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让童心轻松、快乐学数学_吾家有女初长成_新浪博客

    我虽然是初中的数学教师,可对婴幼儿的数学教育并没有什么经验。没有孩子以前,对小学教师能教会小孩子“1+1=2”一直十分佩服。有了童心以后,我也不得不思考“学数学如何从娃娃抓起”这一奥妙的课题了。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深知,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法,学数学对大人、孩子来说都将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因此,我一直考虑怎么能让童心自然、快乐的学好数学。在童心的成长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做法:
   

   1、“数楼梯”中轻松的学会数数。


    以前我家在4楼,到楼下一共有7段、共73阶楼梯。童心3、4个月时就常常到室外去了。从那时起,每次抱她上、下楼梯时,我都会一边迈步,一边数:“1、2、3、……、10。” 在我的要求下,家人也都这么做。


    刚开始当然看不出什么效果,有人听到后说:“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啊,你这样数不是白费劲吗?”虽然我也有同感,可上、下楼梯也没什么事,闲着也是闲着,于是这个做法就坚持下来了。

    没过多久,数楼梯的做法有了明显成效:童心的语言发展比较滞后,她1岁半才能吃力的说出“茄子”、“豆角”等两个字的词,可她竟然在这之前的1岁3个多月上下楼梯时,自己清晰的说出“1、2”这两个数来;1岁4个月,数到4 ;一岁8个月,她完整的从1数到了10,要知道,当时她还不大会说三个字的词呢!
 

    这样教数数是否科学我并不清楚,可童心的进步给予了我{zd0}的鼓励。于是上、下楼时,我们数的更欢了,有时我忘记了数,她却一边迈步、一边大声数起来了。

    成功的从1数到10后,上、下楼梯时我就不再数到10为止,而是从1一直数下去。当童心能数到100后,数楼梯变成了“100、101、102、……”后来则是“2、4、6、8、……” 或“10、9、8、7、……”
 

    总之,随着数楼梯内容的不断改变,童心在数数方面也在不断的进步。就这样,用数楼梯的办法,童心自然而然、毫不费劲的学会了多种数数的方式。

    2、用儿歌《小汽车、嘀嘀嘀》帮童心学数数。

    教孩子数数的人都知道,孩子数数最难的地方是数到整十的时候。童心当然也碰到了这个拦路虎。到整十的时候,要么不会数,要么数错,比如常常数成“……二十八、二十九、二十十……”

    童心1岁11个月遇到这个问题时,凭数学老师的直觉,我想到了小时候跳皮筋时背的儿歌《小汽车、嘀嘀嘀》:
    小汽车、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
    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
    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
    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
    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我觉的这首儿歌应该能攻克这个难点,于是我把这首儿歌教给了说话刚刚成句的童心。学这首儿歌比学数数快多了,学会儿歌后,每当童心象前面提到的那样数到整十数不出时,我就把儿歌相应的内容说出前半句提示她:“二八、二九……”她就能继续往下数了:“三十、三十一……”后来,当她数不出时,常会自己偷偷的想想儿歌的内容再往下数(有人担心这首儿歌会使孩子出现漏数整十的情况,不过童心没出现这个问题)。这样,当童心3周岁,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还在整十纠缠不清甚至才数到十的时候,她已经能很熟练的数到100了。4岁半,童心能分几次从1数到1000,中间几乎不出现什么错误。

    3、我们猜测了很久:1岁8个月的童心怎样认识的数字?

    上下楼梯时我们常会指着墙上贴的楼层数给童心看。楼只有4层,所以童心只见过1、2、3、4。即便这4个数,我们也只是随便的说一声,从不认为她会认识。

    当童心1岁8个月的时候,有{yt}她站在姥姥家的沙发上玩。玩着玩着,她突然老说:“7” 。看到我们没人在意,童心拉过我揪着沙发背上一个从没有人注意到的小标签给我看,又清晰的说:“7”。我一看,标签上有两个很小很小的数:“07”。我大吃一惊,问家人:“童心认识7了!你们谁教过她?”可家人都说没有教过。再试着让她认认其它几个数,也几乎全都认识了。
 

    这事可奇怪了,我们清楚的知道,童心不是什么天才儿童,没教过她的东西她怎么能知道呢?家人都研究、谈论这个问题,却百思不得其解。
 

    过了一段时间,看着正在玩计算器的童心,我恍然大悟:对了,童心肯定是在玩计算器的过程中认识的数字!我家的计算器是那种能报数的计算器,一按键就会发出声音,童心老是把它当玩具,当时已经玩坏3个了,我还心疼的不得了。


    其实我们买这种计算器只是因为它能当闹钟用,还不象一般的闹钟那样滴答、滴答的响(当时手机还未普及),童心用它在玩耍中学会数字,可谓是无心插柳之举!

    4、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数感。

    现行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简单的说就是对数要有一些准确的直觉。培养婴幼儿的数感,一定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仅靠简单的从1数到100甚至数到1000都是不够的。我用了下面的几个方法:

    ①用多种花样数数。

    童心三岁,上、下楼梯时我开始倒着数:“10、9、8、……”三岁5个月,数奇数“1、3、5……”或偶数“2、4、6……”等。数一段时间后,在数数的过程中,我会有意识的停住让她向下接。不到4岁,童心自己就会倒着或跳着数100以内的数了。4岁半,又学会了倒跳着数“100、98、96、……”或“99、97、95、……”

    ②玩瞬间数手指的游戏对数进行整体感知。


    很多孩子,虽然能轻松的数数,可当你问他盘子里有几个苹果时,他还是要用手一个个的点着数完“1、2、3”后再告诉你有三个。
   

    从会数数到数对物品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童心1岁8个月数到10,2岁半才能真正的数准东西,中间用了接近1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她也养成了必须用手点着一个个数的习惯。针对这种现象,童心两岁只能数清两个数的时候,我就和她玩起了从《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上学来的“瞬间数手指”的游戏。
 

    “瞬间数手指”即把手握起拳头伸在她面前,伸出1—5个手指后接着拳上,问她伸的是几个。开始伸手指后停顿一小会,让她看清楚。随着她的进步手指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然而到童心2岁半,不论我的速度有多快,都难不倒她了。这个游戏十分方便,在床上、公共汽车上都能玩,甚至童心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我也会把手背过去和她玩这个游戏(安全的时候)。每次玩游戏童心总是很高兴,后来,她常常把拳头伸到我面前让我猜,开始她的动作笨拙,自然难不倒我,没过多久,她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不留神还可能中她的招呢!

    类似的还有“瞬间数彩绳”的游戏。玩数彩绳游戏时,每次说出绳子的数目后我还会问她都有哪几种颜色的彩绳(彩绳数目由1条最多增加到5、6条)。这样不仅可以练习数数,还可以锻炼她的记忆力。

    游戏玩熟后,数较少的物品时,童心就不必用手指点着数,而是一眼看过去就能说出准确的数了。

    ③用打牌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2岁10个月,童心会数数、认识数字后,我开始考虑怎么教会她比较数的大小。这时我想起了我小时候曾玩过的一个叫“比大小”的xx游戏。

    这个游戏可能不少人小时都玩过,基本规则是两人摸完牌后,把牌背面朝上拿在手里,每次都出最上一张牌,两张牌比点数,谁的大归谁,如果点数相同,就把牌交换过来(童心大点后,就用剪子、包袱、锤决定相同点数的牌的归属)。来完一轮后拿着赢的牌继续玩,直至有人把牌输光为止。

    牌选普通的,1——10的牌面上是点数而不是画面的那种。刚开始因为童心太小,手也拿不多牌,我降低了难度,把牌中的J、Q、K、王都去掉,只用剩下的40张打。出牌后,让童心判断输赢,童心十分喜欢玩,常常拿着牌央求大人。为了有效利用时间,都是请她不识字的奶奶在我上班的时候和她玩,娘俩一玩就是大半天。

    开始玩牌时是大人指导着她数点数,比大小。后来就让她自己数一数、想一想。3岁玩牌已经很熟练了,出来牌她就知道把牌推给谁了。随着她的进步,我又把J、Q、K、王放进去,玩牌的人数也从2个人增加到3个人、4个人,就这样,在游戏中,刚满3岁的童心自然的学会了几个数大小的比较。


    ④在生活中适机进行多种数的渗透。

    上楼梯上到1楼和2楼之间的平台上,我会说:“到1.5楼了。”童心3岁半的时候我告诉她:“你3.5岁了。”把削好的一半苹果递给童心,我说:“给你二分之一个苹果。”

    这些话不是非要童心理解,只是在适机进行小数、分数的渗透,让她知道现实生活中除自然数外,另外的很多种数也是确实存在的。
 

    童心3岁9个月一次倒着数数“……5、4、3、2、1、0”后问我:“0下面是什么数呢?”
    我说:“是-1。”
    她又问“-1下面呢?”
    我只好告诉她:“是-2、-3、-4、一直到-100、-200……”
    没想到她仍不罢休问:“怎么都是负数啊!下面还有什么数?”
    “还有很多负数,没有尽头。”
    “那我数的1、2、3……是不是也没有尽头啊?”
    “对啊,你真棒!”
    “那怎么‘连连看’的时间到……5、4、3、2、1、0就没有了呢?”
    “因为那儿不需要负数啊。”
    “为什么?”
    一直把我问的无法招架为止。
    过了几天,我问她3-1、3-2、3-3的答案她回答的都很好,我开玩笑的问了句:“3-4等于几?”没想到她想了想,随即答到“-1”。因为从没教过类似的知识,对她能答对这道题,我是十分吃惊的。

    后来,当童心知道直线是没有尽头的时候,她接着联想到了数,说:“直线是不是象数一样没有尽头啊?”
这说明,童心对数的感觉还是比较敏锐的。

 

    5、玩玩具的过程中认识了10多种图形。

    积木是很多孩子玩过的益智玩具,有的孩子还有好几套。当孩子玩积木的时候,大人常常在一旁适机的进行“教育”:“一共有4个棍棍。”“再搁上一个方块吧。”“这个柱柱什么颜色?”等,这些大人无意中说的不标准的词语孩子会牢牢的在心里记很长时间,直到初中,我的不少学生还把正方体叫做方块。

    出于数学老师的习惯,童心玩积木、七巧板的时候,我对她说的都是正规的几何图形名称:“正方形”“圆柱”“长方体”“六边形”“梯形”等。有时我会拿起一个三角形来让她数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有时拿着正方形和菱形让她找找不同之处,然后告诉她正方形也是特殊的菱形。

    4岁玩磁力棒,她摆出“三棱锥”后,我告诉她这是“三棱锥”,其中的磁力棒是三棱锥的棱,钢球是磁力棒的顶点。

    有人觉得说这这样的话她可能听不懂,可对孩子来说,你告诉她这是“正方体”还是“正方块”在难度上没有什么区别,那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她准确的名称呢?

    6、用乘法口诀当催眠曲。

    童心3岁前入睡也要大人陪着,在大人的歌声或故事声中才能睡着。实际上她在乎的是有人在一边陪着,并不在乎说的到底是什么。在童心2岁3个月左右我陪她睡觉时,会的歌都唱腻了,也实在想不起来什么故事了,我突发奇想:小学生背乘法口诀那么费劲,何不趁她现在机械记忆力好的时候背背乘法口诀给她听呢?

    一一得一的那一段没啥意思,我从“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那段背起,怕太多了难记,就背到“二九十八”为止。童心感觉很新奇,她当时也就会个1+1=2,当然听不懂什么意思。我也不给她解释,也不要求她重复,只管自己一遍遍反反复复的背,直到童心睡着。

    这样背了十几天,终于我背前半句“二二得……”的时候,童心会接“四”了,到后来我背“二二得四”她就背“二三得六”我们一人背一半,直到{zh1}她完整的把二的口诀背完。用同样的方法,童心三岁前背会了全部乘法口诀。

    7、在生活情景中学会加减法。
 

    教童心加减法时我一直想着怎样避免象其他孩子那样数手指,手指不够了还要借别人的。结合平时的教学,我觉得只有数形结合,把枯燥的数字转化为实际情景才有可能。以教童心5以内的几个加法为例:


    教“1+1=2”:你有一个左耳朵,一个右耳朵,一共有几个耳朵?                                    

    教“ 1+2=3”: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时问:“有几个大人?几个小孩?”“一共几个人?”
    教“2+2=4”:和妈妈在一个盆里洗手时问“有几个小手?几个大手?”“一共几个?”
    教“3+1=4”:她有四个羽毛球,三个白色的,一个彩色的,每次玩羽毛球时我都会问她“几个白色的,几个彩色的?”“一共几个?”
    教“3+2=5”:晚上躺在床上时问“童童的卧室里几个人”“爷爷奶奶的卧室里几个人?”“一共几个人?”
    教“4+1=5”:上到四楼时问“再上一楼是几楼?”“是5楼吗?我们快上去看一看。”

    这些计算都有实际的情景,可以在心里数一数,根本不必数手指,下次再问同样的问题,我总是提醒她同样的情景,如问:“3+1=?”童心如果不会答,我就提醒一句:“想想你的羽毛球。”开始她还会在心里把她的羽毛球数一数,时间长了每次听到3+1都会想到她的羽毛球,自然不必再数就把答案记住了。4岁上幼儿园之前,童心10以内的加减法差不多都能不必数手指做对了。

    童心2006年3月份上幼儿园是插的中班,班里别的孩子已经学了半年的珠心算,而童心那时连算盘都没有见过,刚开始只好跟着班里程度最差的那批孩子学,我们很担心她会跟不上课,可只用了短短1个月,她就加入到班里珠心算{zh0}的那批孩子里面了。她的老师对她的进步十分惊奇,实际上我感觉这当然与她之前的基础有关。虽然学了珠心算,运算的难度和速度都大了,但平时我还是有意识的帮她复习复习普通的运算方式,以免她全部忘记。

    8、关于珠心算:
 

    童心的珠心算是在幼儿园学的,我虽然是数学教师,可我从来不会打算盘,对珠心算更是一无所知,通过辅导童心做题才慢慢的有所了解。

    我觉得幼儿学珠心算,不能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为目的。珠心算{zd0}的好处是能开发幼儿的右脑,并培养他的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及灵活思维的能力。因此,我给童心选了一个学珠心算的幼儿园。

    童心中班学了半年,升入大班后,不再随班开设珠心算,她又不愿上每星期六的珠心算专业课,我就坚持每天晚上在家让她用珠心算做10道题,作为她的功课。这也是至今为止,我{wy}强制她去完成的内容,不过,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能高高兴兴的完成这一功课。

    上面写了一些童心5岁前在数学方面学习的情况。由于自己也是在摸索,有些事甚至还是在无意中做的,所以自己总觉得错过了很多好时机。有时我想童心的成长不可能重来了,如果再有一个孩子的话会不会做得更好呢?呵呵,这个问题恐怕永远不会有答案了。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让童心轻松、快乐学数学_吾家有女初长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