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赵河农业中学历史个案揭示_汪礼俊_新浪博客

                           太湖县赵河农业中学历史个案揭示

【本人在2009年4月已成功申报了中央教科所“十一五”教育史志研究课题的子课题,本文为该课题的研究论文,经导师多次指导,反复修改,该文已收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教育史研究》拟发通知】

 [摘    要]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国教育史上出现了一种民办农业中学,它们的性质是半农半读。虽然它们存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它为一代人提供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一代人的思想和人生道路上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也让人们从这里看到了在中国教育史上一段艰难的教育历史过程。农业中学的存在是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产物,它客观上推进了中国教育史的进程,尤其是农村教育历史的发展。它的存在,为后来的农村中学奠定了基础,甚至于长远的影响。因此,农业中学在中国教育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不能小看的。

 

[关 键 词]  赵河农业中学背景、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育启示

[作者简介]  汪礼俊,安徽省太湖县赵河中学教师(安徽安庆 246471)

 

    农业中学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特殊历史阶段下的产物。它存在的时间短暂,其影响却不能小看。本文以回顾赵河农业中学为线索,意在让读者了解中国教育史上一段不可忘记的历史。

    一、   赵河农业中学创立的背景

    (一)农中创立的历史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dy}个5年计划(1953-1957)胜利完成,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

    1958年2月11日,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在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劳动生产教育,改进文化知识教育和培养工人阶级自己的教育队伍。认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途径不是一条。而是三条,即除了国家办学以外还有群众办学和勤俭办学、勤工俭学两条途径。

    1958年3月17-19日,中共江苏省委在南京召开民办农业中学座谈会,推广本省海安县双楼乡和邗江县施桥乡创办农业中学的经验。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教育部副部长柳湜出席座谈会。陆定一在会上指出:动员群众的力量办各种职业中学,特别是创办农业中学,使不能进普通初中的小学毕业生都能升学,这是一个好办法。办农业中学,不但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大跃进,而且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大跃进。

    1958年中共中央(58)283号,批转江苏省委关于民办农业中学问题的报告(摘录):普遍发展民办农业中学,对于满足广大农民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强烈要求和小学毕业生升学要求,有重大的作用。它可以收容不能升入普通中学的高小毕业生,使他们能继续学习,为农业机械化培训初级技术人员;使之成为农村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据点。凡是有条件的省、市、自治区,应当仿效江苏的办法,大力发展民办农业中学和其他职业中学。

    1960年11月24日—12月12日,中央文教小组召开全国文教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在文教战线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问题,检查和批评了文教战线的“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瞎指挥风”,集中研究了在教育工作中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问题。会议强调了要正确处理文教事业建设和生产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关系,以及数量和质量、政治和业务等的关系,解决好教育事业发展过快、战线过长、占用劳动力过多的问题。并据此讨论安排了一九六一年和今后的工作。

    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大部分民办农业中学停办,只有少数仍坚持半天劳动,半天学习。

    1961—1963年间,国民经济经过调整、恢复、发展,整个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全国各地又开始兴办农业中学。

    1964年,根据刘少奇提出的“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在实行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的同时,推行半农(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试办各类半农(工)半读学校,创办农业中学和农业职业中学。

   (二)农中创立的现实背景

    1958年下半年,安徽省太湖县文教科要求各乡(社)大力发展民办农业中学。招生对象为未升入普通初中的小学毕业生。于是马庙、黄镇、寺前、玉珠、黄岗、弥陀、树坪先后办起了七所农业中学。专任教师7人,共招生学生124人。1960年,全县又办起了七所半日制民办农业中学,教师38人,生产园地274亩,学生397人,学制均为三年(1)。

    1964年,赵河人民公社为了解决生产大队会计人员紧缺的实际情况,积极响应创办民办农业中学的号召,经公社革委会研究,决定建立赵河农业中学。

     二、赵河农业中学的教育教学情况

   (一)基本情况简介

    赵河农业中学创立于1964年秋季。负责人是盛中怡。教师先后有刘荣茂、陈祚望、何家驹三人。根据当时赵河人民公社的安排,校址选定在赵河公社黄下大队八士畈孟家堂厅,上堂为教室,教室东边的几间房子为教师和学生住房,教室西边为厨房和碓房,学生20余人。学校性质为半农半读。

   (二)农业实践是主要的学习内容

    赵河农业中学学生除学习文化课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参加劳动。“那时,赵河公社对办农中非常重视,在农中所在的黄下大队斯屋生产队划出了约三斗田供学校使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为学校创收。另外还将殷湾(属于斯屋生产队)的一条田垄的整个田地划为农中生产基地。在这些田地里大量育种松、杉树苗,兴种生地等xxx材。所有苗种全由当时公社免费提供,种植的收入归学校所有。当时农中学生,上面每月补助7—8斤大米(计划指标),由学校出钱购买。公社不出钱,由学校通过劳动创收。为了更进一步增加收入,保证自给自足,学校又在农中附近的邓家祠堂背后的山上开垦荒地,种红芋,增加学校粮食收入”。(2)

    (三)文化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情况

    1958-1966年,“我区(安庆地区)农业中学一般按农事季节分学段制,每个学段时间长短根据季节状况有所不同,全年劳动时间大体分为6—8个月,学习时间为6—4个月”。(3)

    赵河农业中学根据赵河人民公社的办学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半农半读,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政治、语文、几何、代数、会计账、珠算、写字。学校没有统一课本,教材基本上是由教师自编。政治、语文主要是学习xxx语录和少量的文言文。后期还开设了物理和化学,其中物理主要侧重于农业机械知识。化学主要是教给学生简单的化学常识。

   (四)校办墨厂

    为解决农中经费不足的难题,农中老师决定开办一个校内墨厂,生产用于写毛笔字的条墨。但制墨的技术又是一个难题,于是,经请示公社革委会同意,到桐城聘请了一位制墨师傅,月工资60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待遇了。学校派两个学生帮忙,一个叫殷诗春,一个叫赵伟贤。后期因资金不足,辞退了桐城墨师,制墨技术主要是由一个叫赵伟贤的学生掌握。制墨的主要原料是煤和黄胶(颗粒状)。用碓将原煤舂成细粉(经细箩筛筛过后的细粉),然后用融化的黄胶调匀,压模,成形,凉干。学校派专人销售,卖墨所得的经费用于补助学校的经费不足。

    三、赵河农业中学的管理制度及其管理方式

   (一)赵河人民公社管理农中

    1964年,赵河农业中学由赵河人民公社创立。学校的办学方针政策及其重大的学校事务管理全部直接由赵河公社负责管理。赵河人民公社指定盛中怡为学校校长(因为规模小,没有教导主任),负责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学校校长可以向当时公社分管教育的文教干事回报工作,也可直接向当时公社社长刘礼明同志回报。

    1966年至196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教育行政机构从县到公社,同处于混乱状态,部分地方濒于瘫痪。尽管如此,赵河农业中学还是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农中坐落在比较偏远的农村,外界影响较小;2、学生人数少,班级小,学生来源又主要是农村贫苦学生。

   (二)学校管理及其师生关系

   “在我的记忆中,当时农中的老师与我们的关系处理得很融洽。我们一般都有17-19岁,有的甚至有20多岁了,老师管理我们不是很严,遇事基本上是与我们商量的口气,师生沟通的比较多,关系都很好。”“当时学校没有什么明确的管理制度张贴,只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口头宣布的纪律和规矩,只要老师宣布了,我们一般都很少违反,也不敢违反。那个时候,我们还是很听话的”。(4)

  (三)附件:太湖县文教局对农中的管理细则

    1960年5月,太湖县文教局制订了民办农业中学管理细则:

    1、为了使教育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满足人民对学习文化的要求,必须根据多、快、好、省的方针,依靠群众,大力发展民办农业中学。

    2、民办农业中学的任务是:围绕当前农业生产,以农业“八字宪法”(水、肥、土、种、密、保、工、管)为主,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

    3、民办农业中学,必须贯彻勤工俭学、勤俭办学的方针,使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劳动,教学和生产紧密结合,使之学以致用。

    4、民办农业中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农业常识,农业机械等课程,每周上课20节,忙时少学,闲时多学,大忙放假,半农半读。(5)

    四、赵河农业中学的结局

    赵河农业中学从1964年创办,到1969年经历了五年。后因秋季始业改为春季始业,农中的学生在学校多读了半年,直到1970年2月毕业。中间分为两个阶段:1964年9月—1968年6月为前期,校址在八士畈;1968年9月—1970年2月为后期,校址搬迁到青石小学。在几经动乱和一次校址的搬迁后,总算成功地送走了一届也是{wy}一届毕业生。这届学生的成功毕业也宣告了赵河农业中学结束它的历史使命。1969年下半年,根据太湖县文教局的部署和要求,赵河人民公社筹建公办全日制“太湖县赵河中学”。1970年2月,太湖县赵河中学正式招生。首任校长赵书长。校址在当时赵河公社东冲大队凉亭生产队(八士畈内)。

    五、赵河农中带来的几点思考

   (一)赵河农业中学存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它只有短短的五年,可以说是昙花一现,但它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不能轻视。它不仅在客观上推进了教育历史的进程,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发展;而且它给一代人提供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这代人的思想和人生道路上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从这些由赵河农中走出的学生可以看到,他们后来80%都成为了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或者是骨干分子。而且我们还从这里看到了在漫长的中国教育史上一段艰难的教育历史过程。农业中学的存在是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产物,它客观上推进了中国教育史的进程,尤其是农村教育历史的发展。因此,农村中学在中国教育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不能小看的。

  (二)由六十年代初期的农业中学到后来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给了我们教育人一个深刻的反思: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到底该怎么办?在我国目前尚不能保证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升入高中继续学习的今天,这一点尤其值得思考。

  (三)赵河农业中学虽然只是一个历史的瞬间,但农中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值得提倡和传承。在全社会都重视教育、关心下一代成长、注重张扬学生个性的今天,我们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和吃苦精神的培养,这对现代学生身心和人格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美国和日本在中学生教育课程中,把生存训练和挫折教育作为培养下一代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这方面是不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

--------------------------------

  参考资料:

(1)操中海主编《太湖县教育志》1990-12-20 太湖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 (第140页)

(2)盛中怡口述、汪礼俊整理《我在赵河农业中学》2009-5-21.(第2页)

(3)高国璇主编《安庆地区教育志 》1993-12-24  安庆地区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

      1994年4月20日再版 (第304页).

(4)赵国盛口述、汪礼俊整理《回忆我在赵河农业中学读书的日子》2009-5-28.(第1-2页)

(5)操中海主编《太湖县教育志》1990-12-20 太湖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第140-141页).

-----------------------

本文作者:汪礼俊

联系地址:安徽省太湖县汤泉乡赵河中学

邮    编:246471

电    话:0556 4336096  13485562818

邮    箱:

个人网页:http://blog.sina.com.cn/096w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太湖县赵河农业中学历史个案揭示_汪礼俊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