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印度宗教哲学对叔本华的影响【下】_玻璃城堡_百度空间

4."那就是你"――"世界是我的意志"
表像只是摩耶之幕和欺骗之神的纱幔,那么纱幔之后是什么呢?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意志。" 他认为这是一个每人都能说出并且必须说出的真理。这世界的一面自始至终地是意志,正如另一面自始至终地是表像一样。

叔本华赞同康得关于现象与物自体的区分,但一走入自在世界,叔本华就和康得分道扬镳了,他要超越康得的不可知主义,去探询康得谓之超验的物自体的秘密:"现在推动我们去探求的,正是我们不能自满于知道我们有表像,知道表像是如此这般的,是按这个那个规律联系着的,知道根据律就是这一些规律的总形式等等。我们正是不能以此自足,我们要知道那些表像的意义,我们要问这世界除了是表像之外,是否就再没有什么了;――如果真是这样,这世界要问这世界除了是表像之外,是否就再没什么了;――如果真是这样,这世界就在我面前掠过,就必然和无实质的梦一样,就和幽灵般的海市蜃楼一样,不值得我们一顾了――;我们要问世界除了是表像之外,是否还有什么,如果有,那又是什么。" 叔本华断言,这个深奥莫测的物自体便是意志。意志是世界的内在内容,是世界的本质和生命。可见世界和现象只不过是意志的镜子,因此,生命不可分割地伴随着意志,有如影之随形。有意志,就有生命和世界。

叔本华追问的目光转向了主体――人。与人们所熟知的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追问转向对此在的追问如出一辙,叔本华认为,如果这个进行着追问的人只是一个单纯的认识着的主体,就象长有翅膀而没有身躯的天使,此外就不是什么了,那么,这个进行着追问、探讨的人是这样一种存在:他在这世界里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他的认识是以一个身体为媒介而获得的。身体的感受,就是悟性在直观这世界时的出发点。主体并非一个单纯的理性,一个透明的"我思",而是一个谜中之谜。"应该说这里的谜底已是作为个体而出现的认识的主体所知道要的了;这个谜底叫作意志。这,也唯有这,才能给了这主体理解自己这现象的那把钥匙,才分别对它揭露和指出它的本质,它的行为和行动的意义和内在动力。……他的意志的每一真正的活动都立即而不可避免的也是他身体的动作;如果他不同时发觉这意志活动是以身体的动作而表出的,他就不曾是真实地要求这一活动。" 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活动和身体的活动是二而一的同一事物,二者仅是在两种xx不同的情况下给与的而已:一种是xx直接给与的,一种是在直观中给与悟性的。身体的活动不是别的,只是客体化了的,亦即进入了直观的意志活动。

一些研究者已经指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的思想,是直接受了印度经典的影响。叔本华数次引用了《奥义书》中的"那就是你"一语来说明这个核心思想。在《歌者奥义书》( ,又译唱赞奥义书)第六篇的第八、九、十、十一、十四、十五、十六诸章中,都重复着这句"那就是你"。例如第十二章叙述的一则父与子的对话:

"由彼树摘一无花果来!"
"此是也!阿父!"
"破之!"
"破之矣!阿父!"
"其中汝何所见耶!"
"殊微细之子也!"
"再破其一子!"
"破之矣!阿父!"
"其中汝何所见耶!"
"无物矣!阿父!"

{zh1},为父的说道:"吾儿!汝其信之矣!是彼为至精微者,此宇宙万有以彼为自性也。彼为'真',彼为'自我',……,彼为尔矣(即那就是你――引者)。"

在印度哲学的启发下,叔本华认为意志就是真正的自在之物,任何人都能看到他自己就是这意志,世界的本质就在这意志中。这世界,一方面是我的表像,一方面是我的意志。在这两重世界之下,每个人自己就是全世界,就是阿特曼,既是囊括了整个世界的大宇宙的本质,又是万物皆备于我的小宇宙,也就是《吠陀》教义中"梵我一如"的思想。故此, 叔本华赞同印度哲学的下述观点:"一切无生之物总起来就是我,在我之外任何其他东西都是不存在的。"

5."贪欲之我"――本体论上的非理性主义

"人的全部本质就是意志。" "欲求与争扎是人的全部本质。" 把意志解释为欲求、需要,是叔本华唯意志论的特色。在他看来,人,彻底地是具体的欲求和需要,是千百种需要的凝聚体。凡是人在根本上所欲求的,也就是他最内在的本质的企向和他按此企向而趋赴的目标。

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并不在于他把人的本质归结于意志,而在于他的意志论把意志归结为非理性的生命欲望。在他看来,意志即生命意志,二者是一回事,只是名词加上同义的定语。意志所追求的总是生命,而生命只是欲求在表像上的体现。生命的本质便是那"不能遏止的盲目冲动。"

把意志归结为生命意志,归结为欲求、需要,是叔本华运用印度哲学的一些内容对康得的"意志"概念改造的结果。在康得那里,意志是理性的一部分。《实践理性批判》中的第三条道德律令――"意志自律"(每个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的"意志",是合乎理性的意志,它不是xx的奴隶,也非神的工具。理性者是服从自己立法的主人。与康得的意志观念不同,印度哲学强调生命中自然的、感性的方面,把生命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欲求,认为人正是由于沉迷于"贪欲之我"而引起痛苦。这种观念是印度哲学的一大特色。由于印度哲学思想基本上都和古代的宗教思想有关,因此,《吠陀》或《奥义书》中的哲学及受它们影响的非正统派哲学(顺世论、耆那教和佛教)和正统派哲学(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漫差派、吠檀多派),无论它们是属于唯心主义还是属于唯物主义(顺世论是印度古代哲学中{wy}的唯物主义派别)派别,都打上了宗教思想的深刻烙印。它们大都强调由人的感性生命的个体户所带来的生理和精神的痛苦,用苦行、断食、禁俗等方法探求解脱超越的路径,形成印度哲学中极富特色的解脱理论。

另外,还要注意避免对非理性主义的惯常误解。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转向,并不仅仅在于认识方法上的非理性主义,更重要的,在于他把唯意志论的本体――意志――作了非理性的规定,因而,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不只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那种认识论上的非理性主义,而且还是一种本体论上的非理性主义。认识物件的非理性特征决定了认识方法的非理性。叔本华以后的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家,都把人的非理性的欲望、情感、情绪体验、本能等等作为人本主义哲学的本体,因而具备了本体论上的非理性主义特征,相对于认识论的非理性主义,可以说这是印度哲学影响叔本华后带给西方哲学的一个明显的后果,使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呈现出非理性主义转向。

三、 印度哲学对叔本华的影响之二――伦理学的悲观主义和禁欲主义

1."一切皆苦"――人生的苦谛
印度佛教早期教义中的"四谛说"对叔本华有着深的影响。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对人生的价值判断、认识及通过修持来解脱的一整套理论。其中苦谛是四谛说的基础,它把人生就是苦难作为人生的基本价值判断。具体说来,"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把人生的苦加以扩大化、{jd1}化,宣传人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皆苦,'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人间世界是火宅,是无边苦海。芸芸众生,囚陷于熊熊火宅中,备受煎熬;沉沦在茫茫苦海中,受尽苦难。" 佛祖释伽牟尼关于人生的三个基本命题(即'三法印')之一就是"人生皆苦"。除佛教外,婆罗门教、印度教也都有类似的思想,而且对叔本华也都有影响。

在叔本华看来,人的本质便是意志,是一个饥饿的意志。人世的追逐、焦虑和苦难都是由它而来的。意志是人生苦难的泉源。人的一切欲求皆出于需要,需要就表明了缺乏,个体户是经久不息的,欲求是无休无止的。满足是短暂的,缺乏却是经常的。个体户的满足"永远只是象丢给乞丐的施舍一样,今天维系了乞丐的生命以便在明天〖又〗延长他的痛苦。" 痛苦是对人生"处境"的描述("处境"一词后来成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口头语)。那么,什么是痛苦呢?叔本华说:"我们又把意志,由于横亘于意志及其当前目标之间的障碍,所受到的阻抑叫痛苦。与此相反,意志达到它的目的则称为满足、安乐、幸福。" 大众有情无不经常在痛苦之中,没有持久的幸福。既然一切追求挣扎都是由于缺陷,由于对自己的状况不满而产生的,所以{yt}不满足就要痛苦{yt}。每一次满足都是不持久的,每一次满足都是虚假的,因为一个满足了的愿望立即又让位于一个新的愿望;前者是一个已认识到了的错误,后者还是一个没认识到的错误。人的幸福和顺遂只是从愿望到满足、然后又到愿望的迅速过渡。因为缺少满足就是痛苦,缺少新的愿望就是空洞的想望、沉闷和无聊。任何追求挣扎也永远都要被看成是痛苦。追求挣扎没有{zh1}的目标,所以痛苦也是无法衡量的,没有终止的。而且,一个人的智力愈高,认识愈明白就愈痛苦。具有天才的人则最痛苦。叔本华下结论说:"我们自己先验地深信人生在整个根性上便已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形态繁多的痛苦,是一个一贯不幸的状况。" "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zh1}成分。" "一切生命……在本质上即是痛苦。"

以上是叔本华对痛苦所作的xx的分析,它在不少方面吸取了佛教的思想。佛教的苦有所谓"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取蕴苦,这八者可归结为"五取蕴苦",即指人执着于色、受、想、行、识五者,也就是执着于贪爱和欲望。"执着、贪欲就是苦,人的生命就是苦,生存就是苦。" 当然,叔本华所分析的痛若虽然受到佛教的影响,但也存在着差别:佛教所说的苦,包括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精神上的逼迫性,都是一种具体的痛苦。叔本华所说的痛苦,不仅包括欲求无法满足的痛苦,还包括欲求满足之后的无聊,因而这种痛若主要的是一种情绪,是一种富足社会里的精神空虚和厌世感、幻灭感。

2."诸行无常"――人生是一场悲剧
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的"三法印"是佛教关于人生本质的本个根本性观点,包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一切皆苦"。"诸行无常"包含了人生的无常,它从生存与死亡的角度来论述了人生的悲剧性,因而较之于"一切皆苦"的价值判断更具有形而上的深刻性。

叔本华不仅吸收佛教中的悲观主义人生观,而且还对诸行无常的思想进一步作了发挥,更加突出了人生的悲剧性和荒诞性。

叔本华认为,悲剧是文艺的{zg}峰,它以表现出人生可怕的一面为目的,演出人类难以形容的痛苦、悲伤,演出邪恶的胜利,嘲笑着人的偶然性的统治,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救的失陷。悲剧暗示着宇宙和人生的本来性质,即意志和它自己的矛盾斗争。悲剧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深刻地认识到生存的荒诞性即人之生存本身之罪:"人的{zd0}罪恶/就是:他诞生了。"

人生的悲剧首先在于人生在本质上就不可避免地是痛苦的,"任何人生都是在痛苦和空虚无聊之间抛来掷去的","构成人生本质的痛苦总是摆脱不了的" 。"任何一部生活史也就是一部痛苦史。"

叔本华还从死亡的角度来论证人生的悲剧性。他认为,真正个体的生存只是现在,而现在却不断地毫无阻碍地逃入过去,不断地过渡到死亡。正象我们的走路只是身体经常地被阻拦了的未即跌倒一样,我们的活着也只是不断被拦阻了的未即死亡,只是延期又延期了的死亡。死总是站在后台,无可避免,并且是随时可走到前台来的。生命本身就象满布暗礁和漩涡的海洋。人虽小心翼翼地企图避开它们,但最终还是对着死亡驶去,最终仍无法摆脱船沈海底的厄运。人无时无刻不在同死亡作斗争,可到了{zh1}必然还是死亡战胜,因为我们的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人生纵有千万次的挣扎,最终的结局只不过是死亡,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zd0}悲剧。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还嘲笑了以往的乐观主义哲学。"乐观主义如果不是这样一些人们的,亦即低陷的天庭后面除空话外不装着什么的人们,没有思想的谈论;那就不只是作为荒唐的想法而且还是作为一种真正丧德的想法而出现的,是作为对人类无名的痛苦的恶毒讽刺而出现的。"他还对基督教的教义作为悲观主义的诠释:"在《福音书》里世界和灾难几乎是当作同义字使用的。"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对后世影响大,到十九世纪末,"了解叔本华、谈论意志和充当一位悲观主义者已成了有教养者好风度的标志。" 叔本华所描绘的人的生存的本体论上的处境,在现代人本主义哲学中引起很大反响。尼采评论说,人生即使是一场梦,也要做得有滋有味。萨特表示,要在"主观性林立" 的世界中,"让人隐约看到一种面对处境中的人的实在而负有责任的伦理学是什么。"

3. 禁欲主义(内在超越之路)
西方哲学解决主客矛盾传统的方式是一种向外追求的外在超越方式,而在叔本华这里形成的,却是一条在吠陀、婆罗门都和佛教等宗教解脱论的影响下为人生指出的东方式的内在超越之路。

当然,从表面上看,这种具有东方特点的思维方式并非仅仅来自东方,它还来自西方的基督教教义。但是,叔本华对基督教教义的诠释带有浓重的东方色彩。根据对基督教思想起源的考察及与印度哲学的比较研究,叔本华认为基督教是受到印度智慧影响的。"基督教在自己的血管里有着印度教的血。" "新约的基督教也为不灭说,但它的精神是属于印度化的。" 基督教的"伦理学和印度的神xx典在xx另一种形式下提出的教义和伦理规范也xx相符合。" 所以,从这个意义说,叔本华的内在超越思想来源于东方。

"解脱"是印度宗教的一个古老观念,早在吠陀经典中就出现了。所谓"解脱",实际上是从痛苦中摆脱出来或从轮回的世界中摆脱出来的缩语。解脱要在欲望xx后才能达到。婆罗门教宣扬对世间的烦恼产生厌恶,认识到此世的快乐总与痛苦相关联,对享乐不感兴趣,停止做那些可能导致快乐的事,以达到断灭轮回的状态。佛教的"四圣谛"说中的"灭谛",专讲要认识到厌恶、驱除、脱离那导致生死轮回的爱欲和贪欲,彻底根除造成痛苦的原因,达到一种无欲无痛的涅 状态。

印度哲学中的这些思想,对叔本华影响{zd0}的有三点:轮回学说、禁欲主义和涅 学说。

3·1."诸法无我"――轮回学说
"轮回"是印度宗教哲学中的一个普遍观念,它以灵魂不灭为理论基础,认为众生的生死流转处于永无终期的轮转之中。叔本华对印度的轮回思想有比较深入的认识。他说:"'轮回'是婆罗门教和佛教的中心教义,实际上它的起源极古老,也在很早就取得大多数人的信仰。" "个体诚然是把它的生命当作礼物一样接收过来的,它从'无'中产生,然后又为这礼物由于死亡而丧失感到痛苦并复归于'无'。" 生死轮回是人生解脱的障碍,惟有断灭轮回才能最终解脱。轮回说是解脱论的基础,而轮回说又是建立在灵魂不灭的假设之上的,为此,叔本华把轮回学说称作"神话",并称赞这一"神话"。他说:"从来没有一个神话,将来也决不会有一个神话,还能比这个{zyx}、最古老的民族的这一上古教义更能紧密地配合这一如此少数的人所能问津的哲学真理(即"这就是你"或"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引者)了。" 这个神话更深刻地接触到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的重大人生问题。

"轮回说"是与"死亡"紧密相联的。"在苦恼的人生中,由于有死亡,可以得到一种慰藉。其实,苦恼和死亡是联系在一起的。" 既然痛苦在人生中是本质性的,那么也只有死亡,才能彻底地使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象印度佛教的理论一样,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我",只有从根本上做到"无我",才能从根本上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因此,"死亡"就成了叔本华哲学中的一个关键性课题。"死亡是给予哲学家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如果没有死亡的问题,恐怕哲学也就不成其为哲学了。"

叔本华认为,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所带来的反省致使人类获得形而上的见解,并由此得到一种慰藉。所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即为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xx剂。对死亡作形而上的思考,其目的并非是鼓励人主动去选择死亡,例如xx,而是使人勇敢地、平静地面对必然会来到的死亡,破除恐惧和逃避,这也正是"无我",即不执着于"我",不畏惧生命意志的否定,这也就是佛陀"三法印"中"诸法无我"的教义。叔本华反对xx,在他看来,xx虽然否定了生命,但却是对生命意志的强烈肯定。

叔本华赞扬印度哲学在死亡问题上的高超智慧。"它们的确远较其他方面更能给予人平静面对死亡的力量。婆罗门或佛教认为:一切生灭,与认识的主体无关。此即所谓'梵'。他们并教导人们以'梵'观察自己。就此点而言,实比一般解释:'人是从无中产生'、'在出生之后始而为有'的西方思想高明得多。因而,在印度可发现安详就死和轻视死亡的人,这在欧洲人的眼中简直是难以理解的事。" 叔本华认为,诞生和死亡同等地属于生命,并且是互为条件而保持平衡的。"一切神话中最富于智慧的印度神话是这样表示这一思想的:神话恰好在给象征着破坏和死亡之神(好比三个连环神祗中还有罪孽最深,最卑微的婆罗摩象征着生育和发生,而毗湿 则象征保育一样),我说恰好是给僖华戴上骷髅头项链的同时,又复给以棱迦这一生殖的象征一同作为这个神的特征。所以这里的生殖就是作为死亡的对消而出现的;这就意味着生育和死亡是根本的对应物,双方互相对消,互相抵偿。" 诞生和死亡都是作为整个生命现象的两极而保持平衡的。生命是意志的客体化,是意志在表像世界中的现象。在表像世界中,才有时间性。每人只是作为现象才是要灭亡的,而作为自在之物,人仍是显现于一切事物中的意志。只有作为自在之物,人才是不为死亡作触及的。在现象上,生命在死亡后则和其余的外在世界的继续存在合而为一了。"这一点在《吠陀》中是这样表示的:人在死的时候,他的视觉、嗅觉、听觉、言谈等就会依次分别和太阳、土、水、空气、火等融合为一。"此外,"又还有一种表示法:临死的人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式把他的感官及其全部功能依次一一传给他的儿子,使这些东西在他的儿子身上继续起作用。" 叔本华说,如果我们能站在后者这种对于世界本质的哲学认识的立场上,就足以克服死亡的恐怖了。

轮回的学说,使人认识到整个世界就是意志的客体化或意志的写照,因此,办在任何时候都稳有生命,无所惧于死亡,正如太阳无所谓于黑夜一样,只把死亡当作欺骗人的假像。叔本华引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一部分《薄伽梵歌》的事例来作论证:般度族统帅阿容看到大军准备迎战,即将展开撕杀,忽为哀感所乘,踌蹰欲罢战,以免万千军士生灵涂炭。其车夫克里希纳({zg}神黑天的化身)当即以上述立场教导了阿容,于是万千军士的战死沙场再不能阻止阿容了,他发出战斗的命令 。这样,由对生命的执着变为对生命的否定,由对死亡的恐惧变为无所畏惧。这就是轮回学说在人之生与死问题上的意义。

叔本华本人不是一位有神论者,因而对轮回学说本身并不赞同。他把轮回学说称为"神话",认为我们不应象印度人那样只是用神话和意义空洞的字句来回避死亡和寻求解脱,但轮回学说中为超越人生悲剧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却深深地影响了叔本华。

3·2."清心寡欲"――禁欲主义
叔本华为摆脱人生痛苦所设计的内在超越之路,实质是指"意志的否定、取消、转向" 。在叔本华看来,不论是"自我否定,顽强意志的消灭" 即死亡,还是禁欲,其本质都是生命意志的否定。这种否定得自于对于意志的本质的认识,相当于印度宗教所说的"证悟",成为意志的清静剂。

那些被称为"印度修行的圣者"、"印度忏悔者"的事迹和印度教的伦理中表现出来的禁欲主义给叔本华留下了xx深刻的印象。"有些印度人,甚至王公们,他们拥有巨大财富而只用以维持他们的亲属,他们的宫庭和仆从;他们自己却以严格的拘谨态度奉行着那些{zg}的行为准则,除了自己亲手种的亲手收的之外,什么也不吃。""真正讲起来,……也就已经是真正的清心寡欲,是生命意志的否定,是禁欲了。" "尽管我们所知道的文献还很不充分,我们现在就已看到在《吠陀》中,在《普兰纳》中,在诗歌、神话、圣者轶事、语录和生活戒律中已从多方面有力地表出了印度教的伦理。在这种伦理中,我们看到有这样一些训诫:要xx否定一切自爱以爱亲邻;慈悲不仅以人类为限,而要包括一切有情;施舍要不惜散尽每日辛勤的所得;对一切侮辱我的人要有无边的容忍;不论对方如何恶劣,要以仁得xxx;欣然甘愿忍受一切羞辱;禁各种肉食。追求圣道的人则{jd1}戒色并禁一切淫逸之乐,要散尽一切财产,抛弃任何住所,亲人,要{jd1}深密的孤寂,在静默的观照中度此一生;以自愿的忏悔和可怕的,慢性的自苦而求xx压制住意志〖等等等等〗。这种自苦{zh1}可以至于以绝食,葬身鳄鱼之腹,从喜马拉雅山圣峰坠崖,活埋,以及投身于优伶歌舞欢呼蔟拥着的,载着菩萨神像游行的巨型牛车之下〖等等为手段〗而甘愿自就死亡。"叔本华评论说:"这些训诫的来源已达四千余年之久,直到现在,尽管这〖印度〗民族已四分五裂了,依然还是他们所遵守的,个别的人还不折不扣的履行到极端。一面要求最沉重的牺牲,一面又能够在一个拥有几千万人口的民族里这样长期地保有实践的效用,这种东西就不可能是任意想出来的怪癖,而必然是在人性的本质中有其根据的。"

叔本华从印度人和印度教的伦理中得到启迪,他认为,印度教的伦理修行,把欲求的千百条捆索,亦即将我们紧缚在这人世间的捆索,作为贪心、恐惧、嫉妒、盛怒,在不断的痛苦中来回簸弄我们的绳索,通通都割断了。在生命意志的寂灭之后,人现在可以字根表地微笑着在回顾这世间的幻影。禁欲主义成为人生解脱的一条内在通路。

禁欲主义并非东方哲学的独有思想,古代的斯多噶派伦理学就是禁欲主义的典型,西方的禁欲主义来源于斯多噶派的伦理学,但是叔本华的禁欲主义思想却是受东方影响的结果,为维护东方思想的正统性,叔本华只把斯多噶派伦理学当作批判物件。他认为,斯多噶派伦理学在发生上、本质上根本就不是讨论道德的学说,而只是理性生活的指南,根本不同于直指美德懿行的那些伦理学体系,例如《吠陀》的伦理思想 。叔本华认为从理性出发的斯多噶伦理学与"那些世界的趣脱者"、"自觉自愿的忏悔者"的"印度的智慧"所指出的道路是不同的。因此,笔者认为,叔本华的禁欲主义主要是接受了印度宗教伦理的影响。

3·3."溟灭物我"――涅 学说

在叔本华看来,佛教的涅 学说是和轮回的"神话"联系在一起的使人回避"无"的"意义空洞的字句" 。叔本华的内在超越所追求的,不是佛教涅 的空洞形式,而是涅 所描述的人生解脱的神秘精神境界。

叔本华是这样的理解"解脱"这一境界的:"大多数人都必须先由本人的{zd0}痛苦把意志压服了,然后才能出现意志的自我否定。这样,所以我们看到人们在激烈的挣扎抗拒中经过了苦难继续增长的一切阶段,而陷于绝望的边缘之后,才突然转向自己的内心,认识了自己和这世界;他这整个的人都变了样,他已超乎自己和一切痛苦之上,并且好象是由于这痛苦而纯洁化,圣化了似的。他在不可剥夺的宁静,极乐和超然物外〖的心境〗中甘愿抛弃他前此极激烈地追求过的一切而颀然接受死亡。这是在痛苦起着纯化作用的炉火中突然出现了否定生命意志的纹银,亦即出现了解脱。" "解脱"只是一种境界,即意志xx取消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方式则是禁欲和否定生命意志,其目的都在于破除对于生命的执着,亦即从有我走向无我。无我并非肉体的消失,而是不执着于我。只有彻底地否定生命意志,才能达到"人们称为吾丧我,超然物外,普照,与上帝合一等等境界。"

对于死亡的思考,使我们展开对人生的考察,并由此得到形而上的安慰,由此证悟的真理,使"我们所看到的就不是无休止的冲动和营求,不是不断地从愿望过渡到恐惧,从欢愉过渡到痛苦,不是永未满足xx死心的希望,那构成贪得无厌的人生平大梦;而是那高于一切理性的心境和平,那古井无波的情绪,而是那深深的宁静,不可动摇的自得和愉悦。"

随着自愿的否定,意志的放弃,这世界的一切――时间和空间、主体和客体――都取消了;没有意志,没有表像,没有世界,只剩下"悬在一切美德和神圣性后面的{zh1}鹄的"的"无"。叔本华哲学的{zh1}结论是:"我们却是坦率地承认:在彻底取消意志之后所剩下来的,对于那些通身还是意志的人们当然就是无。不过反过来看,对于那些意志已倒戈而否定了它自己的人们,则我们这个如此真实的世界,包括所有的恒星和银河系在内,也就是――无。""这正是佛教徒们的禅波罗密Pradschna-paramita,是'一切知的彼岸',亦即主体和客体不再存在的那一点。" 即东方人传统的天人合一、溟灭物我、无主无客的精神境界。

四、印度哲学对叔本华的影响之三――哲学传统从知识论到生存论的转向

伯特兰·罗素在评价叔本华时曾写道:"比悲观论更重要的是意志{dy}的学说。……有许多现代的哲学家,值得注意的是尼采、柏格森、詹姆士和杜威,向来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主张过意志至上说。而且,这学说在专门哲学家的圈子以外也风行开了。于是,随着意志的地位上升多少等,知识的地位就下降了若干级。我认为,这是在我们这时代哲学气质所起的最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由卢梭和康得作下了准备,不过是叔本华首先以纯粹的形式宣布的。" 卢梭"排斥理性而支援感性" ,康得关于知识和理性范围的确定,被罗素认为是叔本华所宣布的这一变化的前奏。而叔本华与康得在划界问题上的不同之处,前文已有交代。

叔本华所带来的"哲学气质"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哲学传统的转向。这种传统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知识论传统,它是受东方思想(主要是印度哲学)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哲学传统,可称之为生存论传统,它也是构成现代西人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一个方面。

西方哲学,主张知识至上,历来被认为是具有浓厚的知识论传统的。例如列宁就曾说:"哲学史,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全部知识领域的历史。希腊哲学已揭示了所有这些环节:各门科学的历史,语言的历史,心理学,感觉器官的生理学。认识论和辩证法应该从这些领域中建立起来。"

叔本华要开辟一种不同于以往知识论传统的新的哲学传统。他说:"以往哲学的误解都在于:他们认为哲学是一门科学,并按照理由律来探索它。" "你应该从自身出发来理解自然,而不是从自然出发来理解你自己。这就是我的革命性的原则。"

那么,叔本华要提出的新哲学传统又是什么呢?叔本华的生存哲学,直接从人的生命活动、人生的世界、生存的体验出发,它把伦理学置于形而上学之上,并把它作为全部哲学的核心。"在我的手上和心上有一件工作,就是使形而上学和伦理学合而为一。" 叔本华关注人存在的处境,为人之生存的苦难寻求解脱的途径,这表明叔本华的哲学已从根本上扭转了西方哲学的方向,使西方哲学从以知识论为传统的哲学转向为以探索人生"安身立命"的根基为目标的哲学。所谓"安身立命",是指哲学能够给人提供一个"安身立命"之地,即指"哲学可以给人一咱精神境界,人可以在其中'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 这种为"安身立命"服务的哲学取向就形成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生存论传统。

从知识论传统到生存论传统的转向,无疑有着受西方社会历史影响而产生的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但是必须承认促成这种转向的思想元素却是来自东方、尤其是印度。关于这一点已有学者予以论述:"从骨子里看,处在文化危机感中的叔本华是充满了怨恨之情的。这种对德国整个民族,对当时的宗教制度、经院哲学、占据大学讲坛的'哲学教授们'以及自己周围的家庭关系、人事关系充满厌恶的情绪,不但促使他想摆脱德国传统哲学的思辩色彩,到东方哲理中寻求对人生苦难的解脱。" 叔本华本人也毫不讳言此点。他深信自己的伦理学才是印度圣书的道德训条的xx继承者:"我的伦理学无论是对于神圣吠陀的优婆尼沙昙,还是对于世界性的佛教都xx是xx的。"

叔本华开辟的这种带有生存传统的新的人本主义不是对西方古典人本主义的延续和继承,而是一种反判。古典人本主义是理性主义的,它从抽象的、普遍的人性观念出发,对人生持浪漫主义的、乐观主义的态度,把人看作是世界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歌唱人、赞美人、尊重人,而现代人本主义则是非理性主义的,它从非理性的个人或个人非理性部分出发,把人看作是有欠缺的、不完善的、需要解救与完善的、甚至是无望的、不可救药的。在一定意义上,现代人本主义是对古典人本主义倾向的否定。而现代人本主义把人看作是悲观主义的、非理性的、不完善的等等这些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叔本华从古老东方的印度智慧中得来的启示与灵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印度哲学对于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诞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值得说明的是:西方哲学传统虽然出现了从知识论传统到人生论传统的转向,但这种知识论传统并未因此而发生断裂,它通过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另一大思潮――科学主义――以改变了的形式保存下来。

叔本华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开创者。由于他对其后的一系列xx哲学家的巨大影响,我们不得不象叔本华说基督教流着印度教的血那样,说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血管中流着东方智慧(特别是印度哲学)的血。叔本华以他{zy1}的哲学实践xx了他自己关于印度智慧流入欧洲将在西方的知识和思想中产生一个根本变化的预言。

叔本华是一位天才的思想家,在当时所可能接触到、搜集到的材料并不完备的情况下,他能够紧紧抓住博大精深的印度哲学中最本质的东西来作为他的哲学中最富有营养的思想源泉。叔本华把他吸收的印度哲学与西方哲学加以融合,创造出一种崭新的哲学思想,并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诞生起到了划时代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交流对东西方文明可能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收益和影响。

资料来源:中国古代宗教研究



郑重声明:资讯 【论印度宗教哲学对叔本华的影响【下】_玻璃城堡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