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辉:沪铜或将承受较为长期的欧债危机压制-期货中国网
您当前的位置: >> >>

    时间:2010-06-15 17:06:09    来源:中国国际期货     作者: 宋明辉
 

近期,铜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尤其是近两个交易日剧烈振荡。从铜价盘面表现来看,反弹难改市场趋弱格局。后期铜价将延续弱势调整基调。目前,欧洲债务危机潜在风险爆发率依然较高,投资者信心短期内难以充分修复。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已成事实,欧洲诸国财政紧缩预案更是令经济发展前景雪上加霜。这都为铜消费前景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另外,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只是时间问题,超额流动性对铜价的支持将不复存在,加之美元上涨格局未变,后期铜价将延续弱势调整基调。

近期市场趋势仍不明朗 沪铜超跌反弹等待确认

近期市场趋势仍不明朗 沪铜超跌反弹等待确认

欧债危机仍未xx解除

欧洲债务危机成为5月以来全球金融市场集体下跌的重要因素。尽管全球各国已经采取诸多补救行动,但欧洲债务危机后续风险依然巨大。一方面,欧洲债务危机横向扩散风险不容小觑。欧元区“PIIGS”5国债务警报尚未平息,欧洲小国匈牙利又卷入危机漩涡。美、英、法等重要经济体当前的债务规模也均比较堪忧,如果各国不能有效落实经济改革和削减财政开支计划,欧洲债务危机或将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欧洲债务危机正纵向透支西方银行体系:欧洲央行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欧元区银行因遭受金融危机带来的第二波损失,今明两年可能还会遭受1950亿欧元的资产冲销,这进一步加大了欧元区银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

经济复苏步伐放缓

虽然当前全球经济整体仍处在复苏过程中,但其增长动能较前期已有所削弱。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修正数据,美国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今年{dy}季度按年率计算增长2.8%,增幅低于此前公布的3.6%,这也是一年来最缓慢的增长。中国4月份工业增长减速和5月PMI环比回落,说明国内经济也已经放慢扩张步伐。欧洲国家更是不容乐观,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因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的失业人数上升,欧元区4月份的失业率升至10.1%的近12年高位,失业率居高不下恐将严重拖累区域经济复苏。

经济复苏放缓将导致未来铜市需求低于预期。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5月20日发布消息称,今年1—2月全球精炼铜供应过剩14.8万吨,超过上年同期过剩14.4万吨的水平。当前全球铜精矿开采环节虽然持续紧张,但由于铜冶炼和加工产能恢复性扩张加快,如果下游需求增速不能有效跟进,势必恶化精铜市场供应过剩局面进而拖累铜价上行。中国房产、汽车等景气产业扩张步伐当前有所减慢,未来数月市场或经历一个去库存化小周期,后期要看美国建筑、汽车领域的复苏能否有效形成接力。欧盟作为中国{dy}大出口市场,在欧元大肆贬值和当地财政紧缩浪潮迭起背景下,未来我国对欧出口增速可能下降6%—7%。根据我国对外贸易产品分类,机电产品当前占据我国出口贸易一半以上份额,而电子、家电、机械等机电产品的综合耗铜比例超过30%,债务危机因此会间接削弱国内工业用铜需求。

自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以来,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复苏预期渐趋偏空,表现出对宏观经济和市场运行二次探底的担忧,这将对市场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加重市场空头氛围。去年12月份希腊债务危机首度曝光,再到今年的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债务问题的不断恶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继续扩大的可能,近日,匈牙利债务危机再次引爆,令更多东欧国家可能暴露财务问题的隐忧重燃。

目前国内正处经济转型之际。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重拳频出,每一个都是重磅xx,是全方位的调控政策,对整个地产业而言,不亚于一次西伯利亚寒流。此外,国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紧缩市场流动性,淘汰落后产能的加速,使得市场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预期略显谨慎。业界普遍预期今后几年,我国铜产业必将在阵痛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在主动和被动中经历快速的转型。

综上,国际市场欧元区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国内央行不断收紧银根,且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心坚定。在多重利空共振下,投资者普遍对经济前景表示担忧,受此影响,铜的投资保值功能大大下降,资金也纷纷从风险资产和大宗商品转移出来,沪铜或将承受较为长期的压制。

近期市场趋势仍不明朗 沪铜超跌反弹等待确认

从图形上看:铜价短期超跌反弹。

技术面分析:从图形上看,综铜以及沪铜连续下探,目前已经在下破50000点大关后反弹,今日刚跳上5日均线,美元依然强势且有可能维持惯性上涨,并且目前欧债危机仍不明朗,且目前均线系统呈

现空头排列,短期内有可能反弹力度不大。

操作上,建议沪铜空头平仓观望。


  •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期货中国”的文章均为期货中国网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期货中国网同意0571-85803285,并注明出处
  • 郑重声明:资讯 【宋明辉:沪铜或将承受较为长期的欧债危机压制-期货中国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