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思聪—写在“沉思墨境暨卢沉、周思聪纪念展”之后_婉约_新浪博客

          

                           《人民和总理》 151cm*218cm    宣纸水墨设色    周思聪(1979) 

                                      (中国美术馆藏)

 

    这幅作品再现了xxx总理1966年赴邢台震区视察灾情、慰问灾民的感人情景。思聪先生以饱满的情感,触摸画中人物的心灵,将总理和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刻画准确、生动、传神,该画获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一等奖。

 

 



   《清洁工人的怀念》 152cm*110cm    宣纸水墨设色   卢沉、周思聪(1977)
                                      (中国美术馆藏)

 

 

    画的右上角,是落了叶的树枝,地上还有几片未扫尽的落叶。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操劳了{yt}的国事后,拖着疲倦的身子走出人民大会堂。正要上车,却远远地看见大街那边还有一位清洁工人在低头扫地,总理立刻健步走了过去,用双手紧紧握住这位工人的右手。深夜的秋风是寒冷的,但是总理的一句“你辛苦了”,使得清洁工人“心中暖,热泪流”。

    画上的题字是发自清洁工人内心的感激:“在这夜深人静的街头,谁想到总理握着俺这拿帚把的手,‘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说得俺心中暖,热泪流。总理啊,有多少个这样夜深的时候,您操劳国事最辛苦,您挂念着人民的喜和忧。总理啊,谁说您已去,您没有走。人民的总理与日月同光辉,人民的怀念与天地共长久。”

 

 

               

      《庚午大寒画荷》 53cm*66cm    宣纸水墨设色    周思聪(1990)

 

 

               
            《初晴》 45cm*63cm    宣纸水墨设色    周思聪(1992)

 


               
      《接天莲叶无穷碧》 68.5cm*68.5cm    宣纸水墨设色    周思聪(1988)

 
              
              

      《秋林负薪图》局部 88cm*350cm    宣纸水墨设色    周思聪(1992)

                                 (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藏)

 

 


               

         《陌上小憩》 49cm*68.5cm    宣纸水墨设色    周思聪(1990)

 


              

        《高原踏歌》 41.5cm*60.8cm    宣纸水墨设色    周思聪(1983)

 

 


             

         《负薪图》 24.4cm*28。2cm    宣纸水墨设色    周思聪(1983)

 

 


             
       《高原暮归》 45.2cm*33.8cm    宣纸水墨设色    周思聪(1983)



             
      《颐和园风景》 42.7cm*45.4cm    宣纸水墨设色    周思聪(1959)

这幅作品,在1959年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会上荣获银质奖。

 

 

感悟思聪—写在“沉思墨境暨卢沉、周思聪纪念展”之后

      《月光如水照缁衣》 165cm*126cm    宣纸水墨设色   卢沉(1978)

 

 

 

感悟思聪—写在“沉思墨境暨卢沉、周思聪纪念展”之后

         《太白捉月图》 132.5cm*134cm    宣纸水墨设色   卢沉(1985)

 

 

 

          《将进酒》局部 34cm*138cm    宣纸水墨设色   卢沉(1999)

 

 


         《板桥老人归里图》 68cm*68cm    宣纸水墨设色   卢沉(1994)

                             (以上图片婉约拍摄于中国美术馆)

 

                                        感悟思聪

                          ——写在“沉思墨境暨卢沉、周思聪纪念展”之后

 

 

    卢沉和周思聪是20世纪晚期中国画坛{zj1}影响力的艺术伉俪,作为杰出的人物画大家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美术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卢沉先生说画画不是靠方法,而是靠感情。周思聪先生也认为技巧并不可贵,可贵者在于心灵对技巧的创造。”

    今天,我只想从一个女性绘画爱好者的角度,着重谈一下我对周思聪先生及其画作的感受。

 

    在中国书画史上数以万计的丹青妙手中,女性书画家寥若星辰,传于画史的不过卫铄、管道昇、马守贞、薛素素等数十人而已,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直到民国时期,女性书画才迎来{dy}个繁荣期,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女性书画家,如李秋君、陈小翠、顾青瑶、何香凝、陆小曼、吴青霞、周炼霞、陈佩秋等。国家文物局2001年《关于颁发“一九四九年后已故xx书画家”和“一七九五年至一九四九年间xx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的通知》,所列的1795年至2001年206年时间内385位作品限制出境的xx书画家中,女性书画家只有顾蕙(道光年间人)、金礼赢(1772—1807)、董琬贞(1776—1849)、何香凝(1878—1972)、王叔晖(1912—1985)、周思聪(1939—1996)这六人,只占总人数的1.5%,每百年只有三人。2006年北京保利推出的周思聪《高原风情19开册》获价99万元,这些资料都足以证明周思聪先生绘画的艺术价值。

 

    当然,先生的“价值”绝非仅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体现在人品上。正如朱乃正先生在此次展览的前言中说的那样,“卢周二君一生保持质朴、率真、磊落、谦抑、平易与包容之本色,绝不随从流俗。自重自尊,鄙薄名利,恬淡自适。”

 

    在这次展览中,展出了周思聪先生的24幅关于荷花的作品。每一幅荷花都显得非常地静谧,这样的“静”是忘却名利,是辛苦耕耘,从而赋予了作品崇高的灵魂,感动着每一位参观者!

 

  我们看见,作者以“负薪”为主题的作品也有很多。画中负重的女人,或日出而作,或日落而息,当然也因淳朴和丰满而别具韵致。“女人之不易,男人或恐终难感悟”。这是作者要表达的。

 

   周思聪是天才的画家,是人品、画品都臻于至境的画家。可惜天不假年,病魔过早地夺去了她宝贵的生命。但她同时又是幸运的,她说“父亲曾希望我成为一名医生,这职业无疑是高尚的,而我毫无兴趣。从孩童时起,我只钟情于画画,没想过会干别的。今生我如愿以偿了,若真有来生,我仍会这样的选择。  世界上有众多的人为生存而从事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而我不是,我很幸运。”读罢,泪已潸然!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感悟思聪—写在“沉思墨境暨卢沉、周思聪纪念展”之后_婉约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