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的来源
一、内源性
通过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它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尿酸和核酸分解代谢产生尿酸。约占体内总尿酸的80%。
二、外源性
从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约占体内总尿酸的20%。对高尿酸血症而言,内源性代谢紊乱比外源性因素更重要。
尿酸的生成
嘌呤核苷酸在核苷酸酶的作用下降解成核苷和磷酸。腺苷脱氨酶(ADA)将腺苷脱氨生成次黄苷。次黄苷和鸟苷经核苷酸磷酸化酶作用生成磷酸核糖和次黄嘌呤和鸟嘌呤。前者经黄嘌呤氧化酶作用生成黄嘌呤,在同一酶作用下黄嘌呤被氧化成尿酸。动物组织中腺嘌呤脱氨酶含量极少,而腺昔脱氨酶和腺昔酸脱氨酶活性较高,因此腺嘌呤的脱氨基主要在核苷和核苷酸水平。鸟嘌呤脱氨酶分布较广,故鸟嘌呤的脱氨基主要在碱基水平。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它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人体参与尿酸合成有两条途径:1、主要途径:从非嘌呤基的前体,经过一系列步骤合成次黄甘酸,而后转换成腺苷酸。2、补救途径:直接从肝脏中来的嘌呤碱或嘌呤核苷合成嘌呤核苷酸。
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是由谷氨酰胺,甘氨酸,二氧化碳,天冬氨酸和甲酰四氢叶酸“一碳基团”与磷酸核糖经过十个酶促反应步骤,首先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或称肌苷酸),再转化成腺苷酸(AMP)和鸟苷酸(GMP),这种由小分子物质逐步合成的过程称为从头合成途径。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dy}个酶为PRPP酰胺转移酶,它是调节嘌呤核苷酸合成的关键酶。
人体内红细胞、粒细胞、脑和骨髓等组织细胞缺乏PRPP酰胺转移酶,不能进行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而是直接利用嘌呤核苷磷酸化或嘌呤碱与PRPP作用生成嘌呤核苷酸,此称为补救合成途径。例如在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或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作用下直接利用次黄嘌呤(H)、鸟嘌呤(G)或腺嘌呤(A)与PRPP反应生成
IMP、GMP及AMP。
酰胺转移酶是别构酶,有二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有活性的单体;另一种是无活性的二聚体。嘌呤核苷酸,尤其是AMP和GMP可使单体聚合成二聚体,是该酶的别构抑制效应物。而PRPP则可使二聚体解聚成有活性的单体,是该酶的xx效应物。PRPP合成酶也是别构酶,核糖5-磷酸可增强其活性;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可抑制其活性。细胞内的PRPP浓度是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速率的主要调节物。
因此嘌呤的合成和代谢速度是受合成嘌呤核酸所必需的基质——磷酸核糖焦磷酸和谷酰胺的量以及上述的负反馈来调节。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及谷酰胺的量增加,或腺苷酸、鸟背酸或次黄嘌呤苷酸不足,不能对嘌呤代谢起反馈控制;或由于遗传缺陷而致酶的缺乏或活性改变均可使嘌呤合成加速,尿酸合成增加。
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会形成尿酸,故我们吃不含嘌呤的食物后,24小时内还有0.5g尿酸可排出;若吃通常的食品含有嘌呤时,则24小时排泄的尿酸可达1g。
再看一段百度百科的解释:
核酸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核酸是由无数的核苷酸组成。每一个核苷酸都由三部分组成,一个磷酸分子、一个戊糖和一个碱基(嘌呤或嘧啶)。生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由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个核苷酸组成。所以说嘌呤是细胞的组成成分。我们体内的老旧细胞,还有食物,尤其是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在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其分解产物就有嘌呤。体内产生嘌呤后,会在肝脏中合成为尿酸。大部分尿酸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少部分通过粪便和汗液排出。可见,嘌呤是核酸的代谢产物,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谢最终产物,其中的嘌呤环没有解开。
专业术语太多,看不明白。
资料是这样说的。但这决不是说就可以不管外源性的了。
我的理解,尿酸是核酸的代谢产物,而且自身产生的占80%,但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状态。但如果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潴留过多,就造成了痛风。我们的饮食是对痛风的影响很重要的,如果多吃了含嘌呤的东西,打破了这种平衡,就造成了尿酸的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