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工艺——雕版印刷: 电路板测试网-电路板测试/电路板维修/电路 ...

2010年03月01日

   正文引言:

  雕版印刷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的艺术工艺,它通过在梨木板上刻字,然后在用纸将所刻内容印到纸上的方法,来完成一本书的印刷过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刷术之一。本文通过介绍雕版印刷的起源历史、具体操作流程、雕版印刷的影响、个人想法这四个视觉层次,来阐释这项古老的传统艺术工艺。

  雕版印刷术的历史起源

  我们知道,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是藏于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的唐代咸通九年(868)雕刻的《金刚经》。可是这样一来,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什么问题呢?雕版印刷是出现于唐代吗?它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根据人们多年的缜密研究,雕版印刷产生于武德至开元初(618-713)的唐朝初期。这个无论从文献记载和留存下来的实物来看,都能够得到证实。但是“发明期的印刷术,不会一下子就能拿来印书,它同其他技术一样,也有一个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开始只能够印制较小部件到能够印制整部书籍的过程。当这种技术发展到了能够印制整部书籍,则应该是这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了。”[1]目前,关于中国雕版印刷的发明起源,近年经过人们的研究,可以得到如下几个结论:

  东汉发明说,原因是什么呢?在东汉时期,蔡伦已经发明了造纸术,这一时期纸张的出现,具备了印制书籍的基本条件,但是,我翻阅了有关东汉的历史资料,竟然找不到东汉时期印刷术已经出现的说法。

  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发明说,这一说应该有一定的历史根据,原因是《晋书.恒玄帝本纪》记载:“恒玄时期,纸张始行。”那么会不会就是东晋时期呢?有一个成语叫“洛阳纸贵”,讲作家左思因为《三都赋》,造成了全国的纸张价格上扬,引来了达官贵人的争相抄阅。《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这一说法,只是说明了在东晋时期,纸张已经得到了推广,但是,当时的一般人家,写书、作文,仍然以简牍为载体。

  六朝(222-584)发明说,这一说找不到实物和相关文献资料来加以说明,有人怀疑:你既然说纸张已经出现了,那么印刷术也应该随即而来了。我自己的想法是:这一时期可能纸张出现并普及了,可能人们已经知道印刷了。《梁书》记载:帝问达摩曰:“朕抄阅经书、手不释卷,建道场以度苦难,倾贵教以传教化,不知有无功德?”达摩对曰:“无有功德。”按梁武帝既然能够印制佛教经典,可见,六朝时期已经出现了印刷术?但是,这一条证据也需要加以考证,为什么呢?《梁书.经籍志》对于梁代书籍是怎样印刷的,到底连个字眼也没有提及,岂不是一件怪事?更有,中国传统对书籍复制的方法,那是抄复本。

  隋朝(581-617)发明说,隋朝是个十分短命的王朝,但是,它却又为唐朝的兴盛打下了基础。隋朝的两位皇帝在位期间,都比较重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隋炀帝,他本人就是个艺术家,曾经广征天下书籍,卷数也是数以万计。所谓的卷,最早应该是卷轴。因为古人读书有将书铺展开来阅读的习惯,这就如同书画装裱中的立轴一样,所以称作卷。后来,书籍的装帧形式以线装为主了,但是卷数还是古籍页数的代名词。古人说这本书有多少页,就应该是讲有多少卷。通过《隋书》的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在隋朝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掀起了一股藏书热。书籍能够普及,应该是以雕版印刷的形制出现的。毕升在《梦溪笔谈.活字印刷》中云:“板印书籍,唐人盛行之。”既然唐朝已经盛行雕版印刷了,那么,它的出现与发明,必然应该在唐朝以前。所以,有可能就在隋朝,但是,此说也需要加以考证。

  唐朝(618-907)发明说,这一说法比较普及,也可以找到许多文献记载和留存实物来加以证明。冯贽的《云仙散录》记载:“玄奘以回锋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伏无余。”这一条证据似乎可以说明问题,但是,按照《高僧传》的记载:法师西行开始于贞观三年,贞观十九年取经回国,前后历时17年。再过19年,也就是唐高宗麟德元年,玄奘法师安然往生了。至于他“回锋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伏无余”,应该在他取经回国到他去世这一段时间之内。因此,不少人以此来证明雕版印刷出现于唐朝初期,但是,这里面谜端颇多,理由如下:“一是《云仙散录》的真伪难以辨别,一是普贤菩萨像到底是捺印还是刷印。从现在我们能够见到唐五代时期的千佛像来看,大概不是刷印,而是捺印。”[2]这一值得怀疑的说法,不能够解释捺印和刷印是一个概念。因此,唐朝发明说也值得怀疑。更有,唐朝只是盛行雕版印刷,从发明到盛行是有一个过程的。虽然,唐代雕版印刷的历书、字书、文集等书的文献记载,那可谓是史书不绝,屡见不鲜,但是,那也只能说明雕版印刷在唐代,就已经很兴盛了。

  五代时期(907-960)发明说。按进入五代以后,“雕版印刷书籍已经被政府正式采纳,并且用来印刷了儒家书籍。从后唐长兴三年起,到后周广顺三年止,中原地区的四个不同朝代唐、晋、汉、周,在22年的时间里,由国子监连续不断地完成了《九经》的校刊和雕印工程。与此同时,其他儒家典籍也被陆续雕印了出来。地方政府以及民间雕印的佛经、佛画更多,道教的某些著作也被雕印了出来。正割书籍的出版方式,已经面临全面改革的前夜。”[3]这段文字不能说明雕版印刷发明于五代,只能说明它已经得到了普及。

  北宋发明说,北宋时期,是雕版印刷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内,雕刻书籍之多、质量之精,可谓达到了一个高峰,从中央政府,到地方私坊,形成了一股刻印书籍热。这一时期,雕刻了我国{dy}部道臧,随着民间说书和诗词的流行,人们创造了话本,并加以刻印流通。

  以上几说都不一而足,有的纯粹属于猜测,有的没有文献和留存实物作证。那么,雕版印刷到底起源于何时呢?从现存有关实物和文献记载来看,它确实应该出现于唐朝。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论证说:“雕版肇始于隋,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现在看来,这一种说法还是有根据的,为什么呢?有史料和实物可以证明。如以下几则古籍所载:

  唐朝长庆四年(824年),诗人元微之(名稹)为白居易《长庆集》作序,说:“白氏长庆者,太原白居易之所作。……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侯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走马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也。”模勒这两个字,清代的赵翼解释为“刊刻”,说明当时元、白二人的诗文印本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进入书肆发卖。

  《旧唐书.文宗本纪》记载:大和九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制历日版。”历日版,即印刷的历书。这段记载,说明了唐朝政府曾经下令禁止民间私自印刷历书。说明了在大和九年以前,民间曾经出现私人印刷历书,并且渐渐成了规模。

  以上文献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具体的时间,可能要比这要早一些。接着,再来看看有关实物的一些情况。

  “1966年10月18日在韩国南部庆州佛国寺释迦塔内发现了汉字印刷品《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经文中没有刊刻日期,但根据印刷品中使用了四个武则天时创制的[制字]和藏经的石塔以及寺庙建成于751年等史实考证,这件是武则天长安四年到唐玄宗天宝十年(704-751)的刊印品,比中国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金刚经》至少要早120年。从它的刀刻情况和版本看,是一件比较成熟的雕版印刷作品。

  在日本,也藏有在我国新疆出土的武则天时代的《妙法莲花经》。在日本大和省的法隆寺和英国伦敦博物馆,均藏有770年以前日本称德天皇下令刻印的百万经咒。”

  如是观之,“这些在日本和韩国发现的雕版印刷实物,说明到唐朝的武则天和唐明皇这段时期,我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可见,最迟在唐代初期,我国就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而且刻印数量开始增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然后才能向国外传播。”[4]

  现在,通过上文所述,我们可以基本上得到一个结论:中国的雕版印刷应该起源于唐朝初期。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必须得具备一定的条件的,雕版印刷的出现,是具备了一个什么样的条件呢?

  按照我自己的想法,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拓片制作和篆刻,较之雕版的历史要早。尤其是篆刻,里面的阴文和阳文的刻法,对雕版的影响很大。还有毛笔、纸张、墨汁的出现。一旦当人们知道了如何在木头和石头上进行了刻制文字和图章,并且知道如何制作拓片了,人们在有意无意之间,必然会想到自己用这个办法去做书,并且进行装订。于是,雕版的技术和工具问题解决了。当然,这些还只是雕版印刷出现的主要因素,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社会因素。雕版印刷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出现的了?现将有关文字摘抄如下:

  “唐代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政治开明、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诗文创作空前兴盛,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他们的诗文脍炙人口,在社会上广为传诵。科举制度的日臻完备,大大促进了为数众多的中下层人士为作官而对图书的需求。与此同时,中国的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学说兼容并蓄,盛极一时。特别是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朝廷专门建立翻译佛经的场所,举国上下对佛教的信奉基本上达到了狂热的地步,宗教的发展必然引起对佛教经书的大量需求,同一部佛经往往要被抄录成千上万卷。此外,政府需要把公布的公文、法令及时传播到地方;广大农民需要准确的历书以确定耕作日期;还有大规模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都增强了复制图书的需要。总之,无论出于哪个方面的需要,都大量的需要供应复本图书了,传统的抄复本的办法,再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人们需要一种新型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5]

  通过上文对雕版印刷出现的条件因素和设备因素的概说,我们可以知道,只有在中国的唐朝,才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所以,我说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确实应该是属于唐朝初期无疑。

  雕版印刷的操作流程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就是说,一个人想完成好一样工艺,首先,就得准备好这项工艺需要的材料。那么,雕版印刷需要哪些材料呢?它又是如何进行操作的呢?本人结合我在学校的学习经验,根据有关书籍的记载,在此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

  材料的选择

  还是先说说需要用些什么样的材料吧。我想说的{dy}点,就是选择、准备什么样的木板进行刻字、刻图章,什么叫雕版呢?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刻板,也就是将图象和文字,把它们刻到板子上。而xx选料一样,就得完成好几个工序,是什么呢?选料、锯板、浸沤、干燥和平板。

  先说说选料。我们说的选料,自然是选择木料了。世界上的木料有很多,但是,它们的用途却不相同。比方说你拿制造家具的木料去进行刻字,自然是刻不出来的,这个倒不是因为它的厚度不行。那么,雕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木料是好呢?这种木料应具有“耐印率高、吸墨与释墨性均匀的特点。”[6]说的细一些,所谓的耐印率高,就是你在上面将文字和图案刻好后印刷,一块扳子可以长久、反复使用。再看看吸墨和释墨性均匀。有的板子是可以刻字,但是,你将样印上去后,它也随即出现了跑墨的情况。为什么会跑墨呢?从书画装裱的角度来看,只有两个原因:{dy},墨汁太浓了,但是,我们一般在写样时,是不可能用浓度比较高的墨汁去写的;第二个,就是纸张的问题,譬如,你在生宣纸上写样,就是一般的写书法作品,尚且难保在写好后立即装裱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跑墨的现象。怎么处理呢?装裱界有个说法:碰上新写成的作品,在装裱以前,要进行脱墨。但是,在雕版写样上,一般是用细毛笔去写的,用墨也不多,纸张也不是光以生宣为主,怎么会出现跑墨的现象呢?这样看来,只能是板子有问题了。问题何在呢?吸墨与释墨性不均匀。所谓的吸墨与释墨,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将墨汁吸释掉,干湿收缩度不大。那么,什么样的木料具备刻本木料应该具备的特点呢?为此,我们一般多选用梨木、枣木和梓木。皂荚木、黄杨木、银杏木、苹果木、杏木、白杨木与乌柏木。这些树木“硬度适中,纹理细密,质地均匀,易于雕刻,干湿收缩度不大,而且资源丰富,各地均可就地取材。”[7]不过,我们在进行雕版时,所用的木料,一般是以梨木为主。

  木料选择好以后,紧接着就是锯板、浸沤、干燥和平板,但是,由于我在这个方面一直没有注意,虽有书面记载,但是,总归不是自己的亲身感受,还是留给那些专业的研究人士考虑去吧。

  选好了木料以后,接着就是备纸了。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纸张呢?中国古代的书籍载体是以宣纸为主的,在备纸这一方面,我们只能选用质地、纹路比较清晰的宣纸。“古代书籍的用纸,大都是以xx、槠皮等制成的,有时侯也采用藤、桑等材料。宋代以后,印刷开始使用以竹和禾本为原料所造的纸。明清以来,普通图书使用竹制“毛边纸”和“太史连纸”印刷,“宣纸”和“开化纸”则多用于印刷精美的作品。”[8]当然,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做雕版印刷训练时,还是以宣纸为主的。因为,宣纸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直接延长了作品的寿命。现在又不是过去,宣纸已经很普及了,价格也不是太高的。

  纸张准备好了,木料也有了,下面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墨汁了。市场上面的墨汁有很多,有一得阁的,有曹素功的,但是,这两种墨汁并不实用于印刷。为什么呢?前者可以用来进行书画作品创作,后者可以用来进行字画作品的复制。相比较而言,这两种墨汁的特性也不一样。主要表现在:一个是浓墨,一个有些偏淡,出来作品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了。我们想进行印刷,墨汁还要自己制作,怎么做呢?“将粗松烟研细,加胶料和酒制成膏状,放入缸内存放三冬四夏,使臭味散去。用时加水充分混合,用马尾刷过滤。另有红、蓝二色供初印样本使用。常见红墨为朱砂和铅丹的混合剂,掺入白芨,用水蒸煮而成。蓝墨为靛蓝所制,色泽经久不变。”[9]只有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墨汁,才能够用于雕版印刷。而现在市场上卖的墨汁呢?很显然不能够用于雕版印刷,有些时间一长,就有了难闻的异味。用这样的墨汁,只能影响整体作品的印刷效果。

  当有了墨汁、纸张、木板后,我们接着看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刀子。市场上的刀子也有很多种,它们形状、大小不同,用途也就不同。这里谈雕版,主要就是刻刀、两头忙、半圆刃凿子、铲等工具。这里主要用刻刀和铲刀。为什么呢?这两种刀是会经常用到的,刻刀主要是用来刻的,铲刀主要是用来修整的。但是,{zh0}还得准备一块磨刀石,为什么呢?刻刀用的时间一长,难免就有些刀尖不锋利了。这样,我们就需要磨刀了。磨刀的原理,大体上和现在磨一般刀子的原理差不多,还有就是一个水盆,以用来盛水。因为,磨刀是需要用水的。

  雕版

  以上,便是想进行雕版印刷所必须要用的一些工具了。有了这些工具,我们就可以进行操作了。到底如何操作呢?“将书写校对好的字纸反向贴在板面上,使板面显出清晰的反文。当刻工将板面上的空白部分用刀剔除,可以用于进行印刷的板面便形成了。”[10]这一过程说起来容易,具体操作起来,却是有点复杂的。它的具体过程大致可分为:写样、校正、上板、雕刻这几个步骤。

  先说说写样。写样就是将原稿写在极薄的白纸上。纸张用红色印制行格。两行之间留有一行空白,每行三线,中线为每行的中准。

  接着是校正。所谓的校正,也就是看有没有写错的地方,先作初校,在写错的字旁用符号标明,将正字写于该行纸的上端,在将错字剔除,重写重贴,二校方为正样。

  然后是上板。大致过程如下:先将板面抹上一些糨糊,糨糊要抹的均匀,然后将纸面覆贴,用扁平的棕刷轻拭纸背,使字迹转现在板面。待干燥后,用食指轻轻檫去纸背底层,以刷子拭去残留的纸,再在上面涂上一些油以打磨,这样,板面上图案或文字的反面,就清晰的显示了出来。

  这三个步骤,还只是雕版的准备步骤,作完了这一切,就可以进行雕刻了。“雕刻就是将板上有墨迹的地方保留,刻去板上的空白部分,使有墨迹处形成约1毫米突起的阳文反字。”[11]这里面也有几个步骤,即是所谓的“发刀、挑刀、打空、拉线、修整与水洗。”下面,请允许我说说我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一些看法。

  先说发刀。所谓的发刀,就是在字迹的周围刻划一刀,放松木面。但是,这一刀想刻好,也并不容易。有的人他(她)在发刀时,一不小心不是一刀刻划的有些不正了,就是把手给刻伤了。是的,刻字是需要一些力气,但是,也不能够用力过猛,在刻字的过程中,用力要均匀、拿刀的姿势要正确。我们在刻这一刀时,按老师的说法,应该如同切豆腐一般。这一刀主要是让木面放松。一旦木面放松了,下面也就好刻了。

  再说挑刀。挑刀是如何挑法呢?“以右手握刀,以左手拇指相抵,引刀向内而非向外,然后在贴近墨迹的边缘再加上正刻或实刻,形成字旁的内外两线。刻时先将直线刻完,再将木板反转,逐一刻横。先自左起,撇、捺、勾、点逐一雕刻。然后将发刀周围的刻线与实刻刀痕二线之间的空白木面,用大、小剔空刀剔清,称为“挑刀””。[12]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我的做法多少有些与这个不同,就是先进行正刻或实刻,形成字旁的内外两线,接着就是按照字的笔画顺序来刻,先刻横,也叫作“过横”,然后再将木板翻转,逐一去刻其他笔画。在遇到比较大的字时,或者是比较小的字时,都是如此。我在刻字时,直接挑去字旁的空白部分,当然,这种做法虽然有些简单,但是,这个是不可以的。因为,万一你一刀多挑了,这个怎么办呢?换成大的还好,要是小字,那个就糟了。因为,你本来是要进行挑刀的,可是呢?{zh1}把人家原来字的笔画也刻没有了。刚刚开始时,我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时间一久,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自己忙活了半天,竟然一个字也没有刻出来。老师就曾经善意地提醒我,你连怎样挑刀的方法都搞错了,你将如何去刻字呢?本来以为,挑刀就是用刻刀去挑,但是,刻字不是挑笔画的问题。看来,直接用刀去挑掉字旁的空白部分,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对的。

  接着是打空。当笔画挑成后,铲去行格间的空白板面。我的做法是什么呢?还是一个错误的,我在笔画挑成后,直接将字的周围用小刀铲去,当时,也只是图个省事,可是呢?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够让字的周围有凹有凸,高洼不平,一直以来,我雕刻出来的文字和图案的周围都是这样的。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就和别人不一样呢?人家能够刻好,我总是没有长进。原因只能有两点:平时手有些笨拙,打空的方法不对。正确的打空方式是这样的“先用圆口凿以木缒轻轻敲柄尾,将无字处之空白木质铲去,成一浅槽,再用平口凿及小刀剔去未清之处并加以修整。”[13]在学校的学习期间,我们是直接将一个字刻好后,用平口凿和小刀剔去未清理之处,这种做法,虽然少了一步,但是,不会影响所刻作品的效果。

  然后是拉线。所谓的拉线,就是将板面四周的边框以及每行的行格用刻字刀削齐。为了保证线条平直,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左手压住戒尺,右手持刻刀依着戒尺进行刊刻。这个做法,我一般情况下都是在雕刻的开始进行,这种做法,通常也叫“刻边框”,在篆刻中也是同样如此。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将字划在了这个范围之内,避免了刻到其他地方的问题。

  {zh1}就是修整与水洗。将板片的四周锯齐,以刨子或铲子加以修整,再用水洗刷板面上所留的碎木以及纤维残留物。这样一来,就起到了“清洁”“杂物”的作用,从而保持了板面的“清洁平整”。

  刷印

  如何刷印呢?根据有关资料的记载和自己的亲眼所见,现摘抄如下:“刷印时先将雕版用粘板膏固定在桌案上,将纸平制于旁。印刷者手持圆刷蘸适量墨汁均匀涂于雕刻吐起的版面,随即以白纸平铺其上,再用狭长的长刷轻轻刷纸背,然后将印好的纸张从板上揭下晾干,这时纸上的文字或图画已经成了正向。”[14]

  以上,就是我对雕版印刷的一些需要工具和实践操作步骤的描述。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条结论:大凡中国的传统工艺,它都是有一套自己的流程和必备工具的,这两者是一对兄弟,缺一不可。如果有了工具,但是不能掌握这项工艺的流程,我们会无法进行操作,如果掌握了流程和要领,但是缺少必要的工具,也是同样做不好雕版印刷这件事情的。

  雕版印刷的影响

  上文简单的论述了雕版印刷的起源和工艺流程,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雕版印刷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没有所谓的雕版,也就没有所谓的版本与古籍。它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印刷史,也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这些,笔者在此不能一一说明,还是说说影响比较大的书籍印刷吧。本文将通过对雕版印刷出现以前、雕版印刷出现以后这两个时期的特点进行描述,来论述中国雕版印刷出现的意义和影响。

  雕版印刷出现以前

  在我国的雕版印刷出现以前,所有的书籍无一不是靠抄写流传,费时费力,量少质劣,容易出现错误和漏洞,给读者带来错误的影响。由于是手抄图书很费工夫,所以短时间内很难有众多的书籍出现。因此,在北宋以前,人们想要阅读书籍,只能靠用手去抄。宋廉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曾经写道:“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这段文字虽然写宋廉因家穷,只好抄书来看,但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手抄图书真的很不容易。著书人想要传播自己的著作,也只能用手去抄。市场上要多少本,自己就得抄多少遍,书的篇幅越大,抄写的时间也就越长。因为抄写图书很费时间和功夫,成本又高,抄出的复本也少,这样,就很难满足于人们的需求了。这个,也是唐宋以前书籍几乎没有存世的原因。到了唐宋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人们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流传图书。

  雕版印刷出现以后

  雕版印刷出现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一本书能够比较容易地印刷出许多本复本,复本既多,流传既广,知识就得到了普及,而图书也就跟着流传了下来。这样一来,从世间消失就不可能了。苏东坡曾经说:“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近世人转向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15]从苏东坡所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雕版印刷发明前后书籍流传的变化。

  由于雕版印刷具有省时省力、制作容易、复本量多、便于收藏以及利于流通等特点,所以,我说雕版印刷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了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更在于打断了皇家贵族对文化的垄断,使广大的寻常百姓得以共享文化成果并参与文化交流。”[16]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雕版印刷的出现,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古籍,不少在版本上,就是典型的刻本。虽然,中国人因为雕版印刷的自身,还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如:刻错或写错了字,改正起来不容易,雕版还是要费掉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版片数量多,需要占一定的空间,管理起来也不太容易。于是发明了活字印刷,这种印刷方式,也确实解决了雕版印刷存在的不足。但是从北宋到xx战争这段长达800年的时间里,活字印刷却一直未能代替雕版印刷。有人曾经做过统计:“清末版本目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校注》共著录历代书籍7748种,约计不同版本20000部,其中活字印本只有220部,约占总数百分之一强。”[17]这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还是社会原因和学术原因。再者,就是反应了这种工艺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了。下面,我还是简单的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社会原因

  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是一个专制而又黑暗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里,中国人对于那些发明创造,是不屑一顾的,甚至把它们看作雕虫小技、不利于身心发展的“玩物”,对于活字印刷也采取冷淡的态度。其次,从思想上说,在封建社会里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和学说,缺乏探讨自然规律志趣,崇礼复古,因循守旧,工匠一旦掌握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就不愿意再改动了。

  学术原因

  中国古代的书籍是以儒家经典为主的,通过阅读儒家经典,可以从政、为官,所谓的学术,也仅仅局限于儒家学说,不是兼容并蓄。人们为什么要读书?就是想实现自己经世报国的报复。读书就得读儒家的,而不是其他门类的,什么小说、散文一类,{jd1}不行。这些书一旦坏了,还可以修复一下,重新阅读,当时的人们呢?也拿旧朝刻本为新的王朝服务。于是,历史上出现了“三朝本”、“百纳本”这样的名词。而活字印刷的优点,速度快、用料省的优越性,这里就体现不出来了。相比之下,倒是雕版印刷省事,雕刻出来的板子可以反复使用。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学术保守和惰性,抑制活字印刷,而鼓励雕版印刷。

  根深蒂固

  雕版印刷的工艺起源于唐朝初期,这个是举世共认的。经过唐朝和五代时期的发展,到了北宋时期,这种技术已经很普及了。无论从当时的贵族阶层,还是到民间的私人,大家都接受了雕版。这说明,雕版印刷在古代的中国,已经稳住脚跟了。仅两宋时期,全国各地的刻坊林立。这些刻坊印刷的书籍,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上看,都受到了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底层百姓的欢迎。而活字印刷呢?到底是新生的一项印刷工艺,它想要得到普及,就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而当时的人们呢?只重视雕版,却没有太多的、甚至不重视新生的活字印刷,更别说用它去印书了。于是,从北宋以后,市场上的书籍就一直采用雕版印刷术了。在版本学中,我们把这一类书一概称为“刻本”。 正因为此,中国的活字印刷一直未能够得到普及与推广。而古老的雕版印刷,则一直在我国封建社会印刷行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一直到19世纪初期,西方的机械印刷传入到了中国,中国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才逐渐被取代。

  如果说在唐朝以前,中国的印刷术还是处于成长、萌芽阶段,甚至还没有出现的。那么在唐代以后,中国的雕版印刷便产生了,而且一直延续到了十九世纪初期。它作为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主要印刷方式,一直没有能被活字印刷所取代。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直到灭亡,雕版印刷也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尽管如此,作为一项传统工艺,它还是有必要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个人感受和小结

  上文说了那么多,现在,请允许我简单的作一下自己的看法。具体如下:

  我认为,中国的雕版印刷工艺,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影响深远的艺术工艺。这种印刷方式,为今天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典籍。比起历史上的拓片、甲骨文、手抄图书,它显然是有进步意义的。尤其是它的工艺流程,和我国历史上的另一项传统工艺—篆刻,也是多有相通之处的。如篆刻使用的载体无非是金石和木料,同样的,也是先在载体上写反字,待刻好后,印刷出来的字就是正字了。再有,篆刻里面提到了阴文与阳文,在雕版里面也同样是如此的。我国的民间艺人刻章,在过去,一般就都刻在木头上的,然后再印到纸上,这和中国的雕版印刷,在原理上确实是相通的。民间有句俗话:“能雕版的人,篆刻自然也会;但是会篆刻的人,就未必会雕版”。相对而言,在木头上刻字要比在石头上困难些。我国的劳动人民很聪明,他们通过制作拓片、篆刻印章,就想到了用这些工艺的原理进行印刷书籍,所以,篆刻和拓片,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可以说是雕版印刷技术上的始祖。所谓“雕版与篆刻本是同根所生”,这个俗话就证实了这一点。

  雕版印刷的出现,推动了我国封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正因为它的出现,中国的许多xx的文化典籍,如唐诗宋词、各类文集、元代散曲、明清小说等等,才得以保存了下来,为后人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许多方便。它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典籍,而不是因此让更多的书从此失传。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对中国文化是影响很深的。我们现在学习雕版印刷这门技术,也决不仅仅是知道怎么刻字、刻板,而是从自己一刀一刀的实践过程中,去感悟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工艺,以便更好的将它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慢慢继承和发扬光大。

  但是,和任何事物一样,雕版印刷作为一项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文化遗产,它自然也有它的局限性。如本文所述,刻一些部头小、一个种类的书,它还是可以的。如果换成是一部大部头的书,文字和图案比较多,它显然就有些不能够再胜任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和学术,独独以儒家为尊,以孔孟等人的是非观念,作为人们自己的施肥观念。如此一来,我国的书籍下面,也仅仅儒家一门被大家所重视和接受了。至于其他的书和文体、思想,中国人是不屑一顾的,因为门类少,所以雕版的优点也就体现了出来。雕版主要是将文字和图案雕刻在板子上,板子缺少或者破损了,书也无法再印刷了。你刻的书多,板块肯定也多,那么多的板块,肯定是要占据一定地方的。再有,刻书本来就要耗费人力和精力,一刀一刀的去刻,速度和效率未必就又快又高。还有,你的一块板子要是刻好了,{zh1}发现有的地方错了,改正起来也不方便。这些,就是它的缺点和局限了。

  科学技术总是要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造成一些传统的东西被高科技所替代。可是,有些东西却是高科技所永远带不走的。那是什么呢?就是传统的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已经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之路了。我们现在虽然不在用它来印刷现在书了,但是,它的魅力却是无穷的。如何将这项工艺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个就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了。

  结论

  通过我对雕版印刷的起源、操作流程和影响以及自己看法的论述。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作为一项传统工艺,雕版印刷是不朽的;作为一项促进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它是中国乃至世界印刷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学习好雕版印刷,将这门工艺发扬光大,这个,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附录:

  [1]李致忠:《中国古代书籍史》,第82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2]李致忠:《中国古代书籍史》,第83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3]李致忠:《中国古代书籍史》,第86-88页,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4] 肖东发 杨虎:《插图本中国书史》,第7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肖东发 杨虎:《插图本中国书史》,第6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7] 徐忆农:《中国古代印刷图志》,第95页,广陵书社2006年版

  [8]、[9] 、[10] 徐忆农:《中国古代印刷图志》,第96页, 广陵书社2006年版

  [11]、[12]、[13] 徐忆农:《中国古代印刷图志》,第97页, 广陵书社2006年版

  [14] 徐忆农:《中国古代印刷图志》,第97页,第98页, 广陵书社2006年版

  [15]北宋. 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见《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四

  [16] 肖东发 杨虎:《插图本中国书史》,第72页,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 肖东发 杨虎:《插图本中国书史》,第84页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的传统工艺——雕版印刷: 电路板测试网-电路板测试/电路板维修/电路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