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民间蔡伦造纸术:{zh1}的香粉纸作坊_湖湘流浪虎子_新浪博客

  早晨的滩头格外的宁静,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及小孩,5月温暖的阳光下只有些许的鸭子和灰鹅在漫步嬉戏。

 

[转载]民间蔡伦造纸术:{zh1}的香粉纸作坊

 

满山的兰竹

 

[转载]民间蔡伦造纸术:{zh1}的香粉纸作坊

 

我们走进了{zh1}的土纸“工厂”

 

[转载]民间蔡伦造纸术:{zh1}的香粉纸作坊

 

漫步的灰鹅

 

 

  人们大部分都还在家中休憩,而此时还是可以看到一位中年师傅背着镰刀绕过弯弯曲曲的乡道走向了山林,他的目的地便是后山的一大片竹林,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滩头的兰竹非常的多,民国时期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滩头人们的大力加工产业之一,而享誉中外的滩头三绝中的色纸、香粉纸、年画也都离不开兰竹,三绝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年画的底材便是香粉纸,一种在滩头乃至全国都快消失的民间手工技艺,当我们问起目前仅存挑林村七组一家手工技艺作坊主人李志军师傅关于他的纸时,他无不透露着骄傲的说“全世界只有中国能造纸,全中国就只有我们滩头能造出这样的纸”,但是李师傅很快便黯然了,因为此技艺似乎已经被现代可以冲击到了一个绝境,再不解决便会消失的境地……

 

[转载]民间蔡伦造纸术:{zh1}的香粉纸作坊

 

作坊的守护者:有点凶的狗,还把摄影大哥吓了一跳

 

[转载]民间蔡伦造纸术:{zh1}的香粉纸作坊

 

作坊近景

 

[转载]民间蔡伦造纸术:{zh1}的香粉纸作坊

 

李志军师傅正在造纸[分页]

 

  滩头镇位于湖南省隆回县的东南方。以天应石为原料的香粉纸,饮誉中外。滩头香粉纸,具200多年历史,为清朝贡品,与扬州谢馥春、杭州孔凤春被誉为中国化妆品民族品牌,出口历史可追溯至100多年前。

 

[转载]民间蔡伦造纸术:{zh1}的香粉纸作坊

 

李师傅兴致勃勃的跟我们讲述

 

[转载]民间蔡伦造纸术:{zh1}的香粉纸作坊

 

李师傅的绝技

 

[转载]民间蔡伦造纸术:{zh1}的香粉纸作坊

 

还未打磨的土纸

 

[转载]民间蔡伦造纸术:{zh1}的香粉纸作坊

 

土纸

 

[转载]民间蔡伦造纸术:{zh1}的香粉纸作坊

 

滩头的房屋

 

 

[转载]民间蔡伦造纸术:{zh1}的香粉纸作坊

 

土纸就像很小的纤维[分页]

 

  李师傅的作坊不用电、不用机械,就用土法创造出细腻光滑、纹络如织的土纸,且在加工过程中没有什么污染。造出的纸也是很相当环保,不过这其中的工艺也非常的复杂,据李师傅介绍,他每天早上六点便上山砍嫩竹,然后把嫩竹削皮放在特制的水池中浸泡一个月,然后再将竹子打碎加上作坊特制的xx添加剂一起放在指定的池子内浸泡2个月,待竹纤维都分解完,李师傅再用竹制工具一层层的开始从池内捞出竹纤维,然后再是压纸、磨纸、晒纸等工序,而晒纸也是非常繁琐的工序,将打磨好的土纸放在一面大石灰墙上,然后由人工在另外一面烧柴火,当我们走进晒纸的烤房才呆上不到十分钟已经是满头大汗,十分难受,然而当我们看到从石灰的另一面也就是烧柴火的一面走出一位老师傅的时候我们心酸了,李师傅说这是他大伯,现在制作土纸只有他们家了,他大伯每天也是很辛苦的跟他一起延续这项接近失传的技艺,说到此,李师傅有点激动的说到自己也快坚持不下去了,太耗时太费劲了,基本上在家做这活比出去打工累赚的钱又少,但是李师傅{zh1}还是表示自己依然会努力试试让这项技艺找到接班人,毕竟是老祖宗传下的文化传统,丢了就可惜了。

 

更多原文地址: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民间蔡伦造纸术:{zh1}的香粉纸作坊_湖湘流浪虎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