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街往事
    时令已经是深秋,天空没有一丝云朵。阳光虽然没遮拦地照耀着大地,但也不是很炎热了,感觉是暖融融的。我和小朋友们正在抓石子,很执着,也很专注。突然,一阵凉风吹来,太阳已经偏西了。我坐在地上也感到有点冰凉,于是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灰。两手几乎都粘满了灰尘,更是怕人看见,就急忙往衣服上抹。赶场的大伯刚好回来,尽管看见了,也没有说什么。我心里才踏实下来。

大伯不说也不笑,只顾匆匆忙忙地走。他扛的一根扦担上,挂着一个锁口袋,还是有一点鼓,我心里在暗暗地高兴。果然,大伯把扦担放在柴房边,就取下了口袋,拿出一些油香粑,我和小朋友们,他一人送一个。然后他就拿着水桶挑水去了。刚走到屋旁边,邻居的满公也回来了。大伯先是一惊,问道:“你也赶场,满叔?”满公回答:“哎,去买一点盐巴。”

“我怎么没看见你呢?”大伯现出奇怪样子。满公答到:“大概是我进刘大姐家去的时候,我们错过了。”大伯没有支声,只是笑。我想:一个很大的市场,赶场的人山人海,要找一个人,可能就象大海捞针一样。碰不见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大伯这个人的确有点傻。

不过,从那天以后,在没事的时候,他们几个老人坐在一起,就经常谈论关于刘xxxx阳街的事情。

据说,刘大姐是一个外地人。麻阳街有一个戴姓的青年做生意,把苗乡的土特产桐油和花生运出去,又把外地的食盐和布匹拉回来。一来二去,长年累月都在外面跑,经常出没在泸溪和沅陵一带,时间久了,就认识了这个刘姓的姑娘。通过迂逅,姑娘和他回到了麻阳街,成了家,立了业。姑娘长得一表的人才,高高大大的,眉清目秀,能说会道,对人有礼节礼貌,见大喊大见小喊。戴姓青年家就坐在麻阳街里,门口就是街道。结婚以后,青年继续跑外做生意,姑娘在家做小买卖。经营油、盐、酱、醋、香纸、蜡烛等一类的日常用品。买卖公平,也不短斤少两,许多人都喜欢来她的小店。

松桃县城东面连接的几乎都是苗寨山乡,前来赶场的人都要经过这里。姑娘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苗族汉族,也不管贫穷和富贵,都是一样的看待。我们苗乡人的许多日用品大多数都是来这里购买。她待人很热情,在院坝里摆有很多凳子,赶场的人走累了,就来坐一坐,休息休息。热天,她备有凉水,冷天,她有热茶招待。大伯和满公都是这里的常客。姑娘叫什么名字,许多人都不知道,就知道他是姓刘。她为人很好,那些年岁比较大的,都把她看成是自己的女儿,所以,就把她称为刘大姐了。

我家的屋坎下,就是一条大公路。每当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成群结队的青年,穿戴整洁,说说笑笑,去赶场的时候。满公都要说,这些青年人都是托共产党的福,不然,他们怎么能这样自由自在地去赶场。过去要进城,麻阳街边就有一个大门,两边是卫兵把守。看见长得好的姑娘,就抓去给县官做小老婆,县官看不上的,那些当差的就蹂躏或者侮辱。要说男性青年,打扮有一点特别,他就要送你一枪托,头帕包整齐了了,他也要用枪口夺歪到一边。在搜身的时候,发现你带刀具或棍棒,轻则毒打一顿,重的就拖到河坝,“扒扒扒扒”几枪,就结束了性命。所以,那时候,是很少有青年赶场的。去赶场,都是一些管事当家的人老人,去买一些日用品。

麻阳街有一个老板名叫刘七老,本来国家就禁止私开当铺,他偏偏还暗地里开了一个当铺。有一次,快到年边了,太平有一个龙姓的秀才,在麻阳街碰到了大坪茶的一个田姓的同学,就请他到面馆去午餐,又是酒又是面。

席间,龙秀才问:“老田啊,很久不见了,这几年过得怎么样?”老田回答说:“龙哥哦,这几年都不景气,生活很困难,年边了,年货都还没有着落。”

“你就不能想一想办法?”龙秀才一本正经地问。

“不行呀,龙哥。”老田现出难为情的样子。

“刘老板家不是开当铺吗?找一点东西去当,不就行了?”

“我没有什么值钱的啊。”

“难道石头也没有一个?”

老田抠了抠脑壳,立刻醒悟了。他去河边捡来一个石头,用布包好,“嘭”的一声,靠到当铺的柜台上,刘七老问他做什么,他说来当一件东西。打开一看,是一个石头。刘七老生气地说:“石头怎么能当呀,去去﹗快拿走﹗快拿走﹗”老田据理力争:“刘老板,你开当铺,并没有说石头不能当呀。”说着,两个便争执起来。

龙秀才穿着大袍小褂的,杵着一根拐杖,不快不慢也走了进来:“你们争什么啊?”刘七老看见来正是龙秀才,知道他文才好,有一官半职的,还经常给人写秉贴,替人打官司,在松桃也晓有名气。刘七老还想争辩几声,龙秀才急忙制止说:“不要争了,不要争了。这位大哥有困难当一个石头也没有什么错的。刘老板你就收下保管好,以后有钱他要来赎的。不然闹到官府去对大家都不好。”刘七老想来也是,就拿几个大洋,把老田打发走了。这一年,老田过了一个好年,刘七老哑巴吃黄连,有苦也无处说。

我{dy}次去麻阳街时候,就感到非常的高兴。走了一段公路以后,翻过一个山丫口,穿过一个小村子,就到了一个渡口。这个小村子,有十多户人家,就叫水塘河,面馆很多,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油盐的香味。这个渡口就叫水塘河渡口,河对面就是麻阳街。河里只有一只大船,还有的就是就是一些小船了,用浆摇或撑篙,摇摇晃晃,很不安全,翻船的事故也经常发生。有一根钢索横跨河面,大船的桅杆就挂在钢索上,艄公拉着钢索,船就慢慢地行,很平稳,许多人都爱坐大船,小船的生意就要清淡一些。过了河,又走一段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据说这就是当时{zh0}的路面了。由于年久失修,许多鹅卵石已经脱落了,许多地方都现出泥土。过了几户人家,上一点斜坡,就有一个叫二仓库的地方。

这就是麻阳街的一个进口了。街道也很狭窄,坑坑洼洼,也不平坦。街两边都是木房,也许年久了,破破烂烂的,被烟熏得很黑,低矮狭小。有几家还是四合屋,上上下下都装得严严实实的,外面还用火砖砌起了高高的围墙,上面还盖起了青瓦,两头做些鸽子展翅等,活灵活现,招人喜爱。街上买卖的比较单纯,都是一些油、盐、柴、米一类。最繁华的就是柴禾市场了,从东门桥往东,很长的一段街,基本上都是卖柴火的。那时候东门桥落得很矮,都是清一色的青石板架起的石拱桥。桥头是用大青石砌成的石阶,直下河边。街上的人都是走这些石阶到河边挽衣、挑水、洗菜。有几只小船,还在和里游来游去。他们说,原来的这里也是一个码头,从外地运来的货物都在这里靠岸,运出去的货物也从这里启程。是松桃比较古老的一条水上通道。过了东门桥,这里就是一家面馆,生意特别的好。进进出出的人群络绎不绝,所以也很出名。只要说到东门桥,来过松桃的人都知道。赶场天,你要找哪个人,只要在东门口这个地方,他们都可以找到。那时,我也才知道,麻阳街只是一条窄窄的独街,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我们东部赶场的人,在这窄窄的街道上都会碰到。从此,我终于明白了,大伯没有碰到满公而感到奇怪的原因就在这里。

     后来,松桃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实施了“城镇建设带动”战略,对麻阳街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造,原来那低矮狭小的木屋已经被坼掉了,不仅是填平坑洼和陡坡,提高路面,还从水塘河渡口的悬崖上,直接架起了一座雄伟的彩虹桥,叫着水塘河大桥。窄窄的街道已经变成了一条平坦宽阔的大道,从水塘河直达大十字,沿路有金碧辉煌的彩灯,黑夜也如同白天。两边是高耸入云的高楼,明窗净几,店面林立。五金、建材、家电、日用品等,千种百行,应有尽有。旁边还修起了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世昌广场,全部铺上了磨得光亮大理石板。广场中央,还立起了气势磅礴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龙世昌的塑像,有松桃苗族自治县十位xx历史人物的画像,有巍然屹立的苗族图腾柱。广场周围已经栽培了银杏、樱花、秀竹等观赏植物,是松桃城镇居民居住、购物和休闲好场所。原来小小的麻阳街已经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和现代化接轨的大都市。


郑重声明:资讯 【麻阳街往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