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哥本哈根的美人鱼是变异物种?_林焱_新浪博客
福州也捕过美人鱼,待我找找……

据新闻报道,英国石油公司已成功用一个漏斗状装置“盖住”墨西哥湾海底的漏油油井,并开始将部分泄漏的原油和天然气输送到海面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同时表示,希望能有巨大、强烈的飓风,把浮油吹散,使它们更快降解。估计小布什接着会想:好哇,那就再来场卡特里娜,让你小子也尝尝那滋味!

墨西哥湾泄漏的是原油,那不是人造的,是大自然造的,只是埋在海底亿万年,相安无事。是人类侵犯了大自然的产权,打开潘朵拉盒子,却对后果几乎束手无策,又要指望大自然来收拾残局。我们在中学的教科书中就曾学到过,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发展生产力当然就是发展这种能力,其结果是到头来人类面对征服和改造的后果,依然要求助于被自己征服和改造的对象。

于是众人聚到,将这气候大会开得更像是斗气大会,而且发达国家眼看要过气,轮到发展中国家试图“展示他们的肌肉”。既然如此,这大会为何要在西方的哥本哈根召开?后来想到,哥本哈根曾出过一宗生物,上半截是美人下半截是鱼,这八成是大气或海洋污染造成的变异物种,因此在那里讨论保护环境具有警世作用。这也为我们在哥本哈根的博弈中提供了更有利的论据:西方国家的污染早就存在,对于“温室效应”他们要负原始的责任。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做温室里的花朵,现在才知道原来一直就生活在温室里,至于是不是花朵另议。

人类讨论大自然问题,更像妖精们绑架了唐僧后讨论是蒸着吃还是煮了吃;即使有主张先把唐僧养肥了的,{zh1}也还是一个吃。至今妖精们也研究不出可持续享用唐僧肉的方法,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唐僧乃一介僧人,本身就不可持续发展。不像人类发明的养鸡场,统一过活统一亡故,前边进食后边下蛋,真正做到了鸡的可持续发展。只可惜世无公冶长,无法了解鸡们对这可持续发展是怎么想的。

“可持续发展”的提法当然很好,但存在语法修辞上的逻辑矛盾: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持续,不可持续也就不能发展,断不可能有“不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就有叠床架屋之嫌。操作起来,矛盾也是有的。比如提到低碳经济,有人说要戒除不良嗜好,其中包括改变饮食习惯,提倡低碳饮食。大约这低碳饮食就意味着大量吃绿豆或其他豆类,不过根据一般的生活经验,多吃豆类容易增加体内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显然不符合“低碳”标准。

再比如由低碳经济生出了低碳产业低碳商业,转眼间“低碳”就被界定为商品交易的标的和价值量,当它操控于中国“地方政府公司”(Local state corporatism)手中时,很可能又成为GDP绩效的考评指标,给地方政府提供强大的经济短期增长刺激,结果就是导致能源效率的进一步下降。

又比如专家测算,我国的出口商品总体上集中在资源节约和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加工环节,最近几年,645种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不到5%研究还表明,2006年我国进口大豆3150万吨,等于进口了耕地1810万公倾,相当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的五倍。也就是说,外需相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而在1978-2009年期间,按支出法计算,我国投资和消费两项构成的国内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始终在90%以上,今天扩大内需仍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这两天又在网上看到国内50个代表性城市上班平均花费时间表,其中北京最费时,为52分钟。这自然是因为路上的车太多导致交通不畅。我曾经考虑过提倡出行坐轿子,好处{dy}节约能源,第二降低污染,第三减少事故,第四增加就业,第五弘扬传统。但坐轿子不知要费时多少分钟,而且从就业角度看,虽然抬轿子的岗位增加了,汽车制造业的员工除了少数进入轿子制造业外,多数人的前景也不妙。

所以变异出美人鱼之类的物种是有可能的。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哥本哈根的美人鱼是变异物种?_林焱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