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学是一门艺术_王玉玲播音主持艺术_新浪博客



表演学是一门艺术

    

    应潍坊电视台邀请,从六月份来开始为演员们授课。潍坊电视台的《潍坊故事》节目开办以来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赞誉,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但随着节目的播出,也有观众反应演员的演技还需要提高,这样才能将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的更加生动真实感人。我曾与《潍坊故事》制片人谈了我的看法,当时在担任演员选拔赛的评委时,我看到选手们非常踊跃的参加比赛参加海选,他们的热情和参与意识很感人。但更多的参赛选手没有表演基础或表演经验。虽然栏目的小剧种需要群众演员来扮演剧中人物角色,但我还是认为,无论是大制作还是小剧种,从生活中的故事搬到银幕就上升到更高一个层次,所以表演就成为一种艺术。正如艺术大师皮尔逊所说:“让真人来演真事,由于他们明显的感到不自然,所以效果极坏,使观众坐立不安;仅仅因为他们是真人,并不能就使他成为真理的解释着。真和逼真之间也需要艺术作为桥梁。”演员在将剧本中人物角色进行创作时,其实是二度创作,需要演员具备一定的表演艺术基础,“不像不是戏,全像不是艺”。所以对群众演员的基础培训是很有必要的。表演专业四年的课程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完成,只有在表演基础知识上多一些授课内容。希望对学员们有所帮助。

 

                           影视表演专业授课内容

 

我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表演的实质

要认识表演这门艺术的实质,就要认识八个“三”,其一“三位一体”。指创作中创作者、创作的工具、材料及创作的结果----形象都统一与演员自身,这一基本特征产生出演员创作中的“双重生活”、“双重人格”以及演员与角色矛盾的统一。

其二,“三个统一”指演员创作的艺术境界。优秀的表演必须达到三个统一,,即演员与角色的统一;艺术与生活的统一;体验与体现的统一。好的演员在创作中既要接通地线(指生活真实的基础),又要接通天线(指通过艺术想象使表演具有审美价值,具有艺术魅力)如前苏联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提倡的具有“活生生的生活的真实和芬芳”。

其三,三种素质。好演员必须具备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三种素质。

其四,“三种能力”。指演员对表演艺术这门艺术掌握的三方面的功力。一是基本功、基础训练。二是一整套塑造人物形象的创作方法,包括理解人物、体验人物、体现人物的创作道路性格化与化身的本领。三是创作中的思维与观念。

其五,创作的三步进程,指人物形象塑造中所经历的理解人物、体验人物、体现人物三个阶段。

其六,评价的三方面因素。就是离开剧中人物形象的基础,离开导演处理表演的艺术观念单独评价人物形象的塑造,评价演员的表演是不科学不全面的。

其七,三种派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表演分为三种派别:匠艺、体验派、表现派。按照一成不变的程式化、准确无误地宣读角色的台词,这不是艺术,只不过是匠艺。当今表演艺术主张体验派与表演派的结合。表演艺术即使内部与外部的统一体,又是与情感互相交替的统一体,即追求神似又追求形似。

其八,银幕表演三圈论。{dy}圈是基础圈,谈舞台表演与银幕表演的共性;第二圈是电影圈,及电影进入银幕。第三圈是当代圈,即表演进入当代。只有丰厚的表演基本功才能成为当代的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二.演员的基本素质

1.理解力。2.想象力.   3.感受力  4.表现力  5.幽默感   6.激情---演员的重要素质,作为演员要把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方面、各种各样激动人心的事,通过他的身心,强烈地真实地表现出来,激励和打动观众的心。如影片《白毛女》表现喜儿爹爹被地主逼债逼死了,喜儿哭得死去活来,观众流下同情的泪水,激起了对地主老财的仇恨。  7.信念---演员必备的条件,信念是演员必备的重要素质,演员要很好的运用“假使”“想象”把假使当成真的,全身心的投入进去,那么你就获得一种真实的感觉。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演员在表演时都要根据剧情需要很快地投入到规定情境中去,按照任务要求真实的生活在舞台上。

三.表演的基本元素

表演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了完整的表演体系,要求演员不是好像存在于舞台上,而是真正存在于舞台上。不是表演而是生活。表演意识是活人演活人,从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从生活中的人转化为艺术的人;从演员自我转化为角色自我是需要技巧的基本动作作为桥梁的,需要掌握表演元素和科学方法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的基础训练中提出了以下表演技术的元素:

1.注意力集中:  分内部与外部的集中,内部指思想,想像对象的集中。如海岛民兵在海上巡逻,看见了海看见了敌人的军舰,活灵活现。外部集中指具体的人与物,如我们看见一只老鼠在屋里跑,一只鸟在树上叫等等,只有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排除杂念投入创作中。

2.想象:   一个演员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演员通过想象和情绪记忆再进行艺术构思把假的变成真的来演。如我想喝水一系列的动作反应一定要合乎逻辑真实感人。

3.判断.   判断在表演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如你从外面回来,发现你放在桌子上的贵重古物不见了,再一看桌子的抽屉锁被打开了,里面的钱没有了……窗子开了,窗台上有脚印,你马上判断是家被盗了,这个思考过程就叫判断。

4.信念与真实感: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你们在艺术中达到孩子们做游戏时,所达到的真实信念,这时你们才可以成为伟大的演员。”如有人敲门,去开门进来一个人猛然一看我想不起他是谁了,脑子不停地想,加上对方的启发,于是想起来了原来是小学同学,十几年不见变化很大然后热情招待相互询问….演员演戏首先自己要感动才可能打动别人。

5. 动作:    舞台艺术的基础。表演艺术是舞台行动的艺术,演员在舞台上应当和生活中一样,做到真听真看真思考判断然后再行动,而不是装出思考、感觉、行动的样子。如:我今天下午4点去找朋友一起看电影,先敲门发现门没有关,就进去发现没有人,正想给他留字条,发现地上一滩血,旁边有把刀,我立刻紧张起来,于是往外跑报告派出所或者找他们家人。学员可以练习一下。

6. 规定情境与动作:    规定情境指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要做什么事,周围有什么情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发生的事情等等,构成一个特殊的舞台情景,他影响到剧中人物的思维活动。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你是一个地下工作者,你要在码头和一个地下党接头,把一份重要情报送给他,约好在一棵大树下见面,你坐在凳子下等一面注意着周围的环境,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接头人顺利来了取走情报,二是你在等时发现敌情有特务在监视你,这时你按原来说好计划如有敌情就放一样东西在凳子上,接头人看到就不与你接头了。这个例子说明了在设想好的规定情境里按照一定的任务来行动,但如果规定情景变了,动作包括心理动作、语言动作、形体动作都要随之变化。

动作的三要素:做什么?----任务     为什么?----目的    怎么做?------具体行动

例如:我今天要去钓鱼,这是任务。母亲病了给他熬鱼汤这是动作目的。到底怎么做要很据演员的特点来定。但是这三要素必须清楚。

动作有心理动作、语言动作、形体动作。外部动作是以心理动作为依据,而心理动作必须通过外部动作来体现,没有思想的动作以及没有动作的思想都是不存在的。

7. 交流,在生活中交流是很自然的进行着,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有时不用语言,用动作来传递思想细微到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一个演员要非常重视你自己眼神的运用,电影中眼睛的特写镜头是很厉害的。

交流有几种方式:

1).自我交流:一个人回家,一看门开了柜子上的锁打开了,钱丢了首饰没了,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马上想到小偷偷的,马上报告派出所…..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就是自我交流。

2)与对手交流:也叫人与人交流。你的对手有时是两个人、三个人或者更多的人,要配合好,不能生搬硬套,需要接受对手的话,以后经过思考判断后再和他交流,要有授受的过程。我们往往是一个劲的像背书一样的说,没有经过思考,没有真实的交流,必然产生不真实的效果,这种戏不可能出动内心,也不可能打动感染他人。

3)与想象对手交流,这种交流非常重要,因为镜头前,在怕你和对手戏的时候,常常你的对手没有在哪里,你能看见的是灯光,是围观群众,只有借助于想象和对手交流,该动情的地方还要动情。如和母亲告别一组戏,充满难舍难分的心情,而对手并不存在,你只有靠想象或用记忆和对手交流。….如打电话看信常常在头脑中产生对方的音容笑貌,而激起内心的活动。

4)与物交流,  就是触景生情,回到你儿时曾经玩过的小河边,看见大树仍然在,树边一块石头也在,你摸摸那棵大树坐在石头上回忆起往事,这就是与物交流。

8. 节奏速度(包括音乐练习)  速度:一般指内部与外部的动作快慢。  节奏:在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在表演艺术中指内部与外部动作的强弱、紧张与松弛、高昂与低沉、轻松活压抑、激烈或缓慢程度而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人的每一种激情、每一种心境、每一种体验都有自己的节奏速度,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有自己的节奏速度。”如乐曲一开始旋律优美,节奏较慢,然后加快,再加快,再加快,又慢了下来,中间相隔大约有几分钟,一分钟,半分钟不等的音乐旋律,同学们听的时候展开想象……文字故事情节….有几个青年渔民要外出打鱼,早上起来一看风和日丽决定出海。渔船走了一段时间发现了鱼群,决定在此下渔网,等着等着音乐节奏起了变化加快,感到天气有变化,发现了乌云,要下雨,这时音乐节奏又加快,几个渔民感到风暴来了决定收渔网。音乐再次加快,在十分紧张情况下把鱼网收了。这时暴风雨过去了,音乐平静下来,人们也十分劳累坐下来休息。演员们相互配合演得要生动真实。

内心视像  1)什么是内心视像?无论是想象、幻想、联想或回忆,都是我们用内心视觉去看,而且看到了我们正想看的东西,任务和情景。演员常用的术语叫内心视像,也叫视像。2)内心视像在演员创作中的作用  演员的创作是二度创作,他是以剧作家的剧本任务为依据而进行的再创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在创作过程中,想象是引导演员的先锋。”演员要善于用自己想象的出来的详情细节,也就是一系列的内心视像去丰富补充剧中的各个部分。3)内心视像的产生及其与感觉体验和体现的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某一种感觉的产生、某种思想意识的产生,都是由于客观存在的物质或社会现象所引起的。例如,当我们面临大草原时,一眼看不到边会产生草原如此辽阔的感慨。

                                  未完待续

                                                写于2010年6月2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表演学是一门艺术_王玉玲播音主持艺术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