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 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  的结构

①偏光片;②基板玻璃;③SIO2 隔阻层;④电极;⑤定向膜;⑥封接框;⑦过渡电极;⑧液晶;⑨反射片;⑩封口胶;○11 间隙子

 

2 的工作原理:

要了解LCD 的工作原理,我们首先须了解光。这是一种电磁波。即电磁场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人眼可见的光的波长范围大致在380 纳米至780 纳米之间。

通常光是沿直线方式传播的,光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对自然光(如太阳光)来说在垂直光传播方向的各平面内,光波的振动方向随机均匀分布的。

如果光波振动的方向是沿一个方向,这样的光线称为偏振光,这个振动方向称为偏振方向。偏振方向与光波的传播方向形成的平面称为振动面。

偏光片有一个固定的偏光轴。偏光片的作用是只允许振动方向与其偏光轴方向一致的光通过。而振动方向与偏光轴垂直的光将被其吸收。这样当自然光通过液晶盒的入射偏光片(称其偏器)后,只剩下振动方向与起偏器偏光轴相同的光。

即成为线性偏振光。偏振光经过液晶盒 后再经过偏光片(称为检偏器)射出。

这样光是否通过检偏器多少,取决于线性偏振光经过液晶盒后的偏振状态。从而控制{zh1}透过检偏器的光状态来实现显示的。

具体的说,TN 型液晶盒内液液晶分子形成一种扭曲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入射光的偏振将顺着液晶分子的扭曲方向旋转。液晶分子长轴扭曲900 导致900 的旋光如图4-2-1,当对两块玻璃片上的电极施加一定大小的电压后,液晶分子就转变为垂直于上下玻璃片排列,扭曲结构消失,导致旋光作用消失,这种电光效应就称为扭曲电场效应。

对于白底黑字型的液晶显示器,上下偏振片是正交放置的。即偏光轴相互垂直,入射的自然光经起偏器后变成平面偏振光。在液晶盒未加电场时,偏振光将顺着分子的扭曲结构扭曲900,振动方向变成和检偏器的偏光轴一致,因此可以顺利通过检偏器,这时显示器呈透明状态,处于非显示状态,同时驱动电路将驱动信号电压加到需要显示的有关电极上时,该部分液晶分子扭曲结构消失。丧失了旋光能力。从起偏器出的偏振光未经改变就直达检偏器。由于其偏振方向与检偏器轴方向垂直。偏振光将无法透过检偏器,这样该通信号电压的部分电极将呈黑色,呈显示状态。

郑重声明:资讯 【LCD 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