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5——畜禽外科病防治(9)_dddd2087的空间_百度空间

2. 急性出血
出血的分类
出血的急救

3.骨折
病因
症状
诊断
急救
骨折
骨的连续性中断或完整性遭到破坏称之为骨折(Fracture),骨折常伴发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如神经、血管、肌肉挫伤断裂,骨膜分离,皮肤破裂。
病因
1.直接外力作用或间接外力作用。前者见于车祸、枪击、打击、从高处摔下等之后,是骨折最常见的原因,多伴发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后者见于奔跑、跳跃、急停急转、失足踏空或爪子突然嵌入洞穴和裂缝等,通过折弯力、扭力、压缩力或切应力等引起骨折。
2.内在因素作用。动物有骨髓炎、骨软症、佝偻病、骨肿瘤等骨疾病时在较小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
骨折类型
骨折可按多种方法分类,许多类型的骨折需经X射线检查或尸检判定。   1.开放性骨折与非开放性骨折。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与否划分。   2.xx骨折与非xx骨折。根据骨断端是否xx分离划分。xx骨折根据骨折经的方向又分为横骨折、纵骨折、斜骨折、螺旋骨折等,非xx骨折又分为青枝骨折(在幼龄动物)和骨裂。   3.单一骨折与多发骨折。前者为骨一分为二,断成两块,后者为骨断段达三块以上。骨断端碎小数多的多发骨折又称为粉碎性骨折。
骨折类型
4.撕脱骨折与碎片骨折。前者指由肌腱韧带的牵拉引起的其抵止点骨撕脱,后者主要指关节过度伸屈引起的关节骨边缘的小片骨折。
5.嵌入骨折、凹陷骨折与压缩骨折。嵌入骨折指一端骨断端插入另一端骨断端之中。凹陷骨折指骨折片凹入骨表面之下,见于头骨扁骨骨折。压缩骨折指骨体积压缩,主要发生于松质骨如椎体。
6.骨干骨折、干骺骨折、骨骺骨折与关节内骨折,是按骨折的部位划分的。
7.病理骨折与疲劳骨折。前者指由于骨软症、骨肿瘤等骨病诱发的骨折,后者指骨某部长期处于超负荷应力状态下而使骨皮质渐渐发生断裂的骨折,骨折线细微。
症状
下列症状不一定同时出现在一个骨折病例中。   1.机能障碍 由疼痛和机械支持力丧失或减弱引起,是骨折最突出的症状。例如在四肢骨折引起跛行,在椎体骨折可能引起外周神经麻痹,在颅骨骨折可能引起意识障碍,在颌骨骨折引起咀嚼障碍。   2.疼痛 直接触痛,不易区别软组织痛和骨痛,间接触痛即握住骨长轴两端向中央压迫引起的疼痛表明是骨痛。   3.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被外力直接损伤或被骨断端扎伤,骨折部肿胀严重。   4.骨变形 xx骨折后骨断端发生成角、侧方、旋转、延长、重叠等移位,使患肢弯曲、扭转、伸长或短缩。
症状
5.骨摩擦音 活动骨折断端可听到断端间摩擦声响。但非xx骨折或骨断端分离较远时无骨摩擦音。
6.异常活动 四肢长骨xx骨折后,骨干可在骨折点异常伸屈扭转。
7.X射线征象 X射线检查可见骨折处有骨折线(压缩、嵌入、凹陷性骨折除外),骨骼变形和软组织肿胀等X射线征象。
8.其它 骨折一、二天后血肿分解引起体温升高,失血性贫血,休克,骨折点远端外周神经麻痹,骨折点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等。
诊断
犬猫易于触诊,依据病史和上述症状一般不难作出初步诊断。但无论是疑似骨折还是已诊断为骨折,有条件时都应当进行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不仅可确诊骨折、骨折的类型和程度,而且还能指导整复,监测愈后情况。
xx
骨折往往伴发危重急症,因此在深入检查骨折局部之前,首先检查有无威胁生命的全身反应,检查头、脊柱、胸部、腹部、内脏等有无严重损伤。若有,则应先予以急救,稳定病情,如支持呼吸、改善循环、制止出血、防止休克、防止感染或整复胸腹透创、内脏破裂等。对骨折局部,也应先止血消肿、保护创口、临时固定或保护患肢,然后再深入检查,以防局部软组织损伤加重或骨折加重。   骨折愈合一般要经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型期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动物、不同年龄和不同类型的骨折,完成上述过程所需时间不同。经过良好整复固定的骨折,一般3~4周后骨折部肿胀消退,骨断端仍能微动,骨骼功能恢复50%以上。12~16周后骨断端再接牢固,功能基本恢复。一般幼龄动物骨折,松质骨骨折、斜骨折及桡尺骨骨折愈合速度快。
xx
1.保守疗法。骨盆骨骨折、肩胛骨骨折、下颌骨骨折、颅骨骨折、椎体骨折、股骨和臂骨的复杂骨折等,常因患部肌肉丰满、外固定困难、内固定危险而不能充分整复和施加外固定或内固定。故xx只限于将动物圈在笼子里限制活动或禁止活动并配合服用xx止痛抗感染xx,笼子里垫上厚铺垫。小犬、小猫一般3周后即可负重,但至少6周内不能自由活动。这种方法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xx
2.整复与固定   (1)闭合整复加外固定 骨骺骨折、肘、膝关节远端肢的骨折若经手法整复可能能够复位(即断端对合后移位不超过骨干横径的1/2、轴向正、无旋转移位)且施加一定的外固定后能够牢固地固定断端不再移位。闭合性整复应尽早实施,一般不晚于骨折24h,以免血肿及水肿过大影响整复。整复前给动物全身xx或局部传导xx以充分松弛患部肌肉。整复时用力适当以免加重组织损伤。有条件时整复可在X射线xx监视下进行以确信对合良好。整复完成后立即进行固定。固定部位剪毛,衬垫棉花[指(趾)间需充分衬垫],装置石膏绷带等成形绷带或夹板,金属支架等,固定范围一般应包括骨折部上、下两个关节。
xx
(2)开放整复加外固定 适用于骨断端重叠移位较大的骨折如桡尺骨中下1/3骨干横骨折,短的斜骨折和胫骨近端横骨折。这类骨折的闭合整复不可能或很困难,故需手术暴露骨折断端后再整复。对于重叠移位,可将骨挺子的一头抵在近端骨断端的某点或骨髓腔内,利用杠杆原理将远端骨断端撬离近端骨断端并设法使两端对合。一旦对合后,外面被覆的肌肉束缚力可将骨断段固定住,故无需内固定,一般仅在较稳定的外固定下即可很快愈合。该方法切口小,整复时间短,手术比较安全。   规格齐全的金属或非金属内固定材料(如髓内针、骨螺钉、接骨板、金属丝、贯穿性骨栓装置等)及手术器械进行骨折内固定的疗法在犬猫已很普遍。但内固定要求较高的手术技巧,复杂的手术器械,种类齐全的内固定材料,严格的无菌条件,良好的xx及周密的术后护理。
xx
3.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如为新鲜创,按创伤处理方法彻底清创,注意摘除碎骨折片,使创伤尽可能转化为清洁创或无菌创。如需开放整复,可经创口或扩大创口进行整复,如需闭合整复,可将创口敷药包扎后再整复,整复后闭合创口。装置外固定时,创口应从固定材料中露出以备日后处理。创口感染后,行开放疗法。若创口系整复前感染,则控制感染的同时整复固定骨折。实践表明,即使在感染的情况下,若骨折对合良好固定确实,愈合仍能进行。不应等感染控制后才行整复固定。
常见骨折的xx
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有轻度错位,髋臼未损伤,骨盆环基本保持完整者可采用保守疗法。病初动物禁止活动,后肢使用悬带,限制患肢负重。以后配合局部热敷、xx、伸屈关节、辅助行走等,可缩短恢复期。若骨盆腔变窄、髋臼骨折或脱位、髂骨、坐骨、趾骨严重骨折时,需手术疗法。
常见骨折的xx
股骨骨折 发病率高,常见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干和股骨远端骨折。xx时多以内固定为主。股骨颈骨折可用螺钉和钢钉进行固定,大转子骨折多用钢针和钢丝固定,股骨干骨折一般选用接骨板和髓内针固定。
常见骨折的xx
胫骨骨折 可用髓内针固定,针应从胫骨近端钻入髓腔直至胫骨远端。也可用Biplanar型I号固定器进行固定。
常见骨折的xx
肱骨骨折 肱骨干的横骨折和短斜骨折,可用髓内针固定。长的斜骨折,除用髓内针外,应再用钢丝固定,肱骨干的粉碎性骨折,可用Kirschner固定器进行外固定。
常见骨折的xx
桡尺骨骨折 桡尺骨干骨折可用Biaplanar型Ⅲ号固定器固定,也可用Uniplanar型I号固定器固定。
七、疝
1.脐疝
症状 诊断 xx
2.腹股沟阴囊疝
症状 诊断 xx
3.外伤性腹壁疝
症状 诊断 xx

八 其他外科病
1.结膜炎    8.直肠脱出
2.角膜炎    9.尿结石
3.周期性眼炎
4.风湿病
5.蹄叶炎
6.蹄叉腐烂
7.腐蹄病

1.结膜炎 
病因(cause of disease)
症状(symptom)
xx(treatment)
2.角膜炎
病因(cause of disease)
症状(symptom)
xx(treatment)

3.周期性眼炎
病因(cause of disease)
症状(symptom)
xx(treatment)

4.风湿病
病因(cause of disease)
症状(symptom)
诊断(diagnosis)
xx(treatment)
预防(prevention)

风湿病概述
风湿病是常有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其特征是胶原结缔组织发生纤维蛋白变性以及骨骼肌、心肌和关节囊中的结缔组织出现非化脓性局限性炎症。胶原结缔组织的变性是由于在变态反应中大量产生的氨基乙糖所引起。如氨基乙糖能被身体细胞的精蛋白所中和,就不会发生纤维蛋白变性或表现得不明显。该病常侵害对称性的肌肉、关节、蹄,另外还有心脏。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但以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发病率较高。本病见于马、牛、猪、羊、犬、家兔和鸡。
病因
风湿病的发病原因迄今尚未xx阐明。   近年来研究表明,风湿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并与溶血性链球菌(医学已证明为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已知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所引起的病理过程有两种。一种表现为化脓性感染,另一种则表现为延期性非化脓性并发病,即变态反应性疾病。而风湿病则属于后一个类型。并得到了临床、流行病学及免疫学方面的支持。   1.风湿病的流行季节及分布地区,常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疾病,如咽炎、喉炎、急性扁桃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与分布有关。风湿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在我国北部,比较寒冷,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机会较多,风湿病发病率增高,二者在流行病学上甚为一致。
病因
2.风湿病发作时,病例的鼻咽部拭子培养,可获得A型溶血性链球菌。血清中各种链球菌抗体均增高,在风湿病静止期培养转阴性,抗体滴定值也下降。
3.链球菌感染后10天内用青霉素可以预防急性风湿病的发生。
4.动物试验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把大量的链球菌抗原包括蛋白、碳水化合物及粘肽注入兔子后,可产生风湿病征象和病变。
病因
5.风湿病发病虽然与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密切关系,但是并非A型溶血性链球菌直接感染所引起。因为风湿病的发病并不是在链球菌感染的当时,而在感染之后的2—3周左右发作。病例的血液培养与病变组织中也均未找到过溶血性链球菌。目前多数人认为风湿病是一种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在链球菌感染后,其毒素和代谢产物成为抗原,机体对此产生相应的抗体,抗原和抗体在结缔组织中结合,使之发生了无菌性炎症。
病因
综上所述,风湿病的发生要有下列4个条件:①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②病原菌持续存在或有反复感染,可能因含不同类型M蛋白链球菌感染;③机体对链球菌存在抗体(异感性);④感染必须在上呼吸道,而其他部位的链球菌感染不会引起风湿病。
此外,在临床实践中证明,风、寒、潮湿、过劳等因素在风湿病的发生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畜舍潮湿,阴冷,大汗后冷雨浇淋,受贼风特别是穿堂风的侵袭,夜卧于寒湿之地或露宿于风雪之中,以及管理使役不当等都是容易发生风湿病的诱因。
病理
风湿病是全身性结缔组织的炎症,按照发病过程可以分为三期。   1.变性渗出期 结缔组织中胶原纤维肿胀、分裂,形成粘液样和纤维素样变性和坏死,变性灶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性浸润,并有浆液渗出。此期可持续1~2月,以后恢复或进入第二、三期。
病理
2.增殖期 本期的特点是在上述病变的基础上出现风湿性肉芽肿或阿孝夫小体(Aschoff body)亦称为风湿小体,这是风湿病特征性病变,是病理上确诊风湿病的依据,而且是风湿活动的指标。小体中央纤维素样坏死,其边缘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有风湿细胞。风湿细胞呈圆形、椭圆形和多角形,胞浆丰富呈嗜碱性,胞核空,具有明显的核仁,有时出现双核或多核,形成巨细胞。到后期,风湿细胞变成梭形,状如成纤维细胞,而进入硬化期。此期持续约3~4个月。
病理
3.硬化期 小体中央的变性坏死物质渐被吸收,渗出的炎性细胞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在肉芽肿部位形成瘢痕组织。   由于本病常反复发作,上述三期的发展过程可以交错存在,历时约需4~6个月。{dy}期及第二期中常伴有浆液的渗出与炎性细胞的浸润,这种渗出性病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临床上各种显著症状的产生。在关节和心包的病理变化以渗出为主,而瘢痕的形成则主要限于心内膜和心肌,特别是瓣膜。
分类及症状
风湿病的主要症状是发病的肌群、关节及蹄的疼痛和机能障碍,疼痛表现时轻时重,部位多固定但也有转移的。风湿病有活动型的、静止型的,也有复发型的。根据其病程及侵害器官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临床上常见的分类方法和症状如下。   1.根据发病的组织和器官的不同分   (1)肌肉风湿病(风湿性肌肉) 主要发生于活动性较大的肌群,如肩臂肌群、背腰肌群、臀肌群、股后肌群及颈肌群等。其特征是急性经过时则发生浆液性或纤维素性炎症,炎性渗出物积聚于肌肉结缔组织中。而慢性经过时则出现慢性间质性肌炎。
分类及症状
因患病肌肉疼痛,故表示运动不协调,步态强拘不灵活,常发生1~2肢的轻度跛行。跛行可能是支跛、悬跛或混合跛行。其特征是随运动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有减轻或消失的趋势。风湿性肌炎时常有游走性,时而一个肌群好转而另一个肌群又发病。触诊患病肌群有痉挛性收缩,肌肉表面凹凸不平而硬感,肿胀。急性经过时疼痛症状明显。
多数肌群发生急性风湿性肌炎时可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1~1.5℃,结膜和口腔粘膜潮红,脉搏和呼吸增数,血沉稍快,白细胞数稍增加。重者出现心内膜炎症状,可听到心内性杂音。急性肌肉风湿病的病程较短,一般经数日或1—2周即好转或痊愈,但易复发。当转为慢性经过时,病畜全身症状不明显。病畜肌肉及腱的弹性降低。重者肌肉僵硬,萎缩,肌肉中常有结节性肿胀。病畜容易疲劳,运步强拘。
分类及症状
(2)关节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 最常发生于活动性较大的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等。脊柱关节(颈、腰部)也有发生。常对称关节同时发病,有游走性。   本病的特征是急性期呈现风湿性关节滑膜炎的症状。关节囊及周围组织水肿,滑液中有的混有纤维蛋白及颗粒细胞。患病关节外形粗大,触诊温热、疼痛、肿胀。运步时出现跛行。跛行可随运动量的增加而减轻或消失。病畜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脉搏及呼吸均增数。有的可听到明显的心内性杂音。   转为慢性经过时则呈现慢性关节炎的症状。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增生,肥厚,因而关节肿大轮廓不清,活动范围变小,运动时关节强拘。他动运动时能听到噼啪音。
分类及症状
(3)蹄风湿病(风湿性蹄炎)
(4)心脏风湿病(风湿性心肌炎) 主要表现为心内膜炎的症状。听诊时{dy}心音及第二心音增强,有时出现期外收缩性杂音。对于家畜风湿性心肌炎的研究材料还很少,有人认为风湿性蹄炎时波及心脏的最多,也最严重。
分类及症状
2.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   (1)颈风湿病 常发生于马、骡、牛,有时猪也发生。主要为急性或慢性风湿性肌炎,有时也可能累及颈部关节。表现为低头困难(两侧同时患病时,俗称低头难)或风湿性斜颈(单侧患病)。患病肌肉僵硬,有时疼痛。   (2)肩臂风湿病(前肢风湿) 常见于马、骡、牛、猪。主要为肩臂肌群的急性或慢性风湿性炎症。有时亦可波及肩、肘关节。病畜驻立时患肢常前踏,减负体重。运步时则出现明显的悬跛。两前肢同时发病时,步幅短缩,关节伸展不充分。
分类及症状
(3)背腰风湿病 常见于马、骡及牛,猪亦有发生。主要为背最长肌、髂肋肌的急性或慢性风湿性炎症,有时也波及腰肌及背腰关节。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慢性经过的背腰风湿病。病畜驻立时背腰稍拱起,腰僵硬,凹腰反射减弱或消失。触诊背部最长肌和髂肋肌等发病的肌肉时,僵硬如板,凹凸不平。病畜后躯强拘,步幅短缩,不灵活。卧地后起立困难。   (4)臀股风湿病(后肢风湿) 常见于马、骡、牛,有时猪也发病。病程常侵害臀肌群和股后肌群,有时也波及髋关节。主要表现为急性或慢性风湿性肌炎的症状。患病肌群僵硬而疼痛。两后肢运步缓慢而困难,有时出现明显的跛行症状。
分类及症状
3.根据病理过程的经过分   (1)急性风湿病 发生急剧,疼痛及机能障碍明显。常出现比较明显的全身症状。一般经过数日或1~2周即可好转或痊愈,但容易复发。   (2)慢性风湿病 病程拖延较长,可达数周或数月之久。患病的组织或器官缺乏急性经过的典型症状,热痛不明显或根本见不到。但病畜运动强拘,不灵活,容易疲劳。
诊断及鉴别诊断
到目前为止风湿病尚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在临床上主要还是根据病史和上述的临床表现加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下述的辅助诊断。   水杨酸钠皮内反应试验:是用新配制的0.1%水杨酸钠10ml,分数点注入颈部皮内。注射后30min和60min分别检查白细胞总数。其中有一次比注射前的白细胞总数减少五分之一时,即可判定为风湿病阳性反应。据报道,本法对从未用过水杨酸制剂的急性风湿病病马的检出率较高。一般检出率可达65%。
诊断及鉴别诊断
血常规检查:风湿病病马血红蛋白含量增多,淋巴细胞减少,嗜酸性白细胞减少(病初),单核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
纸上电泳法检查:病马血清蛋白含量百分比的变化规律为:清蛋白降低最显著,β-球蛋白次之,γ-球蛋白增高最显著,α-球蛋白次之。清蛋白与球蛋白的系数变小。
在临床上风湿病除注意与骨质软化症进行鉴别诊断外,还要注意与肌炎、多发性关节炎、神经炎,颈和腰部的损伤及牛的锥虫病等疾病作鉴别诊断。
xx
风湿病的xx要点是:xx病因、加强护理、xxxx、解热镇痛、xx炎症。除应改善病畜的饲养管理以增强其抗病能力外,还应采用下述的xx方法。   1.应用解热、镇痛及抗风湿药 在这类xx中以水杨酸类xx的抗风湿作用最强。这类xx包括水杨酸、水杨酸钠及阿司匹林等。临床经验证明,应用大剂量的水杨酸制剂xx风湿病,特别是急性肌肉风湿疗效较高。而对慢性风湿病则疗效较差。除用其粉剂(水杨酸钠、阿司匹林)内服外,还可使用含有水杨酸的针剂,可将10%水杨酸钠溶液100—300ml,5%葡萄糖钙溶液200—300ml,分别静脉内注射,每日一次,连用5—7次。或取水杨酸钠xxx15ml,水杨酸钠15g,乌洛托品12g,蒸馏水100ml混合制成xx溶液,马牛静脉内一次注射,连用3—5次。
xx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则与水杨钠的作用相似,但内服后对胃粘膜刺激性较小。其镇痛作用较水杨酸钠强,但抗风湿作用则较弱。临床上常用其粉剂大剂量内服(马25—50g,牛25—75g,猪及羊3—10g)。
保泰松(phenylbutazone)及羟保泰松(oxyphenbutazone)两药,前者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后者为白色结晶粉末,是前者的衍生物,其优点是作用较保泰松略强,副作用较低。该药的作用与氨基比林相似,但xx及抗风湿作用较强,解热作用则较差,临床上常用于风湿症的xx。其用法和剂量是:保泰松片剂(每片0.1g),马牛2—4g口服,一日2次,3天后剂量酌减;羟保泰松片剂,马牛头两天12mg/kg,后5天用6mg/kg口服,连用7天。
xx
2.应用皮质xx类xx 这类xx能抑制许多细胞的基本反应,因此有显著的xx和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它还能缓和间叶组织对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反应性,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临床上常用的有:醋酸考的松注射液、氢化考的松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醋酸氢化考的松注射液、醋酸泼尼松(强的松)、氢泼尼松(强的松龙)注射液、醋酸氢化泼尼松注射液、氟美松磷酸钠盐注射液及注射用促皮质素等。它们都能明显地改善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但容易复发。
xx
3.xxx控制急性风湿病的链球菌感染 风湿病急性发作期,无论从咽部是否证实有链球菌感染,均需使用xxx。{sx}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天2~3次,一般应用10~14天。不主张使用磺胺类xxxx,因为磺胺类xx虽然能抑制链球菌的生长,却不能预防急性风湿病的发生。
4.应用碳酸氢钠、水杨酸钠和自家血液疗法 其方法是,每天静脉内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200ml,10%水杨酸钠溶液200ml。自家血液的注射量为{dy}天80ml,第三天100ml,第五天120ml,第七天140ml。每七天为一疗程。两疗程之间间隔一周,可连用两个疗程。对急性肌肉风湿病疗效显著,对慢性风湿病可获得一定的好转。
xx
5.应用针炙 应用针炙xx风湿病有一定的xx效果。可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新针、电针、水针和火针。
6.应用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对风湿病,特别是慢性经过者有较好的xx效果。  局部温热疗法:将酒精加热后(40℃左右),或将麸皮与醋按4:3的比例混合炒热装于布袋内进行患部热敷,每日1~2次连用6~7天。亦可使用热石蜡及热泥疗法等。光疗法中可使用红外线(热红灯)局部照射,每次20~30min,每日1~2次,至明显好转为止。  电疗法:中波透热疗法、中波透热水杨酸离子透入疗法、短波透热疗法、超短波电场疗法、周林频谱疗法及多元频谱疗法等对慢性经过的风湿病均有较好的xx效果。  在急性蹄风湿初期的炎性渗出阶段时,以止痛和抑制炎性渗出为目的,可以使用冷蹄浴,用醋调制的冷泥敷蹄等局部冷疗法。
xx
7.局部涂擦刺激剂 局部可应用水杨酸甲酯软膏(xx:水杨酸甲酯15g、松节油5ml、薄荷脑7g、白色凡士林15g),水杨酸甲酯莨菪油擦剂(xx:水杨酸甲酯25g、樟脑油25ml、莨菪油25ml),亦可局部涂擦樟脑酒精及氨擦剂等。   除上述的疗效外,有人应用以10%水杨酸钠溶液为抗凝剂的相合血液500~1000ml进行输血,以xx各种风湿病取得了一定的xx效果。



郑重声明:资讯 【兽医学5——畜禽外科病防治(9)_dddd2087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