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网新闻两则_志杰海明_新浪博客

联谊会讯(161)新闻两则  三宝网

一、   金鳄科技聚焦对虾产业焦点

三宝网:

2010年华南对虾养殖{dy}造排塘率又高达90%,在海南和湛江,今年{dy}造的排塘率还高于去年。这是任何负责任的企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至于那些行业“领军企业”,“{gj}”,“{ldz}”们,就更需要严肃回答并切实解决的重大课题了。《金鳄科技》正是在这一极为严峻的情势下创刊的。

惠州三宝公司在2006年就xx这个问题了。经过四年的研究,2009年5月,曾雄飞在海南会议上明确提出,目前爆发性虾病的特点是“一激三毒”,即是强应激,藻毒、菌毒和病毒。同年,推出了“金鳄科学养虾模式”,成为抗击“一激三毒”,实现对虾科学养成的武器。

这几年,特别是2010年{dy}造的养虾实践,充分证明藻毒素中毒,并引起病原菌和\或病毒的继发感染,是高排塘率的根本原因,第二位的因素则是xx应激不力。本期推出的主要栏目,《行业焦点》《养殖技术》《精品养虾》是金鳄科技集团对这项研究的{dy}批成果。本网期望有更多的同业们共同研究这个重大问题,以推动养虾业的持续发展。

现将其中的4篇短文,登陆如下,以饷读者。

1、养虾业又到了一个历史路口—— “一激三毒”的由来和发展

2010年中国养虾业又来到了一个历史路口。整个华南,特别是海南、广东和广西,{dy}造虾的排塘率超过90%,所放养的虾苗几乎涉及所有的大型虾苗场。某风光无限的大型虾苗场,在海南和吴川放养其虾苗的许多虾场,排塘率竟然是{bfb}。令养虾业界xx惊愕。养虾业进入了一个比1993年爆发的病毒性虾病更为困难的年月。2008年有的甚至接续投放四批虾苗都全部排掉;2009年xx的中国水产门户网,甚至惊呼,南美白对虾的末日是否来到了。1993年爆发的虾病,病原体主要是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而今新一轮的爆发病,金鳄科技集团的首席科学家曾雄飞,称之为“一激三毒”,涉及四大因子,这就是强应激、藻毒、菌毒和病毒。

以惠州市三宝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的金鳄科技,早在2006年就注意到这一情况了,那一年湛江{dy}造虾排塘率达80%,原因未明。三宝科技将这个问题列入自己的研究计划,寻找xx这一问题的理论和技术。近几年对虾养殖出现一个现象,凡倒藻对虾便出现红体,且往往很难救治,2009年{dy}造尤甚,2010年达到{df}。细心观察者还发现,虾特别喜欢吃漂浮的藻尸,甚或腹部朝上吸食。毒藻(如甲藻、蓝藻)的活体毒性较小,但其死尸所释放的藻毒素是剧毒物质,其毒力是乐果的6400倍,毒鼠优的95倍,最易损害肝胰腺。由于向海区排放磷的增加,海区毒藻已经从正常的5%,上升到15% 以上,藻毒素已经显著增加。问题不仅如此,应激、营养缺失、杀藻剂(特别是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季铵盐等)会导致藻死亡。弧菌(特别是溶藻弧菌),还有一些藻病毒,都会杀藻,造成弧菌的爆炸增殖。过去白对虾对桃拉病毒比较敏感,如今对WSSV病毒也逐步敏感了,桃拉病毒对我国养殖环境也更为适应了。兼之地球环境的变化,寒流、大温差、降水异常,环境应激强度也大为增加了。这四项因素——强应激、藻毒素、菌毒和病毒共同袭击养虾业,如果缺乏认识,措施失当,排塘就几乎是必然的。

藻毒素与蓝藻

1993年对虾病毒性虾病爆发以来,海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藻相和菌相都发生变化。磷蓄积造成硅藻和绿藻下降,蓝藻、有毒藻比率增加,据谢学东对广东沿岸海区浮游植物监测,2004年硅藻占94.6%,2005年下降到87.21%。病原体排向海区,使海水載菌量相应增加。虾塘养殖过程中,不注意(全程)追肥,也会使有毒藻增加。据李卓佳2003年报道,养殖池,前期以硅藻为主,中后期以绿藻为主,但蓝藻占20%,未施芽孢杆菌的虾池,有害蓝藻-颤藻占到60%。海区和虾塘藻相的恶化(毒藻大量增加),都和藻营养失衡有关,其中一个主要因素,硅肥和氮肥的缺失。蓝藻(含有毒的微囊藻,颤藻等),对氮磷利用能力比硅藻强得多,磷还能被蓄积,尚可利用有机氮和磷。刘建康指出,氮磷比(10~16):1,比(18~23):1,蓝藻生长速度更快(李效宇)。

我国有毒蓝藻,典型的是铜绿微囊藻、阿氏颤藻,它们产生肝毒性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一组环状七肽物质。对于MC:红光利于其合成,蓝光不利;较高温度,>25℃,较高的磷浓度,增加MC的合成;会抑制其它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自己成为优势群体。微囊藻毒素MC是剧毒的物质: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的急性LD50,平均50μg /kg体重,口服5mg/kg体重,其毒性约为毒鼠碱的20倍;毒鼠碱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的急性LD50,为980μg /kg体重。对鱼类是剧毒物质,鱼类腹腔注射的急性LD50(mg /kg体重):鲤鱼0.1~0.3,白鲢0.350,草鱼0.110,罗非鱼0.500。会引起各种植物和动物中毒。抑制硅藻生长,引起鱼虾肝中毒,水生浮游生物中毒如轮虫、桡足类、枝角类等。

微囊藻毒素MC的靶器官是肝,肝细胞和肝的巨噬细胞,无论是腹腔注射或是口服,引起实验动物急性中毒,肝脏严重损伤,如肿大,充血,以至坏死。研究发现,MC诱发氧化应激导致细胞死亡。有试验证实:MC影响斑马鱼幼鱼的生长,存活率下降;影响胚胎发育,引发高畸形胎发生率。对泥鳅有类似的影响。藻毒素中毒属于蓄积性中毒,将影响虾苗的生长;养殖前期中毒将影响中后期对虾的生长。

认识误区

排塘率的逐年增加源于认识误区。某些专家怀疑是新病毒所致,于是消毒剂使用量也随之增加,不但漂白粉,乃至漂粉精用量高达亩100斤。殊不知正是高剂量的漂白粉、漂粉精(二氯或三氯异氰脲酸盐),以及二氧化氯,杀掉了有益藻类,使耐氯有毒藻存留下来,排入海区或是河区,强毒藻显著地增加了。

高剂量的含氯消毒剂,无节制的使用,还改变了虾池的营养环境。次氯酸将可以被利用的营养素,如铁、锰、镁、铜、锌等氧化;尤其是铁变为铁锈,锰变为氧化锰,镁变为氧化镁,在水中不溶解,藻类和有益菌类难以利用;相比较有毒藻则因其对微量营养素的利用能力更强,加深了毒藻的繁殖。

杀藻剂,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的滥用,也进一步优化了强毒藻,加深了藻毒素的毒化作用。

xx之道

金鳄科技集团,曾雄飞发明与创新团队,经过四年多的研究,已经找到了狙击“一激三毒”的技术,形成了《金鳄科学养虾》模式,即使是最严酷的2010年{dy}造,它的近千亩的养殖基地和众多的合作伙伴,在50天内没有出现排塘现象,甚至硬壳(病毒性)红体也成功地进行了xx,死亡损失很小,土塘达到亩产1915斤。其综合措施:xxx虾用水不用含氯消毒剂xx,用营养素型的消毒剂——三宝有机碘进行xx;浅水放苗(通常是先进水60 – 70 cm,再逐步加深)以减少毒藻的总数量;投放优质的虾の素(宝)断奶料,减少摄食藻类;投放养殖保红螺菌,抑制毒藻的生长;定期(7 – 10 天)用三宝有机碘xx,杀灭弧菌和病毒,降低毒藻的毒性影响;采用功效{zy1}的三宝高稳C泼洒技术,xx强应激;摄食经强化的多维(胺基金肽素)和三宝高稳C,有益菌,增强抗毒体质;摄食氨基酸碘和六味黄连等,改善消化道的抗毒环境,xx肝中毒症状;持续增氧,促进水体循环,减少污物在池底的蓄积。这些措施很简单,但及其有效,这几年,特别是2010年{dy}造,没有出现50天内的排塘现象。养育出无药残的放心虾,可以放心卖,放心买,放心吃。

2、两个{bfb}的启示——从{bfb}排塘到{bfb}成功

海南昌化的张贵才老板,过去养某大公司的虾苗,效益很好,近年发生了变化,尤其今年{dy}造,从放苗后约17天开始,已经放苗的18张塘,{bfb}排塘。弄得满头雾水。按照该公司的模式,养殖用水,需要高剂量的漂白粉,或是漂粉精(甚至高达100斤/亩)进行xx。有鉴于这一情况,苗场送给他500万苗,放养在六口虾塘中,由于来不及按高剂量氯消毒剂xx,就用三宝有机碘xx后放苗,取得了{bfb}的成功(没有一口排塘)。金鳄科技集团5月8日在海口举行的养虾技术交流会上,张老板表示已经养殖两个月了,对虾长势很好。

金鳄科技集团的专家表示,这类排塘,不是虾苗问题,而是藻毒问题。高剂量含氯消毒剂消毒池水,造成耐氯毒藻优势。同时高剂量含氯消毒剂,还将水体中的营养素如铁、锰和镁等物质氧化成氧化铁、氧化锰和氧化镁,这些氧化物不溶于水,藻无法利用,而毒藻利用这些营养素的能力强,在培水过程中,进一步造成毒藻优势。毒藻(蓝藻、甲藻)寿命通常在12 – 15天,其所产生的藻毒素属于蓄积性中毒,超过15天,所摄食的藻毒已经接近中毒的爆发点。藻也在这一时段老化死亡。此时虾又开始上料,大量摄食含藻毒素的物质,虾的体质极度低下,易于(发生继发性)感染弧菌和/或病毒,出现排塘高峰。采用金鳄科学养虾模式,可以{zd0}限度地避免藻毒,一般说来50天之内不易排塘。

 

       

那么好的塘,排掉真可惜!

      

2010年,标粗40天, 5月4日过塘。这么好的虾,令人多振奋!

3、培育高健康虾苗有新法

——“一勺子一瓢子”技术

“育苗难,苗难育”,在{dy}代进口苗场里,今年的问题更其突出。苗难做出来,成活率又低。放苗后10多天,20多天就排塘,搞的老客户都不来拿苗, 这是今年很多xx一代进口苗场的切肤之痛。虾苗的培育是生理应激最频繁的年龄段。金鳄科技去年就推出育苗新招,称作“一勺子,一瓢子”技术。以海南万宁科兴育苗基地为例,今年3月31日的无节幼体,投放在东效文昌的宏胜苗场育苗。上糠虾后,每个苗池(约10方水)每天投放三宝高稳C一勺子(约5克),每天投放沼泽红红螺菌“一瓢子”。三宝高稳C是抗生理应激的{gj}产品;沼泽红红螺菌,营养价值高,又可抑制附生微生物。所育虾苗活力好,苗体健壮。4月22日,该批苗出了500万到临高金鳄养殖基地放养,出苗率高达 57.5%至62%;4月25日又出200万苗,运往吴川市塘尾镇的养殖场。经10个小时运输, 运苗车行至湛江海湾大桥后熄火了,等到调其它车来驳运时,运输时间已经达到15小时,放苗前先行放入桶里观察,虾苗的活力仍然非常好,没有发现一尾死苗,5月9日已长到3.5 - 4cm了。

这样,“一勺子一瓢子”技术很快在一些苗场传开,大家都尝到了培育出的高健康虾苗的甜头。

4、海岛游击队治红体有绝招· 渔夫

以前没有养过虾的胡裕建自2008年底至2010年早造,在莺歌海养虾已经三换虾塘,养过四造虾,被当地虾农称作养虾“游击队”。尽管他租的虾塘是低位土塘(无排污口),仍然造造成功,第三造虾亩产达到2000斤。第四造虾是今年1月20日放的苗,考虑到气温低,亩苗为14万。

今年早造虾之难养在海南和莺歌海是尽人皆知的,甚至过去养虾成功率极高的,都惊叹“今年给搞懵了”,不知道虾该如何养。“游击队”得力于“金鳄科学养虾模式”,撞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他养的第四造虾,虾塘面积4.7亩,至4月2日(70天),发现有一两条红体,当时四周虾塘均因红体在半月前排塘了。清明前,4月4日回到惠州祭祖,4月7日才返回,已经发现有数百条红体,问题逐日严重。硬壳红体在当地被认为是无法xx的。于是在4月11日采取果断措施:首先每亩泼洒三宝高稳C 500克;5小时后,1瓶三宝有机碘(蛋氨酸碘溶液),2.5瓶六味黄连液(500ml/瓶),加2-3瓢水,1袋(饲料袋)细砂,经拌和均匀后,于上午9时,全池泼洒,同时xx死虾(污水泵抽排,人工收集)。次日重复一次,至第三天观察,红体已经得救了。养至5月2日,达到43头/斤,分两天(2 – 3日)卖活虾,每斤16元,亩产达到1915斤。

按金鳄模式养殖成功的虾,其味鲜美,肉质富有弹性,比xx对虾口感还要好,运往上海,活虾率达到90%。收虾商最喜欢收购,出价也要略高。

 

(电话:13034938383)

     

游击队虾塘5月3日正在收虾            活虾旅行300m

       

      过磅上车。  虾体均匀活力强,每斤43头16元,亩产1915斤。

二、渔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启动

2010年由水产界精英及其精英企业组成的渔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5月31日正式启动。由水科院珠江所、长江所、黄海所;中科院水生所;上海海洋大学,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鑫洋公司,无锡中水公司,惠州三宝公司等37家单位成为{dy}批的盟员。

中国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被选为理事长单位,吴淑勤任理事长,黄志斌任秘书长。

有20家单位被选为理事单位,惠州市三宝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首批理事单位,曾雄飞被选为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

惠州市三宝公司是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发明了氨基酸碘络合物,独立持有三个国家标准的知识产权,取得中国和美国的三项发明专利。三宝高稳C(LAPP)和三宝有机碘,是其两大拳头产品,成为水产界的科技精品。

 

 

学术动态 № 6647 2010/06/07       p. 20968-20870

主编:吴水清 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学术委员会 张志杰纪念室主办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三宝网新闻两则_志杰海明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