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罢工接连不断 汽车工会何去何从_苏利川_新浪博客

本田罢工接连不断  汽车工会何去何从

 

 

    本田罢工事件将汽车企业工会推向了一个尴尬境地,要求增加工资的工人在现场最终还是与调停者发生了肢体冲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冲突的对方不是资方老板,也不是政府委派的军警,而恰恰是应该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官员。

 

    在华跨国公司中的罢工本来就十分罕见,因为相比之下,在华的跨国公司往往有能力提供较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工作条件。本田工人罢工的背后,在究竟应该如何维护工人权益、直面劳资纠纷等方面,汽车企业工会的作用和走向发人深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继位于广东佛山的本田南海零部件工厂工人罢工之后,6月7日,该地另一家企业佛山市丰富汽配有限公司(原名佛山市荃惠汽配有限公司)的工人也开始罢工,至当天晚上为止,罢工人数增加至250名。

 

    佛山市丰富汽配有限公司共有460名员工,其中包括300名一线工人。该公司是本田下属公司丰技研株式会社(Yutaka Giken )与台湾企业MOONSTONE HOLDING LIMITED的合资工厂,于2002年7月由丰技研和MOONSTONE 按65:35的股比合资建设和经营,于2000年9月1日正式成立,2001年5月1日正式投产,丰田持有丰技研70%的股份。其主要营运项目为排气管,消声器与三滤相关产品之制造与销售业务,是汽车领域排气/消音系统的专业制造商。该工厂目前还是广州本田汽车产品的排气/消音系统的{wy}供应商,主要生产广州本田的雅阁(Accord)、飞度(Fit)以及奥德赛(Odyssey)等车型的排气消音系统。

 

    罢工随即导致产品线瘫痪。据媒体报道,罢工发生后,本田汽车东京总部新闻发言人Natsuno Asanuma次日表示:“当地合资公司将会对本次罢工事件进行协调,本田不会直接参与这个过程。目前我们也在密切xx整个事件的进展,但是这次罢工事件暂时不会对本田在华组装厂造成直接影响。但若罢工持续,损失难免。”

 

    佛山市丰富汽配有限公司罢工事件对本田在华企业的影响暂时无从得知,但本田南海零部件工厂工人罢工直接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本田在中国的四家汽车厂长时间处于停工状态,没有产品下线,企业损失价值不菲。

 

    导致本田零部件工厂罢工历时12天,罢工的直接导火索是佛山市对{zd1}工资标准的调整。在佛山市{zd1}工资标准从原来的770元每月提高到了920月每月后,本田零部件公司为达到政策要求,从原来工人的补贴中抽取一部分加到了基本工资上,工人的实际收入并没有任何增加。本来就对收入不满意的工人们最终引发了停工,要求提高工资待遇、改善福利。

 

    此次罢工谈判经过长达12天的拉锯战,最终以将员工工资提高24%之后(提至1910人民币)结束。这是本田汽车公司在中国生产企业的{dy}次停产,据有关人士分析预计,这次罢工使得本田汽车公司每天的汽车生产量减少了3000辆左右。

 

 汽车工会不能剑走偏锋

    本田罢工事件发生后,就连日本的一些相关人士亦认为,中国工人要求加薪是正常现象,毕竟中国市场对汽车的旺盛需求意味着这些工人需要生产出越来越多的汽车。

 

    2009年,中国市场区域销售量占本田汽车公司全球销售量的17%。按中国区域内各大汽车公司今年4月份销售量计算,本田排在第五位。按照本田汽车公司销售计划,2010年其在中国市场区域的销售量将上涨9%,达到63万辆。按照本田汽车公司生产计划,在2012年实现生产量上涨28%,达到年产83万辆。另外,本田汽车公司同时计划,随着中国市场区域消费者对汽车产品需求的攀升,将在2012年前向中国市场区域引进两种新车型。

 

    人力资源方面专家认为,事实上造成汽车制造工人薪酬低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工人在与企业对话中处于弱势群体;二是政府和工会参与不够,政府过多照顾地方GDP,忽略了工人收入。汽车工人长期处于低工资水平对行业发展不利,这导致工人没有责任感,流动性强,导致成熟技工流失。

 

    他们认为,毫无疑问,从企业的生产来说,劳动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没有工人,企业价值无从创造出来,而劳动力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其实谈判之所以有时候对工人来说很难达到目标,是因为这个机制已经存在问题。全国总工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中23.4%的职工已经五年没有增加过工资,而工资收入占GDP比例也已连降了22年。“实现劳动者工资的真正的公平合理的上涨,应该还是依赖于比较有效的市场机制,也就是劳动力市场的这样一种谈判机制,议价机制。”

 

    在市场化程度发达的地方,当劳资双方能够坐下来商谈涨工资的这种可能性的时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工会。广州市总工会工会主席陈伟光在作客央视谈“工会制度不健全致工资协商困难”时说,{zd1}工资标准一刀切不能兼顾各个行业不同的实际情况,如果要解决不同行业有不同实际的需求的话,还是应该要进行工资协商,不要仅仅把劳工看成是简单的会说话的机器。劳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增长利润最主要的一个增长点。

 

    事实上,员工工资跟着地方{zd1}工资标准走,这是很多企业的通常做法。在全国总工会调查显示23.4%的职工已经五年没有增加过工资,而工资收入占GDP比例也已连降了22年这样的背景下,发挥工会作用,推进工资协商,已经迫在眉睫。

 

 

    对企业工会的研究一直是国内车企的一大软肋,当年上汽收购韩国双龙,在收购之前就对工会风险的评估明显不足,并未对韩国的劳资关系体系和工会运作模式作深入的研究。2006年双龙汽车发生罢工,上汽管理人员就采取了单方面强硬态度,宣布冻结工资,激化了矛盾,导致无法收场。事实证明,上汽在谈判收购双龙之初存在颇多“失察”之处,对韩国商业环境缺乏足够的认知,特别是韩国的工会文化。

 

    汽车工会在维护工人权益,应对劳资纠纷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因为劳动力的低成本并不一定保证生产{yj}持续,工人需要通过有效操作来提高生产率,日本曾是个低成本国家,现在劳动力成本高多了,但汽车生产商仍然在生存发展,这是因为他们在同一时间着实进行了生产率的提升。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本田罢工接连不断 汽车工会何去何从_苏利川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