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装车文化,你知道多少?
时下一股改装汽车的热潮开始在国内兴起。虽然汽车改装在国内起步晚,但从它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时尚文化的魅力却让人挡也挡不住!目前,玩改装车的一般为追求时尚、标榜自我的年轻车主,想通过改装车来体现自己的品位或是反映他们的另类心态。〔专家:汽车改装需慎重〕

汽车改装“改”什么

人们一旦谈起汽车改装,普遍的印象都是轰鸣的排气管声、夸张的外形、呼啸而过的街头飞车。其实这只是对汽车改装片面的认识。

相关新闻
氙灯蓝牙成标配 汽车装饰改装盘点 (11.8) 车载免提改装简单 使用中有五大注意 (11.8) 小车里的大世界 音响改装之雨燕篇 (11.8) 告别改装误区 汽车音响改装三原则 (11.8) 国外名厂Rennsport推出改装版宝马Z4 (11.8) 简单地说,对汽车任何一个部位的改动都属于汽车改装。汽车改装因改装目的不同,性质也不尽相同,以不同目的而进行的汽车改装,最终效果也不同。根据这些特点,汽车改装可以分为三大类别。赛车改装;民间重度改装;民用性能提升改装。这三种改装类别各有其特有的目标指向性,效果、目的各有不同,如果混淆其各自概念,则很容易对汽车改装产生错误的认识和观点。

比如赛车改装是为了根据赛事要求的不同进行改装。它的改装以速度和马力为主不考虑油耗及环保等等。因此消费者在进行汽车改装前,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进行改装,它带来的是什么样的好处及后果,发动机会不会因此减少寿命,车检及维修保养会不会有阻碍,油耗会不会加大等等。消费者应该更为注重的是提升车辆的实用性不要盲目追求夸张的外表震耳欲聋的排气声音。

汽车改装往往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汽车文化精髓。地域不同,汽车改装的特点和目标指向也各不相同。聚集目前全球6大车厂的欧洲、美国、日本三地,在汽车改装上也玩出了各自的特色。

美国: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美国的汽车改装风格深得西部牛仔“旨趣”,不仅外形奇形怪状、五花八门,而且可以改出许多匪夷所思的用途。

基于美国特有的汽车文化、法律法规以及交通情况,美国的汽车改装多为满足“玩车族”而进行车辆外观和部件的改装,过于追求夸张的外观和豪华的视觉冲击,而将车辆实用性标准降至{zd1}甚至忽略不计,例如车身加长、大马力发动机换装等。这种改装只适用于“玩车一族”的刺激性娱乐运动,而并无实用性可言。更有甚者,美国有专门的汽车定制工厂,可以为一位顾客专门制造汽车,xx依照顾客的要求定制,甚至是顾客梦中所见的理想座驾,汽车的独有性、个性化达到{jz},而其价格费用更可以用天文数字来形容。同时,美国相关法律对汽车改装的“容忍程度”也只能让国人为之“望洋兴叹”。

欧洲:含蓄的名门贵族

提起欧洲的汽车改装,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强劲的速度感和xx的操控性能,尤以德国汽车为首。欧洲的汽车改装更注重于改装的精致度和整车的协调性,更偏向于整体操控性能的提升,这种汽车改装对于改装后的整体效果极为重视。欧洲的汽车改装更注重“内在美”,外观上并不“显山露水”,但性能上一定可以“独步天下”。它的{zd0}特点就是在进行大幅改动后,还能维持原装式样和整体风格,尤其注重改装车的精致度和整车的协调性,偏向于整体操控性能的提升。但改装的费用也高得惊人,往往只是服务于一些xx用户,对于改装车型的要求也较高,通常是xx名车。

德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早,汽车改装的历史也非常悠久。由于德国人办事非常认真,讲规矩,因此汽车改装业非常规范,大的改装厂一般都与汽车生产厂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只改一个厂的一个或几个品牌,这样因为针对性比较强,因此改装出来的车型也就更加成熟。现在德国几大汽车公司如大众、宝马、奔驰和保时捷等都有自己认证的改装公司。比如,专门改装奔驰车的AMC公司是欧洲汽车改装的一个代表,它通常在原车基础上进行高性能的改装,如适当加大气缸容积,并通过高性能的涡轮增压器提升发动机功率,换上锻造的活塞连杆、高性能的电喷装置等。改装后外观上需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如加装扰流板或尾翼等改变空气动力学的附件,轮毂的尺寸变化不大,但一定是更高级的等等。

日本:突破极限

日本是一个学习的民族,汽车改装也融合了欧美的特点,在外观上比较夸张,在性能上追求突破极限。

日本的汽车改装在动力方面擅长于通过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将引擎的动力发挥到极限,日本法律对汽车改装有一定范围的允许,但并不像欧美国家那样宽松,因此很多过激的汽车性能改装是法律制止的,而日本存在很多游走于法律边缘的地下汽车改装,重度改装的程度较接近于赛车性能的改装。日本汽车对于排气量有严格的限制,而日本汽车改装最擅长的就是在排气量不变的基础上{zd0}限度地加大马力,2.0升排气量的汽车可以将马力加大至1000匹,日本汽车改装的狂热可见一斑。香港、台湾也因此受影响很大,台湾的改装技术更是已经和日本不相上下。

由于独特的地域交通特点、法律法规和经济情况约束,类似以上的汽车改装方式都不适合中国的汽车改装。但随乎国内汽车消费理念日渐成熟,正在逐步脱离以车代步的纯实用主义阶段,一般消费者也开始追求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娱乐性,目前国内的汽车改装更为强调汽车的实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更加适合国内目前的驾车一族的实际需求,为国内驾车者提供重度的改装或极限运动的改装几乎没有。

我们生活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矛盾世界中。对于汽车我们也模糊了它的本质,尽管越来越多的人xx享乐与舒适,但动力与速度永远是汽车的主题。改装是体现个性,追求个人意识的体现。每一个车主对自己的改装情结都有说不完的话题,而{wy}相同的是他们对改装都抱有不断追求的信念。
-------------------------------------------------------------
专题编号:99-A04-05-10-01

承担单位:重庆汽车研究所 重庆公路科研所



CNG汽车改装规范化设计



一、改车方案的制定

1、奥拓、长安面包车的方案制定

由于奥拓、长安面包车均为微型车辆,其车体空间较小,底盘较低,因而对天然气专用装置的布置安装就有很大的限制作用。通过对各改装厂的调研及对车辆结构的消化,在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后,确定了现在的布置方案。

1)天然气储气瓶的布置

由于奥拓、长安面包车两车型的底盘都较低,储气瓶不可能安装在车体外部,所以确定将储气瓶安装在车厢内部后端原行李舱的位置,由于受到车辆内宽尺寸的限制,储气瓶容积不能太大,但另一方面又考虑到车辆在使用CNG后的续驶里程问题,储气瓶又不能太小,所以,为了兼顾两方面的要求,{zh1}将储气瓶的容积定为40L。根据标准要求,将储气瓶安装在驾驶室或载人车厢内时,要求对瓶口阀及连接高压接头用可靠的密封装置将其密封以便与载人车厢安全隔离。因此,在气瓶阀处设计了简单可靠的密封盒,并在密封盒上开有排泄接口,通过排泄胶管将泄漏的气体排出车外。以前有些厂将箍带直接固定在车辆的地板上,由于地板较薄,强度不足,箍带到地板距离较远,其对储气瓶垂直方向的紧固力较强,而对水平方向就没有较大的约束力,所以,其牢固性能差一些。针对储气瓶的安装固定和有些安装固定中出现的无胶垫、接触不贴合、牢固性不足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新的卡箍型式,通过卡箍带将储气瓶与支架固定为一个整体,然后使支架与车架纵梁相连,这样就使得储气瓶装置上的各种载荷通过支架直接传递到车架强度较强的纵梁上,从而具有较好的牢固性。

2)钢管的确定

对于高压钢管,采用Ф6的不锈钢钢管,在奥拓长安面包车的安装中,要求所有钢管固定卡处均须穿套橡胶保护管。

3)减压器的安装位置

减压器的安装位置位于发动机室内右侧,垂直放置。

2、东风自卸车的方案制定

通过对各改装厂调研及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后,确定了该车的布置方案。从车辆结构空间及续驶里程出发,确定了6个50L的储气瓶,在车架中部左右各安装3个储气瓶,通过支架用螺栓与车架纵梁连接。另根据GB7258的安全要求,均在储气瓶外加设了防护栏。

高压钢管采用Ф6的不锈钢钢管,要求所有钢管固定卡处均须穿套橡胶保护管。

减压器安装在发动机室内前右侧,垂直放置。

3、重庆客车总厂中型客车改车方案的确定

l)天然气储气瓶的布置

从车辆结构空间及续驶里程出发,确定了5个80L的储气钢瓶,均安装在车架后部,通过抱箍用螺栓与车架纵梁上的角钢连接。储气钢瓶的安装、整车的质量分布符合标准要求。

2)管道的布置

根据要求,减压器以前的管道采用Ф6的不锈钢钢管,接头采用J级的卡套式管接头,接头处缠生料密封胶带。管道的走向参照图纸并根据具体空间布置,固定卡之间的距离不大于600mm,所有钢管固定卡处均须穿套橡胶保护管。

3)减压器的安装位置

减压器安装在发动机右侧并靠近化油器,低于水箱上平面,减压器主膜片垂直于地面并与车辆前进方向一致。

4)其它装置的安装

混合器、汽油电磁阀、充气阀、截止阀、燃料转换开关等装置的安装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需要注意的是:燃料转换开关上的棕色信号线必须缠绕在点火线圈的高压线上。

4、北泉中巴车改车方案的确定

通过到重庆专用汽车制造总厂调研及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后,确定了该车的布置方案。从车辆结构空间及续驶里程出发,确定了4个50L的储气瓶,安装在汽车尾部专门设计的舱体内,通过支架用螺栓与车架纵梁连接。专用气瓶舱的设置,使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也使车辆更加美观。另根据GB7258的安全要求,气瓶舱设有通风孔。

高压钢管采用Ф6的不锈钢钢管,要求所有钢管固定卡处均须穿套橡胶保护管。

减压器安装在发动机室内后部横梁上,垂直放置。



二、压缩天然气(CNG)汽车技术要求及改车工艺流程的制定

在现有国家标准的指导下,通过广泛的调研和征求意见后,{zh1}形成了《压缩天然气(CNG)汽车改装与性能装配调整技术要求》和改车工艺流程图,并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改车厂的规范管理文件。



三、项目评价

项目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和系统的设计,已形成了解决指导规范改车的文件。

1、奥拓车、长安面包车、东风自卸车、重客大客车、北泉中巴车等五种车型的图纸及明细表;

2、压缩天然气(CNG)汽车改装与性能装配调整技术要求;

3、改车工艺流程图;

4、CNG汽车改装操作规程、调试操作规程、检验操作规程、漏气检查及处理方法等20余样文件。

以上这些文件资料已通过了重庆市科委组织的项目预验收,并已下发到重庆市18个CNG汽车改装厂、点,指导改车1000多辆。通过本次规范设计,使各改装车厂改车工作有据可循,彻底改变了改车工作的混乱状态,提高了改车质量,从而确保了压缩天然气汽车的使用安全性。
------------------------------------------------------------


汽车改装:要规范也要引导


--------------------------------------------------------------------------------
发表时间:2004-12-6 23:38:50



今年6月中旬,马先生到汽车检测场去验车时,遇到了一个xx烦:汽车检测场的检测人员看了他的车的外观后告诉他,由于他的轿车的电动天窗是后配的,必须要把天窗拆掉,恢复到原样,才能准予检测。马先生听后,如五雷轰顶,顿时呆了。他琢磨,拆掉天窗估计损失4000多元,但恢复原样可就难了,拆下的顶板等,早已不知去向。他去有关部门讨说法,得到的答复是,今年5月1日出台的新交通安全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据悉,6月23日,北京某车管所负责人向媒体公布,5月1日前已安装天窗的车辆,车主凭购车xx,在车辆管理部门办理车辆档案、行驶证中备案和标注后,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验。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私自安装汽车天窗的车辆,一律按照新法规的规定执行。

据了解,对改装汽车天窗的行为,旧法规规定“需经车管所审核批准”。而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均对私自安装汽车天窗的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即予以禁止。这与旧法规“需经车管所审核批准”的规定有明显的区别。

为了妥善解决5月1日前部分车辆已安装天窗的问题,北京市交管局采取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其一,对5月1日以前安装汽车天窗的车辆,在交管局车辆管理部门办理车辆档案、行驶证中备案和标注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其二,对5月1日以后安装汽车天窗的,待其恢复原状后且达到安全技术标准的准予检验。

车管所负责人说,私改天窗会对机动车驾驶员和乘车人造成安全隐患,因为车辆在定型、出厂时都经过试车和碰撞试验,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如果私改天窗,会改变车辆原车的整体结构和设计的安全技术参数。而出厂时带有天窗的机动车在设计时加装了横、纵梁龙骨,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技术性能,也经过了有关部门检验。另外有的机动车在加装天窗后,由于密封性不好,造成车内漏水,车顶严重腐蚀,这些都会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不少消费者反映,国外对汽车改装都有明确的细则标准,而国内目前尚没有这方面的细则标准。也就是说,目前国内还缺少汽车改装法。

汽车改装涉及车外改装和车内改装两大部分,涉及上百种改装件,去年这个行业带来的效益是500多亿元,今年专家预测,可能达到700亿元,2006年,据说可达1000亿元。

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汽车改装在全球异常流行,世界各大xx汽车厂商相继推出了它们的专业改装厂和改装品牌,如奔驰、宝马、三菱、丰田、日产、本田等,改装车不胜枚举,不少改装品牌都已成为高品质的标志,有些成了车迷的“梦中情人”。

为什么“改装”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其实答案非常简单,真正的改装是围绕着“提高汽车的性能、操控等内在技术指标”这个核心而进行的,这正是车迷所最关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一些所谓的改装厂、汽车装饰部的做法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印象,好像汽车改装“不过是加装一套大包围而已”。其实,真正的改装是涉及车辆整体性能提升方面的,如:行车电脑、悬挂系统、点火系统、进排气系统、刹车系统、轮圈、轮胎等诸多方面。由于不同车辆之间存在的性能方面的差异,所以改装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有消费者问,按新交法的要求,汽车改装不能改变结构,那么更换射灯、尾翼、护杠、行李架、消音减震器、电镀眉、脚踏板、遮阳板、手柄、方向盘、座椅等等,是否符合规定呢。按一般理解,法律不禁止的,都是许可的。但上述项目,哪些属于“改变结构”,哪些不属于“改变结构”,应有一个细则。

有关人士还介绍,汽车改装不光牵扯到换部件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改装水平谁来评定的问题,以及保险公司的定损问题。

目前,类似做“大包围”的汽车改装,如加装电镀保险杠、尾翼,更换水晶灯、轮箍、行李架和进排气管等,绝大多数汽修厂都能做到,且各自的改装风格和工艺都不尽相同。但如要改动汽车重要组件,如发动机辅助部件和变速箱等,部分店家的技术水平就难以胜任了。以改装车内隔音设备为例,汽车噪声源主要来自发动机和排气管,按理应使用PU和金属化涤纶板复合材料等进行隔音处理,但有些店家仅仅用的是羊毛毡,价格便宜,隔音效果却不好。

有关人士建议:首先应规范改装市场,制定相应标准。汽车改装对技术要求很高,所以要规范改装市场,就必须有相应标准,有xx而专业的技术部门加以鉴定,而目前市场缺的正是这样的标准和xx机构。不少私家车主抱怨说,对于改装技术,他们一窍不通,自然是店家怎么改,车主就怎么用。改装技术是否可靠、经改装的汽车是否安全,现在根本无从评定,消费者吃亏受损自然不在少数。

其次,汽车改装标准要得到保险公司支持。目前,消费者经常遇到改装出险索赔难问题。汽车改装店经常接到客户来电:“我的车出险了,保险公司以部分部件已经过改动为由拒绝赔付,我该怎么办?”改装市场发展得太快,各保险公司有点来不及应对。通常,一辆安装了“大包围”的汽车在出险后,保险公司只会对原车进行赔付,投保人安装大包围所花的2000元钱就算扔进水里了。如有汽车改装的相应标准供保险公司参考,必将有利于汽车改装市场的发展。

汽车改装无疑给汽车爱好者的生活注入了一股活力,试想一下,如果有{yt}当汽车改装远离了我们,每个人都开着相同的车型,就像穿着千篇一律的衣服逛街,那时的有车生活将会多么乏味。因此,消费者期待着有关汽车改装的法律、法规出台,期待着有{yt}改装车能够名正言顺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郑重声明:资讯 【改装车文化,你知道多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