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标卡尺- fyp的日志- 网易博客

游标卡尺

2010-05-08 18:02:07 阅读19 评论0 字号:

 

游标卡尺是比较精密的量具,使用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1) 使用前,应先擦干净两卡脚测量面,合拢两卡脚,检查副尺0线与主尺0线是否对齐,若未对齐,应根据原始误差修正测量读数。

2) 测量工件时,卡脚测量面必须与工件的表面平行或垂直,不得歪斜。且用力不能过大,以免卡脚变形或磨损,影响测量精度。

3)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否则测量值不准确。

4) 测量内径尺寸时,应轻轻摆动,以便找出{zd0}值。

5) 游标卡尺用完后,仔细擦净,抹上防护油,平放在合内。以防生锈或弯曲。

游标卡尺读数方法

读数方法,可分三分步骤:

1) 根据副尺零线以左的主尺上的最近刻度读出整毫米数;

2)根据副尺零线以右与主尺上的刻度对准的刻线数乘上0.02读出小数;

3)将上面整数和小数两部分加起来,即为总尺寸。

应用游标读数原理制成的量具有;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游标量角尺(如{wn}量角尺)和齿厚游标卡尺等,用以测量零件的外径、内径、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深度、角度以及齿轮的齿厚等,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和读数方法   

    游标卡尺的读数机构,是由主尺和游标(如图2―2中的6和8)两部分组成。当活动量爪与固定量爪贴合时,游标上的“0”刻线(简称游标零线)对准主尺上的“0”刻线,

此时量爪间的距离为“0”,见图2―2。当尺框向右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固定量爪与活动量爪之间的距离,就是零件的测量尺寸,见图2―1。此时零件尺寸的整数部分,可在游标零线左边的主尺刻线上读出来,而比1mm小的小数部分,可借助游标读数机构来读出,现把三种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和读数方法介绍如下。   

1         游标读数值为0.1mm的游标卡尺

如图2―4(a)所示,主尺刻线间距(每格)为1mm,当游标零线与主尺零线对准(两爪合并)时,游标上的第10刻线正好指向等于主尺上的9mm,而游标上的其他刻线都不会与主尺上任何一条刻线对准。

游标每格间距=9mm÷10=0.9mm

主尺每格间距与游标每格间距相差=1mm-0.9mm=0.1mm

0.1mm即为此游标卡尺上游标所读出的最小数值,再也不能读出比0.1mm小的数值。

当游标向右移动0.1mm时,则游标零线后的第1根刻线与主尺刻线对准。当游标向右移动0.2mm时,则游标零线后的第2根刻线与主尺刻线对准,依次类推。若游标向右移动0.5mm,如图2-4(b),则游标上的第5根刻线与主尺刻线对准。由此可知,游标向右移动不足1mm的距离,虽不能直接从主尺读出,但可以由游标的某一根刻线与主尺刻线对准时,该游标刻线的次序数乘其读数值而读出其小数值。例如,图2―4(b)的尺寸即为:5×0.1=0.5(mm)

 

游标卡尺 - fyp521 - 与你同行图2-4  游标读数原理

另有1种读数值为0.1mm的游标卡尺,图2-5(a) 所示,是将游标上的10格对准主尺的19mm,则游标每格=19mm÷10=1.9mm,使主尺2格与游标1格相差=2-1,9=0.1mm。这种增大游标间距的方法,其读数原理并未改变,但使游标线条清晰,更容易看准读数。

    在游标卡尺上读数时,首先要看游标零线的左边,读出主尺上尺寸的整数是多少毫米,其次是找出游标上第几根刻线与主尺刻线对准,该游标刻线的次序数乘其游标读数值,读出尺寸的小数,整数和小数相加的总值,就是被测零件尺寸的数值。

在图2-5(b)中,游标零线在2与3mm之间,其左边的主尺刻线是2mm,所以被测尺寸的整数部分是2mm,再观察游标刻线,这时游标上的第3根刻线与主尺刻线对准。所以,被测尺寸的小数部分为3×0.1=0.3(mm),被测尺寸即为2+0.3=2.3(mm)。

2  游标读数值为0.05mm的游标卡尺

图2-5 (c)所示,主尺每小格1mm,当两爪合并时,游标上的20格刚好等于主尺的39mm,则

游标每格间距=39mm÷20=1.95mm

主尺2格间距与游标1格间距相差=2-1.95=0.05(mm)

0.05mm即为此种游标卡尺的最小读数值。同理,也有用游标上的20格刚好等于主尺上的19mm,其读数原理不变。 

在图2―5(d)中,游标零线在32mm与33mm之间,游标上的第11格刻线与主尺刻线对准。所以,被测尺寸的整数部分为32mm,小数部分为11×0.05=0.55(mm),被测尺寸为32+0.55=32.55(mm)。

游标卡尺 - fyp521 - 与你同行图2-5  游标零位和读数举例

 

3  游标读数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

图2―5(e) 所示,主尺每小格1mm,当两爪合并时,游标上的50格刚好等于主尺上的49mm,则

游标每格间距=49mm÷50=0.98mm

主尺每格间距与游标每格间距相差=1-0.98=0.02(mm)

0.02mm即为此种游标卡尺的最小读数值。

在图2―5(f)中,游标零线在123mm与124mm之间,游标上的11格刻线与主尺刻线对准。所以,被测尺寸的整数部分为123mm,小数部分为11×0.02=0.22(mm),被测尺寸为123十0.22=123.22(mm)。

我们希望直接从游标尺上读出尺寸的小数部分,而不要通过上述的换算,为此,把游标的刻线次序数乘其读数值所得的数值,标记在游标上,见图2-5,这样使读数就方便了。

山东省临沂{dy}中学 程丰兵

  指针刻度式电表的读数是个比较混乱和模糊的问题,许多老师和学生都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读数方法而无所适从。笔者认为,无论从老师的教还是从学生的学两个角度中在任何一个,都有必要给该问题一个明确的答案。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游标卡尺 - fyp521 - 与你同行

  首先介绍常见教辅资料上所给的读数方法。一种是二分法估读。图1所示为0-0.6A量程的电流表刻度示意图,xx度为0.02A,二分法就是针对这种“2”类型xx度读数问题提出的,所谓二分就是把刻度上每1最小等分再2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对应于图1就是0.01A),用该法读出的指针在a、b、c三处的读数分别为0.20A、0.29A、0.42A。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三个读数:0.29A中的9是估读出来的,因为指针“正好”指在两条刻度线的正中间;为了保持有效数字的位数相同,所以a处估读一个0,而c处则不能估读。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指针靠近哪条线就读哪条线(包括估读时自行“认定”的中间线),没有其它的位置,这就是所谓“二分法”的思想,显然,这种有时估读有时不估读且xx度不够高的二分法是欠科学的,也不利于学生接收。另一种是五分法估读。图2所示为0-15V量程的电压表刻度示意图,xx度为0.5V。这种情况就是把刻度的每一最小等分再5等分,所以指针在a、b、c三处的读数分别为5.0V、7.2或7.3V、10.5V。

 

游标卡尺 - fyp521 - 与你同行

 

  这里除了和“二分法”存在同样的问题外,位置b的读数很难令人信服。比如指针客观上就是在两条刻度线的正中间,读数就应该是7.25V,这种方法只能“逼着”读者读出自己都觉得不准确的数值7.2或7.3V。

 

  有没有更科学准确简洁且更具普适性的读数方法呢?我们知道螺旋测微器是比较精密的测量长度的仪器,其读数的毫米千分位是用最贴近生活的十分法估读的。如0.653mm的估读值0.003mm就是用估读数十分之三(0.3)乘以最小分度(xx度)0.01mm即游标卡尺 - fyp521 - 与你同行mm=0.003mm得到的。比如学生最常用的毫米刻度尺,也是用十分法估读,比如6.6mm的估读值0.6mm就是用估读数十分之六(0.6)乘以xx度1mm即游标卡尺 - fyp521 - 与你同行mm=0.6mm得到的。这种一致的思想方法同样可以运用的电表的读数当中,即无论那种情况都用最自然最常用的十分法估读,用估读数乘以xx度作为估读值即可。读数时一般可先由一般位置的读数确定有效数字的位数,如图1中的b位置读数为(游标卡尺 - fyp521 - 与你同行)A=0.290A,自然地位置c处的读数为0.420mm,位置a处的读数为0.200A。同样的图2先读一般位置b的读数为(游标卡尺 - fyp521 - 与你同行)V=7.25V,自然地位置c处的读数为10.50V,位置a处的读数为5.00V。

 

  可见这种十分法估读有以下几个优点:1.既可以避免有时估读有时不估读的问题,又可以免去“非2即3或非1即0”等人为造成的读数不准确的尴尬;2.具有普适性,和其它仪器的读数一脉相承,体现了思想方法的内在统一,避免了二分法和五分法的机械性;3.和最简单的毫米刻度尺读数方法一致,最贴近生活,学生最容易掌握。基于这几点,笔者认为“十分法估读”应该作为指针刻度式电表读数的最为科学的方法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游标卡尺- fyp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