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然地理(8-2)_席振安的教研空间_百度空间

西藏自然地理(8-2)

三、那曲丘状高原

     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高山峡谷区向西北的高原腹地过渡的高原中东部是一个较独特的自然地理区。区内有海拔5000~6000米的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等山脉,山体宽厚,但多宽谷、盆地和缓丘,地面切割较浅。在西部海拔多为4000~4600米,东部较低,约海拔3500米左右。这里冰缘地貌发育,且有岛状冻土区存在。

     这一地区气候比较冷湿,最暖月平均气温6~12℃,年降水量400~700毫米,属寒冷半湿润类型。暖季冰雹天气频繁,是高原上冰雹分布最集中的地带,冬春积雪也不少。这里地势宽缓平坦,河汊、曲流发育,河滩低地沼泽和阶地沼泽景观十分突出,主要由大嵩草、西藏嵩草和木里苔草等组成。沼泽是西藏优良的xx牧场,还蕴藏着丰富的泥炭资源,在工业、农业和医药卫生等方面具有多种用途。

     在缓丘及周围的山坡上由各种嵩草、蓼及柳、杜鹃等组成的高山草甸和灌丛是占优势的植被。高山土壤具紧实的草皮层,这种草皮层常被挖掘用作盖房筑圈的材料。

     由于气候寒冷,没有成片的xx森林,高山草场广袤辽阔;适于放牧牦牛和绵羊。在畜群结构中牦牛一般占自然头数的30%~50%,或折合头数的60%~80%。怒江河源,藏族牧民的黑色的帐房鳞次栉比。但从整体上看,这里的夏场偏多,冬场缺乏,应建立割草场以备冬用。草场上鼠害及草原毛虫危害较大,应加强合理轮牧并抓紧除灭。高山带中有贝母、知母、虫草及大黄等贵重药材,可作牧区副业生产适当发展。海拔低处有青稞种植,可以旱作,应注意防霜、防雹。

四、藏南宽谷湖盆

羊卓雍湖畔沼泽牧场

     位于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脉之间的东西纵长地带通称藏南,它包括喜马拉雅主脉的高山及其北翼高原湖盆和雅鲁藏布江中上游谷地。喜马拉雅山中段以珠穆朗玛峰为中心的雪峰林立,中国境内及边境即有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5座。这里现代大陆性山谷冰川发育,有典型的冰塔林现象,古冰川的侵蚀、堆积地形分布较广。主脉南翼冰川以下地区为强烈切割的山地,流水侵蚀作用严重,山陡、谷深、地貌发育年轻。在喜玛拉雅以北与拉轨岗日之间,为一系列山前冰碛平台、广阔的湖盆和宽谷发育的地区。如吉隆、定日、定结、哲古错等盆地,主要湖泊有佩枯错、普雍错、羊卓雍错等。盆地与宽谷之间除冰碛平台外,多为相对高度在200—500米的波状丘陵和低山。发源于希夏邦马蜂北侧的朋曲河自西往东奔流在定结县西林附近急转向南,切穿喜马拉雅山脉入尼泊尔境内。雅鲁藏布江自西而东纵贯本区,中游宽窄河段相同,形成独特的高原河谷地貌,宽谷盆地一般海拔3500~4500米。一些宽谷河段内风沙地貌较为发育,有新月形沙丘、沙丘链以及沙包等类型。

层层梯田绕山转

     藏南气候受地形影响明显,宽谷盆地最暖月均温10~16℃,最冷月均温0~-12℃。中喜马拉雅山脉的气候屏障作用明显,南北两翼降水差异悬殊,北翼高原湖盆年降水量仅200~300毫米,形成干旱的“雨影带”。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谷地,降水量由东而西递减,年降水量300~500毫米。这里日照丰富,年日照达3000~3400小时,加上夜雨率较高,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除了位于本区南缘零星分布的几条南向谷地(吉隆、樟木、陈塘、亚东等)由于气候湿润有山地森林分布外,(仅在本区东段边缘有小片桦树林等生长)整个藏南分布较广的植被类型主要是山地灌丛草原和高山草原,高山带中有草甸和座垫植被。土壤以山地灌丛草原土和高山草原土为主,土体中粘粒含量低,碳酸钙集聚明显。在坡麓低洼地的土体中,色白、固结如石的碳酸钙可厚达1~2米,当地称为“阿嘎”,藏语即白色物质之意,故此类土壤也可称为“阿嘎土”。部分地段还可见有盐碱化现象。

艾马岗新开发区新建渠道扩大耕地面积

     藏南是青藏高原上最重要的农牧区之一,有“高原粮仓”之称。耕地多呈条带状集中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谷地。在支沟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农田可伸展至支沟洪积扇的仁端。藏南耕地大部分为水浇地,主要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和油菜等,一年一熟,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为提高作物生产水平需注意选育抗寒早熟品种,防混提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充分利用太阳光能,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发展灌溉,克服常见的旱患。

秋收

     由于燃料缺乏,山坡及洪积扇上的灌丛多被挖掘采集充作薪柴,植被破坏严重,中游山坡水土流失冲刷强烈。因此,应注意农牧结合、绿化造林,固堤防沙。雅鲁藏布江上游和高山草场则以放牧绵羊和牦牛为主。

山南雅砻河谷

     千百年来,雅鲁藏布江浇灌着两岸肥沃的土地,阡陌相连,人烟稠密,一些重要城镇都座落在中游干流谷地上,是藏族灿烂文化的摇蓝,也是西藏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地方。



郑重声明:资讯 【西藏自然地理(8-2)_席振安的教研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