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外公

     对前辈的记忆也许只有外公了,因为,当我开始懂事的时候,爷爷、奶奶及外婆已经去世了,家在农村的缘故,也没有留下他们的照片或画像,所以对我们晚辈而言,也就没有了他们的记忆,唯有健在的外公还经常来家里小住一段,给我们留下一些老人的记忆。

      外公是个很慈祥的老人,个头不高,背有点驼,也不善言语,上世纪70年代,我们随爸爸工作调动,回到福安市的康厝公社,离家乡近了,外公时常会从乡下来家里做客,小住上几日。做客的日子,也许是老来无伴的缘故,孤独的外公总是叼一袋烤烟坐在老屋的门槛上独自抽吸,妈妈给外公一些零花钱,他会到老屋酿酒的房东那里买点老酒独饮独酌。

    听妈妈说:外公是个聪明的人,年轻的时候就学会了房屋建筑的木工技术,曾经是福安县建筑公司的一名员工,粮食紧张的年代退岗回到农村,在村里是一个木构建筑的好把手,村里的乡亲都称他"大师傅",乡亲们盖大瓦房都得来请外公出山,外公不需要笔纸记录,仅靠记忆就可以把一座房屋的柱子、大梁、椽条及斗拱等等的数目记住,建房立柱上梁的时候,外公就会把加工好的柱子、大梁、椽条及斗拱等一一组合起来,一件不差。

  上世纪的1972年还是1973年,爸爸单位盖办公用房,公社建筑队完成三层砖混结构共十来间的办公主楼后,再也不肯继续土木结构的职工厨房建设任务了,一是资金短缺,二是队里也没有做木构的师傅,负责基建的父亲只好请“老泰山”出马,独自承担了木屋架结构的制作,近六十岁的外公,还能够提大斧,上高墙,完成了基建任务。我们小孩子就跟着外公去工地收集刨木花当柴火,见识了外公的“大师傅”威风与娴熟的技艺,在心中埋下了对盖“大房子”的向往,后来,我在报考大学专业时,受到妈妈当教师的影响,除了一心想当老师而{dy}志愿报考福建师大外,其余志愿均报考与建筑有关的专业,教师未当成却进了建筑行业,至今,我还在从事建筑有关的行业,而且喜欢这个工作,是受到外公一定的影响的。

    外公是闲不下来的人,空余的时候,他把盖房子的柱头和梁头余下的废木料杉木头收集起来,先用大斧劈,后用刨刀刨,再用木工工具磨,加工成农村手工纳鞋的鞋模,经过外公精细加工的鞋模,结构科学、尺寸多样深受人们的欢迎。在那计划经济的时代,物质匮乏,外公就像一名魔术师,早晨挑上一担鞋模出去云游四方,足迹踏遍当时最繁华的乡镇以及周边的农村,晚上挑回一担鱼肉、蛋菜,以货易货的方式,让妈妈一家的物质生活丰富了许多。妈妈常对我们说:“家有万贯,不如身怀一技。”,可见外公的技艺深深影响了妈妈的人生观。

      作为民间艺人,外公有着乡村艺人的精明和聪慧。外公是乐观的人,可是,有一次回乡,外公却乐不起来,原来山上的竹林被村民偷砍了不少,不甘的外公满村里调查追踪失窃竹子的迹象,终于在邻居的南瓜架上发现了,原来被邻家砍了去支南瓜架,情急之下外公找到邻居理论,邻居死活不认账,为了拿到可靠的证据,聪明的外公偷偷用木工工具把南瓜架上竹子的头锯下,然后上山比对,取得确凿的证据,在事实面前邻居只好承认偷砍竹子的事实,按乡规民俗赔偿了外公的损失,外公的执着和认真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印记。

      外公的世界是乡俗的世界,长年的东奔西跑,外公积累了许许多多处理生活问题的土办法。在寄居康厝的日子,父亲在单位分到一间新房,这便成了我们兄弟学习的场所,由于新房只有十来平米,父母依然租住在小学门口的民房,我们兄弟白天在民房家里吃饭,晚上到单位新房念书。问题出在晚上这段路程上,哪时的农村没有路灯,即使有的地段也是稀稀拉拉点15瓦的白炽灯,在高高的电杆顶上发着幽幽的黄光,路途中要经过的两棵大榕树,树冠巨大如伞,树边还有一个大水池,白天这里是小孩玩耍的天地,到晚上却是清静xx,少有人气,风吹树叶沙沙,水面白光粼粼,在我们只有十多岁的儿童心中倍感恐怖,那时父母工作紧张,没有时间陪送我们,也没有现在父母有那种保护儿童的强烈意识,粗旷式管理是孩子是那个时代的常态,因此,每到夜幕降临,走过那段路都得屏住呼吸,硬着头皮,风儿式的冲过哪段黑路。外公了解我们的情况后,教给我们一个叫“石将军”陪伴的办法,外公告诉我们,夜晚当你走出家门时,肩膀上两边就点着两把灯火,你不要回头,就不回吹灭灯火,历鬼妖怪看到灯火不敢靠近你,你是xxx的,可以无所不惧往前走,并教给我们一个办法,就是夜晚出门捡两个石头抓在手中,口中念叨:“石将军随行左右”,回到家门口时,把石头一边一个安放在大门两侧,再念叨;“石将军安宝座”,从此,“石将军”便会在夜晚随行你,护佑你。孩提的我们真的就按外公的办法做了,从此,夜晚,哥哥我大胆往前走。今天,说起往事,好像是迷信又好像是民俗,但外公朴素的心理学却解决了我们儿时的恐惧。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zh0}的老师,我想前辈应该也是。

       记得回乡的日子是外公{zg}兴的时候,我们兄弟的到来,带给他天伦之乐,外公也会回报给我们农村田园的乐趣,带我们到田野中收割青菜,到竹林中挖竹笋,到小溪去钓黄鳝,摸泥鳅,教给我们许多农村生产的知识,快乐的童年就与那山山水水连在一起。

    与外公在一起的时间虽然不多,却让我们感到由衷的幸福,回忆与外公在一起的时光总让温馨填满心中。只是待我们工作后有能力回报老人时,外公已离我远去了,此憾今生是无法了却了。

    与亲人在一起的日子看起来很多,细数时日,除了孩童时与父母、亲人在一起的时光多些,求学、工作后天各一方,虽然也常回家看看,但真正意义上在一起的时间其实不多,人生苦短,把握当下,珍惜亲情,享受亲情吧。

郑重声明:资讯 【记忆外公】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