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团办工业_湖南人在新疆——我就是主人_百度空间

来源:兵团建设     作者:高原 老牛

团办工业,顾名思义,就是由兵团农牧团场自己投资、自己建设、自己管理的工业企业。如果把兵团创业初期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而组建的xxx的手工作坊看作是团办工业雏形的话,兵团农牧团场的团办工业已整整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

  50多年来,团办工业xx靠着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成体系,成了支撑农牧团场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预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团办工业不仅不会消亡,相反,它还会因为具有巨大的潜能和发展空间,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

  据兵团农牧团场工业企业管理局、兵团乡镇企业管理局提供的资料,“九五”期间,兵团农牧团场团办工业和乡镇企业获得了很大发展。2000年,团办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40.47亿元,工业增加值13.52亿元;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9.62亿元,营业收入33.17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0.3万人。
“九五”期间,兵团团办工业所取得的成绩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产品生产能力有了较大地提高。“九五”期间,团场工业和乡镇企业完成投资约15亿元,其中xx4.5亿元,协作引进资金0.52亿元,新增生产能力:棉纺12.5万锭,精炼食用油脂加工能力4万吨,水泥30万吨,番茄酱4万吨,棉花加工25万吨,饲料6万吨,白酒及酒精制品3万吨,油井用膨润土1.5万吨,棉花打包铁丝1.5万吨,塑料制品7万吨。

  2.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九五”期间,非公有经济GDP由1996年的2.51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5.58亿元,年均递增17.32%,大大高于兵团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3.企业各项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九五”期间,兵团团办工业、乡镇企业组建企业集团4家,股份合作制企业49家,有限责任公司7家,租赁企业48家,兼并企业15家,拍卖企业16家,退二进一12家,破产企业8家。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机制等方面均有了创新,不少企业经过改革摆脱了困境,企业的运行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4.农业产业化经营初见端倪。“九五”期间,兵团团办工业、乡镇企业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重点来抓,在棉花、饮料、油脂、粮食加工等行业,注重培植农业产业化xxxx,以政策、投资、技术进步,改组改制,各种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逐步形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的xxxx。

  5.管理水平有了新的突破。“九五”期间,有3家企业被农业部授予乡镇企业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有3位厂长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厂长(经理),有10位厂长(经理)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优秀乡镇企业厂长(经理)。

  6.科技进步有了明显提高。“九五”期间,兵团团办工业、乡镇企业主要行业的技术装备(棉纺、番茄制品)达到了国际和国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先进水平。开发了一批名优特新产品,有的填补了自治区的空白,有的列入全国星火计划项目,共计投资9829万元,新增产值18980万元,新增效益2540万元。有6家企业被评为农业部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单位,1家企业被农业部评为科技进步示范企业。

  7.对外交流、对外经济贸易取得一定成绩。从1988年至1998年,兵团乡镇企业对外经济贸易出口交货值累计达到3.63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400多万美元,建立4个三资项目,其中建立3个番茄酱补偿贸易出口基地,通过参加每年一届的乌洽会,促进了企业的对外交流和合作。

  二

  “九五”辉煌已写在了历史的纪念碑上,站在新世纪的台阶上,回首兵团农牧团场团办工业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我们不能不对老一辈军垦人白手起家,在茫茫戈壁上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创造财富的伟大气魄所折服。同时,回顾这段历史,能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兵团农牧团场的团办工业是与军垦事业相伴而生的。当军垦{dy}犁划过亘古荒原,开辟出{dy}块条田的时候,曾经历过战争洗礼,为共和国的创立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0万官兵就把一个美好的理想植进了脚下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他们发誓,要用自己的双手在荒原上建起属于自己的城市、工厂、高楼大厦。

  在军垦事业初创时期,为解决屯垦大军生产劳动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困难,修理铺、榨油坊、缝纫组等手工作坊应运而生。渐渐地,随着团场积累的增多,机器代替了手工、电力代替了人力,在一个个新建的农牧团场,逐渐出现了修造厂、加工厂、面粉厂等初具规模的工厂。再后来,这种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工厂通过不断积累,不断扩大再生产,逐渐成了农牧团场经济建设方面的一支生力军。

  在兵团发展的前期,由于大多数团场地处远离城市的地方,团场与团场之间相距较远,加之交通,通讯条件的限制,每一个团场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为了生存的需要,必须建立门类齐全的服务于团场生产、生活,自成体系的工业。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这些工业为稳定团场,保障人民群众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兵团农牧团场也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随着农牧团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兵团农牧团场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到20世纪80年代,团场兴起了大办工业的热潮,一时间,有些团场在很短的时间建起了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工厂。也就是在那时,兵团出现了一批团办工业非常发达的团场,如农六师的一O二团,其最红火的时候,团办工业的年利润在千万元以上,有些产品走出了兵团,走向了全国。但是,由于受当时人们思想水平的限制,也由于受资源、资金、技术、市场等条件的制约,大多数企业走入了建成之日即倒闭之时的怪圈。到90年代初,似乎是一夜之间,团办工业从“春天”一下子走入了“冬天”,不少团场由于办工业,把几十年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家底全贴了进去。不仅如此,各团场在大办工业时兴高采烈地走入工厂大门,本以为从此与“农”字断绝关系的大批农场青年成了失业者,至今仍是不少团场无法消化的一个群体。这就难怪在我们不少团场至今仍有一种“办工业危险”的理论,让不少决策者谈工色变。有些团场,这些年农业经济长足发展,但有了利润之后,或继续投入农业,或投入基本建设,或存入银行,就是不愿投资办工业。

  痛定思痛,客观地说,有了钱办工业并没有错,问题的关键是团办工业该怎么办?

  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审视当年家家办工业的情景,其中有些人思想幼稚得让人可笑。有这么一家单位,拟办一礼帽厂,在写给上级的可行性报告中,很重要的一条理由,是当时电视剧(上海滩)正风糜全国,写报告的人断言,由于受剧中主人公许志强的影响,全国肯定会掀起一场礼帽热,缘由是许文强喜欢戴一顶礼帽。结果可想而知,厂子办起来了,但仍然设有逃脱厂子建成之日即倒闭之时的厄运。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兵团不少团场的团办企业不仅办起来了,而且办出了名堂。农七师一三O团棉纺厂的前身,一三O团纱布厂就是当时大办工业时建起的三十多家团办企业中的一家,如今,这家企业已滚动发展成为拥有7万纱锭的大厂。另外,像农四师的伊犁酒厂、农八师一五二团的电杆厂、农十师一八四团的膨润土厂、农二师二十五团的番茄酱厂等等,都是团办工业成功的典范。而这些团场的工业企业,无一不是因为适应了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避免自身弱点的结果。


  三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在兵团农牧团场的办厂热似一阵烟云匆匆而过,留给后来人的是一个又一个可供仔细琢磨的命题,比如,团场该不该办工业?团场的工业该如何办?所幸的是,经过办厂热后的冷思考,现在不少师团的决策者们变得成熟了。也变得更加务实了。

  一三O团团长刘广恒说,一产只能满足温饱,惟有发展二产、三产才能让职工群众过上小康日子。在兵团农牧团场办工业,可以增强团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保持团场的稳定;可以更好地体现兵团党政军企合一的功能。 

  农五师九O团团长吕国柱说,团场办工业必须持慎重态度,还要在选择项目上下功夫,要保证十年、二十年不落后才行,只要看准了,就可以上。另外,还要看产品有没有市场,没有市场的摊子{jd1}不能铺。

  农五师师长余继志说,没有工业化的革命化,农业不可能真正走向市场。团场办工业,必须认清自己的弱势,团场{zd0}的弱势是规模相对较小;团办工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的形成,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注意到产业化的特点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团场办工业必须把自身纳入本地区,乃至兵团、自治区、国家的大环境中加以考虑,在此基础上搞好定位;团场办工业要力戒小而全,严禁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传说,凤凰是从火中再生的,这个过程肯定是痛苦的。

  兵团农牧团场团办工业已经走过了这个痛苦的过程,但最终能否像凤凰涅磐一般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兵团人从铸剑为犁的那天起,就在心中埋下了一个富强之梦,更因为,兵团党委四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已经将加快国有工交建商企业改革定为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这势必会给团办工业的发展带来一个新的机遇。(刊于《兵团建设》2001年第9期)



郑重声明:资讯 【聚焦团办工业_湖南人在新疆——我就是主人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