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硅还是薄膜? 光伏发电的路线之争- 网上银行- suggestible - 和讯博客
晶硅还是薄膜? 光伏发电的路线之争 [转贴 2010-06-11 17:13:12]   
晶硅还是薄膜? 光伏发电的路线之争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00_200.html%20width%3D200%20height%3D20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王恒利

中国未来光伏发电的技术路线是什么,晶硅还是薄膜?美国{dy}太阳能公司计划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建造的全球{zd0}的光伏发电厂,为这一争论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目前,太阳能电池可分为三类:硅基电池、薄膜电池和新型电池。 新型太阳能电池以造价高昂的稀土为原料,且主要用于航天领域,因此可忽略不计。在民用市场上,硅基电池和薄膜电池仍为主流。

硅基电池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其中多晶硅电池占主导地位,且技术最为成熟。无锡尚德、阿特斯、常州天合、天威英利等中国的{dy}代光伏电池组件生产企业,正是以多晶硅起家,并完成了在海外上市的路程。

硅基电池的{zd0}特点在于光电转换效率高,一般可达到14%~19%,这是目前薄膜电池所无法企及的。薄膜电池是在玻璃、不锈钢等物质表面附上几微米后的感光材料制成,尽管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研制出台,但由于光电转换效率低的原因,根本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硅基电池的短板也非常明显,一是原材料成本过高,波动幅度较大,去年以来国际市场上的多晶硅就上演了过山车的行情,打乱了一些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另外,硅产业是一个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从提纯、浇铸,到切片、组装,整个过程耗电巨大。中国以高能耗为代价生产多晶硅电池,并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这种生产模式也备受诟病。

正因如此,薄膜太阳能电池逐渐走向前台。

薄膜电池大规模商用的前提是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虽然薄膜电池的技术在几十年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截至目前,没有一家薄膜太阳能电池公司宣布,转换效率超过10%,一般在6%左右,河北的新奥光伏号称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8%,这在行业内已经属于{zg}。即便如此也只是硅基电池的一半。不过,由于耗电省、造价低,成本优势显现,薄膜电池开始受到青睐。一些多晶硅电池企业,也开始大手笔地引进薄膜电池生产线。

更多的企业,直接开始制造薄膜电池,如河北保定的天威英利投资12亿元,从国外引进了46.5兆瓦的薄膜电池生产线,刚刚过去的8月份已经开始量产。总部位于上海的强生光电,也在江苏南通、苏州等地开建薄膜电池示范区。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近几年薄膜电池发展快于硅基电池:2006年,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占有率为8.2%,2007年达到了12%,2008年更是提高到了15%以上,而今年仍然保持高增长的态势。

“市场上对非晶硅电池仍然存在认识的误区。”招商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主观上认为转换效率越高就越能体现企业的竞争力,但实际情况是转换效率的高低实际上是相对而言的,关键还在于产品的xxx,即使转换效率很高,但制造成本同样较高的情况下,较高转换效率的产品一样没有市场。”

不过,薄膜电池的前景也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国际多晶硅价格{zg}从450美元/公斤跌到50美元/公斤的大背景下,多晶硅电池的价格优势凸现,如果多晶硅电池市场转暖,很可能意味着薄膜电池的噩梦来临。事实上,前两年薄膜电池的快速发展,正是一些企业无法承受多晶硅高企的价格所作出的替代选择。

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受到国家鼓励,但中国采取何种技术路线发展中国的光伏产业,几年来争论未休,硅基电池企业认为多晶硅具备转换效率高的优势,且技术相对更为成熟,但薄膜电池企业认为成本优势决定其应优先发展。

{dy}太阳能公司是世界上太阳能电池生产量{zd0}的企业,采用的技术路径是薄膜电池,比较而言,中国的无锡尚德专注于硅基电池,市场份额正让位于对手{dy}太阳能公司。根据中投顾问9月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2009年{dy}太阳能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将从7.5%攀升至12.8%,而无锡尚德则从7.3%微降到6.9%。

{dy}太阳能公司拿下了来自中国的有史以来的{zd0}订单,对于诸多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意味着争论暂告一段落,薄膜技术暂时比晶硅技术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晶硅还是薄膜? 光伏发电的路线之争- 网上银行- suggestible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