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外文明_昊肇元統中華文化_百度空间

  自从文明产生起的那{yt},人们就对地外文明开始产生兴趣;然而地外文明探索(SETI)纪元是从1959年开始的——通过使用许多先进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和计算机来扫描天空,科学家们花了整整50年的时间在寻找外星人。2009年9月,SETI迎来了它的50周年历程。

  总的来说,SETI总是处于主流天文学的边缘,无论研究者们如何证明其科学上的严谨性,但SETI都无法逃脱这样的命运:那就是同不明飞行物(UFO)及其信奉者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联系在一起,然而又无法彻底否认人们对SETI的研究。

  用希望铸就、用信念支撑是SETI的特点。无论搜索整个银河系要花费多大力气,即使没有搜索到我们想要的无线电信号,也不能因此排除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很可能意味着这些生活在宇宙中的生命体并不用无线电通信,但研究人员相信,地外生命不但会向外发射信号,而且还会有意将信号扫向地球。

  指望地外文明搜索我们地球的这一愿望很可能会令我们失望。事实上在过去的70年间,地球上的雷达和电视信号的随机混乱组合正以光速不断地向外传播,其中仅仅有一些短期的尝试,朝向其他星球发射信号——而每一次尝试都唤醒了外星人入侵的概念。

  可想而知,许多在精神上支持SETI的科学家会以追逐更多的正面数据为天文学的目标,尽管政府似乎不愿意资助这项毫无产出的项目。然而一个小型的SETI是值得支持的,特别是如果该研究成功的话,那么它将有着巨大的含义。

  幸运的是,许多富有的技术专家和一些私人捐赠者愿意资助这项研究。2009年夏天,微软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资助建立的艾伦望远镜阵列(ATA),已经在加利福尼亚开始用它的42个蝶形天线扫射天空。这个阵列的灵敏度能捕获到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而显示来自于地外文明的信号距离我们有多远。

  在1960年的首次尝试中,仅使用了一个无线电频率,而现在的艾伦望远镜阵列可以同时监听上亿个频段。随着技术进步,搜索速度(在恒星系统中所能搜寻的无线电多波段频率的比率)同计算机性能呈指数级提高。此外,艾伦望远镜阵列的研究者们正在解决处理巨大的、多阵列计算的挑战。如果这项技术突破,不仅能使整个射电天文领域受益,且能为未来建立巨型望远镜阵列奠定基础。

  相对于50年前,目前SETI的主要任务之一——搜寻类地球行星——变得更加可行。或许在未来的几年里,天文学家们将会找到一颗同地球相似并围绕其他恒星公转的行星,并通过来自该行星的大气光线进行分光研究,以此了解这颗星球上是否存有生命的足迹?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还是甲烷?它的{yt}有多长?气候如何以及有大陆和海洋吗?在未来的10年里,通过望远镜的探测,科学家们将能够揭晓这些问题的答案。

  此外,寻找宇宙中其他星球上生命存在的间接证据也同样重要。这些星球很可能存在与我们人类不同的智慧生命,这就需要不同方式的地外文明探索。人类是否要向其他类地行星发射信号?这是另外一个论题。但我们至少应该让艾伦望远镜阵列能够探测到来自这些类地行星的信号。地球可以拒绝“开口”,但是不应当连“耳朵”也堵上

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中,从天体演化的普遍规律出发,认为地外文明是存在的,并且“他们住的地方离太阳越远,他们就越高级、越完善”。到19世纪末,发现“火星人”开凿的“运河网”,使人们开始认真地对地外文明进行探索。

现代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自己的文明的环境和发展程度有了较好的认识,并且认识到,人类可能并非“宇宙之骄子”,甚至文明程度还不是{zg}的。前苏联天体物理学家卡达雪夫提出了一套标准来衡量文明程度。他认为,能掌握本行星全部资源的文明称作Ⅰ型文明,能掌握本中央恒星和行星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资源的文明为Ⅱ型文明,能掌握本恒星系统的一切资源为Ⅲ型文明。Ⅰ型对应的能量水平为1亿亿瓦,Ⅱ型为100亿亿亿瓦,Ⅲ型为1万亿亿亿亿瓦。后来美国天文学家萨根又把三类型文明分为10个等级,并确定地球为0.7型文明。

我们所知的文明社会只有一个,即地球文明。过去认为存在“火星人”,后来的探测否定了这种说法,为此要向更远的距离上寻找外星的文明社会。

1960年,在美国实施“奥兹玛计划”,负责人是德雷克。1974年,德雷克设计了一份电报,它是用二进制符号编出的,共计1679个信号,于当年11月16日庆祝世界{zd0}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天文台射电望远镜庆典会上发往位于银河系武仙座M13球状星团。电文内容主要包括数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和人的概貌的一些数据,以及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大小。

1972年,又实行“奥兹玛Ⅱ计划”。对外星搜索结果是,1977年收到一个“WOW”信号。天文学家迪克逊认为,它不是xx的,而是人工的。但后来未曾再现过,这仍是个难解的谜。

80年代萨根发起的,由68名杰出科学家签署的一封公开信,呼吁利用所有的射电望远镜探测地外文明发出的射电信号。但是,也有人反对这一计划,美国科学家蒂普拉的意见是有代表性的。他认为,除地球外,在银河系内没有任何文明,而探测计划必以失败告终。他的理由有两个,一是智慧并非生物进化的必然属性,而自然选择又极为复杂,再一次出现我们这样的生命的机会微乎其微;另外,银河系年龄有100亿年了,若有地外文明存在,他们的探测器早应到了。但事实上没有,因此地外文明是不存在的。

西澳大利亚大学布莱尔领导的一个小组选择了一个自然界中最简单又最丰富的元素——氢的自然发生频率与圆周率π相乘,积为44.62336275亿。他们以此为接收频率,经过1990年和1991年的观测,到1992年并未收到预期的结果。

为了表明地球人的身份,萨根夫妇和德雷克设计了一张“名片”,上面刻有地球人向外星人打招呼的姿势、氢原子结构、对地球位置的提示。此外,还有一张录有图片和人与自然的鸣声的铜制唱片。它们分别放在“先驱者”10号和11号、“旅行者”1号和2号上发往太空。

对于这种作法,一些科学家也不赞成。英国科学家赖尔认为,人类不应向外发“电报”,以免有敌意的文明世界对我们发起攻击。同样,如果我们真的收到它们发出的信号,是否有必要对此作出回答也要在全球范围内征询。



郑重声明:资讯 【關於地外文明_昊肇元統中華文化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