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跳出淡季有“三借”! - 千年瑶寨的日志- 网易博客

车市跳出淡季有“三借”!

2010-06-11 08:28:21 阅读7 评论0 字号:


  

  车市经过了3月的小阳春,4、5月份的行情企稳,转眼间已经迎来传统意义上的车市淡季。然而,记者发现港城车商各出奇招,试图度过这个销售曲线中的{zd1}谷。

  业内人士表示,第二季度的整体市场表现将直接决定今年车市的走势。有部分因素不容乐观,其中包括产能的全面释放、刚性需求的萎缩、传统销售淡季等因素叠加,在采取战略是要顺应市场规律。

  借喜“冲喜”

  发挥眼球效应

  “今年国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扶持力度不及去年,包括购置税的上调等因素,让商家多少失去了政策春风的关照。不过,这也营造了更激烈的环境去调动经销商本身的营销能力,所以,大家纷纷想办法拉销量。”业内人士直言,不仅节假日的喜庆不可错过,车商还能够积极寻找出其他有“喜气”的事情。

  记者了解到,选择6月举行开业或者新车发布的商家还真不少。一方面,无论是商用车或是乘用车,6月都是淡季的开始。如果能够躲开旺季转淡季的拐点,或就掌握住了提升、持平销量的主动权。

  “其实,6月还是一个有价值的转折点。首先,北京车展刚刚闭幕,人们对车市的关注度还未消散。另外,国家关于调控车市的部分条款也纷纷落地,6月似乎并未被冷落。其次,六一儿童节、端午节和即将开战的足球世界杯都可能成为促销好时机。只要找对入口处,相信很多‘喜事’都可以拿来给车市带来惊喜。”

  业内人士表示,按照部分品牌汽车厂家的市场计划,6月可能又有十几款重磅新车扎堆上市。这其中包括全新奔驰国产长轴距版E级、英朗GT、铃木{sk}中级车凯泽西、日产玛驰以及雪佛兰新赛欧两厢等新车。“不管几月份,新车上市都能够快速吸引市民到场看车,也或是抹平淡季这一说法的方式。”

  借势发力

  重视活动促销

  “似乎在三四月份,有的车型还处于严重缺货的状态,车商多少有点安逸心态,做的促销活动非常少。”一位市民说出自己的心声:“一个行业做活动,往往赚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销量提升,而是市民对这个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热情。”

  “我是比较关注港城车市的发展,在之前几个月的各种社会活动中,有的车商还是表现很积极、主动,且不说效果如何,让人感觉很踏实卖力。这样的态势其实能够拉动整个行业的热情,自然也能够感染消费者。”有市民说,活动往往能够增加是市民和车商接触的机会,也为车商营造出更多“可能挖掘”的商机。

  “车商成熟了!”一位市民感叹,以前车商的互通性比较差,感觉都是各立门户、单打独斗,很少能够“组团”去参与一个大型的活动,让市民有“超市购车”的畅快。“当车商意识到要送车到门口的时候,老百姓也能感受到他们的用心和诚意。”

  业内人士表示,“太极拳”的精髓就在于:借势发力。而在主流媒体{wy}、媒体队伍日益多元化的港城,车商意识到与之合作打造销售热潮是正确的。“用拳头出击是有效的方式,用两个拳头出击的威力就更猛了。”媒体具有商家无法复制的优势,而商家成功借助这一优势就能够顺风顺水地开辟市场。

  借“降”冲量

  可谓明暗相辅

  在之前的几次采访中,即使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港城许多经销商都表示:价格战,咱不打了。

  然而,面对淡季挑战,车价还会真的坚挺如初吗?业内人士表示,车市表面价格波澜不惊,其实已经有了松动,尤其是竞争日趋激烈的B级车市场。

  “6月之后做适当的价格调整,或者加大赠送礼品力度,应该说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手段,算不上开打价格战。而且从中国汽车市场长远发展看,竞争加剧、价格走低将是一种符合市场规律的理性回归,是不可抗拒的。  ”某品牌汽车市场部负责人解释。也有人认为,即便没有大张旗鼓的直接降价,“暗降”也早已充斥市场。

  一位市民表示:“作为普通消费者,尽管不希望过于忽悠的促销方式扰乱我们选购的心理,但是还是希望在淡季车商能够有适当的松动,毕竟,抱着能省则省的态度,还是想便宜点买。”

  “车商的库存也上来了,要消化这部分库存,就不能守旧,更不能依托于年底的冲刺。换个角度,因为货源紧缺头疼了好久的车商好不容易拿到这么宽裕的车源,总该大显身手一回了。车多了,车商促销冲量的底气也足了。”业内人士认为,6月或是购车好时机,只要市民花点心思在众多促销方案中挑选,或能沾到淡季促销的光,买到心水的爱车。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车市跳出淡季有“三借”! - 千年瑶寨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