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淘童鞋收藏册:文学与艺术的契合与互动_淘淘_新浪博客

淘淘童鞋收藏册:文学与艺术的契合与互动

★作者:田川流

 

  作为姊妹艺术,近年来文学与艺术各门类都遇到不少挑战。众所周知,文学在众多艺术样式中曾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影响和制约着其它艺术种类的发展,拥有最为广泛的受众以及实力最为雄厚的作家群体。但在近二十多年以来,文学这种经久不变的地位终于发生了变化。究其原因,与艺术的多元发展不无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面对电子媒体铺天盖地般席卷而来,文学渐渐平复,出现前所未有的平静,许多文学团体、报刊及作家都经受着寂寥。人们开始正视这样的课题,在市场经济大潮汹涌而来以及现代传媒日新月异的情势之下,文学与艺术如何才能保持蓬勃的生命活力?实践使人们逐渐获得共识,努力追寻文学与艺术的契合与互动,是各门类艺术持续发展的共同道路。

  在人类历史上,文学与艺术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在广义上可统称为艺术。而人们又常常把文学与艺术并称,显然其间又有着一定的差异。文学对生活和自然的表现是间接的,需要由文字充当中介,其它艺术对生活、自然或人类情感的表现具有直观性或直接性,采用形象或情境加以表现,不需要文字为中介。文学的生命正是在于它能够对人类生活或情感予以深度的表达或揭示,恰是由于这一点,文学才永远为人类所需要,而不可能为其它艺术所替代。

  艺术发展历程表明,文学与艺术从来都是互动的。在诸种艺术种类中,哪种艺术能够源源不绝地从其它艺术中汲取素养,谁就可以获得生命的动力。反之,就将衰落。有的艺术曾经从各种艺术样式中汲取素养,创造了自身的辉煌。但往往达到顶峰之后,便出现了封闭的态势,加之社会因素的各种制约,便很难挽回式微的趋势。文学与各类艺术的契合、互动,正是未来艺术发展的必然。契合,即相互融汇与化合,你融入了我,我也融入了你;互动,即相互促动与推进。文学与艺术协同而并进,将获得共同发展,携手创造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

  无论到何时,文学均具有独立的可以阅读的极高价值。{dy},艺术大都以形象示人,通过形象或意境表现一定的精神意蕴,而文学是通过文字表达精神意蕴,最少受到物质因素的制约,具有表现客体世界的无限可能性;第二,艺术在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人类情感中具有直观的或直接的特点,文学则在表现客观事物中呈现为模糊的与含蓄的特性,正是由于借助于文字的无穷魅力以及间离的特点,而不是一览无余,使之具有了更多供人体验与思索的空间;第三,艺术在创造活动中较多注重于感性,文学创造则较多偏于感悟,游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具有表达人类复杂情感的能力,以及探索审美精神方面的巨大潜力和深度。但是,也正是由于文学以文字作为中介,欣赏文学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字与语言的阅读能力,使之产生一定的限制,与较广泛的大众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而欣赏艺术作品则没有这一限制。因而在当代,文学似乎具有趋于小众化的特点,但它决不会因此失去其价值。人们既需要通过艺术活动实现对于艺术形象及意境的感悟,同时也需要通过文学进行更具深度的人类审美精神的审视。艺术不能代替文学,文学也不能代替艺术,文学与艺术的共存与共生是永恒的。

  近年来,有人称世界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意即人类将不再重视阅读,而是以观赏影视及其它图像类作品为主。诚然,人们观赏影视及网络作品增多,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减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人们的鉴赏趋于多元是正常的,而xx以读图代替阅读则是不可能的,也是危险的。其一,它将促使人们停留在对于一般形象的表层化欣赏,逐渐走向对于理念和精神追求的拒斥,导致人类思维的浅薄以及思想的贫瘠化;其二,它将使众多艺术样式脱离文学与各种艺术之间精神的连接,失去来自文学的源源不绝的素养,使艺术走向表层化和浅陋化。历史上,艺术样式从来都是难以与文学脱节的,其中所有艺术样式中的经典性作品,大都直接或间接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早在人类艺术诞生的初期,文学就与原始音乐舞蹈与原始美术共同成为人类最早的艺术样式,文学的价值是与人类的生命与生存价值追求紧紧相连的,它直接与人类的最基本的交流与表达情感的方式——语言活动相联系,实际是人类语言交流活动的凝练与升华,从这一意义来看,只要人类的语言交流活动不会消失,人类所依附于此的文学活动也就不会消失,文学仍会长久地具有独立阅读的价值与品位。正是由于文学表现形象与意境的间接性,带来更丰富的多元性和模糊性,也就具有了更多含蓄隽永的可以咀嚼与思索的空间。人们既可以领略语言和文字的审美内涵与形式美感,同时又可以通过对于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形象、情节、情境、意境,进入特有的社会、自然和人生境界,进而审视与思考人们所感悟与xx的各种现象与课题,并通过自我的熏陶,实现对美的境界的感悟与升华,以及对于一定理念的解读与洞察。不读文学,就无法理解语言与文字所具有的内在的意蕴之美以及由语言的韵律、节奏和文字的形、音、意所创造的无限美好的境界与空间。特别是汉语言文字,以其特有的姿态出现于人类社会,其形式的美感魅力与内蕴的精神含量都是博大精深的,愈来愈为世人感慨与神往。不读文学,就无以领略其浩瀚之美,同时也会失去一种极其重要的审美活动方式。

  与此同时,文学将持久地以母体艺术的样态呈现于世。它不仅可以让人们在独立阅读中获得精神熏陶和审美愉悦,同时可以作为许多艺术样式的母体艺术而存在。戏剧诞生之初,就出现了戏剧文学,20世纪又相继出现电影文学、电视文学,这些样式既具有文学的特点,可供人们阅读,同时又与戏剧、电影、电视相接轨,具有鲜明的交叉性特点。至于对文学作品的借鉴与改编,更成为众多影视剧作品成功的基础;音乐文学的出现,不仅在于歌词与歌剧的创作,同时也在于文学想象对于音乐的整体性建构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几乎所有音乐家的创作动机的生成,均与文学原作或者文学想象的意象和意境有关;美术与雕塑,有史以来便与文学相连,其美术形式得到文学创作方式或意境创造的重大影响,其题材更是与文学家的追求相互交融。例如,梅兰竹菊既是文学家表现的主题之一,也同样见诸于美术,成为美术家表现的重要客体。社会不仅早已出现连环画等文学与美术接轨的艺术样式,更以多种方式,将美术活动的创意、策划与文学相联系;在当代,文学对于现代媒体艺术的作用愈来愈显著,渗透于各种媒体,影响到电视、网络、手机等方方面面,出现了网络文学、手机文学、广告文学等新兴的文学样式。同时,文学对于各种媒介及其艺术样式的倚重也越来越明显,例如音乐散文、音乐剧、广播剧等样式,均是文学与艺术嫁接的结果。

  文学与艺术的契合,更深刻地体现于人的精神深层。它们同是对于人类审美情感与审美认知的追求,因此具有不可割裂的血脉联系。失去文学的滋养,艺术将失去活力与灵气。众所周知,一些当代艺术家试图摆脱文学的影响,尝试以哲学、心理或其它社会学科为基础创作艺术,到头来则成为晦涩的干枯的某种理念的传声筒,而它失去的,正是文学与艺术与生俱来的审美精神与意蕴。至于那些执著于丑陋和腐朽文化形象表现的人们,更是与人类的审美精神相去甚远。

  可以说,一个新时代的大文学即将呼之欲出。作为大文学,它一方面与现存的各类艺术样式具有密切的和不可分割的联系,使之在新的时期更加显示出相互融合与促动所产生的巨大效应,许多新颖的艺术样式和洋溢着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频频面世,有的甚至已经超越了传统艺术样式分类的界限,而成为新鲜的具有综合意义的艺术产品;另一方面,它更多地延伸于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审美活动的各个方面,具有极强的辐射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跨越各种艺术门类乃至文体的写作,具有普适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当代新媒体艺术的浸染,更是显现出极强的渗透性和亲和力。

  在形成与建设大文学的进程中,追寻文学与艺术的契合与互动,是文学与艺术的共同发展之道。文学和艺术均应持续地与其它艺术实现融合,方能不断从各种艺术样式中汲取营养和元素,永远保持其生命活力。文学与艺术的契合与互动主要体现于,其一,艺术形式上的相互借鉴。持续地改善与更新艺术样式的形式创造,是艺术活动赖以保持活力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些方面,内在地维系着不同艺术样式之间的密切联系。无论何种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与突破,均应成为其它艺术样式可资吸取的重要经验,其形式创新只要有可能,就应在自身的艺术活动中借鉴或采用;其二,艺术题材及其内容体系的相互借鉴与吸纳。艺术表现的主题、题材及其情节、人物等,在不同艺术样式之间xx可以相互借鉴和吸取。文学对于其它艺术的影响在这一方面是主要的,许多艺术样式中的经典性作品,其内容来源大都与文学蓝本有关;其三,在艺术的意象、形象、意境等方面的创造与相互影响。文学与各种艺术样式既可以分别创造出不同的意象、形象或意境,也可以相互借鉴,通过移植或再创造,推出具有类同意义但形式感迥然不同的形象与意境,由此当会产生异样的更为突出的效果;其四,在艺术风格、艺术趣味等方面的衔接与互通。艺术风格及其趣味的追求,是一定艺术样式或作品审美价值的表征,体现了艺术家的美学格调与风范,文学与各门类艺术之间,也可以展开充分的沟通,以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

  实现文学与艺术的契合与互动,还需要注重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在审美文化的轨道上实施契合与互动。在人类生活走向审美化的进程中,文学与艺术同时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契合与互动,必然是在审美文化的基石上进行。文学与艺术一样,均有着典雅与通俗、小众与大众之区分,格调与品位的不同决定着文学与艺术创作的基本走向。然而,并非典雅的作品一定属于小众,也不是所有典雅的作品一定没有市场,是否具有市场性和大众性,主要取决于文学或艺术创作的内涵的价值取向和形式的审美娱乐含量。作为作品的内涵的价值取向代表着社会与大众的心声与需求,势必获得大众的接受,取得较好的市场效应;同理,具有较高审美的与娱乐元素的形式创造也更为大众所欢迎,所谓雅俗共赏即指此。

  二是在与市场和经济结合中实施契合与互动。文学与艺术都需要与经济活动相联系,将自身的发展推向市场。特别是在当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文学和艺术不仅都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都面临着挑战。文学可能会失去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同时也可以通过重组与融合等形式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特别是在各种经济因素溶入文学与艺术的态势下,单纯的文学创作便显得被动与手足无措,然而,经过文学工作者的调整,可以很快将视角指向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之中。或者适应经济发展与活动的需要,调整创作的取向;或者坚持文学独立的艺术品格,从审美文化的深度对于经济与市场产生影响。

  三是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完成契合与互动。文学基于其巨大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一方面也在努力探寻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可能,同时并不因视听艺术、新媒体艺术的狂轰滥炸而失去市场。文学以其巨大的适应性,既可以表现高雅,也可以走向通俗,既可以进入市场,也可以居于艺术的金字塔,既可以在小众化群体中存在,也可以在大众的视野中游刃有余。文学自身拙于利用高新科技,但可以与影视或新媒体融合,产生更大的文化效应;文学难以像影视那样与最广大的受众沟通,但也可以通过与各类艺术作品的共生,获得更大的与大众沟通的平台。

  文学家通常具有丰富的思维和博大的襟怀,善于创造与世界和社会沟通的契机。文学在积极影响艺术发展的同时,艺术也将持续地影响和作用于文学。艺术的拓展一方面激励文学始终居于时代的前沿,同时迫切需要由文学提供更多的艺术元素和精神资源。文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将成为未来审美文化的重要景观。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淘淘童鞋收藏册:文学与艺术的契合与互动_淘淘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