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国和他的“中原农村博物馆”
核示提心:做工精细的晚清衣架,完整无缺的明清城墙青砖、清代屋檐砖,还有近代的织布机、牲口套、棉纺车等,6间展室被装点得琳琅满目,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前不久,记者来到睢县白庙乡单庄村,走进农民陈振国的“中原农村博物馆”,听他述说自己的文化情结和收藏的“宝贝”。(左一陈振国)
爷爷说的话,他铭记于心
今年53岁的陈振国,家住睢县白庙乡单庄村。说起自己办“中原农村博物馆”的事,陈振国满怀激情地说:“自己办博物馆,就是为了完成爷爷的夙愿。”
陈振国的爷爷叫陈同性,是一位把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的教师。为此,大伙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陈文教”。陈同性在当地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
1951年,陈同性为创建单庄村小校,变卖了家产。为了节省开支,他和两个儿子用人力车从民权拉石灰。当时,陈同性已是60多岁的老人,他拉着上百公斤重的石灰很吃力。可屋漏偏逢连阴雨,那天,走到半路上下起大雨,陈同性知道石灰不能遭雨淋,他就让儿子把携带的塑料布盖在石灰上。看到年迈的父亲钻在车底下,冻得瑟瑟发抖,两个儿子心疼得直掉眼泪。后来,车上的石灰安然无恙,陈同性却大病了一场。
陈同性教了一辈子书,桃李满天下,可老人有自己的做人准则,一辈子不吸烟、不喝酒,节省的钱全部用来资助贫困的学生。
老人{zd0}的嗜好是收藏文物,别人扔掉的一些破盆烂罐,他却如获至宝。
陈同性临终前,拉着陈振国的手说:“爷爷的这些东西,你要收藏好。记住,这些东西能见证历史,教育子孙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艰苦岁月。”
爷爷的这番话,陈振国铭记在心。20多年来,他学着爷爷生前的样子,把人们扔掉的“东西”捡回家收藏起来。
这几年,依靠党的富民政策,陈振国富了,可他心里总感觉还缺少些什么,对文化的渴望和自办文化活动室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另外,村上一些有钱的村民在农闲时无所事事,逐渐染上了打xx、喝酒、xx等不良风气,酗酒闹事、打架斗殴也时有发生。陈振国琢磨起来:“咱富起来了,为什么不能办点丰富村民娱乐生活的事呢?如果把村里人引导到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生活上来,不良风气自然就少了。”陈振国打定主意后马上行动起来。
2007年2月,陈振国拿出3000元的积蓄购买1200本图书,成立了单庄文化大院。1个月后,在陈振国的倡导下,组成了由60人参加的单庄新农村艺术团,艺术团演出的节目在睢县第二届“康复”杯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008年春节,12岁的孙子捡到一张粮票,问陈振国:“爷爷,这是什么东西呀?”一句话,把陈振国问愣了,孙子这么大了竟连粮票都不知道是干啥用的。他回忆自己当初像孙子这么大时,整天为了一张粮票奔波。那时候,粮票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没有粮票,就买不到粮食,就要饿肚子。可现在,粮票已成为“古董”。
陈振国的眼睛湿润了,他想起了爷爷临终前说的那些话。此刻,心中那个蓄意已久的希冀开始升腾。陈振国说:“我要办一个农民博物馆,教育人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办农民博物馆,他操碎了心
一开始,亲朋好友对陈振国的做法不理解,放着挣钱的买卖不干,偏去鼓捣个不当吃、不当穿的农民博物馆,有啥用处?陈振国耐心地解释说,农民博物馆就是一个教育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艰苦岁月、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的阵地。后来,亲朋好友不仅从思想上理解了陈振国,而且从实际行动上也开始支持他,有的还加入了其中。
同为67岁的农民陈敬业和韩守荣,对陈振国办农民博物馆很支持,不仅出钱出物,还和陈振国一起在博物馆轮流值班。后来,几个人一合计,给博物馆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中原农村博物馆”。
有了亲朋好友的支持,陈振国受到了鼓舞,信心更大了。从此,他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了收集民间用品和博物馆的建设上。
在单庄村东头,“打造中国民间文化{dy}村”的横幅,格外醒目。一排6间展室内,记者看到,一件件保存完整的文物、名人字画、布票、粮票、农业生产工具、农民生活用品等一应俱全。做工精细的晚清衣架,完整无缺的明清城墙青砖、清代屋檐砖,还有近代的织布机、牲口套、棉纺车等,一件件展览品排放整齐、布局合理。
在展桌上,每件展品都有鲜明的对比。一号展桌上,摆放的是小广播、收音机、组合音响。二号展桌上,摆放的是暖脚壶、热水袋、电热毯。三号展桌上,摆放的是三寸绣花鞋、布鞋和时髦的皮鞋……每件展品都有文字注解。
展台上摆放的一双三寸绣花鞋,引起了记者的兴趣。陈振国解释说,这双绣花鞋是邻村一位104的老奶奶穿过的,老人家在旧社会裹脚,脚被裹得只有三寸大小。他为了得到这双绣花鞋,往老奶奶家跑了3趟,差点还被人家揍一顿。
那天,陈振国听人说邻村有一位104岁的老奶奶,经常穿一双三寸绣花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当天,陈振国就赶到老奶奶家,说明来意后,可人家说啥也不同意。几天后,陈振国又来了。不巧,那天老奶奶的孙子喝了酒,二话没说,将陈振国推了个趔趄,嘴里不干不净地说:“你怎么不将你奶奶的鞋挂在墙上,给人展览。”陈振国讨了个没趣,可他不甘心,老奶奶这双三寸绣花鞋,可是一个教育子孙后代的活教材呀!隔了几天,陈振国拿着礼品又去看望老奶奶。心诚所至,金石为开。老奶奶的家人终于感动了,当场答应下来,还捐了一架老人用过的织布机。
在中原农村博物馆院内,一个3米多高的免除国税皇粮纪念塔吸引了很多人。陈振国对记者说,这座免除国税皇粮纪念塔,是他和村民经过1个多月建造成的,每一层都包涵一种意义。
“一句话,咱们老百姓有说不尽对共产党的热爱!”陈振国说。
博物馆成青少年教育基地
“现在博物馆每到星期天,就有许多孩子到这里参观学习。我既当馆长,又当讲解员,整天忙得不亦乐乎。”陈振国笑着说。
记者采访那天,恰是星期天。博物馆展室内,几十个中学生正在参观。
在一个展桌前,陈振国拿起一把镰刀,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镰刀在过去是每一户农家的必备生产工具,它甚至是农民的象征。党旗上的镰刀、斧头图案不就分别代表了农民和工人队伍吗?一年四季,割草收获,都离不了镰刀。每一年的夏收、秋收开始,农民都称为“开镰”,足见镰刀对于农民、农业的重要。现在这把镰刀,不知道有多少个年头没用了,已锈迹斑斑,但它对于生生不息的人类功不可没。今天把它放在这里,就是为了让它见证历史的变迁。
接着,陈振国又让每一个孩子摸了摸犁和耙。陈振国给孩子们讲解,过去农民耕地用犁、平地用耙。曲辕犁据说是唐代农民的发明,可它的使用寿命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几十年前的农村,不会使牛犁地,就不是个合格的农民。那时候的十里八村,“名人”都是“田把式”。可现在,联合收割机收割、播种机播种、拖拉机耕地,速度快又效率高,传统的犁和耙已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
几十个中学生聆听着,陈振国用鲜明的对比循循善诱,使孩子们感受到过去的艰苦岁月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个戴眼镜的中学生感叹地说:“我们今天摸着犁和耙,其实就是在触摸中国农村巨变的历史。”
{yt}的采访,记者感受颇深。陈振国,这位新时代的农民,用他深邃的目光和敢为人先的创举,打造了一个教育子孙后代的平台——“中原农村博物馆”。
记者手记
陈振国说:“咱虽是一位农民,但应该具有新时代的农民精神风貌。”这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融进了一个人的高尚思想品质。是啊!人做好事是不论贫富贵贱的,雷锋不富裕,他却是人人学习的榜样。陈振国并没有钱,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做人的准则。他说,自己建造博物馆,就是打造一个教育子孙后代的平台,让岁月见证历史,使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永放光彩。
陈振国所做的一切,在记者心里,不再只是一种认识,而已化成了一种感动。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