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兵器浅论(1) -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司马路- 和讯博客
汉唐兵器浅论(1) [转贴 2010-06-11 10:45:34]   

汉唐兵器浅论

一、       两汉时冷兵器的种类和功能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兵器史上,汉代是一个大的转折期。在这一时期,殷周以来长期居于xx主力地位的战兵车,终于让位于骑兵和步兵。而在兵器上,其品种、形制、性能、组合等方面,也都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面貌。这一转折的出现,是当时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关系变更的必然结果。

   从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兵马俑中骑马佣较少而跪坐佣较多,故应仍以步兵,战车为主要作战力量,到陕西咸阳杨家湾双墓11个陪葬坑中,骑兵坑为6个,步兵坑4个,战车坑1个的变化来看,正证明了骑兵已逐渐取代战车兵而成为xx主力。这是因为汉朝在抗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战争中,骑兵得以不断的发展壮大。又因骑兵的迅速发展,适用于跨马作战的兵器,防护装甲、马具也得以发展、改进,因而汉代兵器无论从形制还是性能上都较之前代发生很大变化。如铁制兵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兵器;适用骑兵劈斩技法的直刀逐渐取代了车战近剌的剑,远距离冲刺作用突出的戟、矛,基本取代了车战时勾,啄兵器——戈等。如西汉前期的景帝阳陵中铜镞出土2556件,而铁镞仅159件,广州南越王墓@@@出铜兵器950件,铁兵器仅34件,且戈数远多于戟数。但这一现象到了杜陵和西汉长安城武库出土兵器中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杜陵出土兵器多为铁器,且环首铁刀有4件,而铁剑仅1件,并出土铁戟17件,却无戈出土。长安武库更是铁器(519件)远多于铜兵器(102件),矛,戟,刀,弩等适用于骑兵的兵器占绝大多数。

    而汉代兵器如此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冶铁工业的发展和炼钢技术的更新,从而使钢铁兵器质量不断提高而得以普及,因而结束了殷周以来以青铜作为主要兵器材质的历史。

1、 钢铁生产技术的进步及其意义

汉武帝时期,汉的国力空前增强,钢铁冶炼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盐铁官营,保障了钢铁制造所需要的大量矿石资源;其次,冶炼设备更为先进,燃料问题解决,不但出现马排,牛排,东汉初年更出现了水排,并且用煤做燃料,既可提高温度,又可延长燃烧时间;第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战国块炼铁的基础上,增加锻打次数,使夹杂物减少,钢的成分均匀,组织致密,强度增高,从而跃进到“百炼钢”阶段。并出现了“炒钢”法,如1994年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的发掘中,出土的铁矛,经金相鉴定为由炒钢叠打制成。炒钢技术被誉为继铸铁发明后钢铁发展上的又一里程碑;{zh1},在淬火工艺上,使用在刃部局部淬火的技术,既增强了刃部的锋利程度,又保留了背脊部较好的韧度。如河北满城汉刘胜墓曾出土一柄铁剑,经化验,其原料是块炼铁,经反复加热渗碳,多次折叠锻打而成,属于“百炼钢”工艺的早期产品,而其刃部经淬火处理,硬度极高,而脊部未经淬火处理,韧性保持较好。

钢铁生产技术的进步,使钢铁兵器得以大量装备xx,并迅速取代青铜兵器,成为主兵器,从而使我国xx真正进入铁制兵器时代,并促进了骑兵的发展。

2、 远射兵器

弩:汉代骑兵发达,“强弩长戟”是主要装备。用于远射兵器的弩,在汉代有了长足发展,先秦的弩机,牙,牛,悬刀由栓塞直接装在弩臂的机槽内,很容易劈裂,不能承受更大的张力。而从汉长安武库,山东淄博临淄齐王墓等出土的弩机来看,西汉以后,在弩机外加了一个匣状外壳“郭”。弩机的各种机件,用栓塞按一定组合关系装入郭内,再把郭装在弩臂的机槽内,可容纳张力更大的弩机。另外,汉弩加高了机牙上的望山,并在其后侧增加了刻度。如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十六件弩机,一件就是在望山后有刻度的。射手可以根据目标的远近,按不同的刻度瞄准,准确性大大提高了。

镞:从样式看,西汉初箭镞的样式仍沿用秦代,如其剖面呈正三角形的秦式铜镞(“羊头”簇),占满城汗墓同类器的93%。而后期,汉镞加长,并且东汉时,箭镞上出现放置毒药的小凹槽以提高杀伤力,且镞身多呈长铤圆柱形,并有四棱镞出现。

3、 长格斗兵器

格斗兵器可分为扎刺兵器,劈斩兵器,砸击兵器等。此时,长格斗兵器多为扎刺兵器。(长格斗兵器中用于劈斩的大刀,砸击的大锤,狼牙棒等多盛行在唐以后)“汉代长兵,似侧重戟与矛,汉矛以近于后世之长枪,汉戟亦与周戟异形,且有双戟之制,介于长兵短兵之间。汉初虽偶用铜戈,大抵前世之造,其式仍如战国式,为斜体内长有后刃之戈”①

戈:戈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兵器,有秘(杆)和横装的戈头组成。主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斗由于戈不是刺杀兵器,在以骑兵为主的西汉xx中作用不如戟大,故逐渐被淘汰而成为饰物。如山东淄博临淄齐王墓出土的金龠铜戈,长22.5CM,高12CM,造型华美,形制与战国相仿,但已是仪仗饰物,而非实战兵器。

戟:是由戈与矛结合在一起而发展成的一种兵器。汉以前,戟多为“十”字形。而汉代为了适应骑兵作战需要,主要用于勾,割的“内”消失,从而成为“卜”字形。戟适于骑兵刺杀,且向前弧曲的小枝可叉可钩可刺可挑可斫可挡,具有较强的杀伤力。这种“卜”字形戟在汉墓中多有出土,如在满城汉墓,杭州古荡汉墓和盱眙东阳汉墓出土的长柄钢铁戟,“卜”字形,全长226---250CM。另外戟在汉代不但是实战主要兵器,而且也是一种主要的仪仗兵器。《汉书·东方朔》“武帝坐未央前殿,东方朔持戟立”。在南阳英庄出土的持?(罩以赤黑绸布的戟衣)戟吏的画像石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这种仪仗化的戟---戟

矛:是一种直而尖利的扎刺兵器,汉代矛多为钢铁矛,其较前代更为窄长尖锐,利于刺扎。其叶和锋都呈扁平壮,长度不断增长,长汉城武库铁矛长22—25CM,福建崇安汉矛残长58CM,而四川金堂焦山东汉铁矛竟长达84CM。汉代步兵用矛称铩,骑兵用的矛称槊。

4、 短格斗兵器

剑:《释名·释兵》曰:“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剑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其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别的兵器无法比拟的崇高地位。汉代的剑,{zd0}的变化有两点:钢铁剑彻底取代了青铜剑;剑体日益窄长且剑锋更尖锐。汉代剑经历了由防身自卫武器到近战格斗兵器的转变。从而实战功能提升,成为一种重要的格斗兵器。如阳陵出土铁剑140把,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铜剑4把,铁剑25把。这些都可看出西汉早期,剑这种短格斗兵器的重要性。而且汉剑较之前代,多为钢铁剑其延伸性强,故长度增加,剑体变窄。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剑残长1.46m,为已知出土汉剑中最长的。铁制的长剑在西汉前期就xx取代了战国以来的青铜短剑。从出土实物看,汉剑剑长在1m以上,剑宽多在5cm左右,剑身平直而薄,剑锋更尖锐,剑格多于剑身一体。但由于剑身单薄,重量较轻,劈斩效果受到限制,不利于骑兵作战,故在西汉后期逐渐被厚背直刀的环首刀所取代。

刀:西汉时由于骑兵战术的发展,这种利于劈斩的近战格斗兵器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取代了剑而成为后代近战的标准兵器。汉代刀,刀体修长,厚背直刀,长度多在一米左右。柄的后端作为扁圆的大环,故称为“环首刀”。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环首刀,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的随葬品,通体残长62.7cm,由刀身、刀茎、刀首三部分组成。刀身细长,刀首环形。东汉时冶炼技术的进步,使得制作更为精良的环首长刀得以出现。1974年山东苍山东汉墓中发现的环首刀,长111.5cm,刀身宽为刀背厚度的三倍,刀身饰有精美的错金火焰纹,刀身上有“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大刀吉羊宜子孙”十八个错金铭文。永初六年是公元112年,卅即将炒钢锻造后反复锻打三十层。经金相鉴定,其含碳量仅为0.6—0.7%刃口经淬火,相当锋利。经100倍显微镜观察刀的断面,可看到硅酸盐夹杂,均匀分布为三十层左右。通过出土汉代实物和相关画像石来看,汉代刀刀柄多用木片夹起来,外缠粗绳,但无护手。但从《中国兵图说》第140页图3来看,此时似乎已出现吞口。

5、 防护兵器及马具

铠甲:铠甲由保护头部的胄和保xx体的各部位的甲组成。汉代时铠甲使用已相当普遍,称之为玄甲。通过对满城汉墓一号墓、广州象岗山二号墓及山东临淄齐王墓出土铁甲分析,可以看出汉代铁甲重5公斤至20公斤,由早期的秦式札甲向鱼鳞甲过渡,由身甲,垂缘,披膊,筒袖等部分构成,皆无领,右开襟,以织绵包边,皮革和丝绢衬里。胄的实物资料有:1980年在吉林榆树县老河深村属于东汉初期的鲜卑墓中发现一顶铁胄。铁胄由胄顶和胄片编缀而成,胄顶是半球形,胄片有长短两种。其形制直到六朝仍没有明显的改变。

马具:从出土的汉代骑兵佣来看,所有马匹皆配有辔,鞯等马具,但没有鞍,镫,说明骑兵在作战时的能力还尚未得到{zd0}的发挥,所以骑兵佣还得排为严整的方阵,整齐出战。

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冷兵器的种类和性能  



三国两晋南北朝,从3世纪初形成三国鼎立局面起,直到6世纪末隋统一止,其间经历了近4个世纪。在此期间,除了西晋灭吴以后的一个短暂时间外,我国都是处在若干政权割据的时期。

在长达4个世纪的动荡中,边疆一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而北方汉人往往南迁,各统治集团的掠夺混战,不仅延长了分裂局面,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同时,也加速了兵器的更新发展。在这一时期,不但刺杀力更强的槊取代戟成为主要的长格斗兵器,而且xx的防护能力加强,一些新式铠甲、马具及重装骑兵也纷纷出现。并且,较之前代,吸收和运用了更多的少数民族所有的文明。

1、 社会变革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后,天下分崩离析,军阀割据混战,少数民族统治者挺进中原,各统治集团争权夺利,混乱不止。从而使兵器的发展较之前代有了很多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①       冶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兵器质量大为提高。一方面,在钢铁冶炼方面,已由块炼铁初级百炼钢阶段,发展到以炒钢料锻打的百炼钢,并出现“杂炼生?”的灌钢工艺。北齐时由晋代创造的进一步发展而成的灌钢法造出了xx的宿铁刀,此刀钢质柔韧坚硬,经久耐用,可以“斩甲过三十扎”。另一方面,淬火工艺也日臻成熟,工匠已经掌握不同水质对淬火功能的影响,如《太平御览》所引《蒲元传》记载,诸葛亮令蒲元在斜谷造刀,他认为“汉水钝弱,不任淬火”,叫人取蜀江水,认为“蜀江爽烈,是谓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不料取水之人,归途中在涪江将水器弄倒,只得取八升涪水补进。蒲元用之淬刀,马上发现问题,“乃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犹捍言不杂。君以刀画水:‘杂八升,何故言不?’取水者方叩头首服”。另外,此时还出现了用动物“尿”,“脂”淬不同部位的记载。尿中含盐,冷却快,淬刃部锋利;脂性凉,冷却快,淬脊部韧性好。

②       战争频繁促进了武器的革新。如此时的刀,刀形有了新的变化,江苏镇江东晋晚期墓出土的三把铁刀,其中一把长77cm的铁刀,无环首,而是向后代装把式刀转变,刀锋变阔,刀尖微翘,由原来狭直的斜方刀头向前锐后斜的形状过渡。另一把长46.5cm的铁刀出现云形护手,柄部有圆銎,可接长柄。又如此时的盾,从出土的持盾武士俑及敦煌壁画来看,此时的盾形以长方形大盾为主,中有脊棱,盾面正中饰以兽头饰,背面按有支架。另外,此时疾病{zd0}的进步是马蹬的发明和马鞍的完备。

③       防护能力的加强与重骑兵的盛行。这一时期,战争频繁,消耗大量人口。这使得各统治集团都更加注重对士兵防护能力大大增强。而由重铠甲防护骑兵装备了鞍,镫等马具并配备了“具装”铠的战马组合而成的重骑兵也就成为了这一时期xx主力。

④       民族融合在兵器变化中体现明显,如从朝阳北栗北沟8号墓,朝阳十二台乡砖厂88M,朝阳袁台子晋墓和安阳孝民屯晋墓等出土的成套马具来看,鲜卑马具的制作走过了时代的前列。再如以善用槊而著称于世的鲜卑族等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使得马槊在这时盛行一时。

2、 远射兵器

    弩:魏晋以后重装骑兵出现,弩向着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重型弩弓发展,有神弩,万钧弩等名词,用绞车张开发射。所使用的箭也很长大,与长矛相似,每一射“辄洞穿三四人”。在南京的秦淮河里,曾出土5件南朝时期制作的铜弩机,形态和结构虽然与当时通用的弩机一样,具有外廓,悬刀,牛,枢,望山和牙,但是它的尺寸要大的多,弩机的铜廓长达三十九厘米,悬刀全长近二十厘米。如按发掘出土的汉代弩机与弩臂的通常比例推算,安装这种大型弩机的木弩臂,其长度至少在一百八十至二百二十六厘米左右,而所用的弩弓,则应长近四百三十至五百四十厘米。这样巨大的弩,一个人的力气是不可能张机发射的,应用绞车张开发射,它应是后代流行的车弩或库弩的前身。此外,据文献载三国时又有连弩,即可以连续发射的弩。但可惜没有实物出土。

镞:这时的箭镞,大都是用钢制成,特别讲求穿甲力,《晋书》载:“刘曜武力过人,铁厚一寸,射而洞子。”又“赫连勃勃以阿利性尤造五兵之器,精锐又甚,射甲不入,即斩弓人”。从出土实物来看,这时的箭镞,除了原有的菱形镞,还出现了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平头镞等形制。

3、 长格斗兵器

戟:汉代的“卜”字形戟发展到此时,横出的戟枝折而上扬成为戟刺平行的叉刺,整个戟成为一种双叉形戟。这种双叉形戟只能向前叉刺,丧失了传统的勾杀的性能,也可以说是向以扎刺杀敌的矛类兵器靠近,而这种丧失原来特色的改变,正表明戟这种兵器的衰落,再加之其不适于对付铠甲日益坚精的重状骑兵和具装铠的战马,但工艺却复杂费工,所以渐渐被槊所取代,而只在步兵中使用。东晋永和十三年冬寿墓壁画中,步兵装备着双叉形戟和盾,而重装骑兵,则执马槊。除此之外,戟本是中原汉族的传统兵器,而甲骑具装的兴起,与西晋以后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分不开,而鲜卑族更是以善用槊而著称于世,这也是戟被槊取代的一个重要原因。

槊:槊即为骑兵用的矛,在汉代已是骑兵使用的主要格斗兵器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戟。从敦煌285,296等窑的壁画来看,这时的槊一方面是柄部加长,据《释名》一书所记,汉时长丈八尺,到梁时制作的新式马槊,长两丈四尺,增长到汉槊长度的一倍多。另一方面是刃部增长而且制成两刃,因而增强了效能。

4、 短格斗兵器

剑:由于到东汉末年,剑就xx退出了实战行列,所以这时期出土的实物极少,且在壁画,画像石等材料中也少有反映。但从文献资料中可知,此时的剑只剩下两项用途了。一是在舆服制度中作为佩带饰的功能。于是只具有华美的外形就够用了,这样一来,从西晋起甚至改用木剑。《晋书·舆服志》:“汉制,自天子至于百管,无不佩剑,其右惟朝带剑。晋世始代之以木,贵者犹用玉首,贱者亦用蚌,金银,玳瑁为饰”。另一项用途是成为道教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器。陶弘景普通年间为梁武帝造神剑十三把,剑上分别刻有各种真人玉女名字,风伯雨师形,蚩尤神形,星辰北斗二十八宿等,就是突出的例子。从为数不多的实物来看,这时期由于与少数民族的兵器交流,剑的形制稍有变化,如北朝剑柄部较长,形制简单,剑格较宽。

刀:这时期,刀的形制和制造要求和汉代基本相同,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制变化。由于重装甲的盛行,就要求有更大劈斩力的刀形出现,所以从江苏镇江东晋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刀来看,刀锋变阔,刀尖微翘,(以原先狭直的斜方刀头向前锐后斜的形状过渡)这就加强了刀的劈斩能力。而且有把刀做出三形护手格,并在柄部有圆銎,以便插装木柄,这说明了刀从前一时期单纯的短格斗兵器有向长格斗兵器发展的趋势,这也就是后来唐陌刀的雏形。另外,此时刀鞘上装置两个带孔的?,用以贯带将刀吊挂于腰间。这种佩带刀剑的方法最初流行于古波斯,这也反映了这时期我国对外交流的繁盛。

5、 防护兵器及马具

铠甲:这时铠甲较之前朝防护力大大加强,出现多种形制的新形铠甲,如《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三引诸葛亮《作刚铠教》:“敕作部皆五折刚铠”(甲片经五次迭锻而成)。曹植《先帝赐臣铠表》,列举了黑光铠、明光铠、裲裆铠、环锁铠、马铠等名目。(《北堂书钞》卷二十一引)。从各地出土实物和敦煌的壁画来看,西晋xx的甲胄主要为筩(筒)袖铠,把胸背甲片联缀在一起,肩部有不长的筩袖,护头的兜鍪两侧有护耳,前额正当眉心处稍有下突,顶部中心竖有长缨,此式传为诸葛亮时创制,实则东汉时已有之。“明光铠”一次的来源,据说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由于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两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马具:东汉时期,已经使用起部分防护作用的马甲,如保护马前胸的皮质“当胸”。到三国时期,文献中已记载有全副马铠。自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骑兵的作用大大提高,组建了人和马都披铠甲的重甲骑兵──“甲骑具装”,马铠的结构也日趋完备,并从此称为“具装铠”或“马具装”。具装铠有铁质的,也有皮质的,一般由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 保护马胸的“当胸”、 保护躯干的“马身甲”、保护马臀的“搭后”以及竖在尾上的“寄生”6部分组成,使战马除耳、目、口、鼻以及四肢、尾巴外露以外,全身都有铠甲的保护。从辽宁出土的此时的鲜卑族墓中的马蹬,及有关武士俑来看,此时是出现马蹬,使得骑兵功效得到长足发展,但此时基本为三角形单蹬。

 

郑重声明:资讯 【汉唐兵器浅论(1) -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司马路-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