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札记之:一去又四年- 纯铁牙签- 博客大巴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夏天是美好的。伴随夏天而来的,是温和的南风、呱噪的鸣蝉、T恤短裤拖鞋,还有女孩们养眼的裙子。而这个夏天,除此之外,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又如约而至了。于是我们有理由端坐在电视前,伴着啤酒熬夜,这个过程让人享受。
          世界杯是如此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眼球。虽然中国队照例无缘,但丝毫不能减弱我们对它的热情。尽管平时我并不是一个球迷,但在这个时候,我依然选择了和更多的人一样,以虔诚、期待和激动的心情,迎接这个节日。
          算上本届南非世界杯,回忆起来,我有印象的世界杯一共只有四届:1998年法国,2002年日韩,2006年德国。四届不算多,但时间的跨度已是12年。巧合也好,必然也罢,这12年,正好伴随着我人生的四个重要的转折,与其如此,倒不如说此前人生的每次转折,都几乎不可避免地和世界杯有关。
          1998年,我高三。世界杯的时候,高考即将来临。我每天所做的,就是和众多的同学一起,关在教室里昏天黑地地复习,课桌上堆得高高的是书本和xx。没有电视,没有报纸,关于世界杯的消息大多来自于集体宿舍里那台现在已经忘记了主人的廉价收音机。每到晚上听收音机的时间是我们{yt}中最轻松的时间。现在想想,那时关于世界杯的报道倒不是我们最xx的,倒是午夜时分电台播放“×大夫热线”的时候,全宿舍的人无不屏息凝神。那时候,懵懂的是对大学的梦想,还有性。
          那一年贝克汉姆大红大紫,女生们谈起她们心中的小贝,无不春心荡漾。
          等到下一届世界杯的时候,我已是大学即将毕业了。2002年,在兰州。记忆中兰州的夏天不似冬天一样干燥、脏乱,反而是温润的,山上的红柳、骆驼刺、还有野生的枸杞,一团一团的,旺盛得好像要把冬天和春天落下来的一次性补长回来。而校园里,槐花刚落,苹果正涩,空气里弥漫着离别前的伤感气氛。我也是忧伤的,留很长的头发,几乎不刮胡子,常常和朋友们在街头逗留到很晚。除了在街头看球,更多是比赛结束后,几个人一人提一瓶啤酒,沿着黄河边走边唱。我们几乎唱完了所有能唱的歌。和高考阶段的紧张忙碌不同,在校园里的{zh1}那段时光里,我一直在写诗。
          那一年,中国队在世界杯决赛圈散了散步,也似乎正是罗纳尔多风头正劲的时候吧。
          2006年,已经工作四年的我,认识了当时的女朋友,后来她成了我的老婆。球赛是在单身宿舍里看的。这几乎是我{dy}次正儿八经地看世界杯,我在赛前就预测了每一场球的胜负,预测到了{gj}将在法国和意大利之间产生,甚至还预测到了意大利将成为{gj}。我将32支球队的对阵图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每看完一场比赛就填上比分。我看得相当的投入,甚至可堪专业球迷的称谓,但是,这一年看球,没有一起喝啤酒和激动的时候呐喊的朋友(这一次,仅有来过一次苏州,我们一起看过几场球)。
          这一次,印象最深刻的,除了黄健翔xx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齐达内告别时酸楚的背影。
    而此刻,揭幕赛上,东道主南非队和墨西哥队激战正酣,我在键盘上敲出这些文字。时而抬头看看电视屏幕,比分暂时1:1,相当精彩。今年,我肯定不能像过去一样,一场一场地把比赛看下去。命运已不由我自主地选择了更繁重的工作、更巨大的压力。今年的转折,则是我将拥有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孩子的父亲会是什么感觉?啊,请你告诉我。
          四年一届世界杯。四年的光阴里,我们每个人都必然经历很多,变化很多。如果每个人在心里都埋藏着一种期待,就如同球迷们对世界杯的期待,那么四年是个恰到好处的间隔,长了太久,短了太急。没错,就是这样。




郑重声明:资讯 【世界杯札记之:一去又四年- 纯铁牙签-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