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文艺》2010年第1期:一包花生_陈亦权_新浪博客

《石狮文艺》2010年第1期(收到样刊才知道)
                         一包花生  作者:陈亦权)
  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wy}的学校——艾莱特小学。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去读书。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zh1}在艾莱特富翁那里得到了筹建资金。学校建成后,为了表示感谢,镇长就将富翁的名字立为小学的校名。但一场海啸把这所学校xx摧毁了!
  镇长为此成天愁眉紧锁,他想再次去外面寻求帮助。几天之后,他敲响了艾莱特富翁的家门。
  “艾莱特先生,非常感谢您的帮助!但那所学校被海啸摧毁了,孩子们无处读书了,所以,我希望能再次得到您的帮助!”镇长说。
  “我已经帮助过你们一次了,学校没有了也不是我的错,为什么我要再次帮助你们?”艾莱特说完,转身就往里走。
  镇长只好无奈地离开,这时艾莱特叫住了他:“我不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你们一定缺少食物,我资助给你一包花生吧!”说完他把一包装有一公斤花生的袋子递到了镇长手上。
  镇长只好带着花生回到镇上。孩子们见到他回来,纷纷站起身来问:“艾莱特先生答应帮助我们了吗?”
  “非常抱歉,艾莱特先生只资助给我们这包花生,就这么一些,我只能分给每人几颗。”校长带着愧意地说。孩子们看着镇长手中的花生,纷纷沮丧地低下了头。
  “不过,如果把这些花生种到地里去,不就可以长出许多花生吗?”镇长说。
  “太好了!我们的学校废墟旁边就有一块空地,就把这些花生种到那儿去吧!”孩子纷纷应和着说。
  说干就干,镇长立刻和孩子们一起动手,给那块空地锄了草翻了土,把花生种了下去。{yt}天过去,孩子们继续在学校废墟边读着书,花生也在他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了绿叶。{yt},镇长从这里经过,他看着一片绿油油的花生地,突然意识到,既然付出一点劳动就能使一小包花生变成这样,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动手造一所学校呢?
  从那{yt}开始,镇长就每天带领着孩子们一起清理废墟、捡石头、锯树木,他们的精神感动了镇上的所有居民,大家纷纷加入到了这个队伍里来。
  半年之后,原先的废墟上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石头和木料,但是要造一所学校还远远不够,镇长再次陷入了沉思。
  这天,镇长正呆呆地看着在太阳下读书的孩子们,他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答答的马蹄声,一辆豪华的大马车往这边驶来。“镇上没有这样的马车,那是谁的呢?”正这样想着,车子已来到了跟前,车上坐着的竟然是艾莱特富翁。他从车子上跨了下来,朝那片绿油油的花生地看了看,问:“这是?”
  “那是您资助给我们的花生,我们没有吃掉,种了起来!”镇长说。
  “哦?”艾莱特带着赞赏的神色点了点头,接下来又指着那一堆材料说,“那又是什么呢?”
  “我们没有钱建学校,只能自己动手,那就是我们准备的材料!”镇长说。艾莱特点了点头,围着正在读书的孩子们转了一圈,然后坐上马车离开了!
  三天后,镇长收到了一笔足以重建学校的汇款和一封信,信上写着:“尊敬的镇长,你对孩子们的爱深深感动了我,虽然校园依旧没有重建起来,但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石头和木料;虽然一包花生没有填饱你们的肚子,但我看到了那么大的一片花生地!我为我只资助给你们一包花生深表愧疚,但我只是希望我所帮助的人,并不是一有困难就想着让别人帮忙的人,而是本身就热爱劳动的人。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劳动!”信的落款上,写着的名字是:艾莱特。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石狮文艺》2010年第1期:一包花生_陈亦权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