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路的重新定位_王丛Heidi的营销案例集锦_百度空间

“万宝路”的发迹史是最富剧性也最能给人启迪的一部企业神话。它的几度浮沉给在商 海游弋的有心人以多方面的启示。

美国的20年代,被称作是“迷惘的时代”。经过{dy}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许多青年都自 认为受到了战争的创伤,并且坚持只有拼命享乐才有可能将这种创伤冲淡。他们或在爵士乐的包围中尖声大叫,或沉浸在香烟的烟雾缭绕当中。

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旧升起》中描写的男女主人公,即是那个时代某种精神的提示, 又引导着众多的男女青年发疯地纷纷效仿男、女主人公的颠狂状态。无论男女,他(她)们嘴上都会异常悠闲雅致地衔着一支香烟。妇女们愈加注意起自己的红嘴,她们精心地化妆,与一个男人又一个男人“伤心欲绝”地谈恋爱;她们挑剔衣饰颜 色,感慨红颜易老,时光匆匆,妇女是爱美的天使,社会的宠儿;她们抱怨白色的香烟嘴常沾染了她们的唇膏,于是“万宝路”出世了。

“万宝路”这个名字也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定的。“MARLBORO”其实是“Man Always Remember Lovely Because Of Romantic Only的缩写,意为“男人们总是忘不了女人的爱。” 其广告口号是“像五月的天气一样温和”。用意在于争当女性烟民的“红颜知己”。为了表示 对女烟民关怀,莫里斯公司把“Marlboro”香烟的烟嘴染成红色,以期广大爱靓女士为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所感动,从而打开销路。然而几个星期过去、几个月过去、几年过去了,莫 里斯心中期待的销售热潮始终没有出现。热烈的期待不得不面对现实中尴尬的冷场。

“万宝路”从1924年问世、一直到50年代,始终默默无闻。它的温柔气质的广告形象似乎也未给广大淑女们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这是否意味着广告定位上的打败呢?

20年代的市场观念明显偏重产品经营与消费者利益的考虑,而缺乏以长远的经营、销 售目标为引导的带有主动性的广告意识。莫里斯的广告口号“像五月的天气一样温和”显得过于文雅,而且是对妇女身上原有的脂粉气的附和,致使广大男性烟民对其望而却步。

这样一种广告定位虽然突出了自己的品牌个性,也提出了对某一类消费者(这里是妇女) 特殊的偏爱,但同时为其未来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导致它消费者范围难以扩大。

女性对烟的嗜好远不及对服装的热情,而且一旦她们变成贤妻良母,她们并不鼓励自己 的女儿抽烟!香烟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必须形成坚固的消费群,重复消费的次数越多,消费群给制造商带来的销售收入就越大。而女性往往由于其爱美之心,担心过度抽烟会使牙变黄,面色受到影响,在抽烟时较男 性烟民要节制得多,故很少有“瘾君子”出现。这样,其重复消费的次数很少,而且难以形成坚固的消费群,所以香烟生产者在女性烟民那里赚钱的设想总是不容乐观。“万宝路”的 命运在上述原因的作用下,也趋黯淡。

30年代,“万宝路”同其它“消费品”一起,度过由于经济危机带来的“大萧条岁月”。 这时它的名字鲜为人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烟民数量上升,而且随着香烟过滤嘴出现,可以承诺消费者,过滤嘴可以使有害的尼古丁进入不了身体,烟民们可以放心大胆抽自己喜欢抽的香烟。菲利 普·莫里斯公司也忙着给“万宝路”配上过滤嘴,希望以此获得转机,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烟民对“万宝路”的反应始终很冷淡。

通过变性塑造自己全新形象

抱着心存不甘的心情,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开始考虑重塑形象,公司派专人请利奥伯内特广告公司为万宝路作广告策划,以期打出万宝路的名气和销路。“让我们忘掉那个脂粉香艳的女子香烟,重新创造一个富有男子汉气概的举世闻名的‘万宝路’香烟”——— 利奥-伯内特广告公司的创始人对一筹莫展的求援者说。一个崭新大胆的改造万宝路香烟形象的计划产生了,产品品质不变,包装采用当时xx的平开式盒盖技术、并将名称的标准字 (MARLBORO)尖角化,使之更富有男性的刚强、并以红色作为外盒主要色彩。

广告的重大变化是:“万宝路的广告不再以妇女为主要对象,而是用硬铮铮的男子汉”。 在广告中强调万宝路的男子气概,吸引了所有爱好追求这种气概的顾客。菲利普公司开始用马车夫、潜水员、农夫等作具有男子汉气概的广告男主角,但这个理想中的男子汉{zh1}集中到美国牛仔这个形象上:一个目光深沉、皮肤粗糙、浑身散发着粗犷、 豪气的英雄男子汉,在广告中袖管高高卷起,露出多毛的手臂,手指总是夹着一支冉冉冒烟的万宝路香烟。

这种洗尽女人脂粉味的广告,于1954年问世,它给万宝路带来巨大财富。仅1954年至 1955年间,万宝路销售量提高了三倍,一跃成为全美第10大香烟品牌,1968年,其市场占 有上升到全美同行的第二位。

“他上马的姿势、骑马的神态、溜马的手式,这一切必须具有男子汉气魄。”这就是内 特使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名噪全球的有力武器———“绝不矫饰的正直的男子汉气魄”。1955 年至今40多年里,公司从选用那些出名或不出名的“男子汉模特”转而是经常到美国最偏僻的大牧场去物色土生土长的“真正的牛仔。”

1987年,伯内特广告公司的一位创作师克罗木在西部的一个大牧场拍外景时,发现了 个“真正的牛仔”,只可惜他肥胖了一点,而且留小胡子,克罗木{zh1}说服他剃掉了小胡子并减了肥,这是后来万宝路广告中频频出现的牛仔之一。

菲利普公司投入千百亿美元的广告费,终于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哪儿有男子汉,哪里就 有万宝路”的xx形象,那粗犷豪放、自由自在、纵横驰骋、浑身是劲、四海为家、无拘无束的牛仔代表了在美国开拓事业中不屈不挠的男子汉精神,而这也正是万宝路的形象。

现在万宝路每年在世界上销售香烟3000亿支,用5000架波音707飞机才能装完,世界 上每抽掉四支烟,其中就有一支是万宝路。



郑重声明:资讯 【万宝路的重新定位_王丛Heidi的营销案例集锦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