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性疾病:谁来埋单? - 陈静-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 ...

  沸沸扬扬的“开胸验肺”事件,使得“职业病”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词。在有毒有害环境中工作引起的职业病,危害明显,固然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从广义上说,由于职业因素引起的疾病都算职业病。正是这些在看似优越的环境中积累起来的不健康因素,更具有隐蔽性,更不容易认定,也危害着更大范围的人群。

  由于国情所限,如果得了职业性疾病,我们暂时还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依靠法律寻求补偿。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患病风险,却是我们现在就可以着手的事。“开胸验肺”固然是迫不得已的极端手段,却对每一个普通的职场人都是一次提醒。

  “尘肺病”最近几乎成了职业病的代名词,然而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需要担心的“职业病”,却是另外一回事。

  张明(化名),38岁,现已是山东某重点大学文学院教授。三年前,他曾因工作过度,一头栽倒在电脑前,因被及时送往医院,没有留下后遗症。医生总结了发病的诱因:工作压力过大、生活无节制、缺乏活动、久坐、经常使用电脑。同时也严厉警告他,“如果再这样工作下去,今后就别想站起来!”2009年6月,他因感到颈椎疼痛难忍、双腿麻痹再度入院检查。

  与由特殊行业引起的诸如矽肺病等法定职业病相比,IT时代出现的新的劳动病症状,似乎难以用传统的职业病理论来解释。在办公室作业的工作人员被社会视为“白领阶层”,不必风吹日晒,远离煤土尘埃。但同时,现代化的工作方式也被称为“隐形杀手”,在不知不觉中严重威胁着人的健康。

  “经常听到搞科研的人有猝死或过早去世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物理博士的周扬说。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范围内的xx职业病中,肌肉筋骨系统障碍、神经系统障碍分列第三和第七。

  “我们将这类疾病称为‘职业性疾病’,也就是说‘与职业相关的疾病’,与传统职业病{zd0}的区别在于,目前我们的法律不承认它们是职业病,也就享受不到xx疾病相关的待遇。”首都医科大学教授甘祥麟对本报记者表示。

  ——案例直击——

  “鼠标手”不该补偿?

  8月2日法制网登载了这样一则新闻:马军(化名),湖南益阳市人,2008年大学毕业后,应聘进入益阳某家网络公司技术部搞网站技术工作。刚开始时,每周工作6天。工作一段时间后,马军的工作量加大了,由原来的每天7小时延长到8小时。由于每天点鼠标需重复性用力,点击次数过频,3月份开始,马军右手疼痛难忍,握不住鼠标,不明原因的他只好改用左手,后来左手也跟着疼起来。结果上网一查才知道自己患了“鼠标手”病。不久,公司便以经营效益不好为由,辞退了马军。

  为了给自己争取到xx费用,马军多次向公司要求补偿一些xx费用,均遭到公司拒绝。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马军决定走依法维权的道路。

  无法可依谈何维权

  然而,益阳市卫生局工作人员告诉马军,“鼠标手”等新型病症并没纳入国家规定的职业病的范畴,因此不能给他做职业病鉴定。马军又来到了益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求进行工伤鉴定,但劳动保障部门同样认为,这种病症不能做工伤认定。

  长沙市某医院的大夫告诉记者,“鼠标手”病医学上称为“腕管综合征”,是种新型现代职业病症,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以及进入手部的血管,在腕管处受到压迫所产生的症状,主要会导致食指和中指僵硬疼痛、麻木与拇指肌肉无力感。

  ——范围争议——

  腰酸背痛算不算职业病?

  据了解,2002年4月,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通知》公布了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10大类115种。

  “法定职业病,就是平时狭义上所指的职业病,必须是《职业病目录》中公布的,不在里面的都不算。而广义上的职业病,是从医学角度上定义的,只要是职业因素引起的疾病,都应该包括在这里面,所以科学意义上职业病的概念比法律意义上的职业病要广得多。”甘祥麟教授说,我国的《职业病目录》是由卫生部门以及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综合考虑了多方因素决定的。职业病类别化后,政府和相关部门就只对认定范围内的情况负责,“这跟国家的财力有关,钱多的话,就能多负担一些人。”

  甘祥麟表示,我国的职业病认定范围是按照国际标准划定的,例如尘肺病是国际公认的职业病。美国把由职业史引起的颈椎腰椎病、肌肉骨骼损伤、心血管类疾病都列入职业病名单里,可以得到相关的补偿,而我国目前只负担危害重大、受害人数相对少的职业病,如尘肺、中毒等。

  生活习惯是否影响?

  而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吕乃基对此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尽管很多人的颈椎、腰椎病甚至鼠标手都跟职业有关,但是否真的为严格意义上的职业病还很难界定,“打xx、上网玩游戏都可能会产生颈椎病,有时很难与生活习惯xx分开。”

  ——现状调查——

  新型“职业病”就潜伏在身边

  显而易见,新型职业病多发生在都市,且多与“白领”二字相关。每每提到“职业病”,脑海中马上浮现的是一则则显露职业特点的笑话,我们在笑他们“矫情”的同时,不曾想到,自己也许已“病入膏肓”。

  据了解,北京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早在上世纪末就曾连续3年(1996—1998)对电信行业、电视台、报社激光照排车间的电脑作业人

  员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30%左右的被调查者不同程度患有颈肩腕综合征,60%左右的被调查者由于经常注视荧光屏,导致眼肌高度紧张,长期疲劳,出现视力下降。另据报道,长期不间断的操作计算机而导致的“暴盲”事件,在国内外都有发生。

  2005年,中国记协启动了新闻工作者骨科普查活动,对全国8省16市新闻工作者进行了颈椎病、关节病等骨科职业病的普查、咨询和义诊。在调查中发现,颈椎病等骨学疾病是新闻工作者易患的五种常见病之一。据有关医院统计,在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常见职业病的“黑名单”中,骨科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已上升至第二位。

  在北京某知名软件公司任工程师的郭永生告诉记者,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人,颈椎、腰椎不好的很多,有些从事基础网络技术维护的工作人员由于重复动作过高,出现手指、手臂酸痛的情况也不少见,但因此获得公司额外补贴的情况却从未听说。

  ——路在何方——

  靠人文关怀还是靠法律保障?

  而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则表示,国家没有相关规定,所以不属于单位补偿的范围,但是作为正规大型的软件公司,他们会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使自己的员工远离现代化办公用具的伤害,譬如,给每人桌上摆两盆绿色植物,一方面可以减少电脑辐射,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放松心情;另外,公司还会定期请专业人员对室内进行检测,保证有害物质不会超标,“我们还有免费的健身房,供员工锻炼加压,不过很多人没时间去。”工作人员说。

  众鑫律师事务所律师苏向东向本报记者透露,他曾经接手过一个案例,一位长期与电脑打交道的妇女,怀孕后没有间断工作,而造成了意外流产,但依照法律程序很难断定其为职业病,{zh1}经过协调,其公司内部对此事进行了一定的补偿。

  苏向东律师认为,尽管国家目前对职业病的鉴定标准严格,很多领域没有兼顾到,但是不少单位针对自己员工的工作性质都有相应的福利待遇,如在医院xx科工作的医生,每年都有额外的假期去制定地点进行疗养;有的高等院校对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的科研人员有相应的补贴等等。

  “法律的制定有时会相对滞后。当一个问题具有了群体性表现特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xx后,法律政策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会不断扩容和修订,将起纳入其中,随着新型职业性疾病的不断出现,未来国家也许会有相应的政策为劳动者提供保障。”苏向东说。

  

郑重声明:资讯 【新型职业性疾病:谁来埋单? - 陈静-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