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激光武器研发近况

某日看“Star Dust”(星尘,某北航家伙的推荐),里面有一段好玩的情节,“莎士比亚”船长带领船员在空中收集闪电,然后卖到地上国度。还送了一百支给主人公作为与巫婆们战斗的武器。然后想起了星球大战,以及正在默默地但是突飞猛进发展的武器。

520日左右读到这样的报道:

“在激光问世50年之后,这种无处不在的现代技术或许已准备好提供科幻影片《星球大战》中屡见不鲜的东西――激光发射器。

  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军方试验人员有可能利用陆基击落来犯的迫击炮弹,军事指挥员接近于能够从空中发射瞄准坦克或地雷的

  波音公司在西稚图的机载激光器计划是一个导弹防御项目,属于美国国防部支持的数十个定向能计划之一,这些计划由波音、雷神和诺思罗普-格鲁曼等军火承包商负责实施。波音公司的迈克・里恩说:让我来告诉你,我们就是看不见的死光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汽车公司就用激光器切割制造汽车用钢板,今天它们用功率在25005000瓦之间的激光器,每分钟可以切割数百英寸钢板。军事研究用激光器目前的功率则高出1020倍,因此其潜力得到大幅提升,可在数秒之内切割金属。

  《假想武器:五角大楼科学内幕探秘》一书的作者莎伦・温伯格认为,激光器正在日益得到军方的使用。枪炮的瞄准器采用激光装置,激光装置锁定目标以便帮助指导飞机从空中投放xx,通信线路的安全也依赖于这种装置。

  发展激光武器的主要障碍之一始终是如何生成足够能量,以获得作战计划人员所设想的那些类型的激光脉冲。不过设计人员最近跨越了100千瓦的基准功率,这被认为是研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工程师改进了涂层、激光器制冷和微型化电子器件,从而避免了大功率激光脉冲在操作过程中把武器本身烧毁。

  于是,多年的研究终于产生了在战场上有用武之地的激光器,只有一个可能的例外――弹道导弹防御。然而恰恰是在这个防御领域,使用激光器的概念得到了最多的宣扬。


美军在进行激光武器试验。

为什么呢?成本是一个原因。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去年取消了购买一架装备激光器的波音747飞机的计划,为纳税人省下2.14亿美元。该计划的进程比预定晚了8年,并已超支40亿美元。盖茨还质疑一种需要在距离导弹80英里范围内才能将其击落的激光器的实用性,因为这意味着它必须飞越敌方的空防区域――这很可能是xx之举。

前空军首席科学家、目前在马里兰大学任教的马克刘易斯说:“把激光器安装在747这样的大型飞机上工作是一回事,把某种真正有意义的武器投入战场则是另一回事。那架747原本将成为军方第二架装备激光器的飞机。现有的代号YAL-1747“机载激光器试验机与其说是件武器,倒不如说是个研究项目。

刘易斯说,xx激光器计划功率的提高出人意料。1月份使用的安装在747飞机上的100千瓦(或更大功率)激光器足以在不到2分钟的时间内把飞行中的导弹烧出一个窟窿。

  但是温伯格认为,仍然存在着减轻激光武器重量的难题。全国研究委员会说,导弹防御局的化学激光器重量超过17.5万磅。温伯格说,如果走访实验室,你会看到激光器的尺寸差不多有两幢楼那么大。你不可能把它装到枪管上。

似乎激光器还远远没有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但是十天之后从《环球时报》等渠道就可以获得这样的消息:

“美国海军很可能将在世界上{zx0}实战部署杀伤性激光武器。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531日报道,随着一种以现役密集阵近防炮改造的激光武器系统通过实战测试,距离它上舰的日期已不太遥远。

报道称,531日美国海军宣布,当天美国海xx激光炮在加州海上靶场成功跟踪并摧毁一架无人机。虽然这不是激光炮首次击落无人飞行器(去年美国空军已在加州中国湖进行过类似试验),却是首次在海上用激光击落无人机。此前担心海上颠簸的平台、潮湿且高盐分的气候环境都可能对激光武器带来不利影响,而美国海军也希望考验激光武器在这种环境中的可靠性。

密集阵火炮系统在美国海军舰艇大量装备的近防系统。“phalanx”(密集阵)这个词其实{zx0}是指古代密集作战的一种方式,最xx的就是马其顿方阵,
后来被米国人用来做了自己防御对舰攻击导弹的防御武器系统的名称。这就是正在开火的密集阵火炮。


参与试验的激光密集阵系统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装,用市场上就能买到的固态激光器取代原有的620毫米机关炮,并将它与特殊研制的光学设备结合,使它能摧毁各种炮弹、导弹及无人机。 (注:这是以色列的激光密集阵系统。照片右上角的“小镜子”就是激光设备)

其他几款激光武器:对空防御

地面防御: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认为,激光武器系统仅用水和电,大大减少了后勤保障负担。该领域专家米切尔·戴特恰曼称,激光武器优点很多,它将改变未来海战模式,例如它能提供超高精度的光速打击能力,对舰艇内部空间没有太多限制,使舰艇能够有效应对新的威胁,包括超高速巡航导弹


郑重声明:资讯 【美国激光武器研发近况】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