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终成现实——早在去年前把脉国际园艺花卉产业_Neyer_新浪博客

这几天陆续看到欧盟园艺花卉产业相关媒体的报道,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对于花卉产业的影响已木已成舟,这个事后回过头来看09年年初前写的事情已经应验。当时有一些人不相信这篇文章的语言,认为廉价的花卉产品不会受到经济危机影响,销售上不会有太悬殊的变化,现在回过头在看看现在欧美的园艺花卉产业现状是如何。

 

国内的园艺花卉产业的{zd0}救命稻草就是国内不够产业化的花卉销售市场,相对于外贸型企业国内大部分生产企业的销售压力不是很高,我国花卉产业的销售大部分是出于自己知足的状态,这点与国外动辄跨国空运花卉产业进出口贸易的欧美花卉产业不同的是受到国外经济景气指数的影响程度不高,依托于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大背景,花卉产业的发展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程度不会太高,个别企业经营不善导致其竞争力减弱不再讨论范围。

 

原始稿件:金融危机下的世界花卉业受伤严重,中国花卉园艺,2009,(1):20-23

原文链接:

当时预言几点总结:

    1 欧美花卉产业国际贸易拍卖首当其冲受波及,零售业销售终端

“FloraHolland的董事长赫里特(Gerrit Ravensbergen)也不同意针对国际贸易花卉产业的一些悲观看法,他认为,现在市场上不景气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心理层面上的过度悲观造成的,其实目前而言大多数消费者的收入跟之前还是变化不大的,现在消费者缺乏的是一种对消费市场的信心。”当时这种言论一出就很明显是打出稳定股东的安抚牌,一年过去现在低迷的销售市场格局已经成定局。

009年欧洲{zd0}花卉拍卖行FloraHolland{dy}次出现销售额下降(仅38亿欧元),参加各种花卉展示会的企业也愈来愈少。 每年10月举行的荷兰Hortifair 2010年差点夭折,2011年被迫妥协推迟至11月以与FloraHolland Trade Faire同期。每年4月举行的传统欧洲Pack Trials 2010年仅6个参展商,20104月美国的Pack Trials也缺少很多重量级育种企业。只有新发起的欧洲Flower Trials 愈办愈火(20106月荷兰,32个参展商) (蓝色部分引自Zhu, Michael部分评论)。

 

    2 产业上游企业安全系数相对较高,中下游产业竞争压力明显升高,资金流运转成关键

在08年荷兰国际花卉园艺展(Horti Fair)上采购的加拿大人理查德(Richard Caldwell)就表示:目前观赏植物种植者和出口商都应该“担心”起来,没人知道以后会是什么情况的确现在国际花卉贸易不是很景气,很多客商都延缓或是取消订单,上游需求缺口萎缩,下游供应市场近几年又是持续增长,这种供需不均衡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价格战。目前很多采购商都持观望态度,在国际金融形势不太明朗的大背景下大家都变得谨慎起来,花钱需要精打细算了。“价格战不可避免,倒霉的可能就是种植者了”,这种论调在荷兰国际花展上也隐约可见,不少大型连锁超市纷纷缩减明年的采购计划,很多采购商都是持观望态度,及时签订合同也是很谨慎的少量采购。

截至到目前欧美观赏园艺产业上被点名道姓的报道倒闭兼并的企业名单可以罗列很长一份,欧美观赏园艺产业依靠银行xx运作的比重非常高,一旦银行放贷不及时就很可能面临倒闭的险境,这点与我国固有的传统经商之道有很大的区别,我国的园艺花卉企业依靠xx运作的比例相比较来说要小很多,相对企业管理的手段不够现代化模式化在这里也是一种优势,人力资源的缩减低成本造就了裁员的负担(新的劳动法的出台已经缓解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这些是很多欧美企业不能想象事情。

 

   价格战和传统种植业成救命稻草

肯尼亚的出口促进理事会( EPC )的首席执行官Matanda Wabuyele曾表示“我们销售的是日用消耗农产品,主要是蔬菜.水果.咖啡和茶叶,这些并非xx品,不过可能花卉出口会受到这次经济危机影响”。的确肯尼亚许多从事切花的种植者普遍认为全球经济低迷近几个月,其本国的花卉产业面临着很大的考验,农药化肥和能源成本不断增长直接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但是贸易价格确开始一路走低,现阶段的价格要比07年同时期的价格跌落近28%以上,{wy}叫人欣慰的是新兴市场的占有率稳中有升,跟荷兰进口价格比较而言,肯尼亚的花卉切花产品价格上很有优势,阿联酋等中东石油出产国纷纷把进口重点放在价格更有优势的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今年年初一场政治因素的暴动引发了当地很多农民放弃他们的农田,鲜花蔬菜水果等出口贸易一度进入低谷,通货膨胀上干旱和不断上涨的燃料和化肥价格进一步阻碍其国内农业发展势头,这次经济危机之下很多肯尼亚花卉种植企业都开始把生产重点放在食用农产品上,他们普遍认为在面临经济危机人们对花卉消费的兴趣会大大减少,相对于花卉而言蔬菜水果可能更具有市场。

这次美国经济危机直接影响到哥伦比亚的花卉产业。哥伦比亚花卉产业近几年一直致力于建立自己的花卉贸易流通渠道,想要避开荷兰这个花卉贸易集散中枢。目前哥伦比亚在美国都建立比较完善的流通渠道,直接面对终端消费市场,这种节省贸易成本的做法切实有效,尤其是对这次经济危机而言价格往往成了企业生死存亡的最关键因素,高品质现在可能不是大家所最xx的东西,相对的品质上的价格优势现在可能是参与国际贸易的最有利的筹码!目前哥伦比亚在北美洲和欧洲都有自己的一些流通渠道,很多花卉产品已经开始跨过荷兰直接送往终端消费市场,面对经济危机影响哥伦比亚的花卉企业已经联合着手应对,一起打“降价牌”挤压国际市场。

 

蔬菜与水果是生活必须的,这两种消费市场及时在动荡不安的历史社会时期也是有广泛稳定的市场,这个道理换到当时的经济大消退的时候也是行之有效的。价格战也是放之世界的千古不变的金科玉律,在经济低迷的当时低价格就意味着有市场。

 

    结论欧美观赏园艺产业的衰减的大趋势不可避免

的确以欧美来说消费花卉产品其实不是一种很xx的消费,其价格因素注定了这种产品的有着稳定广泛的重复消费客户群,而且花卉园艺方面的认识层面也是相对的决定了这种具有普遍性的消费习惯。但是这次经济危机过后人们还能保持以前的生活水准么?答案不言而喻,很多人都开始转变自己的消费习惯,就连圣诞节大家都开始节俭起来,很多国外媒体一度用 “没有礼物的圣诞节”来描述现在欧美人的生活现状,可想而知这种境遇对习惯花钱阔绰的欧美人是何等的重创。“在发达市场,消费者仍然在努力维持他们的购买力,其实也就是降级消费。” 投资银行瑞银集团股票策略师如是说。花卉贸易产业跟随整体消费市场不景气走下坡路也是不争事实,花卉产品现在被人们放在购物单子上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小了,花卉企业的销售压力越来越明显,资金运营也开始出现艰难的局面。

欧美花卉消费市场萎缩购买力下降是肯定的,这点我想欧洲企业面临的压力可能要比我国大得多,没有预期盈利的企业可能要面对的时候投资人的丧失信心的撤资,倒闭破产的压力要比我们国内大的多,现在是谁坚持到{zh1}谁就是赢家,这是一场时间上的慢跑,对于打持久战没人更会比中国人明白了吧?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革命胜利之精髓就是对时间的xx理解和领悟。现在是生存大于发展的阶段,一场生死存亡的持久战由此拉开序幕!

 

当时有一些国外专业媒体的对于花卉产业受到影响的程度表示乐观,或许现在这个时候这种乐观已经有所改观,清楚的事实已经说明很多问题,看看数据统计,残酷的现实比起盲目的乐观要来的真切。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预言终成现实——早在去年前把脉国际园艺花卉产业_Neyer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