上菖蒲和蒿枝,老人家会指着这两样东西对娃娃说:“菖蒲么叫‘宝剑’,蒿枝么叫‘钢鞭’。”

这两种植物都是野生草药,昆明地区只有在端阳节才悬挂,而且一挂就是好几天,一直等到二者全部枯黄后才肯取下来。有的人家在悬挂时很有讲究,他们把菖蒲系在上端,中间扎一把蒿枝,下面还要栓一串大蒜。人们认为菖蒲似剑、蒿枝似鞭,穿成一串的大蒜恰似一条锁链,这便是昆明人家的辟邪“武器”,面对各种复苏的“邪魔”以及蚊虫,要用菖蒲“剑”、蒿枝“鞭”、蒜瓣“锁链”来镇之,压之,避之,祛之。

端阳节前后,有种东西令人难忘,那就是农妇街头叫卖的花椒叶。这是从花椒树上采下来的嫩叶尖子,农妇用围裙兜着卖。每当听到她的吆喝,总有人把她叫住买上一点。人们把花椒叶一片一片地摘下来,洗干净后和上面粉,调成糊状,在油锅里炸成小块小块的花椒叶饼,昆明人叫它为“椒叶粑粑”。椒叶粑粑又香又酥,外加特有的麻味,娃娃们都吃得直流口水。说来也奇怪,当时除了农妇的叫卖,还真不晓得在哪样地方买得着。

中午时分,人们把一团艾绒放在大门槛上点燃,为的是驱邪除虫。吃午饭时,大人们先将煮熟的粽子捞起解开,用细线将其勒成片状,摆在盘子里,同时还准备好了糖稀、红糖和白糖,讲究一点的人家还要加点玫瑰、蜂蜜、芝麻等物,有的人家会把粽子片裹上鸡蛋放在油锅里套炸。随后在家中老人带领下,全家人要先供一供屈原,供一供祖先,焚香点烛,燃烧纸钱,仪式完后才一齐食用。

昆明有童谣道:

端午花,红又红,扯朵鲜花送金龙。

端阳端阳粽子粽,拿个粽子塞龙洞。

龙戴鲜花吃粽子,吃了粽子洞中藏,

烧香磕头求金龙,请你莫害屈原公!

吃粽子之前人人都得先吃点拌了糖的“平胃散”。昆明端阳节的食品很丰富,除了粽子外还有煮大蒜、煮芽豆、咸鸭蛋,鲜花饼、火烧、芙蓉糕、萨其马等。经验告诉人们在这节日里家人们难免憨撑滥胀,所以要吃“平胃散”,提前做好消食的准备。

人们一边吃一边还要喝点雄黄酒,其实就是白酒里加进点雄黄。老人们会借此机会给娃娃讲一讲端午时节白娘子喝了许仙泡的雄黄酒而现出原形的民间故事。同时他们会用手指沾点酒中沉淀的雄黄,在娃娃额头上写一个“王”字,在眉毛、耳、鼻、口唇上都涂点雄黄,就连小儿子的“小雀雀”上也会点上一点,倒也有几分趣味。有些大人也会在自己的鼻孔、耳孔上涂上雄黄。如此举动是因为端阳节前后各种蚊蝇毒虫已经从冬眠中醒来,开始侵害人类了,因此要消灭“五毒”即蝎子、蜈蚣、蜘蛛、毒蛇和壁虎等。民间认为“五毒”会散布瘟疫和毒汁,有害于人类,雄黄确实有防病xx的作用。

端阳节时,昆明街头有呈贡可乐村的农民来卖“菱角花”,那精致玲珑的造型和喜庆养眼的色彩,无不预示着吉祥和祝福,很受市民的青睐。从前儿童玩具极少,娃娃们特别喜欢这种小玩意。

“菱角花”是种民间工艺品,它利用三角几何形体为元素,以几个或几十个组和成各种象征物的艺术形式。它的制作技艺是母亲传女儿、婆婆传儿媳,一代代地沿续传承下来。

“菱角花”的制作方法很有讲究,村妇们把挑选好的大麦杆按比例切断,劈剥成扁平细直的草皮片,用它来编成大小一致的三角形,昆明人称之为“菱角”。然后将其放入大锅,分别加进各种颜色进行烹煮染色,颜色主要有红、黄、蓝、绿、紫等。出锅晾干后,再把这些菱角用棉线相互串联、拼接、组合成各式各样的小工艺品。

村妇们心灵手巧,从生活中得到灵感,在菱角花中造型有日常用的小碗、小柜子和簸箕;有小动物如金鱼、狮子、鹭鸶等;有生活小玩具如五角星、荷包、小船、绣球等;有花卉图案如莲花、玫瑰等。还有吉祥物如麒麟送子、五子抱莲花、宝莲灯等等。

这些玩意编得小巧玲珑、形象生动、造型夸张。村妇把复杂的生活物体用菱角花简练地概括于艺术想象之中,使人们不得不佩服这些民间艺人的艺术天赋。这也是她们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民族审美意识,创造并发展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它是云南民间造型艺术的一朵奇芭,更为昆明人的端阳节增添了节日喜庆色彩。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昆明人过端阳节_蚂蚁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