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老掉牙的故事不用再复述了。可电子阅读业从开始的网络阅读,到电子书,再到平板电脑,一次次对印刷业高喊“狼来了”,使得印刷人不得不思考这产业链上游传来的声音是否将“三喊成真”。 其实,对于书刊印刷来讲,“狼迹”早已显像,“履霜”应知 “冰至”,先下手“围墙”,方不至于损失更多的“羊”。这是《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多位印刷业精英得出的结论。 电子教材进学校 将极大影响印刷业 “30年前,书刊印刷占据印刷市场90%的份额,如今仅占百分之十几,这足以说明市场变化之迅速。”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德茂说。他认为,电子阅读对出版物印刷的冲击“不容低估”。 印工协信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高英凯则表示,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市场范围迅速扩大,产值首次超过了纸质出版;随着出版体制改革,以网络出版为主要媒介的大型企业会插手出版格局的改变……这些必将对印刷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他认为,传统书刊印刷企业如不提早升级转型将面临困境。 谈到具体影响将有多大,王德茂强调,政策至关重要。他说,报纸印刷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以年10%~20%的速度减少,书刊印刷在发达国家也呈下降趋势,包装印刷会因物联网勃兴而增加;但“如果教育部明天统一规定可以用电子教材”,电子书马上会大面积覆盖印刷市场。他分析,电子教材更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电子教材一旦进入学校,就不是一两种书的问题了,一台电子教材设备可以从小学一直用到大学,覆盖所有科目、所有教辅及课外读物。电子教材终端设备成本不是关键,最关键是在政策,当然技术上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相对于印工协前辈略带悲观的估计,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陈彦却很乐观。陈彦认为,电子书尚处萌芽状态,普及还需过程。她说,2000年就开始热议电子书,10年过去了,印刷并没有被替代。广播、电视、网络的出现,都不过是与纸质出版一道,更多地提供了信息渠道和方式。当初不少人认为广播会被电视淹没,但事实是,广播形成了自己的一个使用群体而继续存在并繁荣。中国十几亿人口,城乡经济差异大,目前人平均阅读量仅为日本人的1/9,人手一本电子书不现实,而纸质阅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家书屋的建设等,有需求性增长。另外,低幼、学龄前儿童玩具型图书是不可被替代的。陈彦预言:电子书与纸质书在很长时间内是并存的关系,但“如果未来电子书应用于教育,将对印刷产生巨大的影响”。 印刷格局或将改变 《周易》坤卦里有一爻“初六,履霜坚冰至”。雅昌公司集团董事总经理潘建平的观点是,电子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毋庸置疑,印刷业如果不居安思危加紧行动,待“坚冰至”就晚了。他呼吁,无论政策的制定者还是研究机构、行业协会,都应该通过研究、组织、宣传等工作,积极促成印刷产业结构的成功调整。 一个月前,参观了英国国际印刷博览会IPEX2010的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副司长曹宏遂和几位印刷业专家分别向记者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大型胶印设备“全面撤退”,数字印刷设备“整体挺进”――在IPEX2010上,数码印刷异常活跃,承领了两个{zd0}的展馆; 以往唱主角的高头大马胶印线塔,在此次展会上踪迹难觅,海德堡缩小面积低调出场,高斯仅仅展出了合资合作的后装订线,曼罗兰干脆设备缺席……取而代之的是HP宽幅喷墨等数字印刷机。可以看到,国际印刷市场大型书报刊胶印需求滞涩;大小型广告印刷、个性印刷、艺术品印刷成为印刷市场需求点。而从最近中国北方地区几个展会来看,大型设备基本饱和,数码印刷受内地短版活底数低限制增量不大,中小型胶印设备有新需求。 王德茂说,面对电子书的市场争夺,一些大幅高速书刊报印刷机已经在一些企业经过技术调整转型用在包装印刷上;小型的手工装订企业经过转型,也很容易保有其市场份额。印刷行业中最困难的将是原来的一批新华印刷厂,它们与市场趋势极不相称的大型设备和并不积极的企业管理是致命之伤。王德茂透露,随着电子业、环保业的发展,线路板印刷、太阳能板涂布这些新型印刷方式正在迅速发展。印刷企业如何能获得这不同领域的庞大市场?一方面,需要企业开拓新市场的胆识、魄力和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对行业的前瞻性转型扶持及举多部门之力的协调沟通。 也就是说,新印刷格局的分配如下:大型胶印设备厂商将受到严重挤压,设备转型改装服务需求增加;数字印刷设备将以国外热于国内的形式布局;国内书报刊印刷会延续进取,但如果能有灵活的转身,包装产业能容纳更多的产能;企业可以通过对新市场的开拓,在行业融合进程中进入边缘领域。 在细分信息资源领域找市场 电子阅读传播能力的确与传统手段有天壤之别,如何捉住这场市场之变,运用印刷原有的手段和优势“圈地围墙”,是每一个印刷生产企业面临的课题。对此,潘建平颇有一番“与狼共舞”的经验之谈。 潘建平认为,单就电子阅读来说,黑白电子书很快会被取代,彩色电子书会更有生命力,其对书刊印刷的影响肯定会很大。但同时大家要看到,在电子阅读这个行当,信息处理、资源管理的市场会更大,也将更加细分。 关于雅昌的历史,记者插笔介绍一下:一个小型个体印刷企业,靠管理者的一个灵感,通过网络储库插手艺术厨房,让印刷人开的饭堂宾朋满座,这个过程经历了10年。雅昌目前备受推崇的“印刷+IT+艺术”的经营模式,随着网络多媒体的兴起而起步;时间证明了其最初的非理性探索蕴涵了超前智慧;随着雅昌对美术市场探索得越来越深入,雅昌董事长万捷发现:“这个行业,一辈子都干不完!” “印刷+IT+行业门类”,其实就是雅昌贡献给印刷行业的“与狼共舞”的模板。按潘建平的话说,雅昌模式最根本的就是对信息资源的处理。印刷企业可以通过分析传统资源优势,找到各自可以涉足的某专业或某地域的细分领域的内容信息资源,找到在新经济格局中的发展定位。他进一步解释,长期以来,印刷企业甘心做加工行业,习惯于B2B(企业对企业)的商业模式,不对产品的设计及最终消化负责任。但是,不承担市场风险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地位,因为没有免费的午餐。出版社正是通过B2C(企业对用户)商务模式,在多年的自我形象设计中完成了品牌建设。印刷企业也应该确立方向,形成自己的品牌,了解终端客户需求,承担起市场责任,通过细分内容领域,如在影视、医疗、地质矿产、制造业、教育、收藏等门类领域,或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各自的区域中,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作者:王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