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的稀土出口设置了“配额+关税”的双重门槛后,刚刚开始控制稀土资源的廉价出口。立马引起了欧美军火出口大国的强烈反应,认为此举延误了他们的武器出口交货期,要对中国进行反垄断制裁。这充分说明我们抓对了,而且抓晚了,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同时,也正因为中国稀土出口取消了“无配额限制+出口退税”的超惠待遇,给长期依赖中国稀土原材料出口的外资企业当头一棒。在他们的利益诱导下,稀土行业出现“变相出口”。外资通过对中国稀土原料初级加工后“变相出口”,国外“钕铁硼”应用生产企业向中国转移也愈加明显。这对正处在稀土话语权上升中,力推“限出多储”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世界41.36%的稀土资源在中国,而中国96%的稀土资源在内蒙。地处内蒙古包头150公里处的白云鄂博矿区,是我国铌、稀土等矿藏的重要矿区,也是包头钢铁稀土公司主要原料生产基地。然而,这里的稀土矿石正以惊人的速度被疯狂偷盗,这些从非法渠道流出的稀土矿石在利益的驱使下通过个体选矿厂以“偷梁换柱”方式大肆冶炼,随即形成一个稀土黑市,一条稀土偷矿产业链。这些不受国家管控的稀土初加工产品有一部分流出国门,因为有很多国家从长远战略考虑都在储备稀土资源,日本就把从中国买来的稀土存于海底。目前我国出口的稀土分离物数量达到每年5万吨,主要的应用大国为日本、韩国、欧洲和北美。“全球对稀土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我们出口配额是固定的,越来越大的缺口如何填补,除了其他生产国的增产,我国的配额能否有效执行存在很大疑问,庞大的黑市和走私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说这番话的专家只能匿名表达自己的担忧:“如果偷矿现象不能被遏制,被寄予厚望的稀土矿储备工作可能会前功尽弃。”走私是稀土外流的重要途径之一,2009年11月被深圳海关查获的稀土分离物价值就高达2.15亿元,2008年通过走私出去的稀土分离产品高达近3万吨。初级原料加工的变相出口问题也很严重,江西赣州90%的稀土合金生产企业都是日本投资,针对这种变相出口,政府此前基本不会干预,反而积极引资。因为引进的外资越多,对地方政绩拉动的效应也就越大。众所周知,在中国生产的初级加工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征,而日本所进行的再次深加工则清洁得多,发达国家将污染丢在中国是目前稀有金属业界公认的事实。国内一家大型央企稀土公司人士说,一方面鉴于中国稀土应用技术研发的落后,国家不得不鼓励外商投资兴办稀土应用项目。另一方面大量外资引进又难以避免“变相出口”的出现。如钕铁硼从去年开始征收15%的出口关税,而钕铁硼又是发展新兴电动汽车、风电等重要稀土应用行业的重要元素,很多稀土应用产品实际成本的约70%来自稀土。外企大举在中国设厂,不仅购买原材料将不受限制,而且规避了中国的稀土出口限制。自2002年以来,以“稀土磁性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领域”增长强劲,占比从2003年的34%上升到了2009年的55.21%。随着低碳经济的到来,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压缩机等新的应用领域正在形成。预计未来5年“钕铁硼”行业全球仍将保持15%的增速,而中国有望保持20%的增速。
如何从稀土资源大国走向稀土应用强国,迫切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进行重新定位,谋划制定好稀土资源保护和应用的国家发展战略。因为它不仅仅涉及到一个产业的振兴,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军事、政治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未来国家利益的实现。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上占据{jd1}垄断地位的中国,要想掌控市场话语权的重要筹码就是牢牢控制好稀土资源的产出量,严控出口配额。在中国的稀土应用技术研发还没有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时,严格保护稀土资源,严控产量和出口,以期大幅度提高稀土资源价格。从而争取时间,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以少量的资源换取技术和资金。
世界的稀缺资源能被中国掌控的已经不多了。在这个重大战略问题上,一定要以国家利益至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彻底扭转国内稀土企业长期处于稀土开采权的争夺和无序竞争,贱卖、浪费仅有的稀缺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这种“令亲者痛仇者快”的混乱局面。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