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式软开关直流变换器的谐波分析_专业论文_开关_高压开关_低压开关_ ...

  1 引言

  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软开关技术的应用使开关频率和功率密度得到了提高,但是工作频率的提高却导致了其内部电磁环境的恶化,影响本身和外部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在抑制EMI方面,抑制干扰源是一个治本的方法。但是将软开关技术与抑制EMI结合起来,还需要在电路拓扑设计和参数选择等方面加以研究。

  在功率电子技术发展过程中,缓冲电路最早是被用来改善开关元件的工作条件,如避免SCR的误触发和安全导通等。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中,广泛采用高频化全控型功率开关元件,缓冲电路的作用已经转变到了减小开关损耗,实现软开关方面。由于缓冲式软开关技术具有其特有的优点,各种无损耗、低损耗的无源或有源形式的缓冲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密切的xx、研究和应用。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缓冲式软开关技术在实现软开关的同时,对抑制高次谐波也有比较明显的作用。本文以buck电路为例,利用互感元件构成缓冲式软开关电路,并对其谐波特性进行比较分析。

  2 电路拓扑与工作原理

  电路拓扑如图1所示。开关元件T在开通时与L2串联,用以实现对开关电流的缓冲,延缓其上升的速度,实现开关元件T的零(低)电流开通;开关元件T 在关断时,二极管D2续流导通,电容C1对s点电位的下降起到缓冲作用――T两端电压上升的速度被减缓,从而实现开关元件T的零(低)电压关断。互感元件的作用在于实现L3和C2储能和能量释放之间的无损坏传输。加入隔离二极管D2、D3用以防止C2与 L2 、L3之间构成LC谐振,否则将导致开关应力的增加和过渡过程的延长。

图1 缓冲式软开关电路

  根据电路工作状态,采用时域分段方法分析各区间的工作情况。电路进入稳定工作状态后,开关导通时,的等效漏感Lσ与开关串联,并且iLσ=0,所以在开关导通瞬间,iT=0――实现零电流开通。

  在开关导通的同时,L3上感应电压uL3>0,D3导通,给电容C2充电。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uC2=Vi,D2导通,对L3续流。随后iL3逐渐衰减至零,D2、D3截止。

  开关断开时,由于漏感Lσ的续流,使二极管D2导通。此时电容电压uc2=Vi,因此开关元件两端电压uT=0――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因此C2的缓冲作用实现了零电压关断。

  电容C2放电过程带有一个附加的振荡过程:当uC2=0时,L1、L2的续流作用使C2反向充电,uC2<0,导致二极管D3导通。此时电流 iL3一部分给电容C2充电,使uC2=0;另一部分流入L1。由于L1上的感应电压为负值,续流电流iL3逐渐减小至零,使得L2上的电流也减小至零。这时二极管D1导通,给L1续流, L1中的储能向负载和电容C1释放,直到下一个导通时刻的到来。仿真波形如图2所示。从仿真结果看,开关元件的开通电流和关断电压被有效地缓冲,其负载线动态轨迹紧靠坐标轴(图3)。从uD1、iD1波形可以看出,其关断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说明缓冲电路对这种无源开关元件也具有降低开关损耗的作用。

图2 仿真波形  图3 开关元件的动态轨迹

  3 谐波分析与比较

  在图4所示的硬开关buck电路中,PMOS管T和二极管D1作为开关元件,是主要的躁声源。除辐射影响外,它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中的谐波对外电路影响较大。

 

郑重声明:资讯 【缓冲式软开关直流变换器的谐波分析_专业论文_开关_高压开关_低压开关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