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环境卫生-标准体系研究

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
2006年1月        

课题名称:北京市环境卫生标准体系研究

完成单位: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

课题负责人:吴文伟 孙吉民

课题审定人:刘 竞

课题审核人:王 伟

课题主持人:贺 洁

课题主要参加人: 吴文伟 孙吉民 刘 竞 王 伟 贺 洁 刘建平 宋壮成 吴世新 刘连娣
                        目 次
序 言 1
1环境卫生标准化概况 1
1.1标准化的有关概念 1
1.2 国内外环境卫生标准化概况 1
1.2.1发达国家环境卫生标准化概况 1
1.2.2我国环境卫生标准化概况 2
1.3北京市环境卫生标准化概况 3
1.3.1概况 3
1.3.2问题简析 5
2 北京市环境卫生标准体系 6
2.1 总则 6
2.1.1目的意义 6
2.1.2 编制原则 6
2.1.3 编制方法与程序 6
2.1.4 主要编制依据与参考文献 7
2.1.5 范围 7
2.2 标准体系总体结构 7
2.2.1 总体结构图表 7
2.2.2 标准体系总体结构说明 10
2.3 标准体系明细表 11
2.4 数据库 21
2.4.1 数据库结构与功能 21
2.4.2 系统安全与用户管理 23
3 标准体系表的统计分析 24
3.1 标准体系表统计 24
3.2 统计结果简析 24
4 标准体系工作规划 25
4.1 工作目标 25
4.2 主要措施 25
4.3 标准编制、修订计划 25
附录1 部分相关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汇总表 28
附录2 标准项目说明 30 序 言
环境卫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清扫保洁和垃圾粪便收运处理等项工作。环境卫生质量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反映了相关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北京市把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作为发展定位,这为北京市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确定了奋斗目标。
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其它事业一样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在科学技术进步过程中标准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标准的编制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成果为基础,同时标准的实施又推广了科学技术成果,从而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技术全球化与市场化对环境卫生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环境卫生标准体系研究是行业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对促进北京市环境卫生的标准化进程,对提高相关产业生产力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进而对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课题是北京市科委2004年《市政行业标准体系研究》项目的子课题。
1环境卫生标准化概况
1.1标准化的有关概念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zj0}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范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zj0}社会效益为目的。标准化是指标准(条款)制定、发布、实施和监督的活动。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标准化是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是依法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准化领域越来越广阔,标准化对象越来越呈现出复杂的系统现象,因此需要采用系统理论的方法研究标准化。标准体系就是系统理论研究标准化的成果,它是指为了使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建立起协调的秩序,并达到规定的功能所应当具备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的有机整体。
1.2 国内外环境卫生标准化概况
1.2.1发达国家环境卫生标准化概况
发达国家的环境卫生是在比较完善的环境法规与标准体系指导下实施运作的,其中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更为典型。德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发布了《废弃物处理法》,之后此法经过一系列修订完善,1994年出台的《循环经济·废物法》标志着德国将垃圾管理全部纳入了循环圈,并从过去的生产—消费—废弃的旧社会形态向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形态上转变。美国在1965年发布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是世界较早的有关环境卫生的环保法规,以后经修订并入了《资源保护和回收利用法》,成为美国垃圾处理对策的基本法,也是制定具体标准的基础。英国近期发布了《公共卫生设施》(BS6465)标准,其内容全面,是在欧洲有影响的标准。
上世纪中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机构的成立,在更大范围推动了标准化的发展,这些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编制标准的依据或参照。
各国根据环境需要制定的法规和标准作用于实践,极大推动了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在清扫保洁技术方面,发达国家道路清洁作业机械化率较高,清洁机械设备种类繁多,设计生产技术水平很高,有关机械设备的标准比较完备。在垃圾处理技术方面,主要采用填埋、焚烧、堆肥和各类综合处理方式。但是随着土地资源紧张和严格标准的实施,填埋处理比例逐步降低。焚烧处理因具有大幅度减少垃圾体积,xxxx病菌,以及可回收热能等优点而发展较快,但是上世纪90年代末因西欧垃圾焚烧引发的二恶英事件,使人们重新审视并提高了焚烧处理标准的环保要求。在垃圾收集、资源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发达国家也以法制为手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出台了许多法规和标准,形成了较完善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本世纪初,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国际上掀起了“标准化战略热”,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标准化战略,以抢占全球科学技术制高点。我国科技界为赶超世界潮流,也实施了“人才、专利与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在这种大背景下,环境卫生标准化也逐渐呈现出全球化的倾向。
1.2.2我国环境卫生标准化概况
我国环境卫生工作主要是维护城市环境清洁和对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在行业名称和行业归属上与国外有所区别,但是在主要技术对策方面与发达国家基本相似。
环境卫生标准化是行业的基础工作,涉及设施规划建设,产品设计生产,设施运行、作业服务以及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我国环境卫生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1986年发布了{dy}项有影响的环境卫生标准《城市容貌标准》,但是未履行标准化程序,只是行政规章,1999年转化为行业标准。1987年制订了《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和《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这两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可以说是环境卫生标准化工作的起点。至今已经制定了100多项环境卫生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下简称国标、行标和地标),这些标准的实施,基本上适应了环境卫生行业规划建设、运行作业和管理监督的近期要求,对行业生产力、科技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整体上看,标准的数量、质量等仍不能适应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没有系统研究标准化,也未编制标准体系,使标准化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1988年《标准化法》发布以后,许多行业都进行了标准化研究,新兴高科技行业还进行了标准体系研究。环境卫生标准化工作也有了较快发展,标准体系的研究逐步提到工作日程。1993年建设部组织编制了环境卫生标准体系草案,由环境卫生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标准两部份组成,但是当时这个标准体系的标准数量较少,还存在标准层次内涵界定不清等问题,所以未予发布。2001年建设部编辑了《城镇市容环境卫生标准汇编》,根据标准内容按照基础、收集与运输、设备与设施和相关标准分类汇编,该汇编结构虽然不是标准体系结构,但是为标准体系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2003年建设部编制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中列有城镇市容环境卫生专业标准体系,分为基础、通用和专用标准3个层次,共含有34项技术标准。该标准体系虽只有环境卫生工程建设方面的内容,但是其编制原则和框架结构符合标准化理论的基本思想。
据了解,建设部即将进行环境卫生标准体系(涵盖行业的全部标准)的研究,上海市也在进行上海市环境卫生标准体系的研究。
我国环境卫生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将在1.3.2 问题简析中阐述。
1.3北京市环境卫生标准化概况
1.3.1概况
北京市环境卫生行业的生产力、科技和管理水平基本上属于国内{lx1}或先进,标准化工作也走在各城市前列。北京市主编或参编了19项国标和行标,占这两级标准总数的18%,在实施国标和行标的同时还根据发展需要,编制实施了11项地标,在编10项地标,见表1,这些地标是对国标和行标的补充。

郑重声明:资讯 【北京市环境卫生-标准体系研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