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处理方法的探讨(转)---李萍_小小学子_新浪博客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项经常性实践活动,而批改作业则是教师对学生这一实践活动的评价过程,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数学作业是教学的一面镜子,或者说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通过批改作业,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智能,矫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弥补知识的缺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此窗口获得信息,及时反馈,调整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因此,作为教师,了解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方式和原则是极为必要的。

一、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方式.

(一)学生当堂自我批改

    长期以来,旧的教育模式给我们以批改作业纯粹是老师的事的印象,这其实存在极大片面性。因为作业的批改离开了学生,充其量也就是检查与被检查的形式,而学生当堂自我批改则克服了形式主义的弊端,直接进入作业判断、作业修正的有效学习状态,以强刺激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中的不足和知识的缺陷以及公式、法则、定理、定义等相关知识点加深理解和巩固,以达到作业批改的真正目的。一般做法是,对于基本练习和基础训练作业,学生作业后,指定优生讲解答案,其他学生自行批改。同时在鼓励实事求是的气氛中了解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对某些知识障碍适时展开讨论,{zh1}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课后还要统计检查作业的情况。

(二)教师当堂巡回批改.

    一般来说,教师批改作业大都是在课后进行的,由于每个教师同时教授几个班级,而这几个班级相同课时的作业也是相同的,所以课后批改具有很大随意性,不利于及时发现不同班级各自不同的共性问题,延伸了错误的强化过程甚至直接影响错误的纠正,因此教师当堂巡回批改显得异常重要。在学生课堂作业期间,教师巡视了解作业大体情况,做游动式无规律批改,对一些进行顺利没有错误的题目作肯定批改;对一些只有书写粗心和格式错误的题目作指导性批改,而留下存在知识性错误和思路错误的题目不作批改,提醒启发学生立即订正,并让学生做上记号,以便在复习时引起重视,课后再作较小量的集中批改。这种批改形式不仅可以减轻课后批改的负担,及时了解学生作业的真实情况,而且较高的正确率可以培养学生作业的信心,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三)教师重点当面批改

    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基本素质和智力水平的差异,因此无论在数学学习还是在作业过程中,都会有学生存在障碍。对待作业错误率较高的学生,采用当面批改方式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状况极为熟悉,对每次教授的内容心中有底,对差生可能出现的作业问题作预见性准备。教师当面批改作业可以在课内课外同时进行,课内进行是帮助差生及时解决问题,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课外进行则是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补差。为保护差生的自尊心,提倡教师定时到班里面批,也可以以个人、团体形式面批,只是注意的范围要相对集中。教师」边批改一边讲解、纠错,使差生明确知道错在何处、错误原因及正确解法,并要注意发现差生的思维火花和作业进步,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生当堂互相批改

    课堂作业后,学生通常处于一种等待评判的被动状态,不利于对作业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巩固,而学生当堂互批则可使全体学生都介入到作业批改过程中,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对作业批改的热情和xx。通过互批,学生既可了解自己作业中的问题,又能从其他同学的作业中学习到新颖的思路和方法,锻炼提高其改错和辨析能力。教师可把答案公布在黑板上,让同桌或前后左右的学生组成批改学习小组,交换作业互相批改。批改可在学生随时切磋研究中进行,提倡集体讨论,通过小声交谈、询问、征求意见等提高批改质量。批改完后,由作业者去审查,提出异议再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群体效应,使信息多方位流动,有助于达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奋发努力的目的。

〈五〉重点批改和部分批改

    重点批改就是把全部作业收上来后,只批改一部分列为重点的学生的作业,其他学生不批。至于什么样的学生被列为重点,要根据实际情形来确定。比较简单的作业,较差生可列为重点;准备讲评的作业,好中差学生皆要选择批改到;在选拔比赛前,好学生可列为重点。重点批应与面批结合起来,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批改方法。如对优等生要"吹毛求疵""求全责备",使其知不足,鼓励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对中等生重在"点化开导",帮助理清思路,总结规律,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对差生则应"关怀备至",用教师的"雪中送炭"之情去唤起他们的上进心,通过必要的补讲开导,帮助他们完成数学作业,给以满分鼓励以增强学习兴趣。当然被列为重点的学生要不断更换,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安排,一学期{zh0}每个学生都能轮到一至两次。部分批是指每次只批一部分抽到学号的作业,这次批单号的,下次批双号的,也可以只批一至二组的作业,逐次轮流,另一种是从作业题中选择几题全班批改,只要统筹兼顾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原则

(一) 及时性原则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刚刚做完一件事的时候,就十分迫切地想知道它的结果。学生不管是差生还是优等生,测验考试后都急切地想了解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即时确认"。根据学生这一心理,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最短的时间里,教师应及时对作业做出评定。因为当学生及时得到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时,他们就能在印象鲜明,记忆犹新的情景中,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做出调整和矫正。事实上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分组解题实验,有的组每日告知做题结果z有的组每周告知做题结果;有的组不告知结果。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测查,测查后再调换告知与不告知的做法,结果表明,原来成绩提高的组下降,而原来不理想的组成绩很快提高。由此可见,每日及时评改作业可以提高练习效果。

(二) 思路性原则

    思维教育是数学教学的潜在目的,所以教师在数学作业批改的过程中,不要把重点放在判断答案是否正确上,而要把注意力放在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上。结果错误,但思路中有合理部分,应该肯定其合理的部分,指出不足之处;结果正确,但思路不清,应让学生重视起来并认真思考。因为解题的策略、过程既反映着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又反映着学生的思维水平。

如有这样一则例子,三个学生解同一道题:0.99一(0.1一0.01)×0÷0.99。其解答过程分别是:①0.99一(0.l一0.01)×0÷0.99=0.99一0.09×O =0.99-0=0.99; ②0.99一(0.1-0.01)×0÷0.99=0.99一0.09×O ÷0.99=0.99-0=0.99;③0.99一(0.1一0.01)×0÷0.99=0.99-0÷0.99=0.99。

教师批改时显然不能只看答案,因为他们的得数xx一致。①的运算顺序是错误的,说明该生基础知识有欠缺;②按部就班地按级计算,结果正确,循规蹈矩但思路平平;而③在处理(0.l一0.01)×0时,显然有独到之处,思路{zj0}。由此看来,教师批改作业时,必须重视那些深层次探索研究的学生的解题思路,有针对性地给出恰如其分的评析,这样可促使学生作业时思考{zy}解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题的合理性和独创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三) 启发性原则

    所谓"批改"数学作业,包括"批"和"改"两项内容。而事实上具体操作一般是重批轻改,这不符合作业批改的启发性原则,因此当学生作业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能只作简单的判断,而应该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现代的数学教育已经把思维训练作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中心任务,因此,在批改作业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所发现和收获。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尽量不打"×"号,而打"?"或画浪线,同时适当加上启发性的批语。如:"想想有无更合理的方法?","先看书上例题……找出错误原因","请验算,再找出错误所在","这样可以吗?想想为什么?",等等。有时,教师还可以顺着学生错误的思路提问下去,将错就错,直至让学xx现所出现的问题。

(四) 激励性原则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通过激励,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表现在学习上就有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激励。它给我们这样的启发: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尽可能使用鼓励性手段,肯定为主,否定为辅。对于学生作业中非同一般的新颖解法无论是否xx正确,教师首先都要热情鼓励这些可贵火花,其次才是评价。一般地.除了常用的"〉"号以外,还可以用一些表示赞赏与鼓励的符号,比如用"Δ"号表示优秀;用"☆"表示有创新精神等。同时,给学生一些富有鼓励性的批语,效果会更好。比如:学校有女生80人,男生是女生的2倍,教师是女生的一半,这个学校共有师生多少人?常规解法是80+80×2+80×1/2=80+160+40=280(人),有的学生解法是80×(1+2+1/2)=280(人)就颇有创见,说明他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师就可批上:"解法非常好,有创造性!"另外,针对学生作业的具体情况可分别给出"方法巧妙合理,真棒!"、"大有进步,望保持!"、"聪明的解答,OK !"、"太好了,xx正确!"等激动人心的批语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心理学的实验也表明,经常得到鼓励性评语的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上显示出明显的进步。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是数学教师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可使教师和学生迅速准确地得到教和学的信息反馈,从而调整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对作业批改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解作业批改的各种方式,灵活运用批改原则,{zd0}限度地发挥作业批改的积极作用。通过作业的批改,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及解题的创造性做出全面的客观评价,并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处理方法的探讨(转)---李萍_小小学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