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种猪场:浅谈规模化养猪场的预防性用药及其注意要_河南省种猪场_ ...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群饲养密度的增大,流通环节的日益活跃,生猪疫病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然而,一方面,在生猪疫病的类型上,生猪的老疫病(如猪瘟、猪气喘病等)继续肆虐,新发生的疫病不断增加,并且许多生猪疫病往往是由于多种病因和多重因素引起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而且发病症状日益非典型化,隐性感染增多;另一方面,在生猪疫病的预防和xx上,虽然有些疫病目前已经研制出了有效的疫(菌)苗,但还有不少疫病尚无疫(菌)苗可供利用;有些疫病虽有疫(菌)苗可防,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往往猪群发病后由于机体组织器官受损,免疫机能下降,常常使用xxxx效果不是很理想,有时甚至xx无效。因此,对规模化养猪场生猪疫病的防治,应树立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群体保健的观念,并根据养猪场周边疫病流行的特点,结合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宜的xx预防方案,筛选出{zj0}防治效果的xx,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以控制生猪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笔者结合现阶段规模化养猪场生猪的养殖实际和本人指导养殖场防控生猪疾病的经验,谈谈规模化养猪场预防性用药的方式及其注意要点。
规模化养猪场预防性用药的方式
    季节性预防用药 在生猪养殖的一年四季中,随着温湿度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养猪场生猪的一些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随着外界温度升高,空气湿度增大,饲料极易发霉变质,如猪的机体抵抗力减弱,猪群的疫病发生率就会增高,极易引起猪瘟、猪链球菌病、猪乙型脑炎、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弓形体病、母猪无乳综合征等病的发生;而在气候骤变的天气以及冬春寒冷季节,则极易引起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气喘病、猪流行性感冒、子猪副伤寒、猪衣原体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等病的发生。因此,在夏季和冬春寒冷季节到来之前,养猪场对生猪疫病的防控应在运用疫苗预防的基础上,全群可采用脉冲式联合用药的方式,防控生猪疾病的发生,其中常用的xx有支原净、氟甲砜霉素、泰乐菌素、土霉素、金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红霉素、林可霉素、喹诺酮类xx等,各养猪场应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灵活合理使用。
    阶段性预防用药 在生猪生产上,根据生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可以将生猪划分为哺乳子猪、断乳子猪、生长育肥猪以及种公猪和种母猪等多个阶段,而种母猪又可分为后备(空杯)母猪、妊娠母猪、泌乳母猪三个阶段。在生猪不同的生理阶段(或年龄阶段),一些猪病的发生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如:子猪红痢,主要侵害出生后3日龄以内的子猪;子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后1周以内的子猪;子猪白痢,常见于10日龄~30日龄的子猪;球虫病,一般7日龄~21日龄的子猪易感染;蓝耳病,子猪1月龄最易感染;而由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子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和子猪水肿病,则常见于断奶后2周~3周的子猪。因此,在养猪生产中,可以根据生猪的不同生理阶段(或年龄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xx来预防生猪的一些疾病。如子猪出生后2天~3天内,每头子猪肌肉注射补铁剂100mg~150mg(如生血素),在缺硒地区还应同时注射0.1%亚xxx与维生素E合剂,每头1毫升,10日龄子猪每头再加量注射1毫升。子猪在3日龄、7日龄、21日龄分别注射3次速解灵(头孢噻呋500mg/毫升,每次0.2毫升),子猪断奶前一周至断奶后半个月,用支原净(50mg/千克)+金霉素(150mg/千克)拌料饲喂,同时用阿莫西林(500mg/升)饮水,可有效地预防子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和子猪水肿病的发生。
    应激性预防用药 应激是指猪群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同时刺激时(如子猪断奶、免疫注射、去势、驱虫等),所出现的非特异性的全身性反应。猪群发生应激往往容易引起生猪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的改变,导致猪群的生长发育迟缓,繁殖性能下降,产品产量及质量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xxx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在规模化养猪场,猪群应激反应的大小常常与生猪的品种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外来品种生猪的应激反应强于培育品种,其中皮特兰、比利时长白、台系杜洛克高于其他品种,培育品种生猪的应激反应高于本地品种。而引起生猪应激反应的因素则较多,如天气过热或过冷、生猪饲养密度过大、猪舍潮湿、子猪断奶、猪群混群或换圈、子猪去势、猪群运输、防疫注射、疾病xx、饲料及饲喂方式突变等,均有可能引起生猪发生应激反应。因此,规模化养猪场在生猪的饲养管理上,除了应尽可能减少引起生猪发生应激反应的因素,可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类xx,如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2、电解质、xx剂或中药制剂;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刺五加、党参、延胡素,并结合维生素C、维生素E的使用,可使猪群适应气温聚变的能力加强等等。
    驱虫性预防用药 规模化养猪场常见的生猪寄生虫病主要有猪蛔虫病、猪鞭虫病、猪结节线虫病、猪疥癣病和猪弓形体病等。生猪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可以通过外表观察、粪便定期检查和屠宰时剖检进行监测,通过检查监测,可以发现一个养猪场甚至同一头生猪,混合感染多种寄生虫病的现象是相当普通的。因此,规模化养猪场要有效地防治生猪寄生虫病的危害,对猪群的驱虫{zh0}采取统一行动,其中预防性xx驱虫是防治规模化养猪场寄生虫病的主要技术措施,养猪场在具体对猪群采取的预防性xx驱虫工作中,至少必须把握四点:一是养猪场驱虫必须要对全场所有猪群统一进行,以防止驱虫猪群和未驱虫猪群间的寄生虫疾病的交互感染;二是空怀母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和种公猪在统一xx驱虫后,应间隔3个月再驱虫一次;三是子猪应在保育阶段后期或生长阶段各驱虫一次;四是对引进的种猪应在并群前10天给予驱虫一次。
    规模化养猪场给予猪群预防性驱虫,选用xx应以安全、高效、广谱、低毒以及减少猪群应激为原则,如选用“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复方驱虫剂,它不但能驱除生猪体内的线虫类和螨类早晚期幼虫和成虫以及原虫,而且用药的安全性能好,养猪场可以放心地用于包括怀孕母猪,甚至重胎临产母猪在内的各阶段猪的驱虫。
    紧急性预防用药 如某一地区一旦发生生猪传染病流行,必须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根据生猪疫病的种类和实际情况迅速划定疫区,进行封锁,保护易感动物,如属于生猪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必须采取果断措施,立即扑灭、销毁、深埋,并对病死生猪xxxxxxxx。对于一般的病猪及可疑猪应立即隔离观察和xx;对于尚未发病的猪及其受威胁的养猪场,应在加强观察、注意疫情动态的基础上,根据疫病的种类和性质采取相应的血清或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注射,以提高猪群的xxx,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如发生猪瘟流行时,对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所有猪(除哺乳子猪外),每头一律用猪瘟弱毒疫苗6头~8头份的剂量进行紧急预防注射,一周后猪群可得到有效地保护。对于无疫苗可使用或使用疫苗免疫尚未产生xxx的受威胁猪群,可以在饲料或饮水中进行预防性投药,养猪场对预防性xx的选择,应针对当时、当地疫病流行的类型,并结合当地实际的xx使用效果或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的预防性xx。如发现养猪场发生生猪链球菌病流行时,可在全群的生猪饲料中按200g/t~400g/t加入磺胺-5-甲氧嘧啶,并配合等量的碳酸氢钠粉,连续应用2周~3周进行紧急性预防用药,可有效地防范生猪链球菌病在养猪场的流行。
规模化养猪场预防性用药的注意要点
    规模化养猪场采用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用药,在生猪疫病防治上虽然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但也并不是{wn}的,因此,养猪场在使用预防性用药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六大要点:
    树立尽可能减少各种xx使用的观念 养猪场应根据生猪的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生猪免疫程序,有效地控制生猪的疫病发生,从而有效地尽可能减少各种xx的使用;在防治生猪疫病时,应严格按规定使用兽药和xx添加剂,遵守用药剂量和休药期,尽量不使用滞留性强且有毒的xx,特别注意防止xxx、xx类xx和合成类驱虫剂的滥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在储藏时,应将饲料、饲料添加剂与药品、消毒剂、灭鼠药、灭蚊药或其他化学xx分门别类储藏,谨防饲料中混入其他xx。与此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防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受潮霉变,以防霉变饲料招致有害毒素物质残留;严格生猪的用药管理,养猪场要充分认识滥用xx的严重性和不良后果,增强对畜产品安全性及环境保护的再认识,自觉规范养殖行为,减少不必要的xx和xx添加剂的使用;生猪的饮水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饮水中的微生物含量、有害物质含量均不可超标,生猪饮用xx水和猪舍内使用消毒剂,不仅要确保其有效性,同时还要防止xx残留,食槽和饮水器必须xx无害无xx残留;注重xxx、xx类xx以及一些合成化合物等滞留性强的xx替代产品开发,从根本上杜绝畜产品中的xx残留。
  采取相应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规模化养猪场对生猪疫病的防治,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注意改善养猪场的环境条件,提升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以有效地防止场外疾病的传入,降低养猪场原发性疾病的感染率,杜绝或减少其他疾病继发性感染的几率。同时要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减少和杜绝应激因素,避免降低猪群的抵抗能力和xxx,可使用一些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营养素,并加强对饲料来源(如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等)污染的生物因子的监测力度。此外,要加强疫病的诊断与检测,摸清养猪场多重感染的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疾病的种类,建立养猪场完善、合理的监测方案,实施种猪场疾病净化,建立健康的种猪群,从而全面提升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坚持严格的隔离封锁和定期有效的xx制度,实行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制度,杜绝带病猪(包括带病种公猪精液)从外引入,合理使用疫苗和xx,时刻树立全场参与意识、综合防治意识和群体防治意识,实施有效的xxx综合防治措施。
    有计划地合理使用xx 预防性用药应根据养猪场当时、当地以及本场疫情发生与流行的特点,有计划地定期使用xx。养猪场为预防生猪的某些疫病,而不是在饲料与饮水中长期添加某种xx,如若这样,就会既增大了养猪场的用药成本,又极易引起生猪机体内有益菌群的失调,同时还会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因此,规模化养猪场一定要根据其使用xx的药理特性和药敏试验,策略性地合理使用xx。在预防性用药过程中,养猪场既要考虑到猪种、年龄、个体的差异,又要兼顾到xx的用药剂量、疗程、给药途径对疗效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xx的不良反应、配合用药的配伍禁忌以及xx的残留和xx的耐药性等问题,如养猪场发生猪气喘病流行时,养猪场为了提高其xx疗效,不注意xx的不良反应、配合用药的配伍禁忌,而在饲料中已添加有盐霉素的情况下,又使用防治生猪气喘病疗效较好的xx如泰乐菌素,其结果就有可能导致泰乐菌素的毒性增强,从而造成大批猪的死亡。
    树立猪肉食品的安全观念 规模化养猪场的饲料和饮水安全是生产安全猪肉食品的源头,因此,养猪场在预防性用药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行业标准,杜绝违规使用,禁止使用违禁xx,同时要严格执 行用药的休药期等有关规定,以确保猪肉食品的安全。
  规范使用影响生猪机体免疫应答的xx 对影响生猪机体免疫应答的xx如氟苯尼考、病毒唑、利巴韦林、磺胺类和四环素类xx等,因其对生猪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而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尤其在生猪疫苗免疫前后的不规范使用,可能会导致机体的白细胞减少,从而影响免疫应答,因此,对影响生猪机体免疫应答的xx应规范地使用。
    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xxx饲料添加剂 我国的xxx资源丰富,如艾蒿、鱼腥草、蒲公英、车前草、辣蓼等,这些xxx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而且具有xx、xx、调节脏腑机能、增进食欲、增强生猪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催肥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不产生抗药性、安全经济实惠等优点,如将其进行适当地加工,有针对性地作为饲料添加剂适量添加到哺乳母猪和子猪的饲料中,既可有效地防止子猪拉稀,又可提高子猪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因此,xxx添加剂作为预防用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养猪场不妨一试;再如黄芪、党参、当归、何首乌等补气类中药均具有活性物质成分,这些xx除具有补气助阳的功效之外,还可提高生猪机体的xxx,增加机体抗病力;另如“增乳散”由王不留行、益母草、当归、通草、黄芪、丝瓜络、甘草等八种中药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既能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又能防治母猪产后隐性乳房炎的发生。
    在养猪生产中,养猪场还可以将xxx与西药合理配合使用,但二者之间的配伍,必须遵循“中医辨证”与“西药辨病”的双重理论,取两者之长,以此达到相互协同、增强疗效、相互制约、降低毒副作用的作用,如金银花可以提高青霉素对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xx作用;喹乙醇与xx类中药如黄连素、蒲公英等的合用,二者具有协同和增强的作用,并可降低喹乙醇的用量,养猪场可以结合本场的实际,将xxx与西药合理地配合使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河南种猪场:浅谈规模化养猪场的预防性用药及其注意要_河南省种猪场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