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奴,车奴,房奴,孩奴,一生为奴_阿鑫工作室_百度空间

听说过房奴、车奴,知道什么是“孩奴”吗?这是最近出现的一种新名称,百度上的解释是:孩奴,是一种新名称,用来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

“孩奴”族算账:养一个孩子要多少钱?

生育4千到上万元

“在北京地区生育一个孩子的费用比20年前涨了100多倍”,新华社的一则消息称:如今生育一个孩子需要四五千甚至上万元不等。北京的许多医院,尤其三级甲等医院生个孩子的费用较20多年前涨了上百倍。

学前“烧”掉五六万不算稀奇

网上很多家长把养孩子的投入称为“无底洞”,从0岁到6岁的学前阶段,其“烧”钱的程度也越来越惊人。在与博客晒育儿花销的大体上括几项:奶、尿布、辅食、水果、早教、医疗、具、衣服、保姆、保险、旅游,每一项都是不小的开支。算下来,很多人都达到了五六万元,甚至有的跟帖说光早教就每月万元。

不少年轻父母把新生儿接回家,{dy}笔花出去的钱就是请月嫂。高额的奶粉钱也愁坏了父母。一罐900克的奶粉最少也要一百多元,一个月至少两三罐,现在的各式各样让婴儿脑部发育均衡的奶粉和进口奶粉价格更高。玩具和衣服是另一项重头开销,如今一般的童装一套最少都一二百元;玩具的价格更不得了,一套乐高积木上千,一般的遥控车、娃娃都要数百元。

“孩奴”族算账

养一个孩子要多少钱?

小学培训费每月近两千

孟先生和都是公务员,家庭年收入10万左右。在天津这一收入过日子本该挺滋润,但他表示现在上六年级了,开支很大——女儿5岁时,孟先生买了钢琴,请了老师,每周一次200元,一个月800元。上小学后,她又请了资深老师为孩子补英语,每次150元,每周两次,一个月1200元。“女儿现在12岁了,我粗略算了一下,从出生到现在,女儿每年生活费、费、学费、过生日、买玩具、购买课外学习书籍等,年平均消费在1万元以上,到目前为止,已超过12万。”孟先生说道。

中学六年花了15万

孙女士的女儿今年高中毕业。“女儿上初高中的学费不贵,贵就贵在学杂费以外的开支。”孙女士的女儿上初一时,她请了英语家教,一请就是6年。一个月600元,一年下来就是7200元,6年就是4万多元。“到了高三,女儿所在的学校总组织补课,每次要收几百元,加起来也要几千元。此外,女儿生活费用特别大,吃饭、交通、零花钱、手机话费,与同学聚餐以及购买零食、服装等费用,每个月1500元,6年下来,就有10万多。加上前面的,中学6年竟然花了15万。”

大学一年挣的刚够儿子花的

“我和妻子一年挣的钱刚够儿子花的。”章先生苦笑着说。前几年,章先生和妻子的单位效益还好,日子还算过得去。但在去年,儿子上了大学,妻子却下了岗,家庭收入锐减。“儿子在北京上学,每年学费6000元,住宿费1000元,4年下来接近3万。儿子每个月的生活开支怎么也得千元开外,4年花费近5万元。”他说。

“孩奴”族理财

养孩子理财早行动

八成家长无教育理财意识

针对80后“孩奴”族家庭,有机构作了调查,调查显示,正在进行教育理财的家长不足五分之一,超过八成的家长根本不懂如何进行教育理财。总体来看,对于教育上的财富观,家长们想得少,做得更少。

此外,即使进行了教育理财,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财知识,一些家长也很可能是“事倍功半”,费力不小但效果未必好。从调查看,40%的家长选择了自行储蓄,30%的家长倾向于投资理财,仍有三分之一的家长没有明确的计划。应该说,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家庭都重视了孩子的教育,也开始为此准备教育基金,目前仍有很多家庭把“为孩子存钱”当成准备“教育金”的主渠道。实际上,目前的利率仍是负利率,这也意味着目前给孩子存的钱,从开始存就已经在贬值了。

支招“孩奴”族理财早行动

“教育理财,越早越好。”北京市资深理财师隋阳阳表示,教育理财最重要一点是合理考虑风险收益。在教育理财的起步阶段,孩子的教育支出较少,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以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品种,比如股票、股票型基金等;到了教育理财的中后期,孩子的教育费用支出压力增大,家长则应相应地考虑平衡型基金、债券型基金、银行理财等,以获取xxxx为主。

最安心——教育保险

王女士在孩子出生后就购买了儿童教育保险。从孩子4岁起,王女士只需每年为孩子存入1000多元,就可在孩子上高中时每年领取2000多元的保费回报,上大学后每年的回报会更多一些,孩子婚嫁时还可一次性领取10000多元的保费。不过也要提醒家长们,为孩子购买保险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dy},费用不宜太高,给孩子购买保险切忌互相攀比,交保费的时间不宜过长;第二,投保要早,孩子年龄越小保费相对越便宜,尤其当子女成年后,很多少儿险都附加了一些功能,当交费期满,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寿险产品;第三,有条件的话,增加购买附加保费豁免,一旦家长因死亡、致残等原因无力支付保费,保单还能继续生效。

最迅速——炒股

从孩子1岁起,在银行上班的解先生就每年拿出七千元投资股票,用于孩子的教育基金。如今孩子10岁了,又碰上去年股市大涨,这笔钱已经累积到了20万元,增幅之快连他自己都吃惊不已。不过,这招风险{zd0},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在近期股市震荡当中,解先生的账户大幅缩水。

最稳当——教育储蓄

教育储蓄分1年、3年和6年期三种,可采用零存整取的方式,并享受整存整取的优惠利率。由于免征个人所得税,并享受优惠利率,教育储蓄的储户能享受到较同期存款更高的利率,以一年期零存整取为例,它的利率为1.71%,而同期的教育储蓄则享受2.25%的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但需要提醒家长们,储户在取出教育储蓄款之前,必须持存折、户口簿或身份证到所在学校开具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华西都市报)

理财专家:“孩奴”要减负 须双管齐下

在日益高涨的养育孩子的费用前,部分家长当起了“孩奴”,对此,“过来人”认为,养孩子有些花费不能省,有些花费可以省且必须省,理财专家则认为,“孩奴”要减负,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育儿观念要通达,另一方面要及早树立理财意识。

据解放日报1月18日报道,母爱是伟大的,但伟大的母爱在日益高涨的养育孩子的费用前,也开始踌躇——近日,一个80后的准妈妈由于担心孩子出生后,自己就要成为孩子的奴隶,付出无数的金钱和精力,一生为他辛苦为他忙,竟对未来为人母的生活充满恐惧,以至于患上忧郁症。这个故事被人在网上发帖后,一时间在年轻人中引发“要不要孩子”的大讨论,“孩奴”也继“卡奴”、“车奴”、“房奴”之后,成为又一个热点名词。

其实,养育孩子的不易,早就代代相传,文明点的说 “养儿方知父母恩”,直白点的直接称孩子是 “xx鬼”。早在几年前,就有人测算,把孩子养到大学毕业,父母仅投入的金钱就达48万元。近年来,随着教育、医疗等费用的不断攀升, 48万元的测算已经被屡屡刷新。社会上热传的 “生一个儿子是建设银行(601939,股吧),生两个儿子就成农业银行”等诙谐语,无不是对生养孩子成本高的调侃。09年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全国0-12岁的孩子每月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80%的工薪阶层三口之家,一个孩子的月平均消费竟超过一个大人。

日前新华社的一则消息称:如今生育一个孩子需要四五千甚至上万元不等。北京的许多医院,尤其三级甲等医院生个孩子的费用较20多年前涨了上百倍。据一位妇产科专家介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个孩子只要几元钱,八十年代四五十元,九十年代则要两三千元,现在已上涨到四五千元。

这其实是保守计算,事实上远远不止。生产期在今年4月的娅娅自打2009年8月确认后,花钱像流水,日前,她粗略地计算了一下怀孕至今的费用:

{dy}类:与医院相关的检查及课程费用迄今已超过6,300元。其中有各项检查、化验费用近4,500元,还有参加妇幼保健院孕妇学校各项课程会员费1,820元。

第二类:提前支出的护理费用计32,200元。如预订2010年3月份钟点工陪护费2,200元/月,预订2010年4月份月子会所费用30,000元/月。

第三类:其他费用计7,000元左右。如按照医生要求购置的一些营养药品,如维生素片和钙片等共花费600元左右;为贝贝准备的婴儿床、婴儿车、部分婴儿护理用品、部分婴儿等花费5,000多元;预订的妇婴医院B超刻光盘,为肚子里的贝贝留纪念,费用360元;此外还预订了影楼孕妇照一套,费用1,000元。

告诉娅娅,怀孕下半程医院的检查费用及生产费用将超过上半程。不过,孕妇在生产后,可以领到一笔生育保险金,根据平日里单位上缴的基数来发放,大约可以领到3万多元。

如果说,产检费用还有限的话,有些费用则是没底的,比如胎教,如今的胎教早已不是简单的听听音乐,而是分学科有重点,有国学胎教班、经典胎教班和古筝胎教班。

小不点的胚胎能听懂吗?尽管一些准妈妈准爸爸心里存疑,但是谁叫如今的胎教观念与时俱进,已经从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递进为 “成功从受精卵开始”了呢?

影视明星陆毅前不久时说,自从生下女儿后,发现女儿的费用在节节提高,而自己的生活开销则不断下降。

明星都有压力,何况普通百姓?同事小颖所住的小区有个孩子铭铭只有15个月大,但看起来却像个2岁的小朋友,于是在小区里赢得了 “超人”的美名号。除了先天爹妈遗传基因给得好,还离不开后天的 “精心栽培”。

且看铭铭妈妈晓怡每月对儿子的养育费用清单:

食——奶粉500元/月;钙片和鱼肝油每月计140元;上述3项为了省钱,都从网上购买。其他零食每月超过350元,其中包括每天1个xx桃或者1小盘樱桃;每天1块小奶酪, 4元/块;每天1根鳕鱼条、 1根芝士条,约3元;每天饼干几块等。

活动——社区幼儿游泳馆,每两天游泳1次,一次性购卡1,000元可游40次;社区中心的早教班,每周一次课,每次65元,跳跳韵律操,做做活动。此两项每月大约600元。

玩具——每月400元左右,大多数是网购,像“费雪”的玩具都仅是正价商品的50%。铭铭比较喜欢的玩具有遥控小汽车500元(含运费)、讲故事的娃娃(500元)、会唱歌的海宝 (280元)等。

衣——尿布每天6张,每张2元,每月计360元;衣服每月600元左右,大多数是到普安路买的,那里有个“儿童七浦路”,贵的衣服像ZARA的外贸单,每件200元左右;便宜的,每件30元-40元。尿布和衣服两项,每月大约近1,000元。童鞋大多数是在商场里购买的,康贝的童鞋约200元/双,若到小店订做皮鞋约70元/双;最贵的一双是耐克的新品600元;最划算的一双是打折的阿迪达斯100元。

此外还有纪念活动费用,比如剃胎发时,请摄影师到家里拍过一组照片,1,000元做了一大一小两本相册;2个月龄时,去照相馆拍过一组照片1,000元;1岁时,到新天地拍过一次外景照,1,080元做了一大一小两本相册。共计3,000多元。

由于父母还在上班无法帮带孩子,晓怡还专门请个亲戚带孩子,每月费用1,500元。照此算来,晓怡夫妇每月用在儿子铭铭身上的费用在5,000元左右。

据了解,即使家有老人,不少年轻父母把新生儿接回家,还是会再请个专业月嫂,而{zx1}的行情是月嫂月薪已经超过6,000元。如果新妈妈不能母乳喂养,购买进口奶粉也是一笔大头支出。现在流行的各式各样让婴儿脑部发育均衡的奶粉和进口奶粉价格更高,为了孩子能聪明伶俐,健康成长,家长宁肯节衣缩食也要为孩子买好奶粉。玩具和衣服是另一项重头开销,如今一般的品牌童装一套最少都一二百元,进口牌子价格更要翻番;玩具的价格更不得了,一套乐高积木上千元,一般的遥控车、芭比娃娃都要数百元。

一些祖母辈的人认为,等孩子会吃饭了、大小便会叫人了,就可以省下两笔大钱,即奶粉钱和尿布钱。殊不知,随着孩子的长大,教育费用也水涨船高。

幼儿园开出的培训班此起彼伏,舞蹈班、绘画班、英语班、双语班已经不稀奇了,还有什么 “小绅士课堂”、“{lx}气质拓展训练营”等,话都说不溜的孩子,能看出多少潜质和特长啊?家长只好多报一些培训班以期慢慢观察。自然,多报一个班,就得多交一份钱。

孩子上学之后,花钱的重头戏也开场了。在“e度教育社区”的论坛里,家长们一致认为,择校费和培训班这两项花费,就几乎要了自己的老命。要上民办小学、民办初中,那每年的学费都要过万元,相当于上大学。如果孩子功课不好请家教,一年的家教费用又是数千元乃至上万元。

千辛万苦把孩子送进大学之后,还是不能松劲。 网上曾经晒出北京外国语大学大二学生四年的花费:学费2万元;书费:学校要求每年交书费700元,自己课外买的书一年约300元,4年4,000元;住宿费:6,000元;校内生活费每月800元,4年3.84万元;杂费:买衣服、CD、笔记本电脑、手机等3万元;大学四年总共花费10万元。

如果去香港上大学,四年至少40万元,去美国读大学则每年要15万到60万元。汇丰银行曾在国内净资产超过50万元的富裕人群中做过调查,结果显示:82%受访者计划将孩子送往海外接受教育,预计每个孩子的平均教育费用总额为93,000美元。

家长成 “孩奴”,既有爱子之心使然,也有无奈因素左右。一些准妈妈尽管也承认,小孩子衣服鞋子磨损快,没必要穿xx,但却难过心理关:别人的孩子都穿xx,自己的孩子穿得随随便便,既让别人看不起,也委屈了孩子。事实上,孩子在初中之前,尤其是男孩子,根本没有打扮的心思。不信扪心自问,自己小时候有过在穿衣打扮上获得的快乐吗?大多数人几乎没有。对于孩子来说,穿得过好,反而妨碍他们随心所欲地游戏。

因此,“过来人”认为:养孩子有些花费不能省,有些花费可以省且必须省。理财专家则认为:“孩奴”要减负,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育儿观念要通达,另一方面要及早树立理财意识。

首先是理智分析养育观点。比如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等,这些观点不能走入极端。在孩子吃的方面,必要的营养品不能省。但在孩子穿的方面,则没有必要追求xx。孩子日长夜大,衣服鞋子买得过多,没穿多久就穿不下了,纯属浪费。还有,平常家居服不用买xx,孩子喜欢滚爬摸打,衣服耐磨舒适就好,出客穿好点就是了,家长不要盲目攀比。

有识之士还认为,养育孩子的高成本中其实孕育了不少商机,如果挖掘这些商机并形成产业,可以降低孩子的养育成本。比如孩子的玩具和图书,可以走以租代买之路。有商业头脑的人可以成立儿童玩具租借中心、修复中心和调剂中心,使得各家孩子能够通过租赁、互通有无等办法共享玩具和图书。

理财专家提醒,家长应尽早为孩子建立教育基金。年轻父母可以在孩子出生后,就通过教育储蓄或者是基金定投的办法,为孩子储存未来的教育基金。据华安基金公司测算,每月定投500元购买指数基金,18年可以为孩子累积30万元的教育基金。



郑重声明:资讯 【卡奴,车奴,房奴,孩奴,一生为奴_阿鑫工作室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